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8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10篇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由(苏) 肖洛霍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4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一):在动乱、荒淫无耻年代里,兄弟们,请不要深责自己的亲弟兄

  第一个感觉是太长。

  第二个感觉是长毛子的名字真的很长很难记。

  第三个感觉是太宏大,也必不可免的造成了结构松散,不然会显得极其冗长

  前半部像是对历史书的特写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半部是再度演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白军与红军乱战。

  革命信仰民族自治其实都不是顿河人考虑的问题,他们关心只是自己的老婆土地

  但是战争狂热会把人性丑恶全部表现出来,嗜血,冷漠。。。

  在动乱、荒淫无耻的年代里,兄弟们,请不要深责自己的亲弟兄

  在战争年代各为其主,只有同时在两方都与弟兄们并肩淤血奋战过才会有迟疑犹豫

  哥萨克摘自百度百科: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集团。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现多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等地。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部方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15世纪,哥萨克人指在聂伯地区形成的半独立的鞑靼族,亦指从波兰、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国逃亡到聂伯河和顿河地区的农奴,他们建立了自治的村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二):夭桃腊梅各芬芳

  本文作者:张际会

  肖洛霍夫与老托尔斯泰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老托尔斯泰笔下有着浓重典雅的贵族情调,而肖洛霍夫笔下则流溢着鲜活质朴平民气息。《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感动过我的书。书里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一位兵气、匪气与人性兼具的哥萨克男子,壮阔而又悲凄的人生深受着时代与战争的裹挟。他在青年时期与顿河边众多的哥萨克男子一样,把走上战场保卫祖国视为莫大的荣誉。到了中年,他实在厌倦了战争,渴望带着心爱的女人过一种平静日子,但是已不可能了。战争不仅让顿河边的土地萧条,家破人亡,而且因政治原因,人与人已变得互不相容,他成了新生政权肃反和清算的对象,为了求生,只能像丧家犬一般流浪和躲避,直到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的怀抱。这是一部揭露战争本质和礼赞和平的史诗。书中两位性格不同爱情一样纯粹的哥萨克女性,让人产生了莫名的崇敬与向往,一个是葛利高里的情人婀克西妮亚,一个是葛利高里的妻子娜塔莉亚。

  我阅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北京第一版、1982年7月湖北第五次印刷的本子,一套四部。可书橱里只翻出三册,第三部遍觅不得。第一部定价1.60元,第二部1.50元,第四部1.75元(这书价今日看来已成天宝遗事)。译者金人。

  为了写这篇小文,我把手头三册书又翻了一遍。拿起来便有些丢不下去,连着几天都被书里的故事人物弄得惴惴不安头昏脑胀

  婀克西妮亚的爱情,像桃花一样灿烂。她出生在顿河左岸的普通农家,16岁那年遭到父亲的强奸。17岁嫁给了河对岸鞑靼村的青年司契潘。这个丈夫不大善于体贴关爱年轻美丽的妻子,她那炽热爱情之火一直在身体压抑着、蕴蓄着。当她遇到邻居英俊倔强、有着土耳其血统的青年哥萨克葛利高里的追求调情,情感的闸门豁然打开,难以遏制的爱情之水轰然而出。这时丈夫又偏偏去军营服役了。于是她和葛利高里便干柴烈火般地燃烧起来,从此开始了她既幸福又悲辛的爱情之旅,直到生命终结

  面对村子里的流言和丈夫的拳头,婀克西妮亚一点儿也不后悔。对葛利高里的爱,似乎成了她活着的全部意义。但她是有丈夫的。面对情人结婚,她感到很深的痛苦失落,但又坚信自己的力量,能够把这个男人夺回到自己身边。葛利高里的父母、妻子都找过她,指责她,她都坚决地击退对方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爱情。因为她的存在,葛利高里的新婚生活极其平淡,与家庭矛盾难以调和,而她也不断遭受着丈夫毒打,于是两人相约共同离家出奔,去到另一个村子为地主家做长工,并在同居中生下一个女儿——如果就这么生活下去也就好了。但这是战乱岁月,他俩的爱情仅仅是这部战争小说的一个人命运的插曲。小说的主体是战争,是战争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破坏和毁灭。宁静的顿河沿岸很快响起马蹄声、枪炮声,哥萨克青年男子一批批地走向战场,一会儿为沙皇作战,一会儿为红军作战,一会儿加入叛军消灭红军,一会儿再加入红军歼灭叛军,顿河边的草地里浸透了哥萨克的血液。年轻的葛利高里成为必然战士,不得不扔下出生不久的女儿和情人。也就在这期间,地主的儿子——年轻的捍卫沙皇的骑兵中尉叶甫盖尼,趁着婀克西妮亚因女儿病死而产生的极度悲伤,用虚假温情骗取了婀克西妮亚的信任并委身于他。在葛利高里知道并极其恼怒地鞭打婀克西妮亚的时候,她的内心充满自责并乞求原谅。

