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

2018-04-10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是一部由李伦执导,萧敬腾 / 钮承泽 / 撒贝宁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一):笑问客从何处来Ⅱ

  萧敬腾 :萧敬腾的阿嘛在他10+岁的时候突然过世。让我想起了我阿婆。太年少懂得珍惜,懂得却已永远错过。以及,萧敬腾又一个新台湾人嘛…唉,说实话,哪有这么多真台湾人,不过几十年历史迁移,非要把自己关在小岛上吗?觉得对于两岸分离的亲属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撒贝宁:和马爷一样今天的家庭战乱时举家迁徙的结果,不一样的是撒家是不得不逃亡。

  钮承泽:又一个两岸史的家族开始怀疑央视要借此暗示台湾。外曾祖父还是军阀哦,在地方还铸币发行,厉害。豆导看上去就虔诚很多啊,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台湾的文化感真的比较厚一点,曾宝仪,萧敬腾,这集的钮承泽,一路下来都能看出对祖上的敬重,不像其他的看上去那么无感。所以说我的感觉没有错。其实看的时候也会在想这蛛丝马迹有多少真真假假根本不得而知。豆导最后说,他很怕他这段旅程消费了自己的先人,对,就是这种感觉。很想去厘清,但因为是名人,就会害怕这其中发现真假。其实事实是怎样都无从考究,重要的是这一路的一份心。在追溯父亲的一集里,豆导再次提到害怕消费自己的不幸,父亲的不幸。这些往事他知道了,他哭了,这是能感动人的,但不希望这变成一场哭戏。这大概就是一个人品质,这是第一次听嘉宾说不希望被消费,这才是真正的虔诚。

谢娜:谢娜祖上是广东的~嗯…我大概明白为什么说我不像广东人了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二):菩提本无树

  我从何处来?又将到哪里去?

  这是我时常会突然想起来的话题,何处来这一点已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最多的也只是知道爷爷奶奶辈人故事了,那个时代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时代,动荡不安和平吃饱穿暖就是所有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思都是纯粹简单的,只是想要活下去,不管手段是什么?或努力干活,或保家卫国,或…不可说

  很想去了解我的历史,但我知道,我家该是一个没有什么故事的农民家庭,所有的事情应该都是种地种地种地…但种地也是个不平凡的事情,我想听我们家所有种地的故事,虽然它可能充满艰难,痛苦,但也有关于丰收的喜悦

  因为我有听奶奶说过她年轻辣椒大产的故事,嗯我外公高价收购的它!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三):也谈谈我的寻根路

  我是一个普通人,三十多岁我结婚生子后,才从妈妈处得知我爸爸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他是奶奶和前夫生的孩子,并且自己的生父在1958年即失去联系,我爸爸一辈子困于自己的身世之谜,一辈子惆怅

  我听说后一开始并不以为然,时至今年终于觉悟并帮我爸爸开始他的寻根之路,一开始并没有报多大希望只是打听下,幸运的是一路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替爸爸找到他的生父的消息。虽然亲爷爷已经不在世上,但找到亲爷爷在辽宁的后来的家眷,可以前去灵前拜一拜,不久我即将带领父母前去认亲。我爸爸一辈子沉默寡言,我没见他这么高兴轻松过,他看着我:替我办成这么大事儿,我咋谢你呢?

  那一刻我泪奔了。这就是所有的一切的意义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四):与死亡有关的寻根

  文|吴绛枫

  袁凌那本《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是今年6月买的,拿到书时,翻了开头几篇,觉得无味,索性放下。这几个月里,我辞掉了一份做了一年半载实习,写了四篇不咸不淡的人物稿件,看了些书,也在构思写作计划

  八月底,妹妹考上大学,办升学宴,我回了趟那个小镇。小镇靠挖煤养活,镇上的老男人们多半下过井。爷爷曾在小镇工作,小官,2001年退休。那年我八岁,离开那里,被父母接了回身边,结束了隔代抚养的生活

  因为小,我那时未曾体味到这个巴掌大的小镇上,肆意生长无助绝望。小镇没怎么变,这么些年,破旧的棚子还在,枯老的梧桐树还在,当年下过井的老男人也还在。他们坐在自家门口乘凉,四人一桌,打麻将

