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童》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神童》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8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童》观后感精选10篇

  《神童》是一部由马库斯·罗森穆勒执导,哥德昂·布克哈德 / 娜塔莉·爱娃隆 / Rolf Kanie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神童》观后感(一):用孩子眼睛战争(内有剧透,慎入)

  无论何时,二战永远是德国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确带给太多人难以抹去的伤痕,另一方面,我们永远无法确知在未来的某一天法西斯是否会重新抬头。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这样通过文化形式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反思。勃兰特有一句名言:“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我想这部电影也仍是在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可贵

  影片开始给我们描述主人公如何与另外两位音乐神童相遇相知最后成为好朋友故事,但是这种平淡却被政治变化所打破。导演在这里很巧妙利用意象对比来凸显电影的主题。

  首先是那个啤酒窖,一开始苏军获胜时,汉娜一家躲进了啤酒窖里,依靠阿布拉夏给他们运送食物,到后来希特勒实行种族屠杀时阿布拉夏和莱利莎两家人也躲进了啤酒窖。但是这个噩梦并没有结束,屠杀愈演愈烈,两家人在试图逃跑时被德军逮捕。同样的啤酒窖,两拨不同的逃亡者,在战争面前,永远只是普通人承受痛苦

  第二个意象是在阿布拉夏和莱利莎为苏军慰问演出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医院顷刻间成为了废墟。莱利莎走出屋子,望着满目疮痍,不解的问他的爸爸,“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他的爸爸回答,“因为他们要显示自己的残酷。”一个孩子,不能够理解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更无法明白政治的变迁,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是无数美好东西被摧毁。如果战争是为了美好的生活,那为什么它同时也在摧毁这美好的生活?

  第三个意象是三个小伙伴常常去的那个湖,电影一开始用十分欢快色调反映孩子心中的友谊。但是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电影的色调逐渐昏暗,观众的心情也跟着逐渐沉重起来。直到他们的音乐老师的死亡,按照犹太人传统,莱利莎的父亲在湖里为老师举行了简单葬礼。当时导演将时间设置在黄昏,天色灰暗,湖水也变得浑浊,这是黑夜前奏。昔日风光旖旎的湖,如今也变得死气沉沉。这中发差再次激起观众心中共鸣。直到影片的结尾,久违的汉娜和阿布拉夏站在昔日玩耍过的湖边,原来的小桥已残疲不堪,两个人看着远方静静地追忆故人。汉娜的孙女走到湖边,看到水里的游鱼,孩子快乐表情又让我们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此外,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意象。但是由于导演的是要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待战争,所以影片中的生离死别都以一种叙述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了那种我们熟悉成人悲怆,而是自然的发生。随着孩子们渐渐地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候,他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

  影片虽然是二战题材电影,却没有二战电影一贯的让人窒息的沉重感。在叙事上也很简洁明了相信大家也会在这部电影中有所收获

  《神童》观后感(二):死亡与少女

  生死至少是人的感觉

  我们觉到生,也想活,

  还想我们的亲人也活下去。

  生的生,死的死,

  百万人,千万人,

  里面还有一个叫拉丽莎的美丽小孩

  我已经知道了结局

  但还是受不了电影紧张气氛

  他们在梳理自己的历史。

  于是许多年后还活着的人需要知道,

  人类就是语句之流,

  我们活着,需要整理,需要讲述

  比如你想活也让别人活。

  比如不能对同类的死之痛苦麻木旁观。

  比如远离军国热血,党魁独裁。

  至于音乐,

  实在不行可以放在旁边。

  因为仅有音乐让我有些失望

  《神童》观后感(三):远离战争,让友谊之歌长存

  音乐,作为一门超越种族、文化和政治的艺术,将三个纯真孩童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一场残酷的战争,又将孩子们纯真、甜美的梦打破。

