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次别离》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次别离》经典观后感集

2018-06-15 21:2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次别离》经典观后感集

  《一次别离》是一部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佩曼·莫阿迪 / 蕾拉·哈塔米 / 萨瑞·巴亚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次别离》观后感(一):不想回味 只能面对的沉重

  与色调一样,整部电影的基调压抑伤感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悲哀”, 这部戏出彩的不仅是以小见大故事简单:一对价值观不同,处于分居的中产阶级夫妇请了一个怀孕但为帮补家计的妇女而引发的劳资纠纷,折射的却是这个社会的种种矛盾,正如网友猪头妖怪”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96113/ 在影评中说的“ 别离”的不仅是感情的别离,还有牵涉到宗教道德伦理贫富阶级等的交织。所有的情节都蕴含在对白中,阿拉伯语的对白(也许由于译者措辞原因)用词淡淡,语气却向革命似的激昂

  导演的构思巧妙,从纳德的角度展现了一个中产破碎家庭的无奈情感铺垫,尔后才一步一接近真相。于是,我无法作出清晰价值判断, 传统的”锄强扶弱理念在这无效。里面呈现的是非是灰白的,西敏为自由新生活而离婚出国,纳德为伦理而留下,不妥协,不惜代价捍卫破碎的家庭,他们的女儿因为亲情左右为难甚至违背良心,所请的保姆Razieh为生活而妥协却又背负着教条的枷锁, Hodjat因为阶级与面子(大男人主义典型代表)而,正如香港巴士阿伯说“你有压力,我有压力”,这种胶着的关系与无形的压力,电影始终聚焦作过多描述,但却是贯穿全场,无从解决。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伊朗的男人累,女人更累!逃离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家庭纠纷的调查和审讯的方式也是看到一个宗教国家所有的独特简朴。基于可兰经的誓言比一切证据可靠

  最让我纠结的是保姆的女儿,从一开始一个活泼带羞怯的小女孩,中段与纳德一家愉快地玩桌面足球,尤其与纳德的女儿,由于这些大人们冲突,临近结尾时,来自两个阶级家庭的两个孩子沉寂的四目相接,尔后镜头特写,小女孩清澈目光不在,怨念与憎恨地望着另一个女孩,一个残酷成年仪式完成了。

  《一次别离》观后感(二):别离,不止一次

  最近陆续翻看完央视记者柴静新书,谈不上多喜欢,却觉得多少耐读,因为能感受到字背后的用心耐心,从心里流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触动他人的心。名为《看见》,这是她目前正在从事的电视目的名字人物访谈,似乎定位也不特别明确,对象各种各样风格不一,不如此前新闻调查类节目带劲。

  不过,在制作者本人看来,这是一个后退却进步的过程,由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仅仅是看见,不作干预,只要能够真正地看见,就是给沉闷黝黑的暗室一缕烛照,哪怕只是一缕,原本黝黑死寂的沉闷,也会逐渐松络柔软起来。世界并不美好,或许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不会在希望中变化,也不会在绝望中消失,情绪只会让我们在坚硬如铁的现实面前自顾自地伤神懊恼,拿它毫无办法。气鼓鼓的时候,最需要耐心,可我们静得下来吗?还有机会让人们把事情来龙去脉清楚吗?有人会耐心听吗?世事如此阴差阳错,每个人都心怀委屈,却还要接受是非善恶审判,可谁又有资格审判谁呢?

  人生逆旅,一条儿过,没有删除重来的机会,过去就是过去了,在那些看不见的岔路口上,我们已经或有意或无心地走上了一条不见归途的棘路,孑然一身,形影相吊。

  看书的时候,总想起不久前看的这部电影,一点不炫目,干巴巴的,毫无装饰,连背景音乐都没有,却比少年派更让人难忘,虽然我觉得少年派也挺赞。《一次别离》这个电影最让人感到好的,就在于它的细致,镜头语言衔接毫无纰漏,拍得非常细腻,一旦细节到位,深度随之而来了。使得这部电影就像是对一次事件的深度调查:西敏和纳德为何离婚的?

  故事发生在伊朗,一个东方国家,挣扎着进入了全球化、现代化、民主化的大潮流,传统文化,对真主的信仰,却还顽固保留平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相信,撒谎,是对真主的背叛,会受到严惩。不过,接受了高等知识(很多来自西方文化)教育的社会精英,对这些反倒要淡漠得多。他们心中,没有神圣,只有知识。在他们那,知识在去神化的同时,其实被再一次神化了。

  西敏和纳德是一对中产夫妻,生活优渥,有车有房,有文化有身份妻子西敏要移民美国,为给女儿寻找更好的教育,丈夫纳德却因老年痴呆的父亲而不愿离开,西敏一气之下搬回娘家。纳德找来女工瑞慈在白天自己上班之际照顾父亲。瑞慈身怀有孕,身边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儿,来一趟纳德家要两个多小时公车,早上六七点就得出门,但她接受了这个活。瑞慈丈夫失业在家,性格暴躁,对社会充满愤怒。在瑞慈,要活路就不能挑三拣四,跟纳德说两句提高薪水的话,也只是战战兢兢的试探,纳德只消一句“要不行,我换别人”,弱势的瑞慈就别无他法了。照顾一位痴呆老人,于纳德于瑞慈而言,意义不同,但都重大

  冲突也就在这里。某日瑞慈不注意,纳德父亲出了门,瑞慈张皇出门寻找,老人找了回来,她却被车撞了。似乎并不严重,向雇主、向丈夫,她都闭口未提。第二天,纳德偶然提前回家,家中无人,进了门发现父亲跌落在床下,手还被绑在床架上,顿时怒火中烧,竟然抽屉里的钱也不翼而飞,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一切都是瑞慈所为。不久,不明就里地瑞慈回来,纳德一阵咆哮,她被赶了出来。不一会,她又来,索要当日工钱,纳德怒不可遏地将她推搡在地。——瑞慈流产了。接下来,便是因流产而引发的两家冲突。各执一词不依不饶