  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年轻人和藏在这个小镇下的矿藏一起,慢慢变少。我从小姑那得知了些儿时玩伴的近况。辍学,结婚,在义乌做小买卖,在深广打工。小姑说起死亡,说有个姑娘,是我当年的小学同学。她父亲在井下时死了。小姑提到名字,我想不起面目,只记得,她是短发,圆脸,声音嘶哑。

  小姑还说起姐姐同学的母亲,前几年也死了。五十岁的样子,洗澡的时候,煤气中毒,抢救无效。那同学和姐姐一般年纪,今年十月刚生了个女孩,成了母亲。而姐姐,大学毕业才一年,工作,辞职,如今又在备考,想着念书。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念书,离家越来越远。尽管老家在南昌,可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属于这个靠挖煤养活的小镇。我去了当年住过的老房子。前门后院都关着。2001年,爷爷退休,把房子转给了一对五旬的夫妇。03年,这两口子吵架,老婆想不开,趁着老头外出的时候,在家里上吊自杀了。就在前一天下午,我二姑她还和这老婆子一起打麻将,有说有笑的。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

  在家里,在我住了八年的老房子里。爷爷是老干部,不迷信,说起这件事,也有点神秘兮兮的。他说,搬走后才知道,老房子下原来是坟墓地。房子风水不好,我们一起曾经住那儿的时候,奶奶,大姑,小姑都生过病。爷爷说自己能镇住那些个邪气,后来搬进去的那家人就不能。

  与死亡有关的消息,从这个苟延残喘的小镇上,迎面扑来。我重又想起了袁凌这本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他写人,写他的小镇,他的玩伴,他遇见生死社会不公灾难,毁灭。一个又一个故事,开始击中我。

  十一月初,我计划着写点与这个小镇有关的什么,开始看书,搜集资料。我知道了这个巴掌大的小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开采煤矿。有过好光景,年轻人最多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爷爷就是在1980年选调来这个小镇的。他来之后没几年,发生了矿难,死了人。死亡人数印在《江西煤炭志》上。爷爷在几年前,拿出这本书,指着上头冰冷的数字,说了不少有人情味的故事。可它们都与死亡有关。我一直想把爷爷的这些事情写下来。写他右手拇指与食指之间,因为被搅煤机误伤,留下的伤疤

  我知道,我是想寻根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央视一个节目的实习。节目是《客从何处来》,如今正在央视一套播出,每周一集。这是原先做柴静《看见》栏目团队操刀的。和柴静有关的事情,好像都很火,但这个节目却没有。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为明星寻根的真人秀。我参与了撒贝宁那集的前期调查,主要任务就是在武汉的档案馆资料室,看史料。我们力图找出,与撒贝宁家人有关的历史。撒贝宁,他的家族曾在武汉生活过。家里有人参军打仗,有人逃命流亡。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一页一页报纸中,找到他们生活的证据

  因此,我在学校的档案馆里,看了近一个月民国时期的报纸。并没有找到与撒贝宁家族有关的,更多的资料。而我却记住了,那些在报纸上发生过的新闻,如今的历史。

  我记得一个。武汉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过霍乱,临时政府封锁了江路运输。有人在报纸上寻人,找的是他的高中同桌女生。他们在这场霍乱的逃难中离散了。他说他很想她,留了地址,要她看到一定联系。

  我很想知道,他们最后是否找到了彼此,还是说这是一个与霍乱和死亡有关的悲伤的故事。这则寻人启事,我时常会想起,我会想到,想到他们是在勤恳认真地活着,想到自己在这个世上留下的生活过的证据,有一天,也会变成历史。

  这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段实习。三个月。我也开始想要找找自己的根在哪里。我觉得是在那个小镇上,但又不确定,还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

  爷爷如今回到了南昌,他说是落叶归根,南昌是他的根。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大跃进离开了那里,此后一直在外漂泊,有了五个子女,有孙辈。我在挖煤的小镇长大,与南昌的感情不深。

  那个挖煤的小镇上,到处都是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可哪里不是呢。我知道自己终将会找到根的所在,我会把它的千丝万缕写出来。它可能是那个小镇上,看似与我无关的,那些死去的人。

