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修道院》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疯狂修道院》影评精选10篇

2018-08-29 02: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修道院》影评精选10篇

  《疯狂修道院》是一部由杰夫·拜纳执导,爱丽森·布里 / 戴夫·弗兰科 / 凯特·米库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修道院》影评(一):帅哥+修女+院长+神父=疯狂修道院!

  三星给电影,因为我个人看的很愉快再加一星。

  《疯狂修道院》,英文名 the litthe time,也可译为点滴时光,我认为前者更好,盖因整部电影的设计氛围表现手法都有一种轻松灵巧荒诞之感,后者反倒很精致

  《疯狂修道院》算不得一部好电影,只能说整体气氛轻松愉悦,偶有亮点,很适合消磨时间。男主角够帅,三个女主角各有特色:费尔南达野性张狂,吉尼芙拉酷似ET,热爱告状,亚历山大外表柔弱内心胆大包天,玛利亚院长和神父妥玛索相恋......整个修道院确实有够疯狂。

  电影在很多方面是想要表达一种讽刺的,人性并不能够被压抑,性与情在重重压力之下依然会顽强存在,但是由于对于人物的设计有些简单片面甚至恶意:女巫、女同、偷情狂欢,神似ET的犹太人掩饰身份,热衷告密,状若癫狂......所谓的批判与讽刺表达的就不是很自然很到位了。所以这只是一部轻松的不用带大脑观赏的电影。

  结尾神父和院长相会,对话情真意切,他们是否私奔了呢?三个修女将男主角救出(方式真是够简单粗暴),他们以后是否能一起过上没羞没臊的快乐生活呢?谁知道,我只知道最后的镜头——璀璨星空分外美丽自由空气是那么清新愉快的感觉是这样的好!

  《疯狂修道院》影评(二):当修女遇上帅男仆

  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菌叔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The Little Hours” 你怎么翻译

  小时间?小小时?Emmm,一看就知道你这么多年的英语没白学!

  说的有文化点,应该翻译成“点滴时光”,脑洞大一点的话,翻译成《疯狂修道院》或者《色欲修道院》也不是没可能的。

  嗯……菌叔承认,我就是被《色欲修道院》这个一看就很清新脱俗的名字吸引,才点进去看的。

  可是,看完它却让我又爱又恨。

  期待中的满屏白花花……没有,担心需要戴着耳机才能看的羞羞电影……没有。

  原来你们电影翻译工作者也这么标题党,你们学! 坏! 了!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男主角是戴夫·弗兰科扮演的马赛托,是当地贵族仆人

  可能是因为长得帅气活又好,他成功勾搭上了主人老婆,吃饭的时候当着主人的面都不忘记和他老婆眉来眼去一番。

  也怪女主人需求太大,时时刻刻都想着和马赛托来一发。终于有一天,他俩想在墙根野战未遂的时候,被主人发现了。

  主人发现被绿了,只说了一句话:去把的蛋蛋给我取来。

  于是便上演了史上最好笑的追杀小三的一幕:

  “幸亏你小子跑的快,不然我一枪扔死你……”

  就在马赛托为晚上住哪发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神父在河边哭嚎。原来是神父去卖丝织品的时候喝了点酒,翻车了,东西撒了一河。

  好心的马赛托帮神父把东西捞了上来,还帮他修好了马车。神父答应收留他,并表示可以住在修道院,正好修道院还缺一个杂工。

  然而事情真相是那样吗?

  让我们把镜头回到电影开头,电影里的三位女主角分别是三位修女,然而他们三个却都不是省油的灯。

  前杂工友好地跟她们打招呼,却被她们劈头盖脸一顿F**k加S**t的骂。

  无缘无故就被当了出气筒,被土豆砸,被吐口水。这,才是修道院缺少杂工的真相。

  马赛托要进入的是这样的一个修道院,可想而知他的日子不会好过了。但是,他在修道院里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跟神父大口喝酒,跟修女大胆羞羞。

  前杂工这时候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马赛托在修道院大受欢迎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他帮助了神父,还帮神父隐瞒了丝织品掉下河的事,这就相当于在修道院有了靠山,不然神父也不会每天找他喝酒,以讨好马赛托。

  第二个原因就简单了:因为马赛托有颜啊!

  前杂工:我还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于剧情方面,菌叔不再做更多剧透,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整部影片和电影中的各个人物。

  抛开电影名字不谈(坑人啊,裤子都脱了给我看这个?)首先纵观整部影片下来,电影给菌叔更多的是一种黑色幽默感,或者说有一种迟到的幽默感。

  例如他们向前杂工吐口水、辱骂他的场景,图右的修女狠狠举起一块木头然后满脸愤怒地砸向了地上,对你没看错,是地上……这种夸张和反转的幽默或者其他一些镜头设计有时候需要我们去反应一下才会get。

  它没有很多的直白式的搞笑桥段,这种西方人中意的黑色幽默其实说到底根源还是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此外,电影以修道院、中世纪、神父、修女为主题的一些元素也颇有讽刺的意味