  最后,西敏,那个一心想去美国寻找新生活的妻子,认为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坚持要用赔偿来一了百了,并最终说服了固执的丈夫,然而局面却在最后一秒大反转。瑞慈说了自己被撞的事,说腹中胎儿当天晚上就不动了,第二天是趁纳德父亲午觉出门看医生去的。她不能隐瞒,不能撒谎,不能要赔偿,因为信仰是如此虔诚,她害怕真主将惩罚降临在她的女儿身上。

  在此前漫长纷争过程中,纳德其实隐瞒了自己明知瑞慈有孕却还推搡了她的事实,坚持自己是无心之失,为此女儿也牵涉其中,向法官说了言不由衷的话。这些隐瞒与谎言沉沉地压在两个家庭身上,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她们都因此而支离破碎

  没有评判,电影只是呈现,让观众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肢体的,语言的,观念的,身份的,阶层的,隐藏在冲突背后,是强烈不信任深刻的不安全,正是这份发自心底而又抽象无形的恐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或者隔离。这份人所共享的性格,时刻准备对个人自身、人人之间造成难以弥合的撕裂与伤害,恐怕也唯有看见、正视与应对,我们才能稍有防范,否则便是万劫不复内心的恐惧,仿佛少年派中的猛虎,往往在危机时刻突围而出,让原本沉稳温和而又善良的人,瞬间变成一个凶狠暴戾的角色,我们或许一生也不会遭遇派那样的绝境,但大小危机,始终四伏,如何能良善道德地活,一直是个问题

  《一次别离》观后感(三):谎信

  老家一带,基本上每一个村子都会有一座山神庙,俗称“庙儿”。里面供奉的,一般说是山神爷,当然还有一些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或者有历史功绩者。塑像按照村里人的捐款或者是会长的运作,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稍显寒酸破败。但功能基本是一样的:人们许愿还愿通天知地敬畏鬼神场所,当然更少不了人间纷争决断——受人间香火,需解众生苦难

  曾经非常奇怪,为什么现在人们对这种事情很明白了,还要相信这个?为此专门请教过山神庙的守夜人:村子里的人们遇到大事情这样求神问鬼到底是不是迷信?得到的解答平常在理:这只是一种方式,在日出而落日落而息乏味生活中,人对于过于尴尬的事情,通过未知的言说,更有利于生活的前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理解了这个虚幻,而有些人相信了这个虚幻,至于到底谁因此而让自己面对生活更加坦然,只能是一种子非鱼分理解。虽然觉得他人这样的解释模棱两可,但自己还是慢慢的理解了这种生活

  自小开始,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长都会让一名男性去庙儿上香,刚开始都觉得很好玩,非去不可,就算上上香时间是在凌晨一两点;过几年,初高中时,觉得异常难为情,一般都不再去了,不过家里人非常上心可能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替你许愿,希望能金榜题名。到如今,有机会在老家过年,会很自然的去,到时候上香烧纸磕头放炮!不是认可,只是觉得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本质上是一个谎言。

  《纳德和西敏:一次离别》在某层面上,也是这种谎信的层面。

  西敏以谎言来摆脱国家,纳德以谎言维持家庭,特眉以谎言保护父亲,瑞茨以谎言呵护婚姻

  每个人都说了谎,并相信这种谎言的正确,直到这些谎言成为生活的冲突,必须面临因此而需要克服的窘迫和尴尬!在我们老家哪儿,也许就是山神庙;在他们那儿,就是《古兰经》!

  但是情况总显得相似,老家大字不识姓名不会写的人们会在山神爷面前撒谎以获取逃脱,宗教下的人也可能面对手按圣书利落的发誓。只因为这些都是谎信。生活需要这些,太多情况下是如此,难道应该责怪么?——最后西敏以谎言平息事件,纳德以谎言应对审判,特眉以谎言成长门进入成人社会,瑞茨却决绝谎信生活!

  虽然我不是教徒,我相信在谎信中总存在的真信。山野村姑总有不会冒犯的禁忌,不管你怎么告诉他,都已经无所谓了,但是她自己总是会有“想不通”——举头三尺有神明教义下的教徒,犯禁的痛楚失去孩子这样心灵肉体双重折磨更甚!但是,总有这么很可怜的少数人——生活的可怜,人数少的可怜——拒绝了谎信,哪怕只是一个方面的……

  拒绝谎信生活是痛楚的,如瑞茨最后的哭诉,但是,谁又能保证生活在谎信生活中的人们过的安宁和幸福呢?

  《一次别离》观后感(四):如果 多一些包容

  这部在硬盘里呆了多年的电影 今天才拿来看 脱去最佳外语片的外衣 故事的内核几乎能打动每一个观众 道德的纠纷 阶级的对立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导演用两个小时平淡无奇的叙事 讲述了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为了适应现在生活环境 我们变得冷漠 自私 每个人除了自己对生边的事漠不关心 道德的标尺 在我们心中自己越来越模糊不清 人生来就是矛盾的个体 做些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同时也在不断的考量着自己 就如同片中一样 男主对自己的固执也进行了妥协 而女佣最终也坦白了一切 也许我们生活的环境并没有那么好 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影片最后 奈德与西敏一言不发走廊的两侧 他们中间隔着的就像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隔阂 无法跨越 也不愿尝试 影片中多次将镜头给到两个孩子 也许是想表达人世界的闹剧 受伤害最深的却是像她们一样不能承受之轻的孩子。

