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园林》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园林》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15:39: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园林》观后感精选10篇

  《园林》是一部由金明哲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园林》观后感(一):普通观众对于《园林》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的感受正负都有

  并不是科班出身,本来看第二集预告片的时候感想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央视的纪录片又开始强说愁了。然而看完正片觉得这集的内容并没有离题,大家感觉不适应可能是这集直接放在了强调“仙境”的第一集后面,所以有“被骗了”的感觉,相信向后调个顺序违和感会直线下降。

  但是,要开始但是了,连我这种外行也有一种感觉,觉得对上林苑本身的介绍有点太,少,了。即使是动画还原也可以,反正都要场景还原的话,宁愿对园林的还原多一些,对古人的COS可以比例小一些。希望能多说说它当初的格局,有更多文献资料也可以。看完这集扪心自问,对各种傩戏的知识都比上林苑的多了吧。

  关于那个画家,并不觉得违和。毕竟人家也是本地人,并且也算关注着上林苑,所以找他拍这集不算违和。欧美的纪录片也经常找个平凡的本地人做切入点或线索的。但是这个人占据的比例有点大,说实话感觉他只要开头结尾出来一下就好了,变成整集的讲述人就过了,感觉这集的主题全变成了他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这集所纪录的焦点就从园林变成这个画家的理念了,这才是让我觉得有离题嫌疑的地方,而不是相关的历史介绍。最后艺术家做线索是可以的,拍村民也没什么意见,但园林大师、专家的声音也是得,有,的。

  《园林》观后感(二):园林,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CCTV9纪录频道现在是我最喜欢的频道之一了吧,最近推出了《园林》,片头很赞,只要提起园林这个词,就会有种心驰神往、沁人心脾的感觉。

  看了几集后,觉得纪录片有点凌乱,比如第一集,主旨不太明确,其实能猜出来它说的是园林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分不开。

  园林这个话题,还是在听蒋勋细说红楼梦,分布在很多章节听到的,按照他的授课内容,如果拍园林这种纪录片,可以从园林与中国哲学、园林的架构、园林的文学性和美学来拍摄。难怪梁思成说学建筑的学生,红楼梦是必看书籍之一。

  印象最深的,是蒋勋老师说园林融合了道家思想,比如老庄,是自由的,逍遥的,所以中国的园林大多不具有对称性,而是曲径通幽,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

  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与文学的结合,苏州园林拙政园的景点之一——与谁同坐轩就颇有味道。贾宝玉和父亲同游大观园,就要给园里的住所取名字,写对联。蒋勋老师本身是画家,他说园林里为什么要种芭蕉,雨打在芭蕉上的那种雨声就很美,还有一个是如果有阳光,芭蕉的影子投影在白色的墙壁上,就像一幅水墨画,中国文人真会玩。

  关于园林的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窗子和门,有些窗子做成镂空的样子,窗户外种着梅兰竹等植物,每一处都可入画。

  至于什么时候能跟园林邂逅,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吧。

  《园林》观后感(三):园林台词摘录

  长城内外是花园

  【仙境在人间】

  园林,中国人的花园,从这里,我们穿越历史与传说,沿着花园小径,寻访我们的来处与归途。

  【李海峰 蓬莱仙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梦想的秘密花园

  【比利时 天堂花园】每个花园都能让人想起天堂

  在汉武帝的年代,高山之巅的昆仑,大海深处的蓬莱,居住着人们想象中的仙人,在生命的秘境,坐落着仙境的花园,那里有金石的楼台和无穷的享乐,人们祈盼走进仙境,远离生老病死的苦恼。

  千年之后仙境是真是假已不再重要,长生不老的梦想虽然天真荒诞,但人间实现仙境的信念,仍然存在于园林的山峰岛屿。

  【一池三山】山水大格局、山、水、石、植物和建筑,构建人间乐园基本模式。

  生命是什么,并不是现实。

  当西方人在园林中想象着东方,中国则在园林中玩味着历史。

  【杨志丢了花石纲事件】石头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艮岳遗石】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食养山房】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寄畅园 绍兴 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古人今人有着相同感受,渴望自然的广阔天地,又无法走出人生的局限束缚。园林这个人工建造的自然空间,也是人内心矛盾的产物。

