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敬畏》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敬畏》影评10篇

2018-04-02 21: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敬畏》影评10篇

  《敬畏》是一部由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执导,路易·加瑞尔 / 斯塔西·马汀 / 贝热尼丝·贝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敬畏》影评(一):安妮眼中的戈达尔

  1.安妮

  安妮的祖父父亲都是作家,她的出道作是布列松《驴子巴特萨》的女主。本片改编自安妮写的一本关于戈达尔的回忆录,所以片子始自女主介绍戈达尔的旁白,结束于戈达尔在她心中的死亡。

  2.片名

  片名《敬畏》,就像是戈达尔《轻蔑》的反义词。戈达尔曾经说过,他让演员干什么,演员就要遵命,所以难免产生蔑视。戈达尔自己天天革命,可安妮却生活在他男权对女权,导演对演员的双重压迫之中。

  3.新浪潮

  新浪潮当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双低”也是原因,即低成本,低年龄。新浪潮的导演们之所以能拍得成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低成本(这里特指处女作)。之所以低成本还能言之有物,做出高水准,是因为由新理论导致的新拍摄方法。当年的制片人只需拿出普通电影十分之一的成本,就可以刮到一张不错彩票。新浪潮之所以能卖座,也与战后一代的大量年轻观众有关。《筋疲力尽》和《法国康康舞》的观众平均年龄差个十几甚至二十岁,都是有可能的。

  4.对戈达尔的致敬

  本片有大量对戈达尔旧作的致敬,比如《轻蔑》和《已婚女人》片头对女主的特写,比如《随心所欲》一片中女主在电影院中看德莱叶版的贞德,比如在《美国制造》中大量写在墙上的标语。导演通过刻意模仿戈达尔1968年之前的几部作品,打造出了一种廉价的戈达尔风格。这也成了电影可以从头笑到尾最大的因素

  5.革命狂热

  戈达尔对于资本主义不满早在《随心所欲》,《轻蔑》中就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随心所欲》里面一个女孩由怀揣演员梦的售货员到妓女转变,《轻蔑》里导演面对制片人,已经与娼妓别无二致。《我略知她一二》,在剧情上与上述两部电影一脉相承,并明确了政治指向。在戈达尔眼里,他眼中的旧电影已经变成了现有秩序的一种麻醉剂,维稳工具。正如片中司机所讲“电影就是为了娱乐”。现实充满了如此多的丑陋灾难罪恶,观众不但不正视现实,改变现实,反而跑到一个避风港,消费美梦,自我欺骗,真是岂有此理!

  6.自我革命

  面对激进学生指责,戈达尔自然不愿意像其他导演一样生产虚假的美梦,做欺骗观众的帮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说自己以前拍的电影已经死了。本片中的戈达尔正在经历这辈子最大的转型期。

  7.推轨镜头

  所以当戈达尔于片尾成立了电影小组开始追求一种比新浪潮更低成本,更具有革命性而不再是消费品的时候组员们对于推轨镜头的抗议也就可以理解了——一方面出于更加激进的理念,一方面也出于成本的局限。

  8.革命在他国

  文革对于法国的影响之大是超出很多中国想象的,在2016年,法国还有一个很大规模的文革50周年研讨会。戈达尔知道革命要杀人,却在警察面前唯唯诺诺。他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未必知道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敬畏》影评(二):非要什么标题

  你想像电影一样是不同的,你会搭错车,进食,购物,没有旁白,但是如果你爱我,一切就不一样了。

  真写意,记者招待会都是在山林风谷中。

  短发与毛毡帽

  我觉得他们只是不接纳我,但我本来就只是一个报复自我的物化。

  我想象捧着一束花,呆呆的看,但我并不知该放到哪里。想着早起的哀怨,也不过如此罢了。

  世人尴尬境地放到哪里,纵是旁观者

  自己开心丈夫一起苦闷?独自抛下逃跑对吗?