  《一次别离》观后感(五):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常态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单身男性,对于两口子的日常生活,其实也只是稍有耳闻,所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指的生活中的琐碎。而更复杂一点点,则涉及到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子女教育方面的矛盾,这些在笔者的成长过程中都算是亲眼目睹过,父母亲之间对于这些问题的争吵。其实一个家庭深陷在社会的泥潭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虽然从表面上看,该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夫妻之间发生的事情,但若说到影片所要反应的本质问题,则是社会上的诸多矛盾。而片名的别离,就似乎不止离婚这么简单了。

  影片从一场矛盾中开始。作为妻子的西敏想要带着女儿移居海外,而纳德却无法抛下年老却又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随妻子一同移民。于是妻子提出离婚,尽管未被法官允许,但其实夫妻二人也已经形同陌路了。这里需要提到一点的是,影片并未直接指出西敏想要移民的原因,但是,年老的父亲似乎是一个暗喻。意指这个国家其实已经病入膏肓,而且奄奄一息。一部分人选择离开,一部分人却念及感情无法离开,矛盾由此展开。剧情也就顺着普通的生活开始延伸开来。

  由于妻子的离去,纳德不得不雇佣别人来照顾父亲。因此也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不愉快,妻子离去的压力,以及对于父亲的担心,包括对于女儿的教育,使得纳德有些焦躁的情绪。因此也就诱发了本片中冲突最为激烈的一件事,女佣的流产。女佣和她的丈夫不同于纳德与西敏所处的社会阶层,他们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博弈的资本,当面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给加薪的纳德时,他们只有选择无奈的接受现状。最穷苦的人似乎拥有更坚定的信仰,这也就不难理解女佣需要照顾老人洗澡时还颇为挣扎的给教会打电话征询意见,这也可以看出,女佣夫妇其实是一对善良的人,但是现实以及宗教的压力使得他们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而现实与宗教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善良之处而给与他们现实的利益。

  不愉快的事情终于发生。从影片的结尾来看,整件事情是一件彻头彻尾的荒诞剧。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意外。跨越整个影片来看,究竟谁才是有罪的,从法律上讲,似乎谁都没有罪,但是从道德上来讲,犯罪的似乎不止一人。从女佣夫妇与纳德对薄公堂的场景可以看出,现实的压力把每个人心中的戾气发挥到了极致,而迫于内心善良的本意,又使得这些人不时会做出忏悔以及宽恕的行为。举例来说,也就是女佣的老公其实只是想讨一个公道,而这个公道,被他自己的戾气所扩大,因而个人觉得,他想要判处纳德死刑,这样才可以解开他的心头之恨。而笃信教义的女佣面对着流产的事实,一方面后悔,一方面又有恨意,另一方面,却又受着自己撒谎隐瞒实情的煎熬,人物内心的冲突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而面对现状,西敏选择了最为现实的解决办法,作为精英阶层,她三言两语就用最现实也是最双赢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而最为纳德,他则始终只信守自己的原则,不想通过妥协的手段来获取安宁。人物的特点以及性格在影片中随着故事的进展被一一的展现出来。

  除却各个人物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之外,本片的另一个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在于这些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之后,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以及观点不同,事情在最后根本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所以必须有人要做出牺牲,必须有人要做出让步。在本片中,事实上还是女佣夫妇做出了让步,而且同时他们在本身上并不是倾向于这样的解决办法,甚至是面对现实状况,这样的解决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他们自己的信仰以及道德价值观念。所以该部影片中最痛苦的,恰恰是这两个配角。而在纳德与西敏之间,我个人的感觉,是西敏做出了让步,但是她也有所保留,在离婚这件事上,她似乎是因为心灰意冷了,对纳德的种种反应感觉到了一种背叛感。尽管在影片中,纳德并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两个人相处这件事上,涉及到两个家庭以及双方各自的理念。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牺牲家人的利益,还是要委曲求全而求得家人的平安。这件事情对于许多男人来说是两难的。在一个男权社会里,男人一边想要完全掌控主导权,于是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但最后却无法摆平所有的事情,还是需要求助于他人。或许从这一点上来讲,权力与金钱欲望是男人所必须具备的欲望,当然这一点与本片主题无关,但是只有当身处一定地位时,相应的主导权以及解决事情的主观能动性要相较于常人大得多。

  本片取了别离这个名字。然后用一个故事道出了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无法调和的差异性。而影片的最后,纳德与西敏走出法庭,留下女儿决定究竟要选择父亲还是母亲时,两人在走廊中相视无语。在大家都不退步,全都拒绝妥协的情况下,还会有出路吗?我个人很好奇的一点是,纳德与西敏将要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他们会有所改变吗?而他们的女儿,将要如何面对接踵而至的成人世界。相信这一切的发生,绝对不是个案,也许从社会的现状中,我们就可以找寻到答案。

  《一次别离》观后感(六):破“我执”,诚为贵

  很好的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确实是一部深挖人性、令人深思的好电影。老徐打分:8.7

  这部电影昨晚看到深夜,今天反思一下:

  一、 最主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人生一个大问题——“我执”,“我”的心太重,而不见“他”,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凡是都是我、我、我、我、我.......,这个人多数要出问题。

  1、男主人公纳西在妻子西敏要离婚时,我的心太重,没有说一句服软的、挽留的话,导致一系列“分居风波”,最终酿成真正的离婚,尤其对孩子造成无尽的伤害;

  2、在和已流产的护工瑞茨的一系列法官争辩中,男主人公纳西没有从一点考虑受害人瑞茨的感受,受害人的好,受害人的心理,永远是“我”的利益,永远是我、我;导致一件完全可化解的事,最终升级到不可收拾!

  我执害死人,男主人公貌似对女儿好,实际上从来没真正考虑女儿的感受!眼中只有女儿的表象关心,心中根本没认真考虑一次女儿的心灵需求!这是我执的典型表现!

