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 第四季》经典观后感10篇
《犯罪心理 第四季》是一部由Edward Allen Bernero执导,乔·曼特纳 / 帕姬·布鲁斯特 / 谢默·摩尔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一):亲爱的可爱的油菜花编剧啊,你们让我如此揪心为那般?
想到至少再过3个月+才能看到这部让我爱到死的电视剧,不由感到无比惆怅。
还有什么比CM更适合我这个心理阴暗,又时刻期待温暖的人呢?对罪犯的刻画固然是吸引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剧里每个人的纠葛,每一个罪犯的善恶交织,更让我欲罢不能。
哎,亲爱的可爱的油菜花的编剧们,你们编撰如此高潮迭起的剧情,让我如此揪心为那般?
连知音体都用上了,可见我的痴迷到达何种程度。reid同学的英俊销魂,聪明无敌,勇敢以及让人心疼的软弱,百年如一日的学院风范,飘逸的乱发,温暖致死的笑容,想不爱都好难呢。
花痴他倒不是唯一动力。而是,编剧们太善于制造冲突,对比起内心天人交战,层面上的善恶冲突反而退居此位。比如,一个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的连环杀手,可能有着最不堪的童年,他无法排遣挥之不去的梦魇;有些人有着奇特的清道夫逻辑,务必杀死妓女以维护世界纯洁;心理阴郁的哥哥残忍杀死了自己年幼的弟弟,而他不过九岁而已,杀死弟弟的动机居然只是因为弟弟弄坏了他辛苦做好的飞机模型,小小的孩子,丝毫不能察觉自己对手足的情意,看到他淡漠的神色,我都难过死了。。。。。。
有女童被奇特信仰的波西米亚家族掠走,嫁给杀死父母的仇人,在那样扭曲的环境长大,也就习惯那样的生活环境,成为丈夫的最佳帮凶,同样物色小女孩,多么惊悚的轮回,却又在关键时刻下不了手,在剧末她的纠结眼神着实让人崩溃。。。。。。
而小组里每个人都有情绪坍塌时,即使是一向冷静的hotcher。一向英勇的morgan同学,只要reid同学遇到危险,他便会格外焦虑,爱意溢于言表,令人动容,恨不得他们二人从此就在一起,哎呀,我真的不是腐女啦;Emily同学极端有亲和力,心软到了极点,看到她强忍悲伤面对杀死自己好友的神父时,实在好想大力拥抱她呢;Garcia同学可爱得要命,她的聪慧八卦以及略微的自恋,对同事的爱,好看得不得了的穿衣风格,简直爱死她了;相比之下,rossi大叔以及hotcher就是我爱得相对较少的两位,哎,这不是说明我比较不爱大叔么,这和我的现实差距蛮大也。
絮絮叨叨那么多,无非想当一回托,就是cm实在太太太太好看了,如果有看犯罪片的嗜好,真的不能错过呢。
人性纠葛,真实而残忍,无良恶徒却又良知闪烁的一面;法律工作者也有不理智的时候;有时候受害者家属为了某些原因,不得不阻碍事实真相被发现,这,都说明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啊。呵。
看似最不可能的那个人,偏偏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所有的精彩被浓缩在短短42分钟里,让人肝肠寸断。事实上,一个人怎么可能被看透呢。我又偏生热爱揣测他人心理,有时不免急躁莫名,待看到结尾时,常常感到松了一口气。倘若狗屎人生也能这般那般就好了。哎。编剧们大多是格外善良,所以每一集大多以心碎的惨案开始,而已真相大白的温暖为结尾,就是为了不让人失望吧?
无论如何,一部好看致死的美剧,五颗星如何能表达我这么深厚的爱呢?
唯有痴心等候,方能表白心迹。希望hotcher同学没事,他可是bau的papa呢。
good luck,dear Papa。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二):CM S4笔记
E04: 内衣癖通常在年少时喜欢偷窥,如果任由其发展,并压抑自身欲望,可能演变为rape...Saddistist 只有通过暴力和rape才能获得快感,并且无法停止...
影片最后Hotch在自责,说他和UNSUB 谈过话,但是他没有察觉到。rosy说:welcome to the club
These are not always what they seem. The first appearance deceives many. The intelligence of a few perceives what has been carefully hidden.