  今天不太顺利,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上文第一句,背后好像是几个法国人椅子靠背很松,倾斜度很高,试图调整未果,身后女人不久后换了位置。我不是一直是一个把不舒服扼杀在摇篮的人吗?奇怪

  《敬畏》影评(三):《敬畏》:资产阶级电影艺术家的革命春梦

  胤祥发自戛纳 http://cinephilia.net/57328 评分:★★★★(场刊体系,四星满分)

  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新作《敬畏》(这个译名不够好啊,应该翻成“革命时期的戈达尔/1968年的戈达尔”之类才能抓住重点嘛)在今年戛纳之前普遍不被媒体看好,被认为是扑街片的最大热门之一;但在经历了史上最长排队(之一?)之后,推迟了45分钟才开始的媒体场放映却,出乎意料地让全世界记者在此起彼伏笑声掌声心满意足离开(为啥没有标喜剧!!)。其实我看到一小半就觉得此片处处惊喜,看到一半就觉得70周年纪念金棕榈大奖非本片莫属——本片对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吐得一口好槽,真是十分欢乐;但又因为手法比较复杂,大概有几位评委很难明白片中的槽点,估计更get不到本片的笑点和精妙之处……所以大概顺水推舟发这么一个纪念奖是最平衡选择

  影片根据戈达尔的前妻安妮·维亚泽姆斯基(Anne Wiazemsky)的自传《一年之后》改编,讲述戈达尔从拍摄《中国姑娘》之后政治倾向愈发激进,最终与妻子分手故事。故事看上去是部普通的传记片,但阿扎纳维修斯在影片中完全挪用或戏仿戈达尔惊世骇俗的电影手法,堪称最大的惊喜。影片分为十个以小标题字幕卡开始的段落,并包含一段“尾声”,片中则不时就蹦出一些戈达尔的技巧,比如跳切、变速、突然变成负片、间离性旁白、不匹配的字幕(以表达人物台词)、声画对位式的配乐、音轨混录的各种突然变化材料的混用(如超八摄影机)、没事儿就打破第四堵墙,并且直接挪用如《中国姑娘》中的横移镜头,甚至让扮演戈达尔的路易·加雷尔直接说出“我又不是戈达尔,我只是个扮演戈达尔的演员”这样让全场会心大笑的台词,可谓是一部有关戈达尔的自反式传记片。

  《敬畏》影评(四):不选择的人

  在法国新浪潮众人提出并实践作者电影」理论二十年后,作为当年这场运动的旗手之一的戈达尔却又提出了他对这个理论的质疑——观众应该被提醒"重要的仍是作品本身”。事实上,如果试图总结戈达尔一生创作中的某种一以贯之的观点,我们往往会看到他的评论也好,电影也好,总是游移在自相矛盾边缘,令人难以捉摸。“怀疑的观点”,《戈达尔传记》的作者吉利亚特写道,“他相信自己想到了什么,于是将他表达出来,接着再拍一部电影来反驳自己。”

  戈达尔的电影是他思考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呈现出对于“不确定”的迷恋。戈达尔曾说,“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正如在他拍于1980年的《人人为己》中,女主角在面临城市或是乡村红酒或是可乐的选择时,在她脑海出现的另一个女孩告诉她,“我不选择”。不选择,却又别无选择——戈达尔似乎不甚情愿地暗示我们,在选择之间游移,这个运动的过程本身,才是人存在真实状态

  《敬畏》影评(五):重要的是我们在敬畏号上,而不是结果

  革命从来不是抽象东西,但艺术却是高度概括性的存在。

  艺术家真的能逃过政治化的命运吗?或者说政治化后的艺术是不是只能成为一种propaganda?看完Le Redoutable,我不禁想起这个话题。不是什么新颖的题目,但在这部影片里,则成了一切的始与终。

  “不选择政治,也是一种政治化的态度,”电影中的戈达尔如是说,一语击中要害。要么选择政治,要么选择电影,要么用创作取代革命,要么用革命取代创作,这在如今是多么可笑的观点,在六十年代的巴黎,甚至世界,却是那么强有力的表达。无论合理与否,那是一种态势,一种急于改变一切的热忱。每个人都被卷入,没有局外人,要么左脚穿鞋,要么右脚穿鞋,可最终我们渴望的或许不过是赤脚。我喜欢这个关于革命的比喻幽默顽皮又不过分傲慢