  《论语》:“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孔子一生以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

  “勿意”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勿必”的意思是指对事情不能绝对肯定。“勿固”的意思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的意思就是不要总是“我”“我”的自以为是。这几点都是“我执”的典型表现,先师早就提醒评过了!

  二、第二点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实、真诚,不能考虑个人利益就虚假,撒谎,不能用心灵真实的交流是可怕的事情,你将陷入无穷的烦恼中!纳西与护工瑞茨在事情发生后出于个人利益考虑都没有说实话,大家都虚伪,无真诚可言,好吧,欺骗下的谈判可想而知!人生到何时都要真实、真诚。

  提到真诚,总能想起《中庸》里关于“诚”的一段经典论述: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做人呀!诚为贵 !

  《一次别离》观后感(七):从文化和宗教层面谈《一次别离》

  说实话,观看《一次别离》是一次比较沉闷的过程。不仅因为影片中角色都操着我们不熟悉的伊朗语,也可能跟全片无配乐有关。而且影片节奏缓慢,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生活的琐事。

  这也就是这部影片的意义,也是它之所以优秀的原因。

  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是准备要像以前一样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要从带给我震撼的文化和宗教层面谈谈。

  影片中有两个地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场是女佣的丈夫去学校找老师的那场,另一场是接近影片结尾的男主角为了女儿的安全答应出钱的那场。

  前者的剧情为女佣的丈夫认为老师在第一次做证的时候说了谎,于是追到老师所在的女校。他大声呵斥老师那天所说的话都是不属实的,但是老师说她所说的都是实话。女佣的丈夫非常的愤怒,说你敢摸着《古兰经》发誓么。老师说我问心无愧,就摸着《古兰经》发了誓。于是女佣的丈夫就离开。

  另一段的剧情为男女主角带着女儿和钱来到女佣家中,客厅里也围满了前来追债的债主。但女佣却躲在厨房中不敢出来,无论她的丈夫怎样的劝说和自虐,她只是哭着念道,我不能这样,我会遭真主的报应的。

  其实我看完之后还挺感慨的,豆瓣上一篇短评这么写到。

  该片所反应的现状和中国实现太像了。老百姓们都是良民,可是阶级矛盾太尖锐了 。大家都活的很累,活的不开心。于是矛盾一触即发,怒气一点即燃。但是至少伊朗人民心中有真主,中国人则是什么道德底线都没有。

  联想到昨天看的一篇关于讨论同性婚姻合法化文章,里面这样说到:宗教是对原始人的法律约束,如果你告诉它们怎样做,它们不会听你的,但如果是神说的,你会受到惩罚,那么多数人会服从。

  我们中国虽然号称有三大宗教:儒释道,但是人民中心并没有信仰。纵观其他国家,宗教目前看来更像是对人民行为处事的一种道德约束。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信仰的是马列主义,但是马列主义和其他宗教还是有很大区别。马列主义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但是却不能规范我们的生活。中国或许是因为这种原因,才诞生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荒唐事。

  《一次别离》观后感(八):伊斯兰文化及人性

  没有复杂的镜头和剪接技巧, 娓娓道出伊朗式分居的故事. 这出电影让非伊斯兰教徒了解伊斯兰教徒的生活, 如良心受到可兰经的责备, 女教徒帮老年男人换裤, 怕犯了宗教的罪.

  除此之外, Termeh的角色很重要. 小孩子的世界只有家庭, 纯真正直. 但十一二岁开始接触成人现实世界, 遇到冲击和难题. 在这电影, Termeh面对父母分居的问题, 往後出现一连串的烦恼. Termeh想的解决办法就是父母不分居,母亲搬回来。之后,Termeh恳求父亲给钱,让母亲回来。所有孩子一开始都认为父母是理想,行为正直。可是,Termeh发现父亲说谎。父亲给她解释自己是无辜,如果说实话,反而有可能被定罪。Termeh对此感到迷惑。后来,她要给法官查问,她是不是说了电话号码给父亲听。她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从法官的话知道,她要承认这一点。结果,她说了第一个谎话。世界再不是黑白分明。

  从成人观点来看,无论社会或者是这场官司,都是充满谎言。每个人都有原因来说谎,保护自己。一切的争吵都渗入一些谎言,变得很复杂。想起巴西导演梅里尔斯拍的《盲流感》,如果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自己想,世界会是多恐怖!

  世界就是这么无聊,骗来骗去,大家都变成受害人,但这就是人性。

  《一次别离》观后感(九):2016-2-23

  没想到刚过完年就看了一部好片,而且这还是一部我一直心心念要找的片子,这次就推上了b站首页.

  这真是一部只有极大宗教信仰的国家才能拍出的电影.伊朗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压抑中的国家,因为政教合一那一切百姓生活中的琐事就有了2个定义标准.

  但是近几年的isis事件中却又很奇怪的发现,它没伊朗什么事.isis是逊尼派的,但是2派斗争真是千百年,伊朗却安妥的处在另一个世界与世无争的环境里【沙特阿拉伯沙加不算isis系斗争,不难看出这个政教合一却又是温和的国家.

  以上这话应该没人感兴趣,你们怎么就会对宗教斗争没兴趣的呢…

  一次别离,到底别的是什么,夫妻从婚姻中?父亲与儿子工作时间上?女儿与父母的不和?还是,让一件事从法律与宗教中别离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女儿对法官说了什么呢?2夫妻最终有没有离别呢?自行观影.