E06:拐走小孩然后murder。抓了一个嫌犯发现不是只是猥亵,母亲问hotch, how many of these guys out there? Hotch: more than you wanna know...Rong said our subconscious is the key to our life pursuant. Bob Dylan said I think the truely natural things are dreams, which nature cannot touch with decays.
E07:
尼采:What were silent in the father, speaks in the son. Then after I found in the son, the unvailed secret of the father.
E08:
Let us consider, that we are all insane. It will explain us to each other. It will unriddle many riddles.
Anyman who feels that the only way to have power is to hurt others, deserves pity. 极度自卑自闭的人一定会存在另一面,那一面是跟踪偷窥后抓到猎物的发泄,折磨,虐待,反之亦然。他们并不普通,这只是假象,这是能量守恒永恒的规律。所以通常这类人表面上看上去非常普通,普通到在大街上你可以忽略他。欢迎来到凡人俱乐部。
E09: The minute people fall in love, they become liars.
Men are born to hunt women. And even though women deny, they want to be hunted. They need it. It is part of our biological patterns. And the competition that put you against others, is all to assure yourself that they have brought home the best possible mate.
E12: 看到了自大控制型人格是怎样的了。这一集很有代表意义。需要标记。很奇葩,竟然是两个同样性格的男人惺惺相惜到近乎相爱的地步,然后一起策划尖砂案。人性,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
Delay is the deadly most denial.
E11:
Impersonal killers are like drug addicts. The first time they kill people got ultimate high, but after that no high as this good. Unfortunately they dont realize it.They would chase that high into the insanity to death. They try every single aspect to improve their mode. They think if they can get their tools perfect, they will get that high again. Then they become more lithal addict. They will never accept that the high has gone and never recover. He will never stop.
E13: 十分变态的一集。家庭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像军队,他们之间靠彼此的忠诚来维系。有时候跑偏了很可怕。
E14
If people are vulnerable, they believe many things.
案例:Ed Grin,有一个瘫痪的母亲,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恋母情结,在母亲死后,他对母亲的痴狂,驱使他挖掘与母亲长得相似的尸体,想让母亲起死回生的愿望如此强烈,他甚至穿上了人皮做的女性服装,最后死尸无法满足他,因为尸体会干裂,于是他逐渐转向活人,因为活人可以更好地保存。 60%的恋尸癖从事殡仪等工作。
把人囚禁其实目的是洗脑,通常发生在性奴和精神控制的案子里,囚禁的目的是使人精神崩溃,放弃自我,其实传销也是这个理。
E15:
The core of these criminals is the need for control. Killing was an incentive that provides a release so sexually satisfied that they were compelled to repeat the fantasy with multiple victims again and again. This is the secret desires of sadistic killers.
In youth we learn; in age we understand.
E16:女性连环杀手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不会想要得到性满足。沙仁就是他们的目标,所以他们更纯粹。同时,
There is such kind of men, which the only kind of sextual relationship is the ego boost. But for a marriage like us, after a few years, the relationship does not come down voluntarily any more. You have to work out it.
There is a lot overlap between real estate and sex work.
E17
为了Emily看得这一集。没有任何异端或者哲学的邪恶程度,能赶上一个大活人。
E18: Boston Reaper. Foyet. 极度疯狂的一个变态。mark之。
E19:男人还喜欢纵火,烧东西,毁灭。历史上只有12%的纵火案是女性主导。
love map develops at the age of 6.