  戈达尔个人艺术生命转折点是以一种大多数艺术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他想要使艺术成为真正革命性的东西,不为任何阶层说话,不代表任何一派,因此他才那么欣赏发动运动的学生身上的那股子年轻的热情。“值得赞美的是学生运动,是运动,不是学生,”这句话由戈达尔说出来,恰如其分。最终他自己杀死了那个从前的戈达尔,却忠于了自己,虽然这个站在“敬畏者”号上的自己显得尖酸、刻薄冷漠而且愚蠢。但是深彻地了解自己的愚蠢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然而,戈达尔绞尽脑汁想要摆脱的阶级身份却是他无法抗拒的,在那个凡事需要划分阵营的年代,你不可能做一个旁观者,你的生活不是拍电影,没有人会为你念旁白,被误解似乎是正当的,也应该习以为常,电影中每次戈达尔眼镜摔碎都是他在革命中尴尬身份的暗示。他所热爱的学生们鄙视他,觉得他是敌人,而戈达尔自己既无法认同以前自己所属的那个肤浅愚昧傲慢无知中产阶层,却也根本不理解工人阶级为何物,他成了被孤立的人,成了那个真正“赤脚”的人。他的革命注定不同寻常,因为他即背离了原先的群体,也无法适应新的集体。他终究还是一个浮浅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罢了。他把自己置于两者的夹缝之间,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后退。这样的身份尴尬性似乎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最容易形成的状态,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马斯·曼《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多多少少都有与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戈达尔相似地方

  而我们也都知道,戈达尔对自己艺术的改造注定是会失败的。这种改造是杜绝私欲的,要求人成为一个圣人,去关切那些苦难中的人民,人民不获救,所有人都没有资格享乐,更不容许逃避和自我麻痹。回想中国当时的现实,所谓权力斗争不过存在于权力内部,而那些无数被鼓动的人,则更多的是相信了、迷醉在了这个“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不愚昧肤浅、不自私自利的人”理想里。

  戈达尔在寻求摆脱一种对主流政治的媚俗的同时,却被另一种激进的构想吸引了。当时谁也不知道革命会不会成功,有的人敢于以行动呼应他们内心真实信仰的更好的可能,有些人却也因此备受伤害,但更多的人对此嗤之以鼻。结果是这场革命忽视了人性幽微之处,忽视了绝对民主带来的暴力和对知识的践踏,但它行进过程中的生命力抗争精神,那种不满足现状的的反叛者的勇气却值得敬畏。这也便是影片最后一幕戈达尔拍摄《东风》所表达的观点。

  无论是艺术还是社会,在“敬畏者”号上,便意味永远执着于改变和挑战现有的格局,为了更好。这是出于好的意图和正当的目的,无论事实证明它是对是错,是有效还是无效,都不能掩埋运动本身所揭示的东西。

  而当我们回到艺术本身,或许摆脱政治性是可能的,因为惠特曼、T.S.艾略特、庞德,甚至艾伦·金斯堡都这样做了,用纯自由的文本,不让语境代替语境。但是他们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卷入政治中,即使政治不认同他们,他们也无法回避,这同样也可以用来解读Le Redoutable中的戈达尔。

  片中还有几个亮点值得提及。戈达尔、安妮一行人乘车从康城返回巴黎途中的争吵配上欢乐的背景音乐讽刺效果一流,戈达尔在革命中身份的尴尬性再次凸显。而戈达尔回到巴黎后,突然的反色调处理和背景中不断卡顿在最后几个音的肖邦夜曲,则像是一场冰冷的自我透视,使狂热瞬间冻结沉淀,效果类似于自我审视。

  《敬畏》影评(六):这确实是近年来最好的一部关于导演的传记片

  怎样能看懂本片?

  近年来,有多部名导的传记片,有拍希区柯克的有拍爱森斯坦森的但评分都不怎么高,都在四五分左右。唯独这一部戈达尔的片子杀出重围逃出了各路影评人和挑剔观众的慧眼达到了7.0分。不得不说实至名归

  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运动的领军人物,与他同时代的有特吕弗、让·雷诺这些大师;但和他们不同的是戈达尔当年成名的时候只有二十多岁,那时候他就拍出了《精疲力尽》、《狂人皮埃尔》、《蔑视》这样轰动影坛的作品。可以说他是个天纵奇才,他的电影不仅能够俘获当时的戛纳电影节评委而且在大众里面也是口口相传,是因为他能够抓住电影的本质

  当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在电影理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此理论的核心无非是欲望的本质是“性和权力”而戈达尔是第一个说电影就是政治的人。

  他寄希望于电影的不是刺探人心而是真正的从现实层面影响世界进而改变人。

  而本片没有一处是理论的说教,都讲戈达尔那些惊世骇俗甚至常人难以理解的理论和思想融于他实际的生活当中。片中的戈达尔年龄在36岁到37岁之间,但导演却启用了一个看上去30都不到的演员来饰演而这种落差导致的违和感却在观影过程中慢慢消逝,直至最后让人认可了这一选择,实在是让人佩服。

