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弟》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二弟》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5 11:07: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二弟》经典观后感10篇

  《二弟》是一部由王小帅执导,段奕宏 / 舒砚 / 王志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弟》观后感(一):没有加工过的写实

  福建沿海,被遣返的偷渡客,为了已获美国公民资格的儿子,内心的焦灼。

  片子很写实,几乎没有艺术加工,貌似业余演员众多,所以,可以说不好看。

  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看了5遍,喜爱至极,想来可能是家乡亲切的缘故。之后的片子越来越没有共鸣,十分遗憾。

  《二弟》观后感(二):得不到的幸福

  二弟终究还是为了儿子再次偷渡。 艰难的喘出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哭了。 我想没有人会象我为这样一部影片掉眼泪吧。

  看着那个有着和二弟一样的眼睛,一样的额头的小男孩福生,在姥爷的怀里,怯怯的喊着“爸爸”,看着二弟如遭雷击般的面部抽搐,我觉得自己的胸口好象被堵住了什么。 我痛恨那个姥爷的不通人情。 也痛恨二弟的懦弱。 看着福生带着怯意的目光,总是觉得疼。 任哪个父母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吧? 我想是的。 知道 并 认识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和你血肉相连,是幸福的吧。 只是 有时 那是 得不到的幸福。

  《二弟》观后感(三):【超字数短评】二弟

  王小帅电影有很浓的个人风格,整个色调还会让我想起《日照重庆》 尤其在拍海的时候。 因为老段才翻到这部电影(那时候他还叫段龙),很多人觉得电影有点造作矫情,反正我是看哭了的。现在来看这个故事是有距离感的,那样“慢”的一个时代早就一去不返,“崇洋”也算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吧,其实放到今天这种心理也还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的味道是有的。

  这部《二弟》比《十七岁的单车》拍的晚,个人还是更喜欢单车,尽管也没给观众留什么希望,但起码过程是动态的,而二弟这样闷声不响地一遍遍重蹈覆辙,看着人怪憋的。

  《二弟》观后感(四):反映社会黑暗面的电影

  在中国,反映社会黑暗面的电影,就是现实主义电影。

  向反映社会黑暗面的现实主义的电影致敬!

  我不知道王小帅是否有忧民的思想。最初弹出来的词语是“忧国忧民”,看来我还在经受着洗脑后遗症。我一直感觉一想到有人给我洗脑就愤怒这件事情不太好,我也不想做一个愤怒的青年,但我现在就是一个愤怒的青年。或许过段时间我就好了。

  这部电影无论从剧本,还是从表演,还是从场景调度,还是从拍摄条件上看,都有着很大的缺陷。但如果这是一部资金短缺,条件非常差的独立制作、地下电影,还是蛮好的一部电影。

  《二弟》观后感(五):看上去很舒服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 我看过三遍

  第一遍 两三年前 在朋友家里 当时别人在睡觉 我和一个朋友一起看 看完了 也没看明白 后来就忘了 现在想来 当时就没认真看 可能还是和别人聊天去了 好像同看的朋友说不错 都忘了

  第二遍 前几个月 拿出来 也是和一个朋友 放了好几分钟 没有人说话 朋友说太闷了 不看了 于是换了张别的

  第三遍 昨天 忘了之前看过 于是拿出来看 一气呵成 淡淡的 有海的气味 阴沉 以及淡淡的快乐和温情 音乐和剪辑 演员 感觉都比 青红 十七岁 好的多 自然的多

  这也才发现老A年轻的时候的样子

  不错的电影 不做作

  《二弟》观后感(六):钝化的痛苦,也许并非真正的痛苦

  其实我对这片子的感觉是下面这句——反之,真正的痛苦也许并非导演想象中的钝化。

  王小帅偏离了生活。

  你可以看出他试图接近生活原貌的努力,这种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是好的。

  但是可惜,反映在胶片上,无论是《北京单车》也好,《二弟》也好,总是有匠气。貌似还原实则岔行的匠气。

  二弟的生活,二弟这个人本身被符号化了,套朔爷对《阿Q正传》电影的评价,你看不到真正的角色直接看到了一大堆编导人员的思维模式。

  角色变成概念,你觉得不是在看人生而是在被灌输概念。

  于是它不丰厚。

  于是它造作起来,透着有那么点欲语还休的假。

  于是一切后果都变得可以预期。

  我猜得到这个开始,可是,NN的,我居然还是能猜得到这个结局......这就太呕了。

  《二弟》观后感(七):压抑的小镇青年段奕宏和一个不被放弃过的美国梦的故事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而迷茫与漂泊才是永恒的”。没有谁在看完了本片之后会对于这句话产生怀疑。片尾的处理非常的符合主题。在茫茫的大海中我们都是一样的,如同一叶孤舟没有方向,经不起风雨。或许那个递烟的小伙子最终会成为了另一个“二弟”或许二弟和小女这一次出海之后会再也不归,但是谁知道呢?没有谁会非常确定自己的结局,有的只是任由天意罢了。

  居然不困,突然对一个人有激情的时候不想吃不想睡,只想八卦。

  万能的百度贴吧啊!感谢你!

  原来他就是几年前我看到的犀牛中的马路。。。估计当时也是颇激动过一阵的吧。。。啊。。。缘分啊!

  另,那个渔夫帽SUNSHINE BOY也很漂亮呢!

  《二弟》观后感(九):2014再看10年前的电影-王小帅的《二弟》

  外公是一个有趣的人物。

  他定然也是一个偷渡客,一个转正了的偷渡客,现在在家乡也算一个乡绅了。比一般人都好的居住庭院,大门。他还会操着方言普通话讲“法律”“美国法律”。他和所有中国的那个层面上的人物一样,嫌贫爱富,没有美国”平等自由“的概念,但是却首先接受了”法律“知道签”合同“”叫警察“来保护自己。

  王小帅,早在中国刚刚开始转型领略”世贸“好处的时候,就如此敏锐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变化。几个年轻人在海滩上逗孩子最后把孩子逗笑的情景,能够勾起所有人的亲情,泪流满面。画面也很美,看的见近处的滩涂,远处的海岛。音乐也是春风一样的温柔。有人可能不喜欢那压抑,但也许你现在看,就会觉得合情合理。偷渡是寻梦之路,路的那头是法律是平等自由,当然还有想像的富裕。

  业余演员们演的也是真实,真实远比高级表演要强大。

  这可真是一个好电影。

  《二弟》观后感(十):二弟

  这电影为什么不能上8分,是因为看的人太少?强烈推荐啊,段奕宏的老婆们你们都不看的吗。

  王小帅的电影看过《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和《周末情人》,这部《二弟》延续了情人和单车的基调,孤独无助而后孤注一掷,老段的表演让影片丰满又激情,饱含爱意和决绝。又痞又憨又帅又闷,尽管没几句台词,但这个30岁的小镇无业青年,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能让人看到他内心的柔软,还有不顾一切的倔强和坚持。

  最后,带着女人,乘上生死未卜的小舟,电影就这么戛然而止,悲伤满溢。

  那时的段奕宏还叫段龙,但丝毫不妨碍这位行走的荷尔蒙浑身放着炫目的光让人移不开眼。30岁的小段凭此片获当年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老段的作品了。

  女演员舒砚惊艳啊,有点黎姿的影子。

  影片的配乐值得一提,大段静默的镜头之后,潺潺流水般的叮咚音乐就会温柔的响起,或伴随二弟的落寞,或伴随他短暂的快乐,这是灰暗感伤的影片当中唯一的亮光,美好,舒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