  就在他们结成手足之谊的湖边桥畔,空中呼啸而来的飞机,预示着一场悲剧的开始。

  随着战争的推进,三个不同种族、不同职业家庭,在这场灾难中,从酒厂的仓库到密林小屋,流轮扮演着施救者和被救者。在这场战争中,都是所有人受害者

  而这一切悲剧,就象剧中台词所说“都是政治体制所害,无论是布尔什维克又或是法西斯”。

  纯美的音乐从一开始就被操控成为一件政治工具。在音乐厅内,两个两个音乐神童单纯而沉醉的面容,与音乐厅内领袖(无论是前期的斯大林,又或是后期的希特勒)严酷画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在孩子们的心里,音乐是他们三人纯真友谊的见证,是他们情感沟通的工具。就象男主角阿布拉夏与汉纳重逢时说的“没有了你们,音乐对我不再有魔力

  作为一部德国二战反思电影,导演通过跨越种族和文化的音乐艺术,通过三个音乐神童之间的纯真情谊,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种族主义、集权政治带给德苏两国人民的灾难。整部电影,没有血腥的屠杀场面、没有充斥着酷刑的集中营,没有灭绝人性的毒气室。而是通过三个儿童纯真的视角,凝视着医院广场上被炮弹击中而熊熊燃烧的钢琴,凝望运送爷爷奶奶去远方营中集的火车远远离去,凝视着押着父母车辆,缓缓驶入纳粹大院,沉重的大门缓慢的关闭。通过孩子们稚嫩目光,尽显战争的残酷。

  而同样是对战争的反思,国内的抗日电影或者连续剧,大多仍以宣扬民族仇恨为主,“鬼子”“小日本”,充斥屏幕。简单地将两个民族,符号化和对立化,缺乏真正对人文的反思。当然随着类似陆川拍摄的《南京!南京!》之类电影作品的问世,我相信国人终将站在超越民族性的高度下,重新审视这一段苦难历史。在切实了解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更需要达成共识,建立一种机制和文化,防止灾难再次发生。

  《神童》观后感(四):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

  德国军官用刀削着苹果,对孩子说道:“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也许,孩子被吓到了,也许,孩子更想跟家人在一起,或者没有人完美。只是完美是需要被人去评价,被那些权威人士,只不过这一次是主宰生命。

  最终,这位夹着饼干喂鱼的清纯乖乖女孩,被送往了集中营,被销毁。只因为她是犹太人,同其他150万“不完美”的犹太孩童一起被屠杀。

  女孩问:“为什么会有战争?”

  男孩回答:“因为大人都是白痴!”

  在他们的眼里,有了音乐,就是天堂,而无法理解对于大人来讲音乐仅仅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品,权利金钱还是一切的主宰。这跟你是哪国人,哪种人种无关。

  在丑陋人性面前,小小蝼蚁的百姓,还保留着一丝人性的光辉。人与人的交往,不因受地位身份等等诸多外围因素影响,在外围的压力下,互帮互助。最终德国女孩的母亲指缝里溢出了鲜血,这种痛是发自内心的觉醒。当人主宰他人生命时,一切都是残酷的。就像炸弹毁掉钢琴般,只为了展示权威者的残忍

  当我们的心没有耳朵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灵魂去感受。成人的肮脏可以摧残孩纸的纯净心灵,但他们的灵魂没有附带任何杂质的美丽。

  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但没人完美。

  《神童》观后感(五):友谊和完美

  1幽默曲要把音节一个个分开的拉.

  2魔鬼只对相信上帝的人感兴趣.

  3阿不拉夏:你在想什么?

  阿丽莎:想我们的湖,想那些鱼.

  4体制吞噬人性,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人性.

  5完美,是生存的合理性,完美将优势弱势中分离出来.

  6拉丽莎:我们以后会结婚,在我们长大之后.

  阿不拉夏:我也是这样想的.

  7我们能再见到我们的父母吗?这也是为他们而演奏.

  8而阿不拉夏保住了性命,施托瓦认为,与拉丽莎不同,他是真正完美的存在.