  本片的女主角是模特出道曾在《女性瘾者》中与希亚拉博夫合作有过让人过目难忘的出彩表现,她在片中饰演戈达尔的娇妻安妮,当时安妮只有19岁,她是戈达尔《中国姑娘》中的女主角。

  戈达尔说他之前拍的片子都是狗屎。

  拍完《中国姑娘》之后戈达尔的电影生涯和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前者遭遇了滑铁卢后者他和安妮结了婚,这个小他几乎一倍岁数的青年女郎成了他的妻子。同时戈达尔也开始关注学生运动,也就是当时法国正在发生的“五月革命”。有评论人指责他的新片没什么价值而中国方面也说他拍的是部垃圾。戈达尔是毛泽东的崇拜者,这句话就好像毛泽东亲口对他说的一样。因此他和安妮取消了去中国旅行的计划。

  戈达尔开始频繁的参加学生运动和反对戛纳电影节在电影宫举办,期间他一共摔坏了四副眼镜。他在学生大会上说:“现在的犹太人就是当年的纳粹”这种毫无逻辑的话引起学生的激愤。有人骂他的电影是消费品他也不还口,他反而对安妮说自己喜欢这些孩子,他们朝气蓬勃说的一切好像都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没关系。“我喜欢年轻人,讨厌老人,莫扎特在35岁死是对的,我就快37岁了,我讨厌自己。”

  他觉得电影是政治所以他在进行政治运动的时候也是在做和拍电影一样的事情。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他本人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而在潜意识里他是想向安妮证明自己还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运动”。但是他唯一像年轻人的地方只是变得像个16岁孩子一样幼稚和任性。

  导演却在用婚姻来结构大师。

  很显然影片的主线仍然是戈达尔和安妮的婚姻生活,很多的矛盾和思想的碰撞也是从这个基础发出来的。片中最有创意的一场戏是在一辆行驶的甲壳虫汽车里面六个人(包括安妮和戈达尔和其他四个朋友)的群戏。而此段的配乐更是亮点,全片的一首配乐还有插曲都是高级别的,给电影增色不少。

  而到了最后两人的婚姻走到尽头,高潮竟然是戈达尔因为安妮说不爱他了(意思要离开他)而选择吞噬安眠药自杀。他当然没有死,但你此时却清晰的看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的真正痴情,但这只是你的想法,安妮还是和他分开了,因为她觉得这种行为太暴力了。是不是有点普通小女孩的幼稚?而戈达尔又不是真的就如同一个小心眼的丈夫一样吃了好多醋,这种处理又再次将我们被人物不羁(不合逻辑)的思想带跑的节奏又拉回到现实之中。就这样把一个戈达尔这样复杂思想的导演让普通的观众也了解了。

  而最后戈达尔的那句话:我确实是让很多人都失望了,有些人感觉我背叛了他们,但你知道吗?最后这一切都不重要,这就是敬畏号上的生活。简直是点睛之笔。

  《敬畏》影评(七):用电影杀死“戈达尔”!这太“让-吕克”了!

  电影分两种,让-吕克·戈达尔之前的,以及之后的。

  作为法国新浪潮的鼻祖、旗手,戈达尔开创新的电影形式,甚至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电影类型——就叫戈达尔片。

  戈达尔的电影形似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三类传统影片做了富有个性的结合,外加一些他特有的小花招,以强化叙事效果,形成风格。

  1968年,震动欧洲的五月风暴开始时,语言学、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为声援学生运动曾说:“如果我们不能颠覆社会秩序,那么就让我们颠覆语言秩序吧。”

  年轻的戈达尔作为新浪潮的开山鼻祖之一,相应了这次颠覆号召,他对电影语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用大量跳接、省略、拼贴、嵌套、浅化场面调度,致敬默片、音画错位、不规则的灯光使用等让他的影片一下子把电影从叙事到结构、元素都急速带入到了全新的领域。

  《精疲力竭》和《轻蔑》两部影片仿佛新的电影《圣经》让戈达尔红遍欧美,震动影坛。

  天才、智者、大师等美誉纷沓而至。

  日后,他与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共同创立了引领电影新浪潮的《电影手册》,强调“个人影像风格”或“视听语言方式”,提倡电影“作者论”,对欧美电影发展影响至今。

  作为享誉世界的大师,你能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戈达尔形象吗?

  醉心于书籍文本,遨游哲学幻境,博古通今,温文尔雅?