  这段变故使葛利高里回到了他的发妻娜塔莉亚身边,产生了对妻子的爱情,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但他并没忘记婀克西妮亚,两人一旦接触,内心的情火便会死灰复燃。婀克西妮亚一直没有淡漠对葛利高里的爱恋思念,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热烈地把情人重新拉回怀抱。她的爱始终如一,炽热而纯粹,没有丝毫的功利和犹疑,只要爱人一个眼神,是火坑她也跳了。

  婀克西妮亚的爱情像草原上的野草,虽经人踩马踏,车辆碾压,只要雨水,立即旺长起来。她在最后一次随葛利高里出逃之前对情人说:“你看,我是这样的人……你就像对一只小母狗吹了一下口哨,我就跟着你跑啦……你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就是去死我也情愿。”在娜塔莉亚死后,她关爱葛利高里的一对儿女,照顾葛利高里家人。虽然随葛利高里三次出奔,但每次都是不幸。第一次是战争把情人从身边拉走;第二次因患伤寒情人不得不把她丢弃在兵荒马乱村庄托付于陌生人家,还好,她得到了康复;第三次是情人已沦为土匪,成为惊弓之鸟,想要带她远走高飞过平静日子,但是做不到了,出逃中她中弹,死在了情人的怀抱,埋在了荒草丛中。对叶甫盖尼的接纳,她是后悔的;对丈夫司契潘的求欢和顺从,她带着委屈怨恨;而对葛利高里的爱情,她自始至终,无怨无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检点头脑中存留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似乎还缺少这样一个为爱而活的鲜丽女性。

  娜塔莉亚的爱是另一种风格了。她是一枝幽然绽放的腊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是当得起这两行诗的。婀克西妮亚为爱而活,娜塔莉亚则是为爱而死——为卫护自己纯粹的爱情不被亵渎,最终失去了生命。

  娜塔莉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很符合我们汉民族的审美意趣。葛利高里的父母为了制止儿子与邻居家的小媳妇胡搞,想到的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让儿子成亲。娜塔莉亚是村子里有名的好姑娘家境殷实。当葛利高里随父亲去到娜塔莉亚家相亲,第一眼便感觉到“是个漂亮姑娘”。姑娘也一眼相中了眼前这个英气勃勃的小伙子:只爱这一个,“别的人谁也不嫁”。婚后丈夫有些冷淡,心里装着别的女人。她既想着要把丈夫拉回身边,又感到委屈苦闷,因而对夫妻欢爱显得有些冷淡节制,这无异于把丈夫再往婀克西妮亚怀里推送。公公婆婆不能眼看着儿媳受委屈,开始责骂儿子,这更促成葛利高里约上婀克西妮亚出奔。丈夫带着别的女人过日子去了,新婚不久的娜塔莉亚真是颜面扫地。可她没想改嫁,幻想着丈夫终归会回到自己身边。她住回了娘家。可周围的蜚短流长和内心的耻辱感让她难以忍受,她想到死,用镰刀割自己喉咙,把胸脯朝刀尖上撞。但没能死成,只留下终身残疾。公公婆婆把她接回,一直呵护怜爱着她,她与家人也处得很好——除了浪子丈夫。这时候丈夫已上了战场,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迫使她不由自主地去见自己的情敌,请求婀克西妮亚把丈夫还给自己。这真是太天真了,如同狼口夺肉。后来由于婀克西妮亚的失足,才使得浪子丈夫回头,躺在了温柔娴淑的娜塔莉亚身边。