  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

  《神童》观后感(六):《大時代小神童》:友情牽繫戰火時

  賣座與好看的電影都離不開「主旋律」,歌頌人性的光輝、互相的幫助、人際間有愛的滋長。主旋律看似很老土,卻偏偏擊中的內心世界黑洞。無疑《大時代小神童》(Winderkinder)是一部用兒童視覺寫成的德國二戰電影,用以紀念那一百五十萬的猶太兒童。對德國電影印象深刻是在於對歷史的尊重與亳無保留,沒有美化德國人在戰爭所犯下的罪行,而是敢於正視過去的錯誤。無論是電影、音樂還是文學作品,德國的影視作品都有一種很批判與獨特的視角,相當有可看性。

  荷里活電影的主旋律離不開對超級英雄幻想、父慈子孝、描述種族之間的和諧等等。而《大時代小神童》就有相對的元素小孩子的友愛之情、無分種族的互相守望、還有是可以預知的結局。在佈局方面是很老土的結構,從主人公的回憶出發回到老時光,講到二戰時候的家庭遭遇。電影最主要是圍繞三個小朋友的友情,用音樂建立起跨種族的友誼,還有就是見證了在時代巨輪下如何把一個個家庭摧毀。

  這種跨種族之間的守望、純真的友誼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呈現,數到近期的是2012年上畫的波蘭電影《無光歲月》(In Darkness),內裡描寫到猶太人與波蘭人之間的關係,他們同樣都是戰爭的受害者。而《大時代小神童》的視角則放在德國女孩漢娜的重心身上,由她以第一人稱的說法講述她目睹的事情利害的關係比較著重,德國人侵略烏克蘭,而她看到她的音樂伙伴們與家人的結局也相當淒慘。《無光歲月》談的是民族英雄,而《大時代小神童》談的是音樂作為媒介是可以消除種族與貧富之分。

  戲中的音樂用得很適度兼有感染力,即使是不懂古典音樂,也很容易走進電影的氛圍之中。音樂在電影的用處其實是種催化劑,悠揚的弦樂再加上鋼琴,配合得剛好。三個小孩子共同走進音樂世界,用音樂交朋結友,如此的純真與天真。曾經美好的歲月,在湖邊共同的玩耍、協奏,是他們的美好時光。本來音樂是孩子的快樂天堂,偏偏戰事來到,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因著身份,使他們成為了敵對的陣容。但同時因著純真的友誼,使他們與他們的家人有種默契,要保護對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可是,那是戰爭,是該死大人引起的戰爭,能保著性命已經是萬幸。身為德國人的漢娜一家只是個資本家,根本對著國家元首沒有話語權。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他們都有種知恩圖報的心態,他們只能暗地裡去恪守、行動,而不能夠在光天化日下表態。火車一車車把猶太人送到集中營,在歐洲的猶太人只有死路一條。即使在俄國元首史太林面前演奏又如何,共產主義的版圖跌落到納粹德軍之手,神童也不能悻免。面對戰事,神童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甚至是種族階級裡的階下囚。

  戰爭把小孩子的希望與前途也摧毀,三位小孩子的演技也相當的出眾,後生有為,相當出色。特別是那種孩童們的純真友誼融化了大人的自私,看到這三個小孩,大人也改變了看法。戰火無情,但友共情卻牽繫在戰事中,一同經歷、一同的受苦。無論是什麼種族的小孩,都是未來的主人翁,誰有權把他們殺死?三個人的彼此相愛,再加上導師Irina的教導有方,使音樂更加大同。戲裡也穿插了一些爆炸與槍戰的場面,具真實感與滄桑感。

  戲裡有些情節很考驗小孩子的內心世界,當面對父母被抓,一方面惦記著父母,另一方面又要保命。完美,不容易。即使是成年人也未必做到,更何況是小孩子面對人生的困境。這部電影是部很灰暗的電影,面對人生、面對生命時,人都是很渺小的。面對極權主義,有些人只有服從,而有些人願意爭取。電影裡呈現那種悲喜交雜的情緒,甜美過後,只有傷痛與考驗。大同與和平的世界,瞬間被毀掉,那恐怖的魔鬼在張牙舞抓,吞食各人的生命