  扶着镜框,桀骜不驯的把弄着手中的摄像机,暴君般的指挥着演员?

  O!

  最近有部极具韵味,又恶趣味十足的怪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戈达尔。

  致敬满满,却又嘲讽不断,就连片名都不竭余力的调侃——

  《敬畏》(对照戈达尔的影片《轻蔑》)!

  《敬畏》(Le Redoutable)?!

  敬畏谁,敬畏什么,片名叫做《敬畏》,可全片却是对戈达尔在1968年那段生活和思想,包括婚姻生活的全盘否定与质疑。

  正话反说,影片表现的就是一个从敬畏到轻蔑的过程。

  用一个又一个愚蠢的戈达尔形象,分离戈达尔的本我和超我,让观众看到一个作者论下自我的戈达尔。

  《敬畏》讲述了戈达尔沉迷左倾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受阿尔都塞霸权理论影响,积极参与五月风暴的经历。

  现实中,他和自己的电影缪斯,妻子安娜·卡里娜刚刚离婚。

  随后,戈达尔拍出了带有自传隐喻的影片《轻蔑》,该片描述了年轻的导演和新婚妻子去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从热恋到厌恶,最后离婚的故事。

  而这部《敬畏》无疑是对那段戈达尔过往的高度提炼和延伸。

  在《敬畏》中,主线故事是戈达尔和19岁的新婚妻子安妮之间感情的起起落落,最后戈达尔以自杀未遂宣布了两人关系的彻底崩裂。

  影片一开始,展现了两人感情的甜蜜,眼神中全是爱意,安妮更是把戈达尔看作偶像,敬他为神。

  可当五月风暴越演越烈,戈达尔陷入批判一切的精神迷宫,不停参与极端的革命活动后,两人的关系生出间隙。

  敬畏感逐渐消散,轻蔑之心不断膨胀。

  《敬畏》中,通过呈现两人的爱情始末,把戈达尔塑造成了一位极度自我,傲慢无礼,同时又懦弱,爱猜忌的“小媳妇”形象。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所谓的革命中,戈达尔极为矛盾。

  在他看来,新就是年轻人,那些学生思潮是他的最爱,面对学生的指责他唯唯诺诺,即使有人嘲讽他的电影是资本主义的垃圾,他也全盘接受。

  而面对权威,老人时,他时分鄙夷,甚至骂一位反对革命的老人的妻子为“婊子”。

  在和主流电影界同人谈话时,更是刻薄且无礼。

  为了革命,他让所有人都开始讨厌他,他以为妻子安妮是懂他的,可最终安妮也变成了他革命的“对象”。

  《敬畏》最独特的地方在于,

  用戈达尔的方式“杀死”了戈达尔!

  在故事上表现为大量的“戏仿”,《敬畏》借用了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和《轻蔑》中的大量电影元素,包括故事和人物设置,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的目的。

  全片最明显的一大段戏仿来自戈达尔与妻子安妮在戛纳的海边小屋度假的一场戏。

  当时正处革命高潮,戈达尔自然不愿离开巴黎,而且海边小屋是资产阶级名流的房产,那些看起来布尔乔亚十足的生活气息让他不耻。

  而安妮却安逸其中,对戈达尔的革命行为越加看不惯,轻蔑感开始动摇她对戈达尔的爱。

  这一段的高潮是一大帮人拥挤在回巴黎的小车上,戈达尔嘲讽了一车的人,希望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导演,

  懂艺术的朋友;

  不懂电影,作为普通观众的司机;

  为你凸显自我的革命的决心,他一一怒怼所有人,无论作为好友还是陌生人,这些言语都极为偏激,不近人情。

  一个落寞的特效给到生无可恋的安妮面部,爱情在归家的小车上被拉扯到四分五裂。

  而现实中,

  在拍摄《小兵》杀青后,戈达尔开车载着妻子,影片中安妮的原型卡里娜从日内瓦返回法国,抵达巴黎后,

  戈达尔问:“在哪儿下车?”