  娜塔莉亚的爱,始终是贞静的、雅洁的。这一次葛利高里终于呼吸到梅朵的暗香。虽然时间短暂,他又回到战场,但妻子却顽强地为他们的爱情结下两枚果实,生下双胞胎儿子和女儿。无奈葛利高里有着公狗一样的性格和情欲,他丢不下婀克西妮亚。当娜塔莉亚得知丈夫又去找过婀克西妮亚,她的心彻底凉了。她再一次去找婀克西妮亚证实,试图要求对方放弃这种无耻的纠缠——她依然太天真太善良了,从情敌处能够得到的只有屈辱。偏偏这时候她又有了身孕。为了自己爱情的尊严,她决定不再要这个孩子愚蠢地去找一个乡村老太帮她流产,子宫被铁勾子钩得到处是伤,引发大出血,死了。

  娜塔莉亚的死让人闷闷不乐,因而对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亚有了几分厌恶。但这只是阅读时的心理反应,并不影响小说人物的生动丰满

  合上书册,有一个思绪渐渐浮上脑际:是男人和男人发动的战争,共同扼杀了两个美丽的哥萨克女人的爱情,并谋害了她们的生命。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三):阅读是永远故乡

  这一套书拖了很久才读完。娓娓道来的一段小人物的历史,无论何时拿起来都可以很快走进故事之中,随着哥萨克们体味那一段段人生。读完之后回过头看力冈的序,感觉并没有他那么深刻认识到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也许是时代变了,文学批评方向也在更替。格里高利就像一个熟悉的伙伴,我静静地看着他的起起伏伏,他的闪光瑕疵

  我们国家也同样经历了那样一段历史,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甚至落草为寇。很多小说都讲述了那个时代人的摇摆,白鹿原中那个抛硬币决定入哪个党的情节颇有历史的幽默感。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人们已经不去在意什么人掌权,什么形态政府,只要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干活,过过日子就足够了。阅读期间,生活之中,我也会思量种种意识形态的优劣,很多时候不免陷入现实的泥沼,等宏大的东西影响到每日的心情可能已经历了太久的时日太多的变数。

  如此好读的一本书,难以作出更多评价。能有值得捧卷埋头的大部头实在是一件快事。当你在风中艰难挪步,能握住书架上这么一部好书,也算是回到了故乡。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四):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后,不时回想起书的开头部分,格里高利和阿克西妮亚在河边调情以及他在村子里饮马、捕鱼等的情节。那时格里高利轻佻快乐,对于繁重的农活不无怨言

  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在战场上,他有时却强烈地渴望回到那种平静枯燥生活中,渴望脚踩着黑色泥土,好好地干干农活呢?

  原来,那种生活虽然单调,但却是踏实、幸福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读完这部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战争的极端残酷。当兵的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有时席地而眠,挨饿受冻,天天命悬一线,真是太可怕了。哥萨克必须服兵役,而且没完没了,打完一战又打内战。他们对此完全接受,完全习惯。打仗就有可能受伤、战死,但他们似乎不去想。当然,真正到战场上时,谁都害怕。格里高利杀死第一个人后,非常自责,难受脑海中很久摆脱不了被他杀死的德国士兵年轻的面容。这估计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比之下,天朝美化战争,美化牺牲,好像杀死敌人是完全光荣绝对正义的,好像杀人的人是机器人铁石心肠,不会害怕,不会自责,真令人厌恶。

  战争使人性扭曲,人性恶的一面无所顾忌地暴露出来甚至成倍放大。像抢老百姓的财物,强奸妇女,杀害俘虏,这样的事在和平时代几乎不会发生,因为那时人是正常的。那些叫嚷着要收拾收拾某国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能更深刻地领会一下战争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仅凭一些抗日剧去想象战争。

  人生也离不开爱恨情仇。即便在乱世颠沛流离,爱情依然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也是书中最有看点的部分之一。阿克西妮亚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叹。而娜塔莉亚对格里高利的爱,令人同情。当看到娜塔莉亚之死的情节时,我泫然欲涕。太可怜了。然而爱是专一的,不容分享,也无法分享。

  除了爱情,还有亲情。格里高利的父母,妹妹对他的爱和思念,肖洛霍夫刻画得非常生动,感人。尤其他的母亲,临终那一段时间对儿子的思念,令人心碎,心酸。格里高利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孩子对他的眷恋,彼特罗对侄子的爱,阿克西妮亚对她早夭的女儿的爱,无不特别感人。肖洛霍夫对人生的观察,感情的捕捉,简直太细致入微了。

  生活是无奈的

  哥萨克不得不服兵役,不得不去打仗。在战场上,不得不杀人。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阿克西妮亚不得不与娜塔莉亚争夺格里高利。因为格里高利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爱人。