  无关绝望,它只是生活的惯性常态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五):所谓弑父情节

  我不觉得我有必要看,他写那些信时我就在他的身边,反正就是思念、就是痛苦、就是遗憾。还有什么?没有。我要重新经历,从九岁开始看着我父亲的苦,我不一定(愿意看)...这是《客从何处来》第二季钮承泽一集的开头,豆导在拿到了导演复印了父亲年轻时的家书时,说出的一段话。说出这段话的他,眉头紧锁,口中念碎碎不停。镜头摇下,手里无意识地把弄着笔,似乎此刻把笔插上笔记本是件要紧事。虽然一个中年人突如而来的动容放在片头可能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随着探寻父亲经历的深入,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时,一个抗拒接纳父亲、抗拒理解父亲的形象被豆导完美诠释了出来。

  之后随着镜头的延伸,我们看到豆导的父亲,一个民国初年的京城八旗子弟,为了报效国家背井离乡远走台湾,最后客死异乡。但是比起父亲的成长经历,更触动我的是豆导的感情变化作为儿子,他在片中完成了精神弑父。从开始第一反应的抗拒到中途看到家书后的渐渐软化,最后见到父亲不曾有过的热血青春后的惊讶感动。父亲不再是那个只会躺在病床上痛苦燥郁的长者,形象倒塌后站起来的他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和一个忧国忧民少年。而完成了精神弑父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儿子的成长。豆导也不会停留在青春,那个与父亲激烈的对抗、争吵的"不孝子"的壳子里。

  所谓精神上弑父,就是这里纪录片导演所做的工作。让儿子了解父亲,把曾经高高在上的、在家庭中占有绝对话语权的父亲彻底拆解,抛开曾经刻意展现给儿子的古板而高大的形象,让青春期男孩也走进父亲的青春期,看到同样作为男人的父亲那不为己知的鲜活青涩。让孩子知道,所谓“严父”真的只是父亲在心照不宣地扮演着的一个角色而已。此时父亲原本树立起的形象便会轰然倒塌,正所谓弑父。可是这也并没有那么令人心痛,因为伴随着父亲形象的“被杀死”,儿子这一角色就得到了足够的成长空间,足以让他摆脱青春的躯壳,摆脱仅仅为了对抗父亲而存在思维,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独立的男人。

  不可否认的是,央视纪录片导演这回扮演了一个很棒的角色,在技术人才支持下帮助了钮承泽在镜头下完成了自己的精神弑父。若是少了这种种优厚条件的我们,又该如何完成自己的精神弑父呢?以我的个人经历来看,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旦陷入了某种与父亲对抗的角色里时,很难跳出自己的逻辑怪圈。完成精神弑父,可能更需要的是父亲一方的修养和努力。若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处理自己的家庭情感问题时更加独立,大可放下自己父权的强势,展示出自己人性一面

  本集除了情感线清晰外,可谓是统战意味最浓的一集。若是脑洞开的更大些,怕不是央视想把大陆和台湾的矛盾比作父子之间在青春期的冷暴力。若真是这样,那本片因为收视率被砍比因为敏感内容遭禁还要让人遗憾。难得拍出了一部史观态度合理,蕴含人文情怀的纪录片,结果却无法迎合当下年轻人的观感,不知道是谁的损失啊。 随着表情包占领脸书的行动,这种明面人文风光,暗藏统战意味的纪录片也会像汪辜会谈一样被这个时代淡忘的吧,这么说来到底是谁在226的边缘啊?

  借用钮承泽导演在《艋舺》里的话结尾。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偏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六):相信有一天,能真正标记“看过”

  人们会对自己所为提供合理化解释,也希望自己的先人是好人而不是坏蛋,求取心安,人性如此。

  距离节目播出已逾两年,节目和它的停播都发人深思

  如片中所言,有些往事深究起来可能令人难堪,可如果不直面伤痛剜去腐肉消毒包扎,就没法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人是不希望白白死去的,总想在这世上留下些痕迹。即使是最平凡的人,努力生活的样子也足以让人动容。