  即使這部電影是主旋律,但它仍有一種二戰的氛圍,還有的是飾演漢娜的女孩成為了老年漢娜的孫女,這一切都是有代表性、有隱喻的。《大時代小神童》最終的成功者就只有漢娜,基於身份與教育,她有更優秀的機會發揮。大致上,她也繼承了兩位故友的希望,演下去。或者這就是電影留下來的希望種子吧。

  文/Dorothy

  《神童》观后感(七):没资格谈人性,就谈谈黑历史

  神童讲述了两个小音乐天才和他们的朋友如何在二战中纳粹的炮火下生存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是莱利莎被杀害,阿布拉夏放弃了音乐,神童的泯灭是犹太人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150万犹太儿童有多少天才,就算不是天才,谁决定了他们是否有资格活到今天,如果活着,那么他们也已经步履蹒跚了吧,那么这个世界将如何发展?希特勒和斯大林昨天还是朋友,白痴的大人们在做什么,但是这又是一个道德困境,善良被逼到一个最小的角落,所有才会出现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这样动人情节

  是战争更残酷还是人性更残酷?说到底都是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阴暗面凑到了一起,与权力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对于上层,出于各种用心,自然是会有争斗,权力的逻辑就是要扩张吞并,那么军官们、士兵们、民众们是为何卷入战争的?又为什们有的人能抱持善,抱持同情,而有的则用一种冷漠来对待这场运动,是类似这种清洗运动,包括奥斯维辛甚至WG等,面对同胞,哪怕是种族阶级略有差别,为什么可以有善和恶两种情绪出现?分别心是不好的,罪过是上层的,但是仍旧想知道我们的善在面对巨大的恶的时候,会跑到哪里去?自保的那一拨我是懂的,但是真正的冷漠起哄为这屠杀较好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莱利莎的生死的人们,为什么在那一刻是嗜血的。

  不能不提那个著名的Milgram experiment,也叫做权力服从研究,有关这个实验是这样被表述的: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我想是不是已经有人把这个实验放在不同的组别内了,比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结果是不是仍然是一致的,我相信,即使群体主义生活的中国工蜂还是个人主义生长的美国鹰们,在权力的巨大压力下,是可以用行动来表示膜拜的,脑袋长泡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但是,曾经听罗振宇一次讲到美国大选的时候,说为什么克里和奥巴马竞选预测中,奥巴马领先一小部分而实际上却是遥遥领先呢,这是因为道德的逆向作用,当人们认为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哪个有资格当选总统时,第一反应应该是白人,在预测中投给克里的人当遇到实际投票时,会因为意识到内心的这一点是unfair的,实际投给奥巴马,所以说实验环境并不能代表实际环境。二战中纳粹德军仍然疯狂地高傲着,WG中底层HWB仍然疯狂地踩踏着,而现在ISIS仍有意图攻打伊朗并发动种族清洗及执行纳粹式的优生计划,我们觉得这很疯狂么?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动机不谈,战争参与且执迷的人,就在一种精神鸦片下执迷不悟,如何醒来?如何唤醒人性?关于个体的他人,我仍然觉得我们还是什么都做不了,人们对于致幻性的东西总是敏感的,人性本身还是有很多漏洞,包括贪心、嗔恨、痴迷、不能正视某些事实,人类自己在努力释放麻醉剂给自己求得一时安慰,而当外界来了一个更大更迷人的安慰剂使你在这短暂的生命中outstrip某些人的时候,那么多半心里有较大缺陷(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些)的群体将被碾压别人的快感所挟持,安慰剂开始起作用了。于是一群人的暴力也就开始了,也很难说是人性的泯灭。要说只能说是自身的缺陷被巧妙地利用了,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怀疑精神是真正可贵的,当柴静出来说话的时候,不要神化她,就好。对也罢,错也罢,客观一些,至少让自己觉得不够明白的时候,不妄语。不能持五戒,但多少明白自己在破戒,心理上有个警示,也就可以了。底线要求而已。