  格里高利不得不伤害娜塔莉亚,因为他真爱的是阿克西妮亚。

  但是,哥萨克敢于抗争,不甘苟活。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当哥萨克看到红军的暴政(比如杀死格里高利的岳父)时,他们选择了暴动。他们偷偷藏着武器,在被步步紧逼时,选择奋起抗争,即便这意味着短暂的和平生活的结束。在格里高利回到村子,面临被清算时,在苏维埃对哥萨克实行余粮征集,导致人们怨愤时,他们又一次选择了叛乱抗争。

  哥萨克的女性也非常刚烈。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阿克西妮亚的母亲。当她得知阿克西妮亚被自己的父亲强暴后,她带着儿子,亲手打死了自己的丈夫。多么有血性啊。她没有瞻前顾后地想:丈夫死了,自己靠什么生活?她更没有质疑是不是女儿在胡说?

  信念坚定的人有他们的幸福。他们不必像格里高利那样左右摇摆,不时陷入犹豫和迷茫,也没有良心的谴责。但他们也许是头脑简单,不爱思考,而且比较偏执。像科舍沃伊,坚定地支持红军,杀人不眨眼,杀了彼特罗,甚至娶了格里高利的妹妹后,还不依不饶地要追究格里高利的责任,认为他必须为参加白军,叛军,付出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

  格里高利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像科舍沃伊那么坚定,像机器人一样残酷无情。他更有人情味。他制止一起参战的哥萨克强暴农场主的女儿,制止虐待俘虏,也不忍心杀死背叛他们的卡加林。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回到村子。尽管他有可能被投入监狱,甚至被处死。但是,他想念阿克西妮亚,想念孩子,渴望那种普通人的平静、正常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五):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文学作品篇幅长的好处,一是有充足的笔墨去描绘一幅幅生活画卷,将小说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二是可以真切地反映其中人物心理,思想,性格以及境遇的变化。

  小说的开头,在战争还未波及鞑靼村的时候,顿河边勤劳,淳朴,热情的哥萨克们在这片他们世代生息的土地上耕作:冬天,他们不顾危险去冰凉刺骨的顿河里捉鱼;夏天,他们起早贪黑去侍弄庄稼,割草喂牲口;大街上,生性粗犷的哥萨克们毫无恶意地相互对骂;姑娘小伙子们毫无顾忌地调情打闹。。生活尽管艰苦,却充满了希望和欢乐。

  然而,战争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土地上的宁静。从最初与德国人打仗,到后期混乱的内战,战争一打就是近十年。家家户户的青年哥萨克都被迫去服兵役,并相继阵亡在前线。到最后,鞑靼村已经没有一户人家没有在战场上牺牲的人;上了年纪的、生病的、跛足的,都被拉上去充丁。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妇女们,也没有一天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唯恐前线传来噩耗;家里因为没有壮丁,成片成片的田地被荒废,仅有的一些糊口的粮食、牲口也被兵痞洗劫一空。由于内战,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在战场上死里逃生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的哥萨克却有可能在后方被自己的同乡好友送进监狱,因而有家难回。

  小说的最后,当葛利高里历经各种颠沛流离,再一次踏上自己故土的时候,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自己苦命的妻子,以及亲爱的阿克西尼亚,都已经离他而去,自己和这片土地唯一剩下的联系,就是死去的苦命的妻子留下的一个儿子。回头想想战争开始前,顿河边鞑靼村宁静的生活,鲜明的对比令人不能不感到彻骨的辛酸,咒骂这万恶的战争。

  小说对于葛利高里心理变化的描写非常真实。例如,葛利高里参加战争第一次杀人时,内心的痛苦和矛盾都被刻画地非常真实;类似的还有在战争后期他杀死几个水兵的时候,同样感觉到强烈的自责与无奈。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本书对于战争对人的心理影响的描写,完全不输于一些专门描写这类题材的书,例如《西线无战事》。另外,在战争从对外转为内战之后,葛利高里内心极度彷徨,尽管多次在红军白军之间摇摆,却始终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条道路。我想,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彷徨、苦闷,这才是当时的战争带给普通士兵心理上最大的摧残。但是,尽管如此,葛利高里却始终保持着善良,保持怜悯之心,保持最后一丝人性不泯灭。他可以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却极力反对屠杀手无寸铁的俘虏;他也始终禁止自己的士兵掠夺百姓的财物;尽管已经在内战的对立方,可是当他听说儿时的伙伴被捕有生命危险时,还是不顾一切地想要救人;甚至在最后加入福明匪帮之后,他也不忍心杀死想要背叛大家的卡帕林。保持善良,这也许是他唯一确信的正确的事情,于是他坚持着。我想这是是他受到哥萨克们拥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我喜欢他的最大原因。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六):好人的悲剧