  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讲,他的生命总有两面,一面叫钟鼎,一面叫山林。

  人终究不能脱离自然,园林也是源于人对山水的依恋。

  与自然距离越近,我们回归的愿望就越强烈,可是把人阻挡在山水之外的,是现实还是我们自己。

  【桃花源】另一个园林,不再寻找避世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艾斯特庭院】在中国,最宝贵的东西是空间。

  【中央公园】治疗城市病症的世外桃源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文化,人们营造的理想环境,都有山水的自然元素,在中国人的园林,治愈身心的山水是宇宙的象征,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份子而已。宇是一切的空间,是园林的壶中天地,无边无际,宙是一切的时间,是园林的四时花开,无始无终。

  【最佳人居状态】人与自然相互滋养。活在当下,让生活成为艺术的载体,园林的生命才能历久弥新。

  【艺圃】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

  园林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一种活法,是一种生活态度,从无定式,由心做主。

  【沧浪亭】最古老 (芸娘和沈复)少了那份风雅,即便坐拥豪宅,又有什么意思——《浮生六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园,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这座花园就会自然生长。

  故事里一座座园林出现、消失,几千年周而复始,梦想却生生不息。

  有一个地方人与神灵不分彼此,自然万物和谐相通,那里是传说中的仙境,那里是人间的花园。

  凡是生于土的,必定归还于土,诞生于天国的,也将回归天国。仙境在哪里,仙境在人间。

  【村庄里的上林苑】

  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也许历史从没有真正地消失,它就像这些石像一样,一直深埋在这块土地里,我似乎看到,那个雄浑的年代留下的基因,一直流淌在关中人的血液里,它赋予了人们一种本能,在平淡中提取快乐。两千年来,关中人一直都是这样,自信、坦然、雄心勃勃。

  李小超用脚步丈量这块土地,两千年的时光,他发现,历史里充斥着现实,现实里包裹着历史,如果现实和历史能够交集,它们会有怎样的碰撞。长达十多米的《上林苑》长卷中,有现在村庄里的生活场景,有奔跑的动物,过去狩猎的场景,还有宫殿、巡游,这就是李小超看到的,在这块土地上存在于今天或者历史中的场景,这里谁到底是谁的投影呢。

  衰败只是繁荣的另一面,衰败只是为了再次繁华积蓄力量,衰败和繁华在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生命。

  关中人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生冷硬倔,如果在汉代,他们就是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驰骋厮杀的人,而放下武器,他们就是在田间劳作的人。就是这样的关中人在漫长的半个世纪里,在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园林》观后感(四):园林:封建统治阶级的招魂

  这部纪录片拍的不像是园林了,而是生活在园林里的人和他们的情怀了

  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叶放:每当我在长卷上去寻找,毕沅的印信的时候,心中是一种很特别的一种经验,每次看到那幅画,每次看到那个印章,就是重新被唤醒的一个契机,在不断的唤醒中我们去回味过去,面对未来,温故而知新,借古而开今。

  他们所谓重新唤醒的一个契机,是什么契机,他们又要唤醒的是什么?是生活在明代阶级斗争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的文震亨,用人民吃不上的米汤浇灌青苔的悠闲地主老爷生活,还是要我们唤醒他那如今看来可笑轻如鸿毛般自杀所展现出来封建礼法?

  他们那精致典雅的生活又是建立在什么上的呢?封建社会开始后,为了维护资产的继承,极少部分拥有权力财富的人成为统治阶级,他们制定了压迫无产阶级的礼法、军队以永远维持他们与其子孙的特权地位。他们可以不用付出一丝劳动无偿的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使女性变成了一种财产。在劳动人民努力工作也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这种封建社会保障了他们有着充裕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文学、艺术的创作以提升他们的逼格,又保障了他们在性生殖上的优势。最终导致他们主宰着文化和价值观,用忠孝礼智信去进行洗脑,让被统治的人民前仆后继为他们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而牺牲。