E22:In order to shine brilliantly, the darkness must be present.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三):完结篇
猜测应该真有其事吧
这个故事跟沉默的羔羊第二部惊人的相似,猪吃人、卧床者指挥犯罪……
因为不怎么喜欢Hotcher,反而不关心他怎么样,很容易写死或写活。
一上来的时候真是血腥,心想,这片子尺度加大了,后来倒是不那么恐怖了。
看来看去,真不愿意做有关犯罪心理方面的工作了,真是残忍啊,不论你有多专业,又多努力,这种事情总会发生,而且不会减少~~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四):因爱之名的罪犯。
《犯罪心理》的第四季第十六集,让我想到了张悦然的《昼若夜房间》。
主要是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吧。同时相依相伴的两个孩子,虽然一个是姐妹,一个是姐弟,但都在童年时深深的相爱着。他们的爱都令人震撼,震撼的让全世界都侧目而视。
剧中的Tommy本是一个孱弱,温情,渴望爱的男孩。他和姐姐Tina一样自幼父母双亡,有着孤独的童年,于是两个孤独的孩子也只能顺其自然的相依为命。他们有着共同的小世界,甚至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都是在绝望中成长的孤儿,无人问津,无人关爱。就像站在冬天打烊的游乐场门口,无事可做,彼此相爱,彼此取暖是唯一的选择。
或许是由于成长环境太过与世隔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原本正常的姐弟之情渐渐由量变到质变,成长成了一份异常丰盛的爱。这爱炽热而浓烈却又疯狂,让Tommy对姐姐的情感硬生生的错位,占据了他心中的爱人图像。
他们的爱强烈而深刻。深刻到让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应当为他们的爱让步。
可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当理想遭遇现实后往往会被现实摧残的体无完肤,最终导致事与愿违,也注定了他们的爱不会被世俗尊重。他们逼迫他,殴打他,用尽各种残酷的手段折磨这个只求与姐姐相依为命的小男孩。在他们被镇上的人强行拆开后,他宛若从天堂跌向地狱般实现了突变式的“一夜长大”,那个温情的小男孩仿佛不存在了,他变得阴暗,残酷,想处处证明自己力量的强大。他开始谋划着用纵火报复他们,报复世界,他想把他的绝望感转嫁给他们,让他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恰如当年他眼睁睁的看着父母葬身火海中那样。
当Tommy听说多年不联系Tina的即将举行婚礼时,他彻底精神崩溃了。婚礼就像一个魔咒般的牵引,引领着他制造出更多的火灾,杀害更多的人,包括Tina的未婚夫Jason。
疯狂的爱,必将导致疯狂的恨。
索索的故事亦然。她和妹妹也同样有着阴霾的童年。那是一个有着禽兽一般父亲的家庭,父亲像对待奴隶一般使唤母亲,打骂母亲,也时常迁怒于索索和她的妹妹莫夕。面对家中对女性的歧视,对感情的淡漠。正值青春期的索索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便把情感转移到年幼的莫夕身上。她把她视作珍宝,耐心的呵护她,给予她温暖。她试图为莫夕挡住来自外界的阴影,试图把这阴影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却不知给莫夕带来最大的阴影的人正是她这个同样爱人图像错位的姐姐。
是的,索索的爱因为痛楚而失去了方向。她把妹妹据为己有,宛若用铁链猛烈的勒住她,不让她去看外面的世界。由于童年的阴霾,索索十分痛恨男性,于是不让莫夕与任何男孩交流。和Tommy一样,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变的偏执,用尽全部的力气在一条路上奔跑,永远也不知道回头。
索索把全部的爱放在了莫夕身上正如Tommy把全部的爱放在了Tina身上。
也许在这种激烈到疯狂的地步的感情中,爱与爱的人的关系正像鞭子和被鞭子抽起的陀螺,它令它动着,它也令它疼着。
也许在这样的关系中,最可怜的并不是Tommy和索索,而是Tina和莫夕。他们原本在同样孤独的童年中接收的阴霾少一些,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Tina长大后变的正常了,却再次被Tommy拉进这场劫不复的伤害与仇恨中,还让Jason无端的赔上了性命。莫夕长大后有了自己心爱的男孩,却被索索强行分开,囚禁甚至注射镇静剂,直到绝望的阴霾像吞噬自己一样吞噬莫夕。他们悲剧,因为他们被“罪犯”们爱着,“罪犯”因爱之名将他们据为己有,正用所谓的爱来伤害他们甚至杀死他们。
爱若失去方向,变得偏执,走上极端,何尝不是一副造成悲剧的枷锁?
其实“罪犯”们爱的并不是他们的人,而是用这种畸形的方式获得自重感的自己。
不过是,因爱之名。
或许,当我们想了解这样一个“罪犯”时,应从他的童年经历入手,因为人潜意识喜欢把自己遭遇的可怕经历强加到别人身上。
也许当你了解从前的他,你就会原谅现在的他。
也许他们也和Sagan一样,喜欢站在疯狂边缘,感受疯狂,这是他们感受爱的唯一方式。
当然,我更欣赏剧中Garcia的态度,虽然懂得透过黑暗来发掘真相,但在生活中,却永远选择看美好的一面。
理解阴暗,是为了更好的看见光明。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五):追看
一直在追看此剧。
自从爱上美剧之后我最爱的就是两部:此剧和bones。
我想,心理学是我喜欢的学科,而执着于推理的我对于将心理和犯罪结合起来的片子真的是没有抵抗能力的。
一部好的片子除了剧情吸引人之外,还要情节感人,此剧有些段落真的让人觉得潸然泪下,无法控制。另外整个team里面的互动也是相当的精彩。没有一个人让人讨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精彩,不管是离去的老大Gideon,还是不笑Hotch,还有elle、reid、Morgan,每个人都是非常的真实,有血有肉。再加上一集一个故事,让我这种不耐烦韩剧的人也有很强的发挥余地。所以一直追到第四季,依然不能罢休。每天都是等待最新的剧集出来,着实让人难过啊。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六):这是一个家庭!