  《一次别离》观后感(十):《A separation》在分离中重逢

  恰好教授出差未归,下午的课程推迟至四月初开始进行,便又多了每周一下午的空隙。

  恰好今天春光正好,微风不噪。

  恰好,导师一直让我读懂德国哲学,我对德国哲学欣喜抓狂。

  因为喜欢德国的哲学,喜欢德国的莱卡,喜欢德国的车,进而会喜欢德国的音乐,喜欢麦斯米兰,进而喜欢德国的电影,喜欢《一次别离》,喜欢德国的一切一切。

  真真印证了:爱,就是一种迷信。

  电影《一次别离》由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大师即是大师,电影只耗费三十万美元,便拍出了如此一部让人惊叹的影片。电影从柏林电影节夺得金熊奖之后,几乎一路横扫美国各个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外语片,最终也包揽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送上一句实至名归有着马后炮的谄媚,对于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一次别离》里的世界应该最贴近伊朗人民的生活现状。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出生于1972年,作为伊朗的第三代电影人,1986年便参加了伊斯法罕青年电影协会,开始用8毫米和16毫米胶片拍摄短片,后取得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和德黑兰大学戏剧艺术和舞台指导专业的双学士。无论是从现实隐喻还是诗意哲思,从剧情编排还是镜头语言,从传统的美学观念还是作者化的个人见解,《一次别离》都堪称一部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言归正传。

  我们聊聊电影本身。

  关于电影片名

  电影名为《A separation》,按照英文的语法结构我们可以知道A separation可以of无限多种可能,而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采访时也说,“Separation”涵盖了诸多的层面,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留给观众自己。"A Separation of...."这个语法结构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解读方式,但中文名“一次别离”却隐约有种一锤定音的意味,弱化了电影本身的多重寓意。二来,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觉所谓“别离”并没有太多向过去告别的意思,也并非是一个位于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而是将各种“分离”全都交织在一个故事中,且无论在哪一层面上,都显示出了一道鲜明的分野与裂痕。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正是试图通过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碰撞来揭示出这道分野与裂痕的存在。

  电影《一次别离》采用叙事的手法,运用几乎白描的手持镜头,整个电影画面简洁明快,很少用到长镜头的描写,几乎都是用短镜头在叙事。电影整体风格平实朴素。也是导演一直习惯的表现手法,整场电影中途几乎没有什么配乐,但是我在纳德和特梅的对话中依稀听到导演穿插其中的一小段配乐,乐曲的风格类似于伊朗儿童电影中出现的轻快的儿童合唱音,这是整部电影中升腾而起的音乐。电影整体叙事紧凑有序,镜头的转换也相当流畅,整个情节的联系也很精彩,尤其是电影中途纳德的老父亲一个人走到街上买报纸,而瑞兹上街寻他的镜头切换的相当高明,为整个电影的情节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使故事最后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电影整体情节马上跌宕起伏。但这些都不是《一次别离》成为一部好电影的原因,我个人一直固执的认为,好的电影与好看的电影是有区别的,好的电影既有画面,情节,故事,当更重要的是有精神。而好看的电影则不然。《一次别离》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好的电影,更多的则是因为导演的精神。而本部电影的精神,就在于通过揭示一个小小的家庭分离,便充分展示了伊朗当前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的种种分离。包括伊朗阶层与阶层的分离,道德与现实的分离,童年与成人内心世界的分离,童年被撕扯的进入成年的内心分离,夫妻之间的分离,包括纳德与西敏,瑞兹与他的丈夫、国家与民众的分离。电影的精神马上光辉熠熠,导演内心的“世界图式”也浮出冰山一角。《一次别离》这样的道德故事有着强烈的伊朗民族特色,只会发生在还有道德和信仰的国家。电影扎根现实,围绕着一起民事诉讼的官司剖析了人性、道德、宗教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深刻命题。  

  关于电影剧中人物

  显然,电影的片名已经透露了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安排。电影完整片名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纳德和西敏是伊朗社会的中层阶级,西敏是一位老师,(具体是高中还是大学的老师不详)纳德貌似是一家银行的一个职员,片中曾给了纳德的工作场景一个长镜头,两人共同育有一女,女儿名叫特梅,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十一岁的小萝莉其实是导演的亲生女儿,特梅的表演也可以说淋漓尽致,人物的特点,情绪,内心的挣扎徘徊都自然的表达出来。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电影一开始的镜头就是纳德和西敏两人离婚的镜头。

  “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轻轻的点破了电影的主旨。

  他们离婚的原因其实也很荒诞,西敏要移民,(但是电影没有透露具体移民的国家,算是电影留白,留给观众去思考的东西)。纳德不同意移民,由此他们二人在这里产生了意见的分歧,西敏无法说服纳德,纳德也无法同意西敏的想法,由此一个家庭的分离开始隐喻伊朗社会的分离。纳德作为一个典型的伊朗社会的中坚分子,有自己的信仰。狂热的爱着自己的国家。要知道,纳德的老父亲其实就是隐喻着伊朗岌岌可危的社会。纳德代表着伊朗社会里所有有知识的中产阶级誓死守护着自己的国家,并艰辛的探索。西敏则是典型的伊朗伊斯兰教的女性知识分子,思想独立,经济独立(镜头里一开始就有个镜头西敏在房间里拿着一大叠钞票),不依附于男人,接受西方社会思想,思想开放而包容。但是依旧没有摆脱宗教桎梏下女性的可怜,在纳德不同意离婚,法官裁判离婚否决之下不得不向纳德妥协。虽然搬到了自己的娘家,但是我们通过特梅在电影中的一段叙述可以大胆猜测西敏一直想搬回家,西敏那辆东风标致的后备箱里一直放着她的行李可以说明这一点。

  特梅,一个十一岁的女孩,从小就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性格温顺,乖巧。热爱自己的父母,同情那患有老年痴呆的爷爷。内心善良。因为爱,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为父亲作伪证。

