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浴血广昌》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浴血广昌》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14 11:0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浴血广昌》经典观后感集

  《浴血广昌》是一部由高峰 / 张馨执导,卢秋宏 / 何达 / 郑昊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浴血广昌》观后感(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首映礼,朱德元帅的孙子朱和平将军,彭德怀元帅的后人以及刘亚楼等开国元帅和大将的后人都去了,场面宏大。作为一部八一厂出品的主旋律电影整体来看品质还是有保证的,无论是画面还是战争场面以及特效都堪称国内主旋律里制作精良的。演员都是年轻人,都很拼命。电影中的“赖婆婆”把自己的五个孙子都送去了参加红军,而饰演“赖婆婆”的是曾经出演《红色娘子军》并荣获新中国第一位“影后”殊荣,现已年近80高龄的祝希娟老师。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是老八一制片厂的班底,作为一部红色主旋律电影值得推荐。

  2、电影市场应该是百花齐放,什么样的题材电影都应该有,既有《我不是药神》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也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这种视觉特效。主旋律的电影也应该有。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八一厂的电影活动。上一次去八一厂圆了儿时的梦想。之后八一厂就合并了,但老八一厂的精神还在,还在继续创作影视作品。每次看到那个八一厂的那个音乐片头一响起就浑身激动。

  3、电影在八一建军节那一天上映,适合带着老人去电影院看看这种大场面的红军电影,歌曲也非常好听,我很喜欢那主题曲,有一种小时候看的那种战争电影的美好感觉。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红军经历了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等一系列生死激战,赖婆婆的四个孙子相继为革命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小孙子五伢子是一个读书人,但是在同敌人一次次的生死较量中,也从一个胆小懦弱怕见血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从赖婆婆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以及面对挫折坎坷,仍旧葆有的坦荡胸怀。

  《浴血广昌》观后感(二):《浴血广昌》还原红军队伍最惨一仗,聚焦长征之前最后激战

  一直以来,我们看过了太多打了胜仗的战争片,直到战台烽看过影片《浴血广昌》才发现,失败的战役,无疑有着更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革命队伍,也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才迎来了新中国的光明。如今再来看曾经的战役,不仅让人时刻血脉偾张,也会于战役之中,反思人性与和平。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抚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广昌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浴血广昌》,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为背景,首次将镜头聚焦于1934年的中央苏区北大门,聚焦于长征前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最后一场激战。

  对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广昌保卫战"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这次战役是"左"倾教条主义执行者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的典型战役,也是红军有史以来在一次战役中遭受最大损失的一次战役。在当时的"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李德和博古的组织下,战役的部署,是错误的战略决策,战役的经过,是教条主义的瞎指挥。当然,有关这次战争原因、经过与结果,历史早已有定论,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浴血广昌》能够以一场败仗为题材,来拍摄制作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行动。

  纵观整部《浴血广昌》,可以堪称一部战争大片,影片就在当年战争的发生地江西抚州取景,最大程度的进行了场景的还原,而对于战争场面的惨烈刻画,无论是敌机恐袭、炮火连天,还是奋力阻击、白刃相见,格外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听震撼,由此更能感知战场的惨烈,与生命的无常。

  同时,影片也讲述了当年流传在苏区的一个真实故事,围绕赖婆婆及她的五个红军孙子的小人物故事展开,带来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五兄弟前仆后继鏖战沙场的传奇。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红军经历了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等一系列生死激战,赖婆婆的四个孙子相继为革命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小孙子五伢子在同敌人一次次的生死较量中,也从一个胆小懦弱怕见血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通过《浴血广昌》,我们既感受到了人物的命运跌宕,人与人之间毫无功利的温情,还体会了战火纷飞般的震撼,引出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感动。同时,影片所截取的"败仗"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文艺作品的客观性与进步性,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红军在数次的反围剿中,树立了全新的战略部署。因此,不仅仅是胜利有着巨大的意义,失败,同样是成功的要因。

  在片尾,红军们踏上了长征之路,把所有孩子都送到了战场的赖婆婆看着战士们在山路上蜿蜒而远去的身影说:"伢子们,我等着你们回来!"她的脸上是期许,也是自信,更是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心。这,应是整部《浴血广昌》所传递的精神价值与意义所在。影片定档于八月一日建军节,值得大家到影院接受这场难忘的精神洗礼。