迟迟的在第四季全部出完后开始看。
从剧情上来说,其实新的突破不大,也许是涉猎的太少太浅,我是觉得基本来说,犯罪的就那么几种,无外乎变态型、绑架型、纵火型等,总之要么就是找出那些折磨人来产生快感的变态杀手,要么就是找出绑架儿童、妇女的心理创伤的人。看了前三季、对于变态杀手一大览之后,目前第四季还没有让我觉得特别变态的杀手,或者特别有启发和触动的案子。
但是,我觉得第四季的吸引人之处其实是对于主角的刻画和揭露,作为BAU的一员,他们自身遭受的创伤和际遇正在慢慢凸显。而我最喜欢看的是他们这个team间的感情——不是一家,胜似一家。
Reid,这个受到最广大欢迎的、激发人母性的天才又一次不幸的成为了编剧的开刀对象。在一集还算平常的儿童绑架案中,最令人关注的是Reid在其中的特殊反应,儿时的强烈刺激、母亲的精神问题、父亲的离开家庭,一切的一切要求他在多年之后挖开真相,在经过回忆、调查、催眠种种探索之后,当他坚定的以为凶手是父亲后,剧情逆转,最后的最后,真相是母亲为了保护他而发现了绑架儿童的凶手,父母的朋友杀掉了凶手但被母亲看到,父亲帮助母亲烧掉了血衣,但这两个善良的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事情,于是父亲离开了家,母亲渐渐精神出现了问题,小reid从小遭受了精神上的刺激。
这个案子令人唏嘘,小时候总是懵懂,隐约间的不详的感觉无法印证,发展到最后就成为了一个心结,自己都无法克服。我总是想,reid会怎么想?这一切该怪谁呢?如果母亲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发现了凶手,或许这一切不幸都不会发生吧。很可怜那个父亲,明明深爱妻子和儿子,却也因为善良而无法面对妻儿,过了二十几年苦行僧的生活,默默的关注着自己儿子的发展,最后还被儿子强烈的怀疑是杀人凶手,哎,父母总是伟大的!
当然,对于天才Reid绝没有不满,这个孩子真的太好了,后面被炭疽困在了屋子里还冲过来不让别人进屋,为你撒一把泪啊,天才总是要被虐的,越虐大家越有爱啦!你就忍忍吧,不死就行啦!
另外一个在第四级令我很感动的人是Emily,在那个揭开了她少女时经历的案子中,是那样令人难过。
因为母亲是大使而不得不频繁搬家、得不到伙伴们认同的女孩那么孤单、那么渴望有人认同,作为超牛的大使的女儿居然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友好而怀孕了(不知道是哪个龌龊的家伙),在虔诚的信奉天主教的地区,流产是不被允许的,面对牧师对她严厉的警告,说流产就决不让她再进教堂(这好像是个很大的惩罚),她的好朋友——那个男孩挺身而出,帮她找了医生,之后,拉着她的手,坚定了走进了教堂,意志对抗的结果是牧师后退了,女孩争取到了自己的权利,她终于明白自己有被人爱、被人关注、骄傲的活着的权利,于是从此她振作了、成功了,长大成为了一个BAU探员,十分出色;富有戏剧性的是,一向虔诚的、对《圣经》烂熟的男孩因为此事怀疑了信仰,变得迷惘,喝酒、吸毒导致的精神分裂,让虔诚的信仰天主教的父母认为是魔鬼附身,于是在牧师的所谓“驱魔术”的仪式下,男孩被捆绑着、在父母的盯视下喊着"Don't,father"、活生生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心脏病爆发而死亡。
本来是一件帮助人的好事,可是仿佛注定两人中有一个要悲惨一样,男孩拯救了女孩,女孩走向了光明,男孩掉进了黑暗,走向了悲惨的命运。Emily怎么能不难过,那个拯救了自己一生的男孩子,因为自己而改变了一生。
故事的结尾,漫天的雪花飞舞,Emily震惊的说,这多像一本小说的结尾,当女孩回想起少年时的恋人,她说:He is dead for me!