  说了这么多,仍旧不明白,那个德国军官为什么在最后,在面对世界性的艺术的时候,不能好好欣赏而要去精神恐吓一个小女孩,牺牲她就真的代表对法西斯的效忠就更深化了一层么,连希特勒都愿意挽救某些艺术,而德国军官为什么觉得150万已经逃不过了,还差这一个?我相信,这只是电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现实可能更残酷么,我始终不愿意相信。愿天堂的150万被害的犹太儿童安好,铭记。

  《神童》观后感(八):纪念战争中丧生的150万犹太儿童

  二战题材的电影总是略显浓重,从《钢琴家》一直到《辛德勒的名单》,仿佛此类电影总是让人有种心里万分压抑的感觉。其实在《辛德勒的名单》时,镜头中总是闪现的穿红衣服的犹太小女孩,全片只有她一个人是带着色彩的,导演刻意用了黑白的色调而只展现了这一抹红色深有用意,在看到她死去的时候观众的心里也为之一颤。经典电影《美丽人生》中,与父亲玩游戏的小男孩,最终都不知道现实有多么残酷,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他的纯真。这些电影在涉及到战争残酷的时候都共同地运用了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战争残酷的这一形式。

  片中的两个犹太孩子因为出众的音乐才华被德国小女孩汉娜铭记,于是三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音乐结缘,一同谱写友谊之歌,只可惜这首歌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被演绎出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彼此也曾经立下约定要一辈子成为好朋友。可是战争来得太猝不及防,起先是汉娜一家逃亡,阿布来夏和拉丽莎帮助他们,后来情势出现了转变。他们不知道之后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知道德国的飞机轰炸了医院,拉丽莎的心中从此埋下了阴影,这也为她最后的死亡做了很好的铺垫。少女的心里第一次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人心的险恶,在这样的沉重事实面前他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生命如同刀尖上的蚂蚁,随时会被刺破。

  想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那个德国男孩为了与犹太男孩一起玩,最终命丧了集中营。孩子在战争面前显得那样的纯真,正是用孩子的天真无邪来对比出战争中人性的险恶肮脏,使电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孩童干净的双眸中被迫要目睹鲜血的淋漓,周围的枪声和死去的人们,他们在一夜之间长大,知晓这不是一个游戏。这是何等的残忍,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国破家亡却又不能留在自己的家乡,看着被侵略的土地却无能为力,看着亲人被送去集中营然后吸入毒气死去,他们幼小的心灵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摧残。所以在最后的生死演奏时刻,拉丽莎脑中崩紧的弦随时要断裂,她想到那个德国军官一边削着苹果一边随意地说着,完美就是要将弱势从强势中抽离,她看到刀片刺进苹果柔嫩的果肉中,如同他们这些犹太人,只能沦为他人的鱼肉,任人宰割。而她的亲人,她深知自己已经再无可能与他们见面。想到这些事实,她最后还是没有表演完勃拉姆斯的曲子,将头埋在琴键上放声大哭。

  《钢琴家》中最后主角能够活下来,是因为文化的魅力。爱音乐的德国军官给予了他一次机会生存,那部电影出彩的地方也正是最后的结局,音乐让两个国家本来互为敌人的人相连接在一起。而这部电影中,音乐也是主导因素,从开始德国女孩听到他们两人的演奏想要认识他们,一直到中间他们一起排练,写曲,最后站在台上为德国人演奏,音乐贯穿整部电影。导演在力图表现战争沉重的同时也通过音乐来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虽然战争中会有很多的杀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灭绝了人性,在绝望之中其实带着很多新生的希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音乐是艺术,用艺术来缔结两国孩子的友谊,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导演都是想以此来做一次祭奠,同时给这样太过灰色的题材一点暖色调。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