  一直讲父亲视为正直善良的形象,和父亲关系融洽,父亲每天接送特梅上下课,和特梅一起嬉闹。镜头中特梅在前半段的电影中经常拿着一个模型在手中,镜头停顿的时候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那是孩子心中美好的家园,有摩天轮,和温暖的房子和院落。但当看到父亲说谎欺骗自己,不敢承担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孩子心中的家园开始坍塌,内心一片废墟,就那么被撕扯着成长。和电影一开始的主题相互辉映,“孩子怎么能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既是承上启下的安排,也是导演内心的告白。孩子怎么能成长在那样的环境里。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纳德和西敏彻底决裂了,这是象征着伊朗国内的两股不同力量的分离,一股逃离破碎的国家,一面支撑着摇荡的祖国,他们必然分离。所以,最后,他们离婚了。离婚剩下的最后问题就是特梅,法官让特梅从纳德和西敏那里选择一个作为监护人,特梅犹豫了。但是她似乎又已经确定了选择。但电影没有告诉我们,片尾的音乐就升腾而起了。特梅最后的答案也留白了,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纵观电影我们其实可以明白,如果父亲一辈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历史,而孩子这一辈就象征这个国家的未来,女儿特梅最后会选择跟母亲一起出国彻底被西化,还是像父亲一样留着自己的国家对未来充满期待?这倒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孩子的未来正如这个国家的明天,究竟该何去何从,需要时间说话。

  瑞兹夫妇。瑞兹和他的丈夫作为一个典型的伊朗中下层阶级的代表,在整个电影的叙事中风格明朗清晰,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个腹中四月左右的儿子,本来可以过小家温馨的日子,但是因为丈夫的劣行,签下诸多债务,瑞兹是善良的,也是可怜的。为了替丈夫还债,于是答应纳德作为保姆照顾纳德的老父亲。这对于伊斯兰教已是莫大的冲撞了,要知道瑞兹是一个从小恪守伊斯兰教规矩的女人,出门把脸捂的严严实实,不让任何陌生男人触碰,甚至哪怕纳德生气将其拖拽的时候也很愤怒的表示“别碰我”,就是这样一个这样的伊朗妇女,为了丈夫,带着女儿去纳德家里工作,接受宗教的谴责与上层社会的轻视。从纳德对其的称呼就可以明白,在纳德和西敏的对白中,有意一次也没有出现过瑞兹和其丈夫的姓名。对他们来说,民众只是一张张模糊的面孔。其中一场戏是这样的:纳德下班回家,目不直视地称呼瑞兹为“女士”,边敷衍着她的问候,边直奔女儿的家庭教师而去,主动打招呼并称对方为太太”。两相对照,区别立现。另一个更明显的桥段是:纳德的女儿在法院的走廊里背诵课文:“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被划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普通阶层(the normal class)。”她的外婆立马纠正说,是"普通民众(the normal folks)”。而此时占据镜头的,正是瑞兹和其丈夫的女儿,她在一旁鹦鹉学舌地附和着特梅的背诵。导演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分离的阶层观念,不仅是后天的自然演变,更是一种人为的假定和预设。

  除此之外,瑞兹的丈夫和瑞兹之间也有着深深的隔离。整场电影没有一个镜头叙述了瑞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画面,瑞兹对于丈夫只有在伊斯兰教的桎梏下的责任和宗教意义上的爱,这种爱不是主动的源自内心的欢喜,而是宗教压迫下的承受,爱自己所选择的。仅此而已。

  而且我们也从瑞兹女儿嘴里知道瑞兹经常受到丈夫的折磨,暴力,辱骂,从小女孩的画里和她与大人的对话中看出了,孩子是不会撒谎的,也不会掩饰。这是导演想说的话。但是瑞兹的丈夫又是可怜,他在一个修鞋铺里干了整整十年,最后毫无缘由的遭到了解雇(明显隐喻着伊朗社会的动荡不安底层社会境况堪忧,失业稳定突出),他唯一的信仰就是真主,他只有也只能相信真主,因为他别无选择,一旦失去信仰活着就失去了希望。这是很要命的问题。但是他相信真主不代表中产阶层的纳德也相信。纳德的信仰只有他的父亲(那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祖国)。于是当他让纳德对着《古兰经》起誓自己没有推搡瑞兹导致其流产的时候,纳德对着《古兰经》信誓旦旦的起誓说自己没有。他的内心彻底绝望了。真主在那些知识分子眼里决算不上信仰。

  瑞兹和纳德发生争执的表面原因是因为纳德怀疑瑞兹拿了抽屉里面的钱,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瑞兹不顾纳德父亲,将其单独反锁在家,而且捆绑住父亲的手,致使父亲摔跤。前面我已经讲过父亲其实就是隐喻祖国。纳德之所以一反常态情绪产生那么大的波动,正是因为瑞兹抛弃了纳德心中那奄奄一息的国家。对其不管不顾。这深深的刺激了一个社会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的情感。也是其不能容忍的行为。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瑞兹对纳德的父亲真的尽心尽责,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去帮纳德老父亲洗澡换衣服,这一点在伊斯兰教社会里简直是不可容忍的行为。这只是表面,深层的含义,导演其实在告诉我们,那个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国家其实就是由像瑞兹一样千千万万的底层社会的人在支撑着,照顾着,供养着。无论国家怎样,都是那些底层民众在默默承受。

  回到钱的问题上。

  “我没有偷钱。”