Yes, he is dead for her!
Maybe, it is destiny!
在第四季中,大家磨合的越来越好、越来越默契,即使JJ因为生孩子而暂时离开,来了一个新人,但是没几集又退出了,我相信,编剧也是因为这个Team不光是一个team,还是一个Family。
每个人都那么可爱,不希望这部剧集结束,默默地期待第五季赶紧到来。
Criminal minds,每个人的心理都有着阴影,掌控好它,否则它就掌控你。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七):各种人性
第三集Emily太勇敢机智了。
第八集小Reid的存在主义者换灯泡的笑话太冷太好笑了。Reid,Garcia,Morgan就是这个剧比较轻松可爱的人物吧。
第14集让我想起欧阳少恭。这个犯人对尸体做防腐处理,因为他害怕被抛弃,他用这种方式保证自己不被遗弃,他曾经有过被遗弃的悲伤经历。欧阳少恭也是这样的,几千年来,他认为自己被背叛被遗弃了无数次,他想把所有人变成焦冥,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利,保证所有人都不会离开他,保证自己不会孤独。我原来觉得欧阳少恭是反社会型人格,但是似乎不是。欧阳少恭似乎是英雄型的杀人狂,他在密室里把鲛人弄得半死不活并且幻想自己这样做是救了她脱离痛苦。犯罪心理第三季第15集的serious killer也是这种心理,他杀了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并且认为自己是解救他们脱离痛苦的死亡天使。这个杀手和欧阳一样都经历过极其悲伤的事,而且一直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但是欧阳少恭的性格太复杂了,难以归类。我很怀疑欧阳这种人格是不是可能真实存在。不过,他是仙人,心理和凡人不同也正常。欧阳又有另外一面,他人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残酷无情地利用身边的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轻视那些被他所利用的人,他完全没有罪恶感和一般人的道德感,这是有点像反社会人格吧。他又分明是sadistic,他是以施虐为乐的,他因为自己经历过魂魄分离之苦,经历过被背叛抛弃之痛,就从受害者转变成施虐者。他对屠苏,没有一开始就痛快杀了,是想享受这种施虐的快感。但这就又有矛盾,sadistic是不可能感受到爱的,按照他的变态人格,他是不可能真爱巽芳的。变态人格不是遇到一个超级善良超级爱他的女人就能改变的。我觉得烛龙能创作出欧阳少恭这么一个人物来还是挺牛的,虽然他的性格如此复杂,充满矛盾。
又学了两个新词,perverse,remorse这两个词频频出现在这部剧中。
第17集的神父真恐怖,他简直是魔鬼化身啊。那些变态父母更变态,竟然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被折磨死,以宗教为名义做残忍变态的事最令人愤怒了。看到这些事情真的让人怀疑神的存在。而且教会拒绝所谓“犯错”的人进入,这根本不是基督教的精神吧。不过每个人对宗教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可以说基督宽恕罪人,你也可以说神惩罚罪人,这种因人而异的理解也让我怀疑神的存在,或者说怀疑人神关系的可能性。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的善吗。就算有,我们能理解吗?即使基督道成肉身来到地球,我们读着他的故事,还是会有不同的理解。有多少基督徒是真的得到了救赎呢?你怎么能确信自己得到了救赎呢?
