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
1
舍友是我的大学室友,毕业以后,我们一起合租了。算下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比我在家跟父母一起住的日子还要长。
“你对离别有什么样的态度?会有舍不得吗?”我问她,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会想我吗?
“我对所有事情都看得很开,你是知道的。所以没有什么舍不舍得。我一直觉得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那既然是过客,就总归有离别的一天,为什么还要去伤感它呢?
2
每次从一个地方离开,我总会感到焦虑,觉得自己好像把什么东西遗落在那儿了。却又怎么也想不到是什么。
后来才知道,原来我曾经把心落在了那儿。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爷爷带着我从A市回到老家B市,我哭得要死要活,没有任何理由,就是觉得心里难受,不想离开。
后来到了B市,在那边待了不到半个月就回去A市,结果我还是心里难受得很,不想离开。
“我夜夜将自己的心割下来思念你,到黎明之时却又复原。”
我对此深有体会。
3
昨天傍晚5点多刷微博,发现一则新闻: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当时我也在考虑写一篇文章献给先生,但实在写不出来,我没有读过先生的作品,对他也不甚了解。
他的离世对我们这些路人而言,只是一声惋惜一声哀叹,如此罢了。
表哥因为车祸去世那年,也没有勾起我的多少伤心,可能更多的是惋惜。
年纪轻轻,家里的小儿子也才刚满月,上天是有多刻薄他们一家呀!
后来某一天,表嫂来到我们家,就在她上厕所的间隙,她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很老土的一首歌,《I miss you》。
当时我差点哭了出来,原来从丈夫离世到今天,一声也没吭过、一滴眼泪也没流过的她,想说的只有一句:
我想你了。
4
面对离别,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潇洒对待,就像室友那样——
离别的时候,转身就是了,不需要道别,也不需要回头。
在《外婆的道歉信》里,有句这样的话:
“在不眠大陆,人们不说再见,人们只说回见。这对不眠大陆的人很重要,他们相信没有什么事物会真正消亡。它们只是变成了故事,经历了语法上的一个小小转变:由现在时变成了过去时。”
而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些故事拼凑而成。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人啊,应该给自己的悲伤下一个期限,比如我今天很伤心,但是给自己一个伤心的期限:三天。
三天以后,我必须重新快乐起来。
离别也应该这样。
离别允许悲伤,允许不舍,甚至允许眼泪,但是你的眼泪必须要有一个期限。
今天因为离别伤心落泪,明天的你,必须重新快乐起来,必须要睡得着不失眠,必须要好好吃饭。
这是对待离别最好的态度。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从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离。
▼▼
“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