  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不过我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史诗般的作品,让我慢慢的理解了哥萨克。葛里高利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可以生活的很美好,他是一个勇敢的哥萨克,但是一个软心肠的人。虽然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但是他厌恶胡乱杀人,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在红军里他受不了不公正对待,看不惯一些苏维埃过激的行为。最终导致他站到了红军的对立面,在叛军里他同样受不了不公正的对待,对红军的同情导致叛军对他的不信任。

  他总是这样让人感觉无路可走,也许他的性格不适应这样的时代,没有坚定的信念,所谓旧政权、苏维埃、邓尼金、科尔尼洛夫等等都不是他理想的结果。他的性格导致他的摇摆不定,他的经历导致他到处不受信任。即使做一个土匪也是不称职的,他下不了手,对待敌人也是那样的软心肠。倒真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哥萨克,不愿杀人的他甚至在彼得罗被杀以后都不愿伤害米什卡。可是处在 那样的时代,是不允许出现骑墙派的,不能举棋不定,无论苏维埃胜利还是白军胜利,葛里高利的结局都是悲剧。

  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的爱情贯穿始终,虽然说阿克西妮亚最终也死了,但不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毕竟她死在了爱人的怀里。勇敢的阿克西妮亚说走就走,这样的女人真是少有的,对葛里高利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可是他们的幸福却是建立在娜塔莉亚的悲剧之上的。很难说谁更爱葛里高利,也许娜塔莉亚更多一点,但葛里高利对娜塔莉亚亲情多于爱情、怜悯多于爱恋。也许这样的悲剧更应该责怪葛里高利,毕竟阿克西妮亚是有夫之妇,他与娜塔莉亚的结合更多是父母之命的悲剧,葛里高利对阿克西妮亚与其说是真爱,不如说是习惯的爱恋,只是从情窦初开就习惯了阿克西妮亚的存在,此生便再也摆脱不了。最终娜塔莉亚在悲伤中去世也没有太打击葛里高利。他心中所想的始终是阿克西妮亚,斯捷潘就这么冷冷的看待自己的感情生活,那样的无能为力,阿克西妮亚甚至从来都不愿关心他。

  正教的静静的顿河,养育了多少哥萨克,顿河边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彷佛目睹了数十年的苦乐哀愁。合上书之后才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可怕的战争在夺走了一切之后才让人明白,明白在过去最不经意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也是来自农村,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哪怕跋涉在故乡的泥泞之中也是一种幸福。不忘初心,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迷了路。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七):一个人书写的一个时代

  最初得知这篇鸿篇巨制的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当老师的讲解加上课本中的描述过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名为格里高利的年轻哥萨克,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各种时局的变迁和演化中,不断冲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以小见大的视角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

  读过许多前苏联的文学,大多数是描述的贫苦农民的生活,亦或是奢靡的贵族生活,都只局限于一个时期,一个不变的视角的生活,而这篇作品有所不同,它的野心非常之大,它所要描述的不是一个阶层,一个视角那么局限,而是将苏联所经历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身临其境的为主人公而想,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从一个小乡村来到大城市,从一文不值逐渐奋斗,其中所经历的事并不是之前那个年轻哥萨克所想的。

  它所描述的主人公格里高利,拥有着哥萨克民族传统所拥有的乐观,积极,自信,让读者们觉得这样的人就在自己身边,甚至就是自己,不会觉得那是遥远国度,处在不同时期的人,他既然是一个普通人,就会有普通人的情感变化,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他的品格不会改变,但是情感却随着不同事件而发生不同的情感,作者巧妙的情景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描述,都将我们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我们像他的朋友一般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并与他一同抉择所面对的情况,也是对读者价值观的一次冲击。

  看这本书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由一个简单乐观的小人物,经历不同的事,让读者经历时代的变迁给底层人命引起的阵疼,它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书中战争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面对格里高利的选择时,要遵从内心最初的向往还是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主人公与我们同样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这本书中的选择,让自己更明智的选择。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八):《静静的顿河》 读后感