  卡里娜回答:“别让我下车。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了。”

  对比现实和电影,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又大笑不止。

  影片的高潮也是一段明显的戏份,安妮摆脱了戈达尔的控制,接受邀请出演女主角,

  戈达尔之前就因为对方要安妮出演裸戏而拒绝,对方修改剧本后,加上安妮的强烈要求,最后只能妥协。

  可探班后,面对活力十足的剧组,帅气的意大利男主演,戈达尔醋意大发,暗示安妮肯定出轨,贬低了安妮的演员天赋和付出。

  两人的婚姻彻底走到了终点。

  现实中,也是因为一部电影让两人的婚姻终结,

  令人吊诡的是,戈达尔多次在自己的影片中要求女演员全裸出演,包括好莱坞女神碧姬芭铎。

  他甚至说过,“他们(观众)就爱看这个(裸体)”。

  现实,戈达尔的那部《蔑视》,配合这部《敬畏》,简直就是一杯味道浓烈的调和酒,果汁成分和底酒高度融合,一口下去,过喉烧心。

  《敬畏》用了太多的戏仿,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以强烈的互文引发了多个场域的文本共振。

  那些戈达尔爱用的“小花招”在《敬畏》中也层出不穷。

  戈达尔和妻子在观看默片电影时,接着荧幕对话的口吻相互“配合”对话;

  戈达尔在遭受打击,情绪低落后,影片突然曝光过度,变成失去色彩的底片特效画面;

  具有欺骗性的副标题、分章节叙事结构;

  对话中,台词和潜台词,人物说的话和内心想法同时打在荧幕上;

  戈达尔用摄影机假装自杀时的“枪声”画外音;

  包括大量的以字幕代替镜头,

  这些特征性无疑是对戈达尔风格的高度戏仿。

  在故事里,特别是角色上,戈达尔谙熟布莱希特的“间离”方法,他追求的是,让观众和剧情、角色和感情上拉开距离,使观众不完全被剧情吸引,诱使他们“理智地评价所见到的事物的思想含义。”

  在《敬畏》你,戈达尔和安妮两位主要人物奉行了间离的表现方法,用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

  带有纪录片类型的叙事方式,人物突然打破第四面墙,对着观众道出内心想法的叙事方法,都是一种明显的间离。

  影片里,戈达尔多次提到,我不是“戈达尔”,甚至不是“让吕克”,

  “我只是在表演一个叫做戈达尔的人”,

  而妻子安妮也反复的说,“那个戈达尔已经死了”

  间离,就是要让观众对所描绘的事件,有一个分析和批判该事件的立场,调动观众的主观性,推倒舞台上的“第四堵墙”,破坏荧幕上的幻觉,突出戏剧的假定性。

  《敬畏》里,有人反复提及生活和电影之间的关系,

  普通观众,甚至是大师们都希望电影高于现实,不要高度再现现实。

  而戈达尔却希望电影就应该是现实,电影就应该原汁原味的表现革命,表现风暴中年轻人的反抗精神。

  《敬畏》靠着故事上的戏仿,

  人物上的间离,

  对事件或物进行了陌生化处理,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观众对之产生惊讶感和好奇心。

  把戈达尔和五月风暴,这些事件和人物作为历史的,暂时的,去表现,主观-客观、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便不断被画出又抹除。

  塑造一个戈达尔,又杀死他!

  《敬畏》干地就是这个事儿。

  主题是什么呢?

  片尾,戈达尔实现了电影革命的梦想,建立了“小组”,不写剧本,每天拍摄前,和所有人讨论该如何拍摄。

  面对不懂拍摄的人,戈达尔无奈的摸着自己越加靠后的发际线,哼哼唧唧的说,

  “少数服从多数吧”。

  为了革命理想,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灵魂——电影。

  因为革命,戈达尔变成了朋友、妻子、同行眼中的对立面,可他依然难以融入激进的学生群体,

  最后,他还必须放弃思想,放弃梦想,放弃电影。

  可结果呢?

  《敬畏》有着丰富的文本内涵,但这样展现戈达尔,左派思潮,一定会引发激烈的口诛笔伐,让评论超越了影片本身,夹裹着历史和意识形态等东西,最后和这部电影一样,变成一个巨大的迷幻泡沫,

  你要么跟着它膨胀,

  要么装作看不清,

  或者直接戳破,

  可最后发现里面空空荡荡。

  《敬畏》影评(八):《敬畏》想要打倒电影之神,却没黑到点子上

  (原载《虹膜》)

  作为一个戈达尔影迷,当这位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与第二任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情事,被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搬上银幕时,我不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我对这部去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敬畏》之所以毫无期待,有两个原因。首先,所有对戈达尔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影迷,都知道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卡丽娜,才是他的一生挚爱和灵感来源。

