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知乎被人狂骂
事情是这样子的,两年前,我第一次在知乎接了广告,广告发出后,效果很不错,但过不了多久,就有人发私信来骂,因为时间过去很久了,我只记得大概:
真没想到,一个堂堂的知乎大V,竟然接广告变现了,你有考虑过粉丝的感受吗?你之前写文章的目的,难道就只是为了赚钱吗?你钱是赚到了,良心不会痛吗?
我之前是一个非常敏感内向的人,看到这样的信息,难过了一整晚,我就好像是做贼被人当场抓住了一样,惶惶恐恐。
于是,我就尝试和他解释,解释自己为什么接广告,并向他说明,我之后一定会好好写文章,输出干货,回馈给粉丝。
我以为这样子做,会得到他的理解,可事实啪啪地就不断打我的脸。
我分享一些非常棒的TED演讲,他就说我崇洋媚外,中国自己有很多不错的演讲,为什么不推荐,反而去推荐国外的;
我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心得,他就说我又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自己本身就很烂,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
我分享自己觉得特别棒的书籍,他就说一个人如果工作出色的话,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读书,肯定是线下生活过得不怎么样。。。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有和我类似的经历,你无论做什么,只要你做了,就会被人议论,甚至会被人身攻击。
因为自己内向敏感,想要讨好所有人,对于外部的评价特别在意,所以,他只要说什么,我都战战兢兢,后来,因为长期的自我怀疑,我干脆不在知乎写回答了。
后来,我在写公众号的时候,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同时,我自学了心理学,慢慢才明白,想要讨好所有人,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变成他人的复制品。
班级里面只能有一个第一名,你成为了第一名,别人就只能屈居第二,你因为想要讨好他,以免你们两关系持续紧张,但无论你怎么讨好他,他依然会怨恨你,除非你下次主动考烂一点,把第一名让出来。
我在知乎上积累了那么多关注,肯定有人对我怨恨在心,这时候,无论我怎么讨好怨恨我的人,得到的,就只有一种结果:
无边无尽的怨恨。
而且,我发现,那些对你有偏见,有先入为主观念的人,无论你做出什么改变,他对你的成见,都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按照他的要求,不接广告;他就会另外指出,我的文章是鸡汤,一点可执行性都没有;我按照他的要求,把方法步骤123都列出来了,他就会另外指出,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看起来就很傻逼。
反正在他的眼里,你做什么都是错的,想要不犯错误,就得从他的世界消失。
基于博弈论和对于人性的认知,我逐渐走出了对自我的怀疑,也不再去讨好所有人,我只关心真正在乎我的人,是怎么看待我的,其他过客,想要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
我写文章,主要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做着喜欢做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堂堂正正赚钱,这些,是我可以控制的。
至于别人,尤其是那些对我有成见的人,他们怎么看待我,是他们的事情,我无论怎么改变,都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偏见,这些,是我不可能控制的部分。
既然不可能控制,那我为什么要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控制它呢?
人的大部分烦恼,来自于自己想要去控制,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在控制的过程中,慢慢就养成了讨好型的人格。
而只有通过读书,读好书,以及有足够的经历,才能在面临这些事情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可以从容面对别人的质疑,面对别人的嘲笑,甚至谩骂,遇到这些人,我的内心,一点波澜起伏都没有,甚至还想跟他们讨论讨论人生,聊聊心理学。
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忙着呢。
正是有这份坦然之心,我的公众号越做越好,虽然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总归是站住了脚跟。
搞笑的是,前几天,我在知乎万粉群里,看到了两年前骂我的那个人,那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可能还在打算骂别人吧。
这句话,送给那些在前进的路上,不断遭遇谩骂、诋毁的人,要知道,你不需要去讨好所有人,因为只有庸人,才会是完美的。
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错误都不犯,肯定是完美的,但成为这种人,有什么意思?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你们要的截图
豆瓣9.6分,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