  大暑之后的闷声雷迎来阵雨一场。

  柏油路如同烧得滚烫的热锅突然被撒上冷水般发出呐喊,冒着浅白色的水蒸气。雨来时非常惬意,而阵雨过后闷热很快就卷土重来。

  躲在屋子里看仅剩百分之十的《静静的顿河》,听到雨声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聆听,播放着的音乐也把它关掉。不记得热起来之后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爽快清脆的雨声,煞是让人觉得可爱。

  雨停不久,终于故事看到了最后一行的句点。葛利高里回到了家乡,抱着他仅剩的唯一的骨肉,内心再也无力奔跑。

  “好啦,葛利高里在多少不眠之夜幻想的那点儿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故事没开始多久就已经酝酿着战争的种子,家里的各种闲杂事件都被这耗时七年的战争给覆盖。整个家族,他先失去了哥哥,再失去妻子,然后是跟命运抗争了一辈子的老父亲,顽强而坚忍的母亲也随后在盼望他的消息时撒手而去。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回到自己的村里来,想要和等候并甘愿追随自己的阿克西妮亚远走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却在逃亡途中她不幸被子弹拿走了性命。

  我记得太多关于葛利高里对于身边一切事件的反应,他敏锐直率,冷静而果断,不屈不挠,既是个理性的执行者,也是英雄主义的和平者。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而他从年少开始摇摆不定的感情,是娜塔莉亚和阿克西尼亚魂牵梦绕的支柱。

  在一部75%都描写战争的小说里,没有人会去追究他这样一个浪荡市痞真心爱谁,只会在意他曾经拿过多少十字章,赢取了多少场关键性的胜利,投靠了红党还是叛军,面对危急的情况是怎么样从敌人的手下逃跑。而始终让他牵挂着回去家乡也念念不忘的,不是他的两个孩子,不是曾为他自杀的发妻娜塔莉亚。除了他的老父母,是他得到又失去、心有恋又有悔的阿克西尼亚。这个他人之妻,妖媚而风韵的女子。我曾多次想象过阿克西尼亚的样子,她的眉目她的面容,她走路的姿态,她落着泪依偎在葛利高里怀里,她因为葛利高里的一句话随时就能追随他而去的果敢。她的整个人生在遇到葛利高里之后就只能围着他转了。

  战争年代,家家户户哪里有得安宁日子。东家长西家短,村子这么点儿大,多少流言蜚语不消半日便人人皆知。谁家的儿子曾在战场上立功,谁家儿子又被炸坏一条腿,顿河对岸的红党有多少炮弹多少骑兵,大家都明了。人心惶惶,土地也因那一次一次的撤退而荒废。一开始大家怀着热情想要推翻的政府,最后是没有力气再坚定什么立场了,谁能让战争停下来,就支持谁。

  广袤的草原,静静的顿河。河岸是茂密的树林,树林边儿上是朴素的村庄,生养着这河边的子民。

  哥萨克们的家园,小打小闹就活色生香地过下去,而战争摧毁了这一切。花多大力气推翻了旧制度,而新的制度又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政治家玩的花招儿,实验田还是老百姓的民生。

  哥萨克们靠马生活着,全文里如果把关于马的情节删掉,这大概就让故事变得了无生趣。哥萨克们在马背上长大,懂得如何饮马,就像普罗霍尔那话说的,不把马照料好,根本活不到今天。

  而战争的迁移,军队的抢劫与欺辱百姓,炮弹的轰炸,不管是种粮食的土地,还是砖瓦的屋子,放粮的谷仓,全都惨遭不幸。最苦的还是庄稼人,全村撤退就错过栽种时,来年颗粒无收;而到了收割农忙时,前线征召所有的青壮年甚至不残疾的老年人去补充军力,家里仅剩下妇孺与孩童,如何能填满谷仓。

  整个故事行云流水的长句,读起来居然也不拗口。最欣赏那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比喻和讽刺,惟妙惟肖。从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预计这书得看一个月,不过提前了一个星期看完。关于麦列霍夫家的七年,就这样画上句点。

  一个家族在历史的推动下的变更,最后只余下无尽的悲凉以及还没有完结的战争。葛利高里完全成为了我心目中正直坚韧而兼具柔情的哥萨克形象的代表人物。

  就让顿河静静流淌,庄稼重新生长,村庄里再孕育新的生命。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等待和追赶。——葛利高里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九):愿世界和平