  两人的合作,催生了戈达尔最具影响力的几部杰作:《随心所欲》、《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罗》、《阿尔法城》;而两人之间疾风骤雨般的情感关系,也如同八点档肥皂剧一般既狗血,又精彩。所以如果一定要把戈达尔人生中的某段情感关系搬上银幕,那么最合适的选择,显然是他的第一段婚姻,而不是他与维亚泽姆斯基之间较为平淡的关系。

  我对《敬畏》难以产生期待的第二个原因,源自它的导演人选。戈达尔这个同时引发着敬畏和蔑视情绪的文化人物,显然值得被人们讨论,但我不相信哈扎纳维希乌斯能为这种讨论提出什么有见地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他一直是个平庸的导演。

  哈扎纳维希乌斯最擅长的电影次类型,大概是戏仿类电影。他的成名作《OSS-117之开罗谍影》,是对007系列电影的恶搞,而让他问鼎奥斯卡的作品《艺术家》,则是对无声电影的戏仿与“致敬”。

  然而他对经典文本的戏仿,只是停留在过家家层面上的低龄游戏;他通过对影像的把玩与复刻消费了原文本,却对原文本的内在逻辑毫无反思。他的戏仿电影既不具有梅尔·布鲁克斯对文本进行解构的破坏力(《灼热的马鞍》、《新科学怪人》),也不具有戈达尔与斯科塞斯对文本进行重构时的独到见地(《筋疲力尽》、《纽约,纽约》),甚至不具备伍迪·艾伦忠于原文本精神内核的真诚态度(致敬《婚姻生活》的《丈夫、太太与情人》;致敬《野草莓》的《结构爱情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他抛弃戏仿路线,拍摄气质严肃的“原创”电影《搜寻》时,他所面对的处境,竟然是无人问津。而《敬畏》的温吞表现,再次证明了他才能的平庸,和原创力的匮乏。

  当《敬畏》的剧情进行到第五分钟时,我已经能理解哈扎纳维希乌斯为什么要把1967到1970年之间的戈达尔,作为自己影片的男主人公了。因为当时自视为政治激进分子的戈达尔,正在狂热地信仰毛泽东主义等左派思想,而哈扎纳维希乌斯想要通过《敬畏》,尽情地嘲笑他。

  哈扎纳维希乌斯可以嘲笑戈达尔吗?当然可以。处于激进时期的戈达尔,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很荒唐。这位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导演,想让自己的电影接近“工农阶级”,但他想要接近的观众根本读不懂他精英化的电影语言,他们最喜欢的恰恰是他厌倦与蔑视的美式电影。于是他通过电影来闹革命的理想,就此成为了空中楼阁。

  但《敬畏》的问题在于,它对戈达尔电影所处的语境,以及把他推向激进主义的时代精神与社会环境,完全缺乏关注。戴高乐执政时代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法国政府在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时的殖民主义态度,都是让左派知识分子对现存体制充满失望,最终走向激进的原因。

  不过在《敬畏》中,所有这些时代背景,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表现。哈扎纳维希乌斯眼中的戈达尔,仅仅是一个因为深陷中年危机,变得荷尔蒙分泌失调的中二病患者。这个角色为了寻回往昔的青春活力,娶了个比自己小了接近二十岁的年轻妻子,成天混在大学生的政治辩论会中,却因为完全抓不住辩论重点,被年轻人嫌弃。

  至于原本也是位左派青年的维亚泽姆斯基,则在《敬畏》的镜头中变成了对戈达尔惟命是从,毫无个人意志的花瓶角色。然而在现实中,恰恰是这位少女的激进与勇敢,让戈达尔把自己对革命与青春的憧憬,倾注在她的身上。这是两人之间情感关系的真正基础,但它同样没有被《敬畏》所表现,因为哈扎纳维希乌斯太陶醉于自己对戈达尔的恶作剧式嘲弄了,以至于他完全没有看到男女主人公关系中的微妙之处。

  而影片的选角,也称得上是败笔。两位主演路易·加莱尔和斯塔西·马汀,与戈达尔和维亚泽姆斯基都谈不上形似。在精神还原方面,他们就差得更远了:加莱尔表现出了戈达尔的坏脾气和粗鲁无礼,却没能表现出戈达尔的旺盛精力和他略带顽皮的机灵劲儿。而马汀在整部电影中只是安心地待在男主角身边,尽到了一个花瓶的职责。

  在我看来,戈达尔在六十年代末的挣扎,显然不是缘自中年危机与内分泌失调,而是一个电影语言革新者所必然会面临的困境。当你在个人创作生涯的前几年里,一直在把电影媒介的可能性推向极限,如今却发现现实世界与政治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要远远胜过你所谓的艺术创新时,你该作何选择?是接受自己手中媒介的局限,安心地做一个守成者,还是彻底打破电影的边界,将它与抗议运动、教学行动、政治思潮和时代精神,通通融为一体呢?