  《浴血广昌》观后感(三):苏区峥嵘岁月,再现人民的铜墙铁壁

  广昌地处江西东北部,位于盱江西岸,其地势险要,易守难守。1934年,国民党实施了其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当时我军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主力打击和消灭敌人主要进攻,派遣得力的地立独立部队,发展游击战争。战争一开始,我军战斗力比较弱,在大炮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电影有个镜头让人触目惊心,有个战士受了重伤,面部表情十分难受,医护人员正在安慰他过一阵子就好了,战士咬紧牙关在挺着,忽然间他的手一松,离世了。医护人员还是个女娃子,可能在她的认知范围内人的命不应该轻易没了,还是有希望的。但现实是可怕的,在战争面前,没有人能凭借侥幸活下去。

  《浴血广昌》以百姓生活带入,故事的也是真实反映了苏区的共产党和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的好汉,如:大伢子为了俺护弟弟给红军送粮惨死在了还乡团的枪下。在一些红剧中,导演喜欢给人物开外挂,枪林弹雨如有特异功能般神奇躲过。而这部电影,是为了还原现实画面。大伢子被还乡团在后面追着打着的时候,分分秒感觉到的是他可以躲过去,但没想到还是牺牲了。如果细推这个情节,它的真实性很强。现实是可怕的,在战争面前,没有人能凭借侥幸活下去。

  革命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在革命战争年代, 共产主义理想, 始终是共产党人保 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赖婆婆有五个孙子,四个参军,最小的留在身边学了一些识字。在当地,红军和群众建立了鱼水般的情谊。红军组织决定开展了“扩红”运动的消息传来后,很多人踊跃报名。在登记处,一个生僻的字难住了班长,报名的人也僵持不下,五伢子恰好走过来,问明了情况,一下子就写出了这个事。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五伢子看到四个哥哥都已经参军,村里的百姓也来积极参军,他也很想参军,可组织考虑到他是四哥哥留下照顾婆婆的外孙,就劝阻他不要参军。然而,凭借着坚定地立场,五伢子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组织找到赖婆婆谈话,表示:“如果婆婆有需要,可以劝五伢子留在身边,不要参加了。”一把年轻的赖婆婆轻叹了一口气。她没有去阻止孙子参军,原因有二:一是孙儿的理想信念很重要,成为一名红军是他的愿意,别人无法改变;二是,哪个时期斗争环境恶劣,面对纷飞的战火,他们无法逃避,也不可能逃避得了,如果不幸落入还乡团手里,将面临着比国民党还丧心病狂的报复。所以,群众拥护红军,形成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浴血广昌》中的五伢子由拿着枪发抖,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面对敌人的时候,他选择了把枪给哥哥,险些错失了良机。后来,随着同敌人一次次的生死较量,他从胆小懦弱到成为合格的红军战士。从这个人物身上, 我们看到了革命烈士为人民谋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真正体会了胜利来之不易。在新的时代,重温历史提醒不忘初心,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浴血广昌》观后感(四):《浴血广昌》红星闪闪,革命历史影片再放光芒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来自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潘东子这个红小鬼顽强和敌人做斗争,最终成为一名红军小战士的传奇经历,曾经感染了几代中国观众,成为大家对于革命和红军认知的经典启蒙。

  近日,为了迎接八一建军节的来临,重读红色故事,讴歌革命英雄和缅怀革命先烈,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抚州市旅游文化部门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浴血广昌》即将上映。

  这部电影由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知名编剧刘英学担任制片人、著名导演高峰执导,实力派演员冯恩鹤、马晓伟、何达、郑昊、张永达、杨俊生、卢秋宏、周翔、高子翔等主演,特别是邀请到了新中国第一代影后80岁的祝希娟女士出演赖婆婆这一重要角色。

  本片着重刻画1934年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地区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也是红军长征战略转移前与国民党部队最后一次激战的广昌保卫战,从小人物出发,以当地流传的真实人物故事为蓝本改编创作,同时充分调动电影语言的视听优势,保证了宏大战争场面和细腻剧情故事的完美呈现,可谓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当下的时代创新。

  影片中,赖婆婆五个生龙活虎正当青春的孙子们先后都参加了红军,并有四人壮烈牺牲。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肯定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何如此选择为何如此决绝,又为何如此无畏。其实,就是信仰的力量。

  阶级仇家国恨,是赖婆婆子孙们参加红军的情感动因。爷爷惨死在白狗子手里,父母被还乡团杀害,让他们与敌人在立场和情感上不共戴天。这也是在家中受宠爱,被寄予读书厚望的五伢子,为什么不顾已是红军的哥哥阻拦,执意在“扩红”的关头加入红军的最初原因。