  感谢所以为这些影像的呈现而付出的人们,它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完整地看到。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就像影片中探寻先人生足迹的旅程一样,我们也能更多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和它经历的苦难。也期待这个节目完整呈现的一天。

  我想,这一天,不会太远。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七):开一个评论,留待全季播出时

  今日陪父母又重看了一遍。这半年是少有的在家的时光,闲到翻了家谱,扫描了照片,看了长辈留下的文稿。

  在豆瓣翻了翻,短评写于等填坑许久未果的2016年3月:印象最深是金士杰一段花絮,回到安徽,本来累到说不出话来的他和母亲,听见遥远的一声“二姐”,眼泪却又哗地下来了。

  现在是2017年6月。再看,印象最深的是萧敬腾,“你就这样把我牵走”,有温柔的少年气,站在船头,划破江海;接着是空拍镜头,俯视着,小舟一粒,波纹圈圈环绕,却又有自己的纹理,就像是人的肌肤的纹理。只是天不老水不老而时光滔滔,人如麦子般被按季播种又收割,周而复始,会老的只是个体的皱纹罢了。没有子孙,或者没有记录,确实是对“存在”的挖苦与讽刺啊。

  发帖为码,只是好奇什么时候余下的节目会播出。届时再沏绿茶,再请父母,再坐下同看。

  ***

  说这么多是为了凑发剧评的字数。我其实就想问——

  到底还能不能看到余下的两集半播出啊喂!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八):有没有人知道我 在这个寂寞的星球 曾这样的活过

  一共两季,有家国情怀,也讲小民尊严,更多的是在历史洪流里,不同阶层人共同的挣扎,一个不经意的选择,造成的可能是几十年的分离和遗憾,所有后代命运的改变。

  时代的先锋很多,易老师的祖辈,豆导的曾外公,陈冲的外公,他们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是名人,有足够的影响力,改变周边人的命运。

  更多的是普通人,小撒的曾祖父带着家人躲避战乱,却客死异乡,他的爷爷为求生存四处奔波,一度是叛军一员。萧敬腾的奶奶再平凡不过,靠摆小摊生存,养活全家。阿丘的外祖更为底层,最平凡的胶农,在动荡的年代里无辜丧命,姨妈为了弟妹独自一人留在南洋,历经艰辛。

  历史记载得多的人,后代们很容易的找到他的资料,却又随着资料心生疑问,他是一个好人吗。哪怕这个人只是存在于资料中的一张照片,几段描述,但到底血脉相连,大部分人都很难接受自己祖先的“坏”。

  所以豆导意识到自己曾外公是一个如此多元的人时,才真正觉得与他距离接近。在此之前,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祖辈,大概没有太多感觉。

  历史记载得少的人,留下来的更多是唏嘘,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有几个人会在意。于是随波逐流,艰难求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幸运的人生存下来,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但能拍出来的人也算作幸运,毕竟他们有一个成名的后代,有机会展现出他们的一生。

  像马未都母系的崔家,大盐商修灶坝,企图抵抗黄河改道的影响,溃坝后官员没有施以援手,因为甲午战争爆发,他认为集中所有精力对外才是上策。

  官员以身殉国,身后也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马未都的祖辈更是被埋没在历史硝烟里。他们俩都没有错,各有各的难处。

  看着他们的故事,哭了几次。与家人分隔两地的老人,一个患病渐渐失去了运动能力,却一直坚持给家乡写信,一个回家探亲里竭尽所能,买各个物件给家乡的亲人,还有没能播出的金士杰,我想他的故事一定也很精彩。

  哭过之后会想,追寻的意义在哪里,去了解那个与你相隔几十年,从没见过面没有任何印象的人,是为了什么?

  当我发现我长得越来越像妈妈,甚至可以肯定我老去的样子,就是她现在的样子,而我的脾气越来越像爸爸,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一点点影响着我,哪怕是我自己觉得不对的地方,也一点不落的继承下来。再往上推,我可以在爸爸身上找到奶奶的影子。

  我想寻找自己祖辈的过往,是为了铭记,也是为了认识自己,你的相貌外表与一言一行,也许就来自那个人。

  很多人在谈原生家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斗争,也许不想承认,但原生家庭的印记都烙印在每个人身上。

  未来的你会留下哪些痕迹?你的子孙们会给你加上哪些标签?