  戈达尔选择了后者,他迎接了挑战。虽然他在“革命时期”拍摄的电影过度理论化、艰涩无比,且带有说教气息,但它们对于电影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依然充满了想象力。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犬儒主义代言者——哈扎纳维希乌斯先生,则用一个老祖父般包容的目光,嘲笑着戈达尔的反资本主义/反好莱坞理想;至于他自己的电影是不是空无一物,他倒是完全不在意。

  其实戈达尔根本不是圣人与完人,哈扎纳维希乌斯哪怕对他的档案素材多下点功夫,也不至于会像现在这样,摸不准戈达尔的死穴。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生前接受采访时,便讲述过如下的一段往事:

1968年6月,让-吕克在我面前和特吕弗吵了架。让-吕克想去中止亚维农戏剧节的举办;特吕弗则与帕索里尼站在同一立场上,因为后者曾说:‘我没法支持和工人阶级出身的卫兵们作对的中产阶级学生。’当时我们在特吕弗制片公司的办公室里。让-吕克生气地说:‘我本来以为你是我的兄弟,可你却是个叛徒。’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单单是这段一百多字的往事,就胜过浪费了观众一百分钟的一整部《敬畏》。

  《敬畏》影评(九):讽刺但让人不舒服

  这部片子用模仿戈达尔手法,拍后期的戈达尔和他老婆间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讽刺了……

  就觉得他和老婆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对他的崇拜,越是到后期他越是觉得只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老婆一旦有了自己的事业可做立马气得用语言侮辱和讽刺她,最后竟然在吵架后自杀了,而这种自毁是非常自私的。

  这部片子同时还黑了五月风暴,戈达尔特吕弗波兰斯基在戛纳高喊"要电影更要革命",迫使电影节中止,他们觉得新的世界会来,可是最后政府是胜利者,革命之后又剩下什么呢……

  这部片子这样讲戈达尔我是觉得完全忽略了他的优点…讽刺过头了…各种形式上的小聪明……这导演就一直各种模仿,感到反感

  《敬畏》影评(十):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去年戛纳,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敬畏》受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评价,说好的人喜欢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说坏的人也讨厌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

  诚然,107分钟还原这样一位伟大而复杂的导演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影片截取了1968年这个对法国、对戈达尔来说的转折年。

  1968年发生了什么呢?五月风暴,法左和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抗议政府的新闻政策,抗议越战,带着一种全球化和无产阶级的口吻要求和平,要求平等,要求马克思和毛泽东。这场红色运动激起了戈达尔心底的激情,作为生于一个布尔乔亚新教家庭的叛逆子,他从小便有着一种自发的割裂倾向,他离家出走,跟富有的祖父断绝关系,自甘成为巴黎街头小流氓,与另外一些孤儿(特吕弗)和浪子(里维特)鬼混。

  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深深的不平衡,或者说无所适从:

  他生来就是小资产阶级,却对此深恶痛绝;他渴望与穷人、学生和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朋友,但他身上深深的精英气质却将他们天然隔离。

  五月风暴一来,戈达尔燥起来了,要跟学生、工人们站在一起,砸了戛纳的场子,甚至要跟自己决裂,宣称自己过去拍的电影都是垃圾,所有过去的导演也都一文不值……

  戈达尔的理念一直在游移,无法把握,提出“作者电影”,又反对它,拍出一部杰作,再痛恨它…… 就像他曾说的,“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敬畏》试图呈现戈达尔的分裂与矛盾,戏仿了他当年创造出来的许多电影技法:跳切、不知从何而来的画外音、不匹配的字幕、声画分离…… 若你熟悉戈达尔,甚至会从中窥出一幕幕致敬的场景。导演的幽默和他对大师的解构也在许多时候让人笑出声来:“哈哈!我就知道,戈达尔就是个情商为零的笨蛋!”

  在这一点上,《敬畏》确实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导演传记片,至于它的表现手法是否公允,那就无人可以评说了。

  .S 让-吕克·戈达尔89岁了,仍然在拍电影,很想知道他看完会有什么评价,但他可能压根不会去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敬畏》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