  而渴望翻身做主,向往幸福生活,甚至追求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远大理想,则是当地军民不怕牺牲,敢于保卫红色苏区的革命目标和信仰源泉。缺粮少米就靠旱藕充饥,修筑工事缺少石料就捐出祠堂,阻敌增援忍痛也要炸毁桥梁,哥哥牺牲了弟弟顶上去,子孙牺牲赖婆婆白发送黑发,然后继续给红军打草鞋坚壁清野;等等真实生动的细节充分说明了他们革命信仰的坚定,人生理想的纯真。

  而相比红军吃饭付钱挖藕埋铜板的优良作风,国民党军队虽然有飞机大炮加持,有银元鼓舞下的敢死队,但也让蒋介石发出了向红军学习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感叹,颓势不可避免出现,战争的天平已经向红军倾斜,历史洪流不可阻挡。

  江西抚州是本片取景的主要地点,片中的万亩荷塘,明清建筑,高山密林,深涧陡崖,一山一水都是当年苏区所在地,和曾经被炮火洗礼的地方。秀美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更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反思今天来之不易。

  《浴血广昌》观后感(五):八一厂居然能拍这么好!如此过瘾铁血柔情还凄美

  高峰、张馨两位导演合作《浴血广昌》叫我有一种巨大惊喜感,不仅没有领导阶级假大空去瞎喊口号,各类战争场面与厮杀微妙细节很真,制作明显用在刀刃上。况且通过五伢子、何淑瑶、三伢子等红军坎坷命运,小人物的兄弟情、战友情、母子情贯穿其中,还原了宏大内战的残酷感与革命情怀,更重新诠释了真实的信仰。

  以发生在1934年江西广昌的“广昌战役”、“高虎脑战役”为背景,但彭德怀等革命将领却是配角,故事从赖婆婆及她的五个参加红军的孙子——五个伢子等小人物身上去展开,包括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战地护士何淑瑶,每个革命战士尽可能有血有肉,不刻意去喊去叫自己有多愚忠。《龙之战》导演高峰+编剧刘英学明显有备而来,让小人物烘托大战场情怀,从而避免意识形态与政治纠纷。

  片中,赖婆婆假的前三个伢子都为革命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五伢子从一个胆小懦弱怕见血的农家孩子,锐变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也没有愣去写他如何不怕,包括人物也会受伤、疼痛、害怕,也会冒失和激动。他甚至面对小护士何淑瑶的质问:“理想就那么重要吗?需要死那么多人?生命真是太脆弱了!”,干脆无言以对;还有被迫炸桥时候,当地老人来誓死捍卫,后面目睹敌人来袭,一起同归于尽...《浴血广昌》也从重新审视了战争残酷与信仰的价值。

  郑昊、杨俊生、祝希娟、何达等演员生动走心,没想到90后妹子卢秋宏更是惊鸿一瞥,感人肺腑。她饰演战地护士何淑瑶,善良质朴、热情助人,只因家遇浩劫,为复仇投身革命。她不愿杀人,并想方设法搭救每一个死伤战士,从荷花丛里救过自己人。后面她因目睹白鬼子伤兵,大发善心,舍己救人,凭白被对方拿枪威逼,如此丢了性命。目睹子弹从她胸前穿过,暗想假如不打仗,或许她会活得很简单很开心,红颜薄命呈现出悲剧凄美感,不禁叫人唏嘘!

  本片对国军的刻画是很到位,没有弱智化敌人。他们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强,迫击炮、坦克等重型装备,而且不择手段,屡次夜袭打得革命战士们非常狼狈。里面安排的一场蒋介石开会,演话也相当有谋略,蒋委员长开会时提出“要得民心”,先打日寇是“鼠目寸光”等战略部署,甚至要求自己士兵拿东西要放钱,同样避免了脸谱化,可惜他没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广昌一战,许多战士不清楚自己负责狙击,甚至会变炮灰,这也跟《集结号》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体制内诞生,还用有限的资金拍摄,其场面之精致、震撼、骇人,叫人想起《太极旗飘扬》《兄弟连》等经典战争经典的影子,这在以前八一厂首席主控的电影里是罕见的(毕竟他们出品《芳华》《智取威虎山》是参投)。比起《目标战》《百团大战》《勇士》等多数滥竽充数、死气沉沉的国产战争片,《浴血广昌》绝对可以跟《夜袭》《喋血孤城》等诚意战争片媲美,就连一句斩钉截铁的“绝不后退”都很有力量,这真是很有匠心精神。

  有着以上这些因素,才让这部战争片有铁血柔情与过瘾地方,才让我认为它值得称赞。我相信在《龙之战》《浴血广昌》后,高峰导演为首的良心团队会越拍越好,也能走得更远。在主旋律题材影片如《战狼》《湄公河行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艺术成就后,终于有一部八一厂主控的国产战争片让人看到惊喜了,所以《浴血广昌》,必须力挺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