  一个有着大城堡的贵族却只有两名随从士兵,而且这个贵族还是一副愚蠢无能形象,这也正象征了中世纪的没落。

  修道院本来是神圣严谨庄重地方,在电影中却是一个满是世俗味道场所

  神父本应该是以身作则、是上帝派下来的使者的形象,在电影里却是一个酒鬼,满口一本正经,私下里却是活得很世俗,也很可爱

  而电影中的主角们——修女,本该是把自己奉献给上帝,没有私欲的人。却一个个是饱受压抑七情六欲无处发泄。

  这样的话电影名字“The little hours”也可以理解了,little hours在罗马天主教中有日间例行祷告课的意思

  电影用这个做片名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用例行祷告课代表了整部影视足够明了电影是有无聊

  另一层含义就是修女们并没有完全遵从教规进行例行祷告课,电影中发生的一幕幕荒诞事正好就可以用“点滴时光”这个美好的词来解释了。

  电影的最后结局很有一丝甜蜜的味道:修道院里虽然发生了这么荒诞的事情,主教也都对当事人进行了惩罚,但众人目睹了一眼便能看到未来的压抑生活,他们“反抗”了:

  修道院女院长不顾惩罚和神父勇敢地私奔了,而被送回贵族主人那里的关起来的马赛托,也被三位疯狂的修女救了出来,回到修道院过起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菌叔一直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行为,但古往今来,披着宗教外衣行着七情六欲的事还少吗?尽管这些都出自野史、小说之流,但我相信,“古人诚不欺我!”。

  《疯狂修道院》影评(三):《疯狂修道院》:禁锢之下,愈疯愈狂

  前言:由于最近迅雷对下载的限制越来越多,下载本片的过程中遇到报错无法下载,后来查询了避免迅雷服务器查询的某攻略结果不慎造成了电脑系统崩溃,无奈系统还原成了09年时的win7系统,心疼家里的老电脑几分钟。

  原想找一部污爆的电影放松一下,却不曾想该片是一部包装了疯狂外表的主题片。凭心而论,这不是一部好电影,非常的一般,略有优点,毫无亮点,充满槽点,如果你还没看,那非常的不推荐。但既然我已经看了,还是要写写一些感受

  电影讲述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故事,确切的说故事发生在1384年,此时的欧洲处于中世纪逐渐衰退,近代开始萌芽的时期,也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积聚和启蒙阶段。这一年其实是基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或者说宗教改革进程中非常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英国的约翰·威克里夫将《圣经》翻译成了英文白话,切实推动了基督教律典的平民化,有效推动了宗教“平民主权”运动发展

  这样的年代背景就为影片的故事内容和宗教冲突提供了很好的依靠。影片里主要有两处场景,贵族城堡和修道院。不得不说这两个场景及周边风景的构建是本片少有的优点之一,城堡、院落森林、草甸,将中世纪的荒凉偏僻很好的融入进自然的美景里。连通这两个主要场景的是一座桥梁,在影片中这座桥发挥了很好的象征作用,它是通道也是界限

  故事的男主人公是城堡中贵族领主的仆人,领主愚蠢、贪婪残暴,最重要的是非常的无趣,这也是当时社会的表征。正是这种无趣,领主的妻子英俊的男仆勾搭上了床,不幸的是奸情败露,男仆只能舍身逃命。越过草甸和森林,他跨过了那座连通世俗与宗教的桥,来到了破败的修道院。

  修道院里住着神父、年长的修女院长和各色修女,败落的修道院,靠资助和卖刺绣维持。三个各具特色的修女是这里的主角,亚修女家境富裕父亲是修道院的主要资助者,却不顾女儿的幸福将她送到了修道院,她在修道院里和一位年老的修女一起刺绣,然而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的是爱情与婚姻,她悲凉的说:看到老年修女仿佛看到了将来的自己。费修女性格生猛,而且有一些修道院外的朋友,不羁爱自由,本就是修道院的异类。梭修女勤劳肯干,却也谨小慎微,她会向院长打各类小报告同时对费修女满是倾心。

  男仆的到来,使本就表面平静却已暗流汹涌的修道院泛起波澜,亚修女和费修女各施手段接近男仆,希望成其欢好,梭修女也带着对费修女的猜忌与对异性好奇做些傻事,只可惜每次都是关键时刻被各种状况打断(痛恨导演编剧)。事态的发展逐渐不可收拾,恰逢教会督查来检查修道院的状况,四人之间的状况彻底暴露,同时牵连出神父与女院长的奸情,一切彻底失控

  教会督查逐一痛斥了三位修女,院长和神父的罪状,神父被开除神职,三位修女受到禁食的处罚,男仆被遣送回城堡,一切看似又归于秩序

  在修道院及整个神学环境桎梏下,是修女们悲伤不安、躁动和渴求真实生活的灵魂,她们日常有些自己的抗争方式,哭闹、打骂园丁醉酒、潜出等等,男仆的到来将这些表达彻底激发、激化,当然迎来的是进一步的镇压与禁锢。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的结尾,三位修女穿上夜行服潜入城堡救出了男仆,四个人欢快的逃离城堡。女院长离开修道院与已开除神职的神父相会,相会的地点就在那座连通的桥梁上,四个青年男女也欢快的通过了桥梁。

  这一刻,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贯通相连,人性的真实光辉照亮了桥两边的世界。一切规则和禁锢,都禁不住人们对于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追求,桎梏之下的人们终会抗争和解脱,圈禁的灵魂必将破笼而出。

  此后的200多年里,通过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的人本主义思想终于破茧成蝶、大方异彩,人本思想深深的扎根社会和人心,成为了以后社会发展的基石,欧洲社会也完成了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一切滚滚而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