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浴血擒魔》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浴血擒魔》经典影评集

2020-03-18 22:1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浴血擒魔》经典影评集

  《浴血擒魔》是一部由乔治 P·科斯马图斯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布里吉特·尼尔森 / 雷尼·桑托尼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浴血擒魔》精选点评

  ●为啥斧头帮要这么豁命啊? 为啥中文名是这玩意儿

  ●只能三星,不能再多了。

  ●多次看这个海报都觉得他拿的是电焊枪

  ●看了这么长时间的海报,今天终于看到电影了。

  ●最后,把坏人挂在钩子上还挺写实

  ●小时记得非常非常早的时候 大概2年纪 我在小学 和我玩的男同学们都说 自己眼镜蛇 来跟我打 说我是斧头帮 我时觉得斧头很猛 也不知道回事 过了好多年 才知道 他们都是看的这个片 然后幻想着这么说 但特种部队开始蛇就成了真正的坏人的代名词了 但那也是很久之后了

  ●为什么非要叼个牙签?好难受啊看的我,咬棒棒糖多好,特写真是美颜盛世

  ●杀人犯13点

  ●可能这个剧情用栏了 到今天看不怎么样啊

  ●剧情好弱啊。

  《浴血擒魔》影评(一):浴血擒魔

  tallone 担当编剧的80年代动作片,现在看当然过时了,浴血擒魔~~。

  1.城市出现蒙面砍人斧头帮。。。最狠的杀手长相挺魔,最后被龙哥擒了,后背挂在吊钩上,活生生地送进火炉焚烧 ,这一幕够狠!

  2.Stallone 当时的老婆Brigitte Nielsen 1.85 m的身高对比Stallone的1.77 m,还真看不出来。

  3.Stallone嘴刁火柴、玩枪、蛤蟆形象很酷,而同是1986年,晚些上映英雄本色嘴刁牙签,抄袭??

  5/10

  《浴血擒魔》影评(二):漫画英雄

  眼镜蛇,选择是对的!

  洛杉矶不适合你,警察局更不适合你!

  那些条条框框捆住了你的手脚封闭了你施展才华舞台

  上司唠叨同僚嘲讽媒体逼问……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Fark you!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去吧!去吧!跨上摩托车,带着心上人,去天涯海角,去那遥远的哥谭市,蝙蝠侠罗宾已经焦头烂额了!快去帮帮他们!

  虽然那里没有斧头帮,但是那里的罪犯比斧头帮可怕一百倍!!!

  小丑又越狱了,猫女又盗窃了,企鹅人又当上黑老大了,双面人又在纠结到底是抢银行还是抢珠宝店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去吧!去吧!去吧……

  《浴血擒魔》影评(三):“午夜杀手”的原型

  恶魔首席门徒——理查德•拉米雷斯(1960—2013) 在 1984 年至 1985 年的一年里,洛杉矶和三藩市都被一片恐怖气氛笼罩,一切也是因为一名神秘连环杀手所致。他经常在晚上潜入别人的中,然后把成年男性射杀或扼死,再把女性小孩暴力强奸杀害再肢解,在完事后则下他的标志——一个倒转的五角星,在墙上、在镜子上,甚至在死者身上。由于他跟其连环杀手不同,既无特定的杀手方式(射杀、斧头砍死、利刃割喉、赤手空拳打死和扼死等都试过),亦非针对某一特别类型的人(被害者年龄由几岁到70 岁,各行各业都有),毫无线索下令警方对这名无差别杀人犯束手无策,有些市民更相信他有恶魔的超能力。   

理查德•拉米雷斯

  整件案子的转折点在于警方找到一辆相信是这个杀手用来载猎物到郊外的车子(他也喜欢把小孩带到郊外再猎杀),并在车上找到属于一名拉丁裔美国人——理查德•拉米雷斯的指纹。虽然警方立即把他的照片发放给传媒,但这名嚣张凶残、目空一切的杀人狂,直到 1985年8月才被捕。当时,他正在洛杉矶的郊外,试图把一个女人拉出车外,却被她的丈夫反击阻止,接着更遭围观的人认出他就是那杀人魔,惨被痛殴一顿才交到警方手上。他到了被判死刑那一刻还维持一贯的自大跋扈,“死刑?好可怕呢!想吓死我吗?人终归一死。各位迪士尼乐园再见!”

  《浴血擒魔》影评(四):蛇战群魔

  洛杉矶街头,夕阳西下。

  一名持枪歹徒袭击了一家超市,杀死数名顾客,并劫持部分顾客与警方对峙。

  绰号“眼镜蛇”的警探马里昂·布洛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饰)果断出击,数分钟内将歹徒击毙。

  这位戴着墨镜、叼着火柴的男人,身手矫健,百步穿杨,令罪犯闻风丧胆。然而,他以暴制暴的风格却遭到了同僚和社会舆论的质疑。

  最近,一连串的杀人碎尸案让洛杉矶人惶惶,凶手是一名自称“午夜杀手”的男人——一个眼似铜铃、腮帮激凸、手持“妖刀”的彪形大汉(布莱恩·汤普森 饰)。

  警方找到了案件唯一的幸存者——美丽动人的女模特英格里德(布里吉特·尼尔森饰)。心魂未定的她住进了医院,由“眼镜蛇”和搭档冈萨雷斯(雷尼·桑托尼 饰)共同看护。

  当晚,“眼镜蛇”回家查找资料,却遭到歹徒袭击。冈萨雷斯也因为一个紧急电话,被迫赶往警局。

  与此同时,“午夜杀手”独闯医院,杀死了护士和清洁工,刀锋直指英格里德。“眼镜蛇”干掉歹徒,飞奔医院,好在英格里德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眼镜蛇”断定这是内奸作梗,而且“午夜杀手”是团伙作案,并带英格里德离开医院,冈萨雷斯和女警斯托克(李·加林顿 饰)紧随其后。