  或许大部分人都会了无痕迹的活着,又悄无声息的死去,再之后也没有人会再找寻你的足迹,但传承很神奇,会有人继承你的样貌,你做事的方式,甚至你的志向。

  前人是源头,后人是希望。我想到,遥远遥远的以后,会不会有人知道我,在这个寂寞的星球,曾这样的活过。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九):归

  【一个几乎没有故事的平凡家庭,历史书上不会有他们的名字,我错过了他们,但幸运的是,我找回了这些支离破碎的痕迹,最普通的,却又努力生活过的痕迹,也可能,这就是属于我的历史。】

  这一集的最后,萧敬腾站在当年祖辈们前往台湾谋生的小船头,沿着航线在大海上前行,梳理了祖辈的历史,说了上面这一段话。

  从空中打下的镜头,小船、碧海、白衬衫。

  几十分钟的片子,我几次欲落泪,却又哽着喉头,连叹息也难。

  在看萧敬腾的寻根之旅前几天,我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风吹雨打中不断落下的叶子,突然想起了生命中第一次与死亡面对面的场景。

  三太爷的躯体在小床上,僵硬、冰冷、瘦削。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披麻戴孝,或坐或跪在小床的周围,或恸哭、或发怔、或默然。依家乡的风俗,办丧事时重重程序,繁琐复杂。

  和我们小孩子相关的大概就是几次三跪九叩。头上戴白,肩膀扎一麻布条,依照辈分站成一排,听家长们的安排,双手合十,鞠躬,跪,三叩首,起,这般重复三遍。

  一大家子所有亲友跪拜结束,聚集在太爷生前睡觉的屋子里,面向他的遗体,站立,默哀。父母叔婶,大我两岁的哥哥,小我三四岁的哥哥,甚至年仅三四岁的小堂弟,都放声大哭,眼泪、哭嚎声炮仗般炸裂,唯有我,没有眼泪,也没有悲凉之感,只觉惊诧。

  我成了整个家族里唯一没有落泪的人。

  哥哥弟弟都说我,冷血。

  我没有反驳。

  因为确实不知,什么是死,死又意味着什么。

  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天放学后和朋友闲聊许久,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才匆匆告别,往家里走去。清冷的气息,月色朦昧,路灯是鸭蛋黄色,把街边一棵棵松树的细碎叶子映在水泥马路上。

  就很突然地,很突然地,我突然理解了死亡。

  悲从中来,眼泪也立马滚落,背着书包的我,站在风里竟也不知该往何处走,脑子里风起云涌的是和三太爷有关的琐事。

  而这些碎片,大概也是我的“根”的一部分吧。

  三太爷大约是在我幼儿园升小学时从台湾回到家乡的。

  妈妈说起过一家人去厦门接机的事。她说,我体弱多病,禁不起长途坐车,便只带了哥哥一起去,不想哥哥半路呕吐得厉害,便也中途回家。近八十岁的老人,带着件一人高的行李,飞机颠簸、汽车疲惫,好在终于回到了故土。

  三太爷住在我家,这家,是爸爸规划设计,和妈妈一起一担土、一块砖,在我出生那一年盖起来的。这一住,是七八年光阴。

  平日里我和哥哥都住在城里,上学方便,只有老人自己在家里,偶尔节假日回家里住,便常常与老人在一起。

  三太爷是个话不多,有气质,又有些严肃的老头儿。

  他平日里好读书,喜书法,那几年里过春节时家里大大小小十几扇门的春联都是他写下的,龙飞凤舞,墨香隐隐。我现在书桌上摆放着的一方砚台,便是他老人家从台湾带回来后一直在用的。数支毛笔也是,只是在年岁中早已秃了笔尖。

  他讲养生,常常会跟我们小孩子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于是,几个小豆丁就跟着他,饭后在庭院里走来走去,活像紧跟母鸡的小鸡仔,有时候则是站在三楼阳台,左手叉腰,右手扶窗台,右腿前后摆动,十来下,换左腿。