  德国女孩始终是电影的主角,相比较拉丽莎的改变,汉娜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纯净的,她从一张干净的白纸到最后染上了生命中的色彩。她目睹了事件的全部发生过程,也作为电影开始的讲述者,我们可以通过她的言语和行动来看到战争中的善,来自人性的善,挽救了电影的过分压抑。她最后再见到阿不来夏,两人在河边祭奠死去的拉丽莎和那150万在战争中死亡的犹太孩子,正像是代表了德国的孩子来致意于同龄的那些无辜的犹太孩子,而站在一旁的那个汉娜的孙女,与汉娜年轻时选用的是同一个演员,也代表了一种新生。战争已结束,生活将继续。

  《神童》观后感(九):大人都是白痴

  “为什么会有战争?”

  “因为大人都是白痴。”阿布拉夏对着莱莉萨说。

  是的,这就是孩子对待战争的看法,电影《神童 Wunderkinder》更像是一个孩子在平静地诉说着1941年在乌克兰发生的一个故事。有时候我经常在想,对一个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对自己民族有过伤害的事件,我们是应该反思还是强化仇恨感?国民教育给我们的方向是继续强化仇恨感,可以说这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作用,看看钓鱼岛事件,各地热热闹闹地游行,对外可以轰轰烈烈的爱国游行,对党和政府只能“呵呵”了,幸亏有这个场景,不然我都忘了中国法律里写着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了。不断进步的文明真正需要的是对这些事件的反思,只有反思才可以阻止下一个希特勒,下一个斯大林的诞生。所以我更喜欢反思的二战电影。最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口号是:“钓鱼岛是中国的,而苍井空是世界的。”那么神童也应该是世界的,电影中有个细节让我格外深刻,苏德开站后,纳粹军人在听到神童演奏的苏联曲目《大黄蜂的飞行》后依然是爆出雷鸣的掌声,这就说明了文明和音乐应该和意识形态无关,它是属于世界的,但是最终可怜的莱莉萨还是和1500万遭屠杀的犹太裔儿童命运一样。这是值得反思的历史,德国人自己拍摄来展现他们对历史的反思,所以,我也期待中国开始有反思文革的作品。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像红卫兵一样的德国小纳粹,喜欢找犹太人的麻烦,你可以找到顽固的苏联上校,崇拜斯大林,也可以找到残忍的德军官员,信仰法西斯。你会说他们说他们都很邪恶,我倒愿意说他们只是被一种信仰洗了脑。

  我也想被生活温柔对待,前提是我们都没被洗脑。有些信仰激情恒久在,一直在骗人,法西斯如此,列宁主义如此,而我现在在怀疑那个在图书馆留下脚印的老人的思想中。

  电影的音乐可以让我多打一颗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神童》观后感(十):Larissa's song

  本片为纪念1500万遭屠杀的犹太儿童。

  一直都非常欣赏德国人对历史的态度,他们从不刻意在掩盖什么,反而是真实的还原。同样的法西斯,另一个国家差得不是一点,而对天朝来说,回顾历史,但不愿还原真相,这也是一个硬伤。我很喜欢影片从头到尾贯穿的乐曲,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情绪鲜明,来丽莎与阿布拉夏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友情,忽而一天,德国姑娘汉娜出现,三个年轻的小伙伴因为音乐走到一起,来丽莎为此创作了《友谊之歌》,也就是电影主题曲。原来可以有机会更好的展现他们的音乐才华,却因为纳粹突袭苏联而告终。”为什么会有战争“”因为大人都是白痴“透过儿童的眼光,纳粹对犹太的残害行为表现得真实具体,那种伤害远远要比成年人的世界来得更伤痛。最后一次表演,来丽莎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被杀害。而搭档阿布拉夏也因此不再演奏,来丽莎是遭屠杀1500万的儿童之一。影片就此落幕,如同Larissa's song的旋律一样。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天赋,信仰与态度,可能写不出,如果当初带着这份感情读书,说不定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