  “午夜杀手”不甘失败,纠集爪牙围追堵截。“眼镜蛇”大智大勇,凭借高超的车技杀出重围,但此时的洛杉矶已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社会舆论和警方高层的压力在所难免……

  “眼镜蛇”只好带着英格里德离开洛杉矶,冈萨雷斯与斯托克同行,一路向北,目的地是一个叫“安全屋”的小山村。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英格里德逐渐爱上了外冷内热的“眼镜蛇”。

  背地里,斯托克通风报信,“午夜杀手”倾巢出动,数十名歹徒全副武装,骑着摩托车,浩浩荡荡,直扑“安全屋”。混战中,冈萨雷斯中枪倒下,“眼镜蛇”带着英格里德夺路而走,将歹徒们引向附近的钢铁厂。

  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歹徒们不是被枪杀,就是葬身火海,斯托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午夜杀手”困兽犹斗,却敌不过布洛尼的主角光环。

  最终,布洛尼将他挂上铁钩,目送这位恶魔般的男人,连同那血债累累的“妖刀”、开创新世界的痴梦,一起消失在炼钢炉的熊熊烈火之中……

  大难不死的冈萨雷斯被送上救护车。

  面对赞不绝口的上司、同僚,布洛尼不屑一顾,因为他早已和英格里德心心相印,二人骑着摩托车乘风而去……

  《浴血擒魔》影评(五):意外的收获

  多年前不知是在电影院还是在录像厅看过,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快进重温一遍,感觉史泰龙好像有意在和当时另一位冉冉升起的动作巨星阿诺较劲:把《终结者》(1984)的海报找来和本片对比一下,二者相似度可不是一般高。史泰龙甚至找来了在《终结者》开头出演朋克混混之一的Brian Thompson饰演反派变态杀手,后者的脸型轮廓和阿诺极度相似,33‘30“处变态杀手对着镜子抹头油的戏,简直是克隆《终结者》里面阿诺演的机器人挖眼睛那场戏。英雄保护美女,追杀逃亡的直线式剧情,也和《终结者》如出一辙。

  史泰龙和阿诺,哪个是更伟大的动作巨星,一直是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本土出生的史泰龙占据天时地利,成名比奥地利移民阿诺早,1976年史泰龙主演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洛奇》上映时,未来的阿诺州长还只演过三部电影,且演的全是无名小角色。进入80年代阿诺的银幕生涯才开始有了转机,82年的《蛮人柯南》为其打响一定知名度,84年的《终结者》才真正将其推上一线动作巨星行列。而那时的史泰龙都已经开创《洛奇》和《第一滴血》两个票房极其成功的系列了。不过我觉得他肯定也感受到了来自阿诺的挑战和压力,《浴血擒魔》一片似乎正是对这种挑战和压力的正面回应。

  有好事的影迷统计过两人出演影片的票房,结果发现二人银幕生涯的总票房十分接近,难分高下。史泰龙有《洛奇》和《兰博》这两个伟大的系列开挂,州长也有《蛮人柯南》和《终结者》留名影史。可能有人会说史泰龙比阿诺有才,他写的剧本《洛奇》拍成电影得了奥斯卡最佳并提名了最佳编剧,可是阿诺当上州长成功治理一方水土,那更不是一般的有才了,大块头有大智慧呀。《终结者2》最后州长翘起拇指沉入熔炉的场景,难道不是对当年《浴血擒魔》反派结局的一个神回复?

  回到本片,没想到竟然也是史泰龙本人编剧,可真是大失奥斯卡提名者的水准了。来历不明的斧头帮,对一个美女路人开展不计代价不惜血本的追杀,整个故事弱智到极点。但是想想《洛奇》,其实也就那么点底层小人物逆袭的庸俗励志故事,只不过赶上了《午夜牛郎》《出租车司机》《穷街陋巷》等那一波新好莱坞浪潮,就有幸定格成经典了。要说贡献了什么开创性的东西,《洛奇》还真没有。而史泰龙后来的表现也的确证明他在编剧上的成功仅仅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江郎才尽,未能再复制出《洛奇》那样的辉煌。

  所以说《浴血擒魔》编剧上的弱智并非不可原谅。而影片动作场面上的真枪实锤火爆凌厉,也足以让人在酣畅淋漓地享受银幕里肌肉血浆子弹横飞的同时,忘记剧情的不足。尽管这部影片当年推出后舆论是一边倒的差评,却不妨碍票房上大卖,2000多万成本赚回了全球1.6亿美金票房。

  重温此片,最意外的收获是捡起当年的遗珠------片中80年代硬派摇滚风格的电影原声。可惜现在网上只能找到1、3、8这几首。不过我觉得能够听到Robert Tepper的"Angel of the City",也可以说是不留遗憾了。

  1. "Voice of America's Sons" John Cafferty & The Beaver Brown Band

  2. "Feel the Heat" Jean Beauvoir

  3. "Loving on Borrowed Time" Brian Short & Ed Hamilton

  4. "Skyline" Sylvester Levay

  5. "Hold on to Your Vision" Gary Wright

  6. "Suave" Miami Sound Machine

  7. "Cobra" Sylvester Levay

  8. "Angel of the City" Robert Tepper

  9. "Chase" Sylvester Levay

  10. "Two into One" Bill Medley & Carmen Twilli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