There is no heresy or philosophy which is so abhorrent to the church as a human being. 我的本性是怀疑。我的性格确实是很难全心相信一个神,一种理论吧。我还是宁愿think for myself的。我不会去歧视同性恋。我不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不道德的。我认为人有离婚的权利。其实我的本性是个自由主义者吧,就算暂时被基督教感动,也难以彻底相信。
第19集我觉得最可恨的是那些毒打小Tommy的成年人,就因为怀疑他乱伦,就有正当的理由去毒打他,一个14岁的精神不稳定的男孩。以漂亮的借口实行暴力的人最可恨了。
第21集,一般情况下,失去一个孩子会让夫妻互相责备,感情疏远。这个故事太悲伤了。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这么暴虐。他简直是魔山再世啊。我们真的生来是罪人吗。
23集,开卡车或者大SUV的人可能是over compensating,因为对自身不满,所以用大车来补偿,这个犯人害怕与人接触,用大车当作shield.我觉得BAU最神奇的地方是他们能推论出犯人的车的类型。
第24集的Reid真的超级冷静。我最喜欢Reid的地方就是在危急时刻,由于他极度聪明,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超级强,他总是能做出冷静正确的选择。
养猪场那集又学了一个新词jurisdiction。看了四季之后,我看到这一集都没什么感觉了。我对这集倒是很有疑惑,一个智商低的人在操纵下就能做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吗?http://tieba.baidu.com/p/1672537257
这个贴讲了故事原型,有两个区别:1。原型只谋杀女性。这集不分性别。2. 原型就是一个男人,这集是两个男人。
第12集的两个恶心的男人貌似是我看到现在最讨厌的犯人。那些精神病患者我对他们还是有所同情。但是这两个人,在社会上做着体面的工作,在审讯室里露出轻松的微笑,太他妈恶心了。比岳不群还恶心。为什么那个小女儿跟踪变态而不是去报警。我太同情那个妻子了,和一个变态结婚但是不知道他是变态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第18集又学了一个词reaper.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八):属于Hotch的一季
这一季特别压抑。
这一季的故事多是从受害人的至亲、凶手和凶手的至亲的角度来开展的。
看了那么多集CM,大致也了解了一些连环杀手的心理侧写,其中有一点就是:罪犯的行为的突变,大多数都是由于其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负面改变刺激了他。
这不是为凶手洗白,毕竟芸芸众生中,每天遭遇不幸的人数以万计,绝大部分的人即使如坠万丈深渊,余生将如同行尸走肉,也没有拿起屠刀,伤害无辜的人。就算是这一季中那位痛失爱女的父亲和那个被毫无良心的富翁爸爸抛弃的女杀手,都没什么好同情的。一个人遭遇了不幸,如何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是其个人的选择,后果也由自己承担。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身边的亲人怎么办?就如同那个天生缺少同理心而残杀胞弟的少年杀手,他的双亲将来怎么办?Reid的父母的朋友为复仇而杀人,导致他们无法继续一起生活。还有那个亲眼看着父亲被逮捕的小女孩……CM前三季中有时会“责怪”凶手的妻子或父母知情不报,但即使是大义灭亲的人,未来的生活又将如何继续?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妄之灾》里就说过:“真相有时伤害了无辜的人。”
这一季是Hotch的一季。
其实这一季中对Hotch的刻画,与前3季相比大大减弱。BAU中其他队员都有一定的表现机会:Morgan一如既往的风度翩翩,还帮助新的联络官适应工作;Reid不但变得成熟,而且越来越有范,还有老爸出场;Rossi在和那个自命不凡的变态杀手的交锋中飙戏飙到过瘾;Prentiss变得幽默亲切,为少年时的挚友复仇;Garcia时刻幽默和善良。
而Hotch,不是在案发现场指挥,就是在办公室里。始终是面无表情,摆着一张扑克脸。
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与其选择着重描写,不如选择不写。没有Hotch经常给儿子打电话或看看儿子的照片的镜头;没有Hotch单身的家的场景;案件结束后,也没有Hotch参与队员们插科打诨或Happy hours的镜头;Reid犯傻的时候,Hotch不再接话;Garcia的调戏,Hotch理都不理;队员情绪不稳,Hotch只是简单的:“You know you couldn't……”,不多说一句,安慰和理解的工作交给了Rossi。
Hotch已经不和队员互动了。
Hotch已经没有生活了。
Hotch接近崩溃了。
所以最后的悬念留给Hotch。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九):短评
上季季终的后续E01看的确实很刺激,心一直揪着,有电影的感觉。可惜结尾让人有点失望,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最后恐怖组织就为了炸个医院?不过想想,这毕竟不是电影是BAU的剧,也只能这样了。
E02这个世界上真是有那么多对连环杀手病态相恋的人唉。
E03 很喜欢,扣人心弦,再一次见证Reid的聪明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
E07 Memoriam Reid专辑我喜欢,他小时候的经历还真是蛮惨的,还是最终结果是好的,不然又虐了。JJ生了~(感觉应该就是演员自己也生了吧?)