  他在家族里很有威望。因为一些陈年旧事,爸爸和爷爷之间的关系一直紧绷着,但三太爷一回来,没人敢再争吵,甚至连脸色也不敢摆。因为三太爷视家族关系为重,不容许看到家里人争锋相对。因此那几年的除夕夜,在祖屋对面、老屋旁边,新建的房子一楼大客厅里,摆四五大圆桌,每桌一色菜品,从红烧猪蹄到炒小白菜,都是热气腾腾,白酒飘香,鞭炮又红又响,孩童欢乐,长者矍铄,连家里的几条小狗都忙不迭地摇晃尾巴。就连平日里、一生婚姻中都争吵不休的爷爷奶奶都暂时讲和,爷爷甚至还给奶奶包了个红白,双手奉上,说,新的一年,别那么唠叨啦。满室欢笑。那是最好的几年。

  嗯,对我们小孩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他是个会给小孩包大红包的老头儿。他给的红包总是最大的,有我两个手掌长的大红包,硬质,烫金,有和当年属相相关的图案,背后有开阖的小机关,和爷爷奶奶给的几乎揉烂的又破又旧、背后还是拿米粒按压封闭的红包,在模样上就天差地别了。当然最重要的是红包里的数额,真是大!可惜无论大小,所有红包都被妈妈以帮忙保管为由征收了,从此不复相见。

  三太爷从台湾回来时带回很多与我而言有趣的东西。

  爸爸妈妈最宝贝的是那一盒急救箱,里面从纱布、胶布、碘酒、镊子,到筋骨贴等各色药物一应俱全,这大概是由于爸爸做建筑总免不了磕磕碰碰,伤了手脚破了皮或折了筋骨。叔叔婶婶们最喜欢他回乡时给家族每一位嫁进来的媳妇儿打造的耳环、戒指、项链各一套。一直到去年哥哥结婚时妈妈才告诉我,三太爷给那时很小的我特意打了个手镯,很精致漂亮,还兴致勃勃地拿来给我看。手镯很小,大概两个一元硬币大小,因我那时还小,且体弱,纤瘦,但确实很有质感。妈妈说,那当然啦,你三太爷从台湾带回来的,都是最好的金子。妈妈说,这个我先给你保管着。

  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一个焖烧罐。那是一个比暖水壶略小的沉沉的保温罐,附有一本使用说明书和焖烧菜单,那时阅读欲望茂盛的我,把菜谱反反复复翻看了不下十遍。我一直想找机会做实验,用焖烧罐做一碗像图片上看起来那么美味的排骨粥、皮蛋瘦肉粥,但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实现。

  除了焖烧罐,还有他带回来的几瓶花露水。明星花露水,墨绿色瓶子,纤细流畅的瓶身,标签上有一位穿着芭蕾裙踮着脚尖跳舞的女孩。气味,嗯,怎么说呢,初时浓烈,渐渐地变淡。我总把它当香水使,常常借口被蚊子叮咬了抹了又抹。

  还有他的大风衣、英伦帽、鸭舌帽、漂亮的拐杖等等等等。

  甚至还有他的行李箱。在十多年后我上大学,再次被翻出来使用,时光让它们也苍老了,我总担心线会突然开裂,只用过一回就搁置在寝室行李架最顶端。

  关于三太爷,我有太多的好奇。

  一直到他去世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就像一直到爷爷住院我才知道他的姓名),也是在那时才隐隐约约知道三太爷虽有婚姻但并没有子嗣,妻子似乎也葬在了台湾。

  三太爷的左手小指和无名指都只剩下一半。爸爸说那是当年打仗时留下的伤。

  我抚摸过那残缺的手指,心里有恐惧,有好奇。但一直没有听他说起过这伤口的具体来由,是在哪一场战争?有着怎样的惊心动魄?我不得而知。甚至连他因为打仗到达台湾的具体内容也不知晓。战争结束后,他似乎在台湾教书,定居高雄,退休后领取退休金。

  所有的一切我都只是知道个影影绰绰,爷爷,或是爸爸,都没有人正面给过我答案,我只能从他们酒后的一言半语中得知片段。

  那时还太小,我记忆中的三太爷并没有太多影像,我也从未与他有太多的亲近。事实上,他和任何一个小孩都没有特别亲近,更多的时候,我都只见他在房里写字、读书,在房子旁边的小菜园里种蔬果、清杂草,或是在会客厅泡一壶茶,良久。