  一部宣扬封建文人的风骨的记录片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惶恐。让人更深刻的认识到由于中国历史存在着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所残留的余毒不会轻易散去。

  回到叶放的那句话,他所谓“心中是一种很特别的一种经验”,是什么经验呢?用四十年前的口吻说,也许就是这帮封建主义孝子贤孙们对他们祖辈糜烂奢华生活的深切怀念。

  虽然本片宣扬的价值观和叙事手法我不认同,不过拍摄取景还是可以的。给两分吧。

  《园林》观后感(五):中国园林文化

  虽然该片形式比较华丽,但并不能以此否定其价值。

  就如浓妆艳抹的女子,不一定都如世俗所想被贴上胸大无脑的标签。

  何种形式不重要,关键要能引起观众的深入思考。

  各种知识的堆砌如果只是一种灌输,纪录片和岛国大片的距离也就没多远了!

  本记录片选择了一个偏重人文的视角来描述中国园林,侧重宏达的故事叙写,将园林作为主线,将名人轶事,文化传统,历史事件妙手打叠,犹如串起一条玉链,高贵也不失内涵。

  -----------------------------------------------------------------------------------------

  第一集 仙境在人间

  这一集从园林的兴起谈开,站在历史起点,秦汉君主对长生不老的妄想和人间仙境的追求,寄情在了一水三山的园林格局中。

  万物轮回,有始有终。园林的兴起却是生命的陨落,是古人对死亡的逃难所。

  没有仙境就造一个仙境,这是统治力量的无所不能,同时也是人类对美好的不兹追求。一石一木间,都是一种智慧与人生格局。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中国园林在生与死,人间与仙境的两端,用自己的曲径通幽告诉我们:死亡也是美的开始。

  《园林》观后感(六):失落的长城

  其实应该起名叫做《中国人的园林情怀》。

  和诸位的感受一样。预告片所呈现的与其整体有很大差异。

  但也不能说什么,因为令人遗憾的是,预告片的内容居然全部选自一集,使人十分怀疑导演的资格。

  第二集的故事也很牵强,与第一集缺乏联系,逻辑真的是有很大问题。

  第一集还是第二集居然出现了拍摄技术问题,画面剪辑处理不当,造成祯缺失。到后面稍微流畅了些。

  讲到汴京艮岳梦那一集,插入了不少现实生活内容,包括一些演员之间的对话。很遗憾。对话是事先设计好的。很不自然,矫揉造作。完全不符合纪录片的要求:真实性。

  眼高手低。

  《园林》观后感(七):不懂文化,无以称园林

  很多人觉得这个片子讲构造太少,讲文化太多。

  其实就是观念的差异,这部片子是从艺术史角度来讲园林的。园林本来是文人产物,跟文人画一样。它的特点是,不仅仅是居住的实用建筑,而是表达中国传统文人观念的美学作品。

  所以,你把视角落在怎么造园本身上面,一是视角就局限了,二是容易偏狭。看营造,根本没必要研究园林,去看各式民居建造工艺就好了。

  片中对园林史交代的很清楚,王维是分界线,从王维开始,文人造园真正开始,那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园林才诞生了。所以,园林本来就是“文科生”玩的。

  园林就是代表了传统文人“大隐隐于市”的观念。不明白这个,你没办法去欣赏那些园林。

  为什么经典的中国园林案例都在江南,为什么中国园林要叫江南园林?这都是文化因素,跟建筑学关系不太大。

  这也是为何,现代城市规划和开发肆意拆迁古建的原因,因为很少人懂得园林后面代表的观念和价值。这种观念,仅从建筑学层面来看,是很难去理解的。

  《园林》观后感(八):为什么自己喜欢看却不推荐别人看,还打三星

  镜头剪辑与故事叙述经常不符,牵强附会,古今插接,很多地方毫无逻辑,没有表现是相应还是相比,就这么硬生生的拼接在一起,这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最难以忍受的,画面构图,红色,分镜有时非常出色,所以打了三星评分