  这场官司的导火线就是纳德怀疑女佣瑞兹偷窃,而偷窃的对于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是一种罪名。瑞兹坚决说自己没有偷钱,但纳德抽屉里的零钱确实丢了,钱呢?对于钱的去向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地方,但电影中这类叙事的留白显然很有意思,而且拿钱的绝对不是瑞兹! 对于钱的去向大致有两个推测:一种推测认为钱是西敏拿的,最后给了钢琴搬运工;另一种推测认为钱是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拿的,因为老父亲曾跑到楼下买报纸。 对西敏拿钱说,影片中确实有蛛丝马迹可循,西敏答应给钢琴搬运工加钱之后回到房间,她在拿钱之前至少翻到了第二个抽屉才找一沓零钱,她数钱的时候女儿来到房间门口,她还飞快的瞄了一眼。西敏似乎是做贼心虚,而女儿却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探头朝房间张望,不敢直视。西敏显然比纳德有钱,她可能只是没有零钱给搬运工,在分居的当口又不好意思向纳德开口借钱,于是她就拿钱了。后来纳德第二次推保姆瑞兹出门的时候,女儿特梅明显有片段的欲言又止。她可能是为了保护母亲,就像她会在法庭为父亲撒谎证明父亲不知道女佣怀孕一样,出于爱。 对老父亲拿钱说,影片中的某些瞬间似乎也可以说得过去。痴呆的老父亲下楼买过报纸,这也直接导致了女佣被汽车撞击并流产。在纳德和女佣争吵的时候,在纳德的一个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老父亲突然很反常的看着这场争吵,随后他将自己反锁并瘫倒在房间里,自此之后他连之前基本的对话都不能说了。即使之前还能下楼卖报纸的老父亲拿了钱,之后他也彻底开不了口承认自己拿过钱了。

  我仔细的分析过关于钱的问题,首先我们回到瑞兹的工资上,电影一开始瑞兹和纳德商讨工资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纳德和他协定好的是30万里亚尔每月,也就是每天1万里亚尔。1万里亚尔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我们人民币4块钱左右,纳德的老父亲曾出去买报纸但是一份报纸的价值肯定不会等同于瑞兹一天的劳动报酬,况且纳德的老父亲是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出去买报纸不一定会带钱,从电影镜头了老纳德光着脚丫在报亭外徘徊我们可以大胆推论钱一定不会是老纳德拿的。接着我们分析西敏,电影一开始就有个镜头切到搬运工身上,西敏似乎在搬家,但是纳德只是支付了两层楼的搬运费,但是搬运工人是从三层楼搬运,因此要求西敏额外支付一层楼的搬运费,西敏无奈,又没有找到零钱很有可能拿走了那钱,而且拿钱的价值和搬运费在逻辑上比较相符。由此,我大胆猜测钱是西敏拿去付给工人工资了。

  其实钱是谁拿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瑞兹确实没有偷钱,但就是因为这个偷窃的罪名引发了一场官司。法庭上纳德再三强调丢钱的事实,钱也成了事件的因果——因钱而起,以钱消灾。电影探讨的其实不仅仅是不同社会阶级间人们的隔阂和难以交流,在两个家庭内部都有同样难以沟通的矛盾。如果西敏拿了钱,她最终没有说出来,她和纳德之间也存在着沟通问题,两个人离婚问题和伊朗独立女性最看重的尊严;而女佣瑞兹不敢说出流产的真相,可以猜想其丈夫日常的野蛮甚至暴力,这可是同一阶级之间的问题。

  关于老纳德。

  老纳德至始至终没有表达几句话,只是在电影一开始,瑞兹进入纳德的家里担任护工的时候,纳德对着瑞兹嘴里不停的念着“西敏,西敏、、、、”,后来就再也没有说话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导演的用心,老纳德是不希望西敏离开的,老纳德象征着奄奄一息的伊朗,西敏象征着国内那些逃离移民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伊朗是希望它们留下的,甚至是乞求它们留下,留在国内,支撑着这个祖国。老纳德已经痴呆了,这象征着国家已经病入膏肓,麻木不堪了无药可救,这是导演对伊朗国的一声呐喊。但是这个并入膏肓的国家仍旧需要去挽救。老纳德身患痴呆了,依旧每天坚持读报,报纸其实就是隐喻国家,老纳德关心的是国家发生的事情,至死不渝。这隐喻上一代伊朗人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忧愁国家。因此我们可以读懂一点纳德的内心世界了。

  紧接着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导演想要揭示的分离。

  首先,是精英社会的内部分离。纳德和西敏所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显然是伊朗社会中精英的象征。他们有房有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负担得起护工和家庭教师的开销。但导演阿斯哈通过开篇那接近4分钟的长镜头,透露出这个中产家庭正遭遇到的解体危机。一反惯例的是,在离婚的当口上,西敏依然承认纳德是一个得体而正派的人。他们唯一的分歧在于,西敏拿到了出国的签证,因为她不愿女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至于是何种环境,阿斯哈狡猾地略过不表,点到为止——而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老年痴呆的父亲是个明显的隐喻——一个老迈而病入膏肓的祖国。西敏质问纳德,你父亲还认得出你这个儿子么?纳德回答,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得出他是我的父亲啊。国家失序的症状之一,便是中产阶级的逃离。离开还是留守,纳德和西敏无疑代表了这一群体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的观点。颇有意味的是,纳德在法院的长凳上对着女儿特梅举手起誓时,却不想把身边和他拷在一起的士兵的也牵了起来——选择离开的大可自由地离开,决心留下的却处处为僵硬而强大的体系所掣肘,还有比这更绝妙的讽刺么?