  还有两个和他有关的画面。

  一是年幼时某年中秋,他不知从哪里买来一盒高级月饼,一家数人,在天台,泡着铁观音,打开装月饼的铁盒子,拿出刀叉,把一块月饼分成数小快,我们每人叉起一块,赏月、品茶、吃月饼。

  另一个则是某一年除夕,在老屋吃完年夜饭,一家人浩浩荡荡,穿过田埂,步行一里有余,回到我家,在三楼的大阳台,我们一群小孩,叔叔婶婶,爷爷奶奶,妈妈,围着三太爷,爸爸和几位叔叔把几箱烟花摆在庭院,点燃,震耳欲聋的烟花声,小弟弟调皮,夸张地缩到阳台的石桌下,假装被吓坏了,叔叔在一边喊着快出来,等下脑袋砸到桌子要变成呆瓜。一家人笑得热烘烘的。

  这大概就是我关于那些岁月的所有回忆了。

  有些回忆太调皮,藏在记忆沟壑的褶皱处,不轻易被想起。

  而之所以会回忆,大概是因为那样的日子业已消散了吧。

  三太爷去世时,我也不记得他是88,还是89了。办完丧事,三年不能放烟花,不能贴春联。然而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

  最难过的,大概就是,作为家族主心骨的他一走,整个家族,就真的分崩离析了。

  就三太爷灵位放在哪的问题,家里一顿吵。

  就三太爷三年忌日在哪办的问题,家里一顿吵。

  就三太爷遗产的问题,虽然因老人家有遗嘱,没有太多风波,但风言风语却不少,且此后有些亲人为了再获得那其实并不多的一笔钱而做的种种嘴脸,不得不令人心寒。

  三太爷去世后,就再也没有除夕夜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年夜饭了。反之,亲人恶言相向,目呲欲裂,唾沫横飞。

  家不像家,亲人并不亲。

  这,或许也是那一年,我突然会在大街上突然想起三太爷,并泪下的原因吧。

  对于这位老人,我所知道的实在太少。在跟随萧敬腾寻根的过程中,我不时想起三太爷,恨不能马上飞到家里,再到他当年的房间里坐一坐,抽屉里还有他未还乡时与爸爸的通信,还有那几支早已干涸的软笔,还有衣柜里仅存的几件厚实大衣。事实上,在哥哥结婚将屋子粉饰一新之前,有些房间的门楣上,还有当年他书写的春联。

  我是这般迫切地想知道关于他的更多故事。

  他是何时到的台湾?经历过哪一些战争?是在哪一次失去一半的小拇指、无名指?战争结束后又有哪些奔波?娶的妻子是什么样的?在高雄有什么样的朋友?当年为了回到家乡,经历了怎样的奔波劳累?

  很想,很想去问很多很多的问题。

  所以有很多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但都没有落下来。

  是啊,平凡如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不下多少痕迹,激不起多大浪花,但我突然意识到,历史没有记载的每一个普通的名字,也有其广博的渊源和历史,那背后,是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可谓波澜壮阔的生活。

  我想了解更多的,关于我的三太爷,关于我的爷爷,甚至,关于我的爸爸。

  但也要承认,我的内心里有惧,有怕,有难以启齿。

  怎么样在现在这样并不乐观的家族关系、家庭关系、父女关系里,开口,坐下来,聊聊过去吧,聊聊整个家吧,聊聊先人吧,不论是已逝的,还是未亡人,不管有没有仇和怨,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这个家族里的,传承下来的品质,必须摒弃的陋习,不该被遗传的仇恨,应该拥有的温暖和爱。

  此时我又想起,我高中时,有一回到干爹家里。(干爹其实就是大舅,因幼时多病,算命阿婆说要认一对父母,保一生平安。一时半会,上哪认去,便认了妈妈的大哥大嫂为干爹干妈。)那时候干爹刚从台湾回来,作为外公这一家族的长子,他是代表,到台湾去和在那儿安家的族人聚会。他让我帮忙操作电脑,把刻录的光盘里的照片、视频等拷贝到电脑里保存起来。

  他一边跟我介绍,这个,是到台湾去,住在那边的“萧”家人(外公这边姓“肖”,原为“萧”),这个,是他们来咱老家这儿拜祖厝,立碑.....