  语言很美,景色很有画面感。“两旁的雪地上是不久前的暖和日子里结成的冰壳子,上面冻结着一根一根的枯草,冰壳子经月光一照,像白色的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

  “这些日子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在晴朗的天空里,只是偶尔飘过被高空的风撕得蓬蓬松松的白云,白云的影子像一群群天鹅似的在宽阔的水面上滑过,一挨到远处的河岸,就消失了。”

  作者受奖演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帮助人变得更好,心灵更纯洁,能唤起对人的爱,唤起积极为人道主义和人类进步的理想而奋斗的愿望。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大师把战争的残酷和残忍贯穿了整部小说,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军队艰苦受难,死伤无数;国家外忧内患,支离破碎。小说很详细地描述了战场上那一幕幕血腥地砍杀、俘虏被残害、村落被烧杀掠夺……

  现在的时局也不稳,战争时有发生,恐怖袭击暗涌浮动,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摘录:

  “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的规则支配着人。”

  “因为人的一生是短促的,我们每个人能践踏的青草都不多。”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十):索尔仁尼琴和肖洛霍夫的恩恩怨怨

  摘自《新文化报》 作者:董 辑

  按理说,索尔仁尼琴是大作家,大作家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是不愿意也不屑关注(研究和学习则是另一回事)别的作家的写作的。但是索尔仁尼琴偏偏长期关注一个人的写作,并在很长时间致力于诋毁这个作家的声誉。这件事,在索传奇的一生中,多少有些不光彩。索仇视和一直诋毁的作家就是苏联大作家,《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是公认苏联文学泰斗,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获奖的五位俄语作家中惟一一位没有政治加分的作家。《静静的顿河》是他的长篇小说,描写的是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顿地区哥萨克的生活,是多卷本的长河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反映和记录帝俄晚期到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历史的史诗。在出版这部作品前,肖洛霍夫只发表过《顿河故事》等短篇小说集,巨著出版后就有人怀疑肖不是原作者,他可能在某某作品或者材料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在怀疑和攻击肖洛霍夫的诸多人中,索尔仁尼琴比较有代表性。其实,索最初还是肖的粉丝呢。1962年12月,赫鲁晓夫会见文艺工作者,特瓦尔多夫斯基把索引见给赫鲁晓夫,使索错过了和肖打招呼的机会。索为此特意给肖写了封明信片,“我非常遗憾……在走到你面前时被引见给赫鲁晓夫同志,因此无法向您表达始终不渝的衷情:我对不朽的《静静的顿河》的作者的评价是多么高啊。”可见,最初索对肖洛霍夫是很崇拜的,并想和他结识交往。“作协大会公开信”事件以后,苏联作协组织人讨论索的作品,肖洛霍夫的意见是:“他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还有夸大狂……发疯了。如果他精神正常,那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公开的恶毒的反苏分子。”而对于他的《胜利者的酒宴》这部诗剧,肖的看法是“简直糟糕透顶……用的是如此蹩脚而粗陋的诗句……写诗写得走火入魔的中学生都不写这样的诗句”这样的评价对身处逆境的索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而且肖洛霍夫点出了索的被迫害狂和自大狂的人格特点,索就此开始极端仇视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在《静静的顿河》著作权上下功夫。1974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的记者招待会上,索公开指责肖,认为他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并举出了6大理由。其中很多都不值得一驳,都是欲加之罪。比如说肖洛霍夫的生活体验不足以支撑起这部作品等,其实肖洛霍夫本人就是顿河哥萨克,他描写的生活他完全熟悉,再说,作家写作不一定非得亲身经历了才能写,这个早就是文学常识了。因为索尔仁尼琴的影响力,索等关于肖的说法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后来西方研究者用计算机处理了肖的所有作品,得出结论是都出自肖本人之手。

  现在,关于《静静的顿河》作者之谜还不时有争论,但是基本上已经确定就是肖洛霍夫了。至于反对者说肖以后的作品每况愈下等等,这个也很好理解,肖写《静静的顿河》的时候还是初生牛犊,创造力正在高峰期;后来苏联险恶的政治现实已经束缚住了肖的手脚,他的创造力在受控中难以展开,所以再难写出《静》这样的作品。另外,在文学史上,作家在处女作或者是少作中就攀上了一生的写作高峰,这样的例子很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