  其次是阶层之间的分离。

  比起精英内部的裂痕,民众与精英之间已然是一道鸿沟。而这也是整部电影着墨最多的部分。 护工瑞兹和她的丈夫无疑是底层民众的象征。他们在身处精英阶层的纳德和西敏面前,几乎毫无话语权。 瑞兹在和纳德的薪资谈判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后者的一句“下午之前给我个答复吧,这样我也好找别人”前烟消云散。而她的丈夫,背了一屁股债的也只能祭出“如果我干得不错,能不能加点?不满意你可以不付钱。”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对此,隔着玻璃窗的纳德根本不置可否,他只顾提出自己的要求:你明天来吧,带上身份证。 而在双方的直接交锋中,这种差距更是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法院里,面对纳德和家教太太条理清晰的反驳,只能愤懑地对法官说,“我没什么可失去的了。”然后他指着纳德,“我的问题在于,我没法像他一样能说会道。”他情绪失控,他被判蔑视法庭,可他除了以头撞门之外再无他法。而他的保释担保人,还必须有公务员或企业主的身份才行。其后,放弃了在法庭上的言辞争辩,转而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真相。他闯进学校逼迫家教太太对着《可兰经》起誓,而誓言完成的那一刻便意味着他最后的出路也被堵死。另一边的纳德完全不同,他只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他不可能如瑞兹所说的那样,把她从门口推落至台阶,因为这根本不可行。此时,在民众与精英分离的背后,还隐含了另一种层面上的分离——宗教信仰和世俗规则之间的分离。而无论从哪种层面上来看,高下立判,胜负已分。

  事实如此,在精英阶层面前,普通民众彻底居于被动。平时,他们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而当他们试图抗争时,又完全力不从心。但吊诡之处在于,在纳德的父亲——伊朗国家的象征——患病之后,西敏选择离开;有工作有女儿的纳德无暇顾及,只好选择雇人帮忙;因此恰恰正是沉默而弱势的瑞兹担负起了最脏最累那些活。阿斯哈以此完成了一幅无比精确的社会速写。

  再次,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的分离。

  特梅和瑞兹的女儿一起玩桌上足球的那一场戏,是全片中为数不多的几处亮色之一。那个时候,她们还生活在一个用童话与课本堆砌出的世界里——那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当她们的父母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谎言来应对时,灰色出现了。她们被迫承担起了不该由她们承担的重负,保守着一个昏暗浑浊的秘密,她们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谋。而后,特梅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动声色地帮着父亲圆谎,转眼又在汽车后座上泪流满面。她的童年时代从此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临近结尾时,这两个孩子那阴沉对视的一幕,堪称全片最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这沉寂的四目相接中,两个小女孩一同在向她们的童年时代无言地告别。一个残酷的成年仪式完成了。

  最后,道德与世俗的分离。

  在事故发生之后,尽管纳德、西敏与瑞兹、以及其丈夫处于相互对立的立场,但他们都在各自道德的约束下被卷入了这场纷争。只不过,一方信守的是传统的宗教道德,另一方遵循的则是世俗世界的法律规则和个人道德。但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瑞兹的看护工作受制于宗教道德,在为老人洗澡之前,还需要打电话向宗教权威请教是否可行。在这个一路狂飙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生命力,传统和现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渐彰显。而因为顾忌丈夫的感受而不敢坦白车祸实情的瑞兹,一边要将这出戏继续演下去,一边又暗暗地受到道德的谴责。这种挣扎一直持续到纳德和西敏愿意出钱赔偿,才触及到她的底线。讽刺的是,她道出实情的理由并不是担心会给自己的女儿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害怕会招来可怕的诅咒。她的丈夫同样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也一个因无力养家而自责的男人。当瑞兹袒露车祸实情后,他想收下赔偿金并独自承担说谎的罪过。此时,在与宗教道德的冲突中,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最终占据了上风,赢得了一场近乎自残的胜利。

  纳德为女儿温习单词,告诉她写正确的答案,即便因此被扣分也无妨,则是一处用来勾勒人物性格的铺垫戏。在顺便嘲笑僵硬的学校教育之余,更是在表明纳德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不介意为坚持原则付出小小的代价。但面对法官的追问时,他却违心地说了假话。当恪守道德便意味着遭受法律的制裁,当坚持的代价过于高昂时,向现实妥协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其后法官要求询问他的女儿特梅,纳德既没有鼓励她说出真相,也不曾怂恿她为他圆谎。他没有勇气向上攀升,同时也拒绝继续坠落。他的不选择,却等同于将选择的重担转移到了特梅的肩上。而这一转移,不想却成为了另一种分离的肇因。

  电影最后,依旧是纳德和西敏的分离,和电影开始的场景前后呼应。

  纳德与西敏的分离,是整个故事的源头,同时也构成了诸多“分离”中最浅显可见的一个层面。事实上,分居起初只是种姿态,是一件纳德和西敏用来博弈的武器。纳德以为女儿和自己更亲,她不走,西敏也不会走;西敏知道女儿为了留住她会呆在父亲的身边,所以除非纳德弃子认输,她也走不了。两人之间,便维持着这样一种微妙的平衡。但西敏和纳德在是否该支付赔偿金的问题上相持不下,以至于所有本已被按捺下的矛盾瞬间井喷,情势的发展渐渐超出了两人的控制范围。当西敏朝堵在门口的女儿大喊:“鬼才答应过!”时,一切都变得无可挽回了。影片最后,阿斯哈又安排了一个纳德和西敏在法院长廊里等候判决的长镜头,所有的“分离”都在这里等待观众给出自己的答案。

  后记:关于一些影片中出现的数据。电影中出现了瑞兹30万里亚尔月薪,4000万变1500万里亚尔的赔偿金。我大致计算了一下,按照目前1RMB=2857里亚尔。300.000里亚尔=105.005RMB。这个工资似乎太低了,不太符合伊朗国内的经济状况,据我所知德黑兰的文职类岗位月薪在RMB2000左右,司机是RMB5000左右。怎么可能伊朗经济会那么低迷?

  15.000.000里亚尔=5250RMB。当影片中西敏准备把车卖了赔偿。西敏在影片中驾驶的是一辆法国标致。估计在国内也在十万以上,难得伊朗的汽车那么便宜?不解啊。尤其是看到家教老师看了一辆最新款3008标致suv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看花了眼,这是广告植入还是?真是亮瞎我的狗眼,不过3008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车啊。

  以上算是疑问。求解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