  我那时只感到有趣,好玩,其他都不懂。

  但现在,我想今年过年回家时,或者可以多聊一聊,关于我的家、家族、家族史,关于我的根,因为

  【这些支离破碎的痕迹,最普通的,却又努力生活过的痕迹,也可能,这就是属于我的历史。】

  《客从何处来 第二季》影评(十):亏欠

  看的第一个故事,是易中天老师的家族史。易老师是幸运的,他的父亲与母亲的家族在当地都非一般百姓,他们的许多故事都可考,他们是被历史记住的人。

  然而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心中却也升起一股难言的心酸。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是我们最亲的人,血浓于水,可是对于他们的经历和身世,我们甚至要求助于历史调研员,一个他人眼中的外人,才能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父亲母亲,和祖辈们,是我们也许只翻看了目录的那本。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一个名人,我们就能看到他们的简历和人生历程。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呢? 我们了解他们吗,或者说,只是我们自以为了解,他们当年的故事,他们经历的人生一样是鲜活的,他们也曾是我们这样的年纪,年轻,朝气蓬勃,他们不比任何一个我们乏味。可我们又对他们了解多少呢? 我们也许会花时间了解一个明星最近的绯闻,可是我们却鲜少花时间听听父母讲他们的心情和故事。

  在看到易中天老师对母亲身世的传奇与波折感到不可置信与叹息时,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易老师说母亲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过自己的往事,在晚年她想说的时候,欲言又止。亲人之间,往往最是讳莫如深。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十六岁远赴外省留学,他曾经跟我说,那一年,是他第一次搭火车去外地,一路上,既紧张,又兴奋。这好像是为数不多的,我父亲对我提起的往事。也许对最亲的人,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还没有他们的朋友深。

  每一集里,当翻开各式各样的族谱时,我觉得我们的文化传承丢失了太多。族谱上大多会写着当时家族的长老们对于子孙后辈的寄望和对于家族立族坚守的根本和信奉的原则。对于子孙后代的培养和家族的繁衍,我们的祖辈,是花了那样大的心血。 就像易中天老师看到他的太祖写了一本书,希望能让子孙后辈收益,这样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

  钮承泽导演那一集同样让人看完说不出话来。是因为难受么,不是,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被戳中了内心的伤痛。感同身受,以至于难以开口,无言以回。因为钮导爸爸的一个决定,一个家的命运因此被改写,他自身的命运也被改写。离开从小生长的北平,终身留在了相望的海峡对岸,只有靠写信给三弟才能给他带来一丝慰藉。钮承泽说,他后悔没有多花时间陪伴父亲,还曾叛逆地认为父亲影响了他人生中的一些决定。而在三叔那看到父亲寄去的他当年成为小童星上杂志的剪图时,头发已经白了的钮导哭了,屏幕前的我也是。在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时间里,我们成长中的一些瞬间,都曾成为给父母亲带来快乐和自豪的源泉。我们的父母亲,中国的父母亲,大都一样,是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更不会过多地表扬孩子,哪怕他们心中其实为你骄傲。

  中国过去百年的历史是如此沉重,它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战火中,一个小小的个体是多么微不足道。哪怕是当时的大人物,也是时代的浪花,转瞬消逝。人的力量有多渺小,人的力量又有多伟大,大到能靠自身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能像阿丘的外公外婆一样出卖苦力活得那样艰辛只为拉扯大一家的子女。历史也许让人感到无情,但它其中又蕴含了多么深刻浓烈的感情,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爱恨情仇的存在,才书写了历史。多少家庭在历史的巨浪中沉浮,他们的故事也许已无从考证,但他们每一个人都真真实实地存在过,有自己的悲与欢,血与泪。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希望能回到父母亲年轻的时候,做哪怕一天,他们的同学,看看年轻时候,我们的父母,有着怎样的生活,我希望能听年轻的他们,向我倾诉他们一天的欢喜和忧愁。

  欠你们的时光,我希望都能偿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