E08 Masterpiece Reid解密那块太帅了!就喜欢这种高智商的~
E13 Bloodline 一家人是个犯罪同伙,而且还是世代相传的,这可真够慎的了。。
E17 Demonology 跟P有关的案子,这集也很特别,涉及到了宗教以及政治因素。虽然最后没细说作案方式,但最后P的鼻血应该表示他确实是用了毒吧
E18 Omnivore 这集好精彩,可是也看的人好绝望。最开始Reaper跟警察的交易就注定了这集很特别,再加上是Hotch第一个接手的案子。中间看到F时,一直在祈祷Reaper千万不要再找上他。哪想到!凶手竟然就是他自己。。聪明的以至于变态啊。。最后折磨了Hotch又折磨了Derek终于被抓住了,最后竟然又尼玛越狱了!能不让人绝望么。。后面应该还有续集吧,好想赶紧看到。。另外,名字是杂食动物?更是对凶手的讽刺吧。。
E20 Conflicted 终于又演人格分裂了,这次竟然分裂成一个女人,也终于又侧重于Reid了。最后那个女人是彻底让Adam死去了么?人格分裂的世界真是不懂。。
E21 Shade of Gray 看到最后好让人心寒啊,一个病态的小孩儿就这样毁了一家子,弟弟的生命加上一个警察的后半生。就像Derek说的,从他杀了Kyle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可能再成为好好的一家人了。。
E22 The big wheel 这人真是严重的强迫症啊,强迫到去杀人。。但这和他小时候目睹母亲的死有直接关系。但最后遇到和他经历相同的小男孩时,似乎有了唯一的寄托。。可惜唉。。最后看的让人唏嘘。。
E24 Amplification 细菌战啊,最恐怖。。凶手怎么能因为没人认同自己就能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儿?可怜的Reid又中招了,看到他给母亲留言的时候差点哭了。。还好最后没事儿,还有好基友Derek陪在身边。另外,BAU这些类似部门的人好惨啊,明知道家人有危险还不能泄露信息。。他们本身就每天暴露在危险中,难道享受这么一点福利都不行吗?
E25& 26 To Hell ,and back 好绝望的两集啊,看第一集其实就有点受不了,以为只是一个变态的屠夫随便杀人呢。结果到了第二集确实另一番景象,被智障弟弟弄成瘫痪的哥哥监视着弟弟提取脊髓,杀人,让猪吃。。。这谁受得了。。随便一个人也会像大兵一样想杀了他吧。邪恶的哥哥就那样跟可怜的弟弟一起死去了。Hotch 最后的独白也很痛心,他们是一步一步的做对了每件事,可是结果却以及是悲剧。队里的这些成员到底能承受多少次这样的黑暗与绝望。。
最后!Reaper出现了!虽然我之前很想知道他的未来,但是绝不是以这种方式啊!!Hotch,你要挺住啊。。
最后说说演员,最爱还是Reid ,毫无疑问,不仅聪明能发现很多关键点,关键时刻也非常给力,而且很帅招人喜欢~ 另外好基友Derek的囧眉毛真逗~ 至今仍对Rossi无感啊,而且还有点反感了,他说话的方式怎么听怎么觉得费劲啊。两季了依旧没什么存在感。。
开始第五季
《犯罪心理 第四季》观后感(十):狗血的上一季结尾,这季回归正常
怎么说呢,大多数美剧都是这样,在一季的结尾怎么硬编也要弄出来点事情,越悬心越好,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Criminal Minds也不能免俗,像大家说的,主角都没死,世界真美好。
网上的讨论中曾经从镜头语言,拍摄角度,画面分析,幕后安排,演员档期各种层面分析了谁会死,重点其实在分析过程中的那点痒痒和热火朝天的气氛,其中已经有冷静而理智的人士早早预言主角谁也不会死了。
我很高兴,不能免俗的CM在这一季的开始恢复了正常,不需要噱头,不需要非在角色间搞出点什么感情纠葛(其实有这个趋势,但目前形式还不明朗),只要能够像之前一样抽丝剥茧地分析案情,冷静甚至冷酷地展现人性极端扭曲但又极端合理的存在,我觉得就够了,就足矣让大家继续看下去,也继续想点什么。
但愿编剧们继续保持水平,这部剧是目前我唯一追看的一部了,其他都是养肥再杀,一看5、6集,只有这一部每周都看,成为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