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观后感精选10篇
《连城诀》是一部由牟敦芾执导,白彪 / 施思 / 吴元俊主演的一部动作 / 武侠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连城诀》观后感(一):牟敦芾之《连城诀》(2005.07)
又是一部“金庸电影”。
该片主演之一吴元俊是鼎鼎大名的“七小福”之一。所谓“七小福”,是指京剧大师于占元的七名得意弟子,分别为元楼(即成龙)、元龙(即洪金宝)、元奎、元华、元德、元彪、元俊。他们七人于荔园游乐场表演平剧时,大获好评,从此获得“七小福”之称号。后来,七人均从影,“七小福”于是又成了电影界的一个招牌。“七小福”中,成就最大的当然是成龙。洪金宝无论是表演还是当武指,也都成绩斐然。元彪的成绩主要在表演上,偶尔也当当武术指导。元奎、元华均是非常出色的武术指导。元华出道以来,一直都演一些小配角,至《功夫》终修成正果,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七人中,最寂寂无名的要算元德和元俊了。元德何许人也,我没有什么印象。从该片看来,元俊应该是除元德以外的“六小福”中长相最为俊朗的一个。但元俊的演艺事业如此不济,让人感慨不已。洪金宝曾经主演过一部《七小福》,即以自己七个师兄弟在于占元开办的中国戏剧学校的学艺经历为背景的。
牟敦芾导演的片子我只看过此一部。闻此人以大胆著称,好执导香艳或残酷的影片。
《连城诀》观后感(二):还不错
《连城诀》一本书就是写人性黑暗一面的,当然,书中有一场很精彩的战役,就是落花流水在雪谷大战血刀老祖了,不过,由于是电影,只能删去了水笙的戏,丁典死后电影就结束了。
这部电影主要还是以丁典、凌霜华的爱情为主线,于是原著中的主角狄云只好变成配角了,不过故事讲得还是不错的,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很感人。
这版饰演狄云的演员吴元俊,还是挺适合演狄云的,只可惜这部电影中狄云就是一个配角。这版的戚芳是廖丽玲演的,我很喜欢廖丽玲在邵氏版《鹿鼎记》中饰演的建宁公主,真正的活泼可爱又不失原著的狠毒,然而戚芳这个角色不适合她,再加上她的戚芳就是一个龙套,在这里没有将她的演技很好的发挥出来,所以推荐大家去看看邵氏的《鹿鼎记》。
这版最赞的演员就是岳华的凌退思了,演的真心好,看的我都想砸电脑了,,,没看这部影片之前觉得岳华可以演丁典,为什么要演凌退思呢?不过看完之后,感觉真心不错。
这版虽然没有了水笙、落花流水、血刀老祖等戏份,但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连城诀》观后感(三):整体是一个虐人的故事
小时候看过半部武侠小说,东方魂著,《拼命小子》,主人公叫杨相,在师兄弟三人中资质最平庸,相貌最普通,不受师傅待见,后来被某高手百般祸害,最惨的是因此被龟咬到命根子,失去了男性功能,却因祸得福练成绝世内功。他心地善良,武功绝卓,行侠仗义,自然得到众多女子垂青,但他因为自身缺陷,只有刻意回避他人的好意。和他相反,两位英俊潇洒的师兄,虽各有佳人陪伴,却一步步走向堕落;师傅也是人前君子,背后小人。小说后半部似乎杨相又练了什么武功,男性功能有所好转,还有一段爱恋和一场武林阴谋,怎奈这部书那时只有半本,现在想想对它仍恋恋不忘,网上找过也没有这部书的资源。
《连城诀》和《拼命小子》很像,主人公都是很平烦而悲剧的,虽都练成了神功,但过程中经历了常人不曾经历的肉体上的苦难,尤其见证了曾经最敬爱的人贪婪欲望后面来加害自己的丑陋面目,这种精神折磨才是最伤的。
金庸的原著之中个人比较偏爱《连城诀》、《倚天》,《射雕》和《神雕》最有名,但最不想去阅读,吴越主演的大陆版本金庸剧《连城诀》有一段时间追着看,舒畅版本的水笙很漂亮,吴越的狄云本分厚道,雪山那段拍的很吸引人。(该剧导演王新民还导过金庸的《侠客行》,他还真是偏爱改编金庸不出名的小说,这点比较欣赏)
邵氏怪才导演牟敦芾的这部电影版《连城诀》截取了丁典和凌霜华的悲剧爱情,狄云作为旁观者和连城诀的继承者来完成恩人丁典死之前的愿望。电影片幅有限,水笙、血刀老祖、“落花流水”四老等没有出现,整体就是一个虐人的故事。
观影日志之5153:连城诀
要夸一下倪匡,连城诀这本书的要害抓到了。就像碧血剑的戏胆是金蛇郎君一样,连城诀的主角看起来是狄云,但是戏胆还是丁典。
白彪的丁典塑造的很好,虽然一身破破烂烂,但是神照功练成,在牢房里力战群雄的气势真是好。另外就是岳华了,岳华演大侠很多,但是像这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演起来也是拿手的很,所以故事最后还让他在大宝藏毒中靠自身把毒逼出来,而且这个改编一点也不违和。
基本上这算是邵氏翻拍金庸武侠最好的一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