  中国园林是一种意象,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个纪录片不说如何造园,不说风格和布局什么的,中国园林有造园这个说法吗?你可能说《园冶》不就是造园的指导书吗?我只想说,全书只有一句可能算是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园林建造让园林像天生的园林,而不是人的家院,中国的园林(强调是南方私家园林)多是雅而好知,闲逸有方的雅闲清静淡的人休憩闲赏的地方,这种人一般都高知性淡,不循常规,随性而行,开一处园林都是随天随地随心不随规,他们的园子都是他们一生性格的写照,园林就是人,园林是他们心的归属,就像竹子代表贤士,你能说竹子实际和贤士有什么关系吗?园林是自己家,也是他的天与地,园林就是自己的自由之所,你说园林对我们来说(除他之外的我们),或者其他居园之人代表什么?肯定是某种人生感悟,园林就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

  当然,真正的中国园林不可能不带人为意蕴,即使只是某个心血来潮的灵感,比如移步异景透窗望树,但是都是随人某时的心性和情感,并不是像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那样,完全就像一处野外荒地(参看唐顿庄园)

  为了自由人的自由,才是园林,所以整个纪录片全是什么可能是园林,而没有说为什么,或者怎么做,本来居园之人情感不确定,那么园林也当然不确定,就像兰有人认为是贤士君子,竹子也有人认为是君子,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定论,代表贤士的意象有很多,这和园林的意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种自由,雅致,闲适,清淡的生活方式和造园的人的方式一样,那么这些人的居住环境就是他们的园林,记录片本来这样叙述是好的,但是东一脚今,没有说清现在生活的闲雅清淡,后一脚跨到古代讲一件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意象,看完感觉人格分裂

  为什么不讲皇家园林,现存的皇家园林,比如颐和园,你觉得人在里面居住真的舒服吗?造园者不是居住者,他是依典章制度完成他人享乐的居所,雕梁画栋,恢弘大气,规次有序,这是权利和地位,拘束又压抑,这种园子只能叫行宫或者带景的宫殿,又或者叫带花园的城市别墅,这不是自由人的自由天地,也脱离的相关的意蕴

  综上所述,这故事穿插的问题,有些画面构图真可算是艺术作品级别的摄影,然而也就这样

  《园林》观后感(九):八集里,最好看的竟然是预告!

  【并非专业人士,有错轻拍】

  先说整体吧,名为园林,而实质上并非讲园林,大多数讲的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桃花源情怀,请的人员也几乎没有园林专家。

  最差的就是讲汉、宋的两集,抱着两个早已不在的园林扯了整整两个钟,其实我记得汉宋遗留下来的园林还是有的,为什么就要拉扯着这个不放呢。还有,宋朝那集为什么一直在讲那场演出,我!真!心!不!懂!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塞了广告费啊,这么多时间拍这个还不如好好地拍多几个园林呢。

  最后听说导演是学美术的,也不知道这个小道消息靠不靠谱,反正镜头运用的很好,景什么的都拍的很美。在这八集之中,我觉得学到最多的应该是怎么能拍出一张好的照片。

  就酱。

  《园林》观后感(十):没有干货,再泛滥的人文情怀也拯救不了你

  纪录片节点之《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豆瓣上网友们给的评分偏低,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似乎很多国产纪录片都开始用“舌尖体”来拍,结构涣散、视角混乱、人文情怀泛滥、干货稀少、专业性不够开始成为通病。其实从预告片的风格上就大体窥见一二了,导演并不想有条理地普及并解读中国园林史,也不想从专业角度来探讨如何欣赏中国园林,更多的是通过聚焦不同的古人今人和园林之间的故事片段来表达一种人文情怀,在快节奏的繁忙都市生活中能体会到一点园林里的高逼格慢生活也算是能带来一丝清凉的美事。不过,大多数观众似乎并不买账,在对于园林知识尚未系统完整的了解之前盲目地堆砌虚无缥缈的人文情怀只会让反复的煽情变的苍白,再缓慢、精致、美轮美奂的镜头也拯救不了你……虽然真实的历史遗存少的可怜,但“散文式纪录片”也不要泛滥,毕竟对于纪录片来说,真实是其灵魂,写实是其主料,如若盲目吞咽抒不完的情,恐怕也会噎着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