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诸神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10篇

2019-09-11 23: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10篇

  《诸神的世界》是一本由何新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一):远古神话解密

  文:薇薇安

  中国的神话传说可以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说起,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在众多的传说故事当中,有着劳动人民关于世界的美好想象。 关于鬼怪神祗的传说有很多, 这些神话故事的人物由来出处是什么呢?

  在《诸神的世界》中,作者何新对此一一做了讲解。 《诸神的世界》分为三部分, 上古诸神、上古神兽失落文明溯源, 上古时代的神祗和神兽都是哪些, 他们的由来又是怎样。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对于世界的了解还没有那么的透彻科学技术发展限制人们发现宇宙奥秘, 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所生活在的这个宇宙之中的好奇, 关于天空大地形成, 关于山川河流产生,关于日月星河的美好想象, 每个都能编织成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故事。

  在《山海经》之中就有着很多这样的神仙、神兽的传说。 但是追溯起来, 他们的由来是什么, 有没有其他的名称谐音名又是什么。 中华民族崇拜的龙的传说,龙是能腾云驾雾,也能潜水的神兽, 那么他们到底存在吗? 龙的原型是从何而来呢?它的真实存在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诸神的世界》 中都能得以解答

  对于有着美好的想象的人民来说, 他们对于神兽的想象都有着各种好奇和愿望, 究其神兽的由来,也能从日常生活之中寻找到他们的踪迹。在《诸神的世界》从上古的神祗到神兽, 再到失落的文明的追溯, 逐一解开他们的奥秘。 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 这本书还配有大量的图片给予作者更加直观理解图文融合,更能让读者深入的读懂这本书,了解神祗神兽的面貌了。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二):神话绝非凭空造

  中国的神话体系,总是很混乱的。经常出现不同的人做相同事情(比如太阳神的名称),再加上各种时间上,血缘上的混乱,想在中国的神话中寻找出中华历史线索,可谓如大海捞针

  何新老师却能在卷帙浩繁的各种文献含糊不清的民间传说中,沟通经纬,为中国的神话勾勒出清晰画像。《诸神的世界》正是这么一本了不起的书,拨开历史的云雾,让每个中国人认识自己从小就耳闻的神。

  书中很多的观点惊世骇俗:譬如你绝对想不到伏羲就是黄帝,炎帝就是舜帝,龙的原型是湾鳄,凤凰的原型是鸵鸟坦白讲,书中的许多观点让我一时接受不了。但正如作者说“尽管人们在抽象逻辑意义承认A=C,B=C,则必然A=B;但在运用这一逻辑引出具体结论时,他们恐怕还会迟疑”,福尔摩斯说“当派出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最后一个哪怕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

  我们不是逻辑上接受不了,而是感情上不愿意去接受这些事实

  神话对于一个民族记忆和感情。记忆是刻在骨子里,而感情是融化在山水空气里的。我虽然很佩服何新老师的《诸神的世界》,他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一个神话都是一段历史事实,每一位神话人物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所谓“神话绝非凭空造”,但我很悲观地认为,这些新的科学的发现,无法为历史翻案。

  每一段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都是民族的崇拜:我们谈到女娲我们就想到博爱品格,谈到夸父就想到坚持,谈到后羿就会想到反抗......人们常说,欲要灭其国,必先亡其史。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国家的灭亡,必先是他们崇拜的神仙的灭亡,他们曾经流传的神话故事的断绝。一个文化入侵另一个文化,一定会让他的神明统治另一个神。今日中国看古代中国的神话,会有那么多难以逻辑自恰的地方,也是因为这些神话是上古时部落战争,国家吞并的产物。楚国被秦国吞并后,楚地的神就只能存活在在屈原的《楚辞》里,凄美的湘君湘夫人,傲然的东皇太一,这些神明的称号再也没人去吟诵了。

  虽说神话传说背后是历史,是政治,是战争,但何新老师用天下无私态度去为每一段中国神话追根溯源,诸神的世界,在云端之下,正是我们人类烟火人间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三):一个瑰丽而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类都是靠图案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录发生的事,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讲述能力的不同,如果出现了一些人们无法理解的现象或是无法解释明白事件时,这种方法容易出现误差。于是神话传说就诞生了。

  神话故事就是一种古代的民间文学,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一种集体口头创作,包括了各种神鬼故事或者是神鬼化的英雄传说,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封神演义》了。神话的产生表现了古代先民们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追求,是一种精神寄托以及向往,并伴随着宗教的实化展现原始部落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极为幼稚阶段,各种自然现象以及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感到迷惑惊奇恐惧。于是乎,他们对这些现象和变化展开幻想,并神化它们,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神明在主宰。我只想说,原始部落的人民,脑洞不会比现代的我们小多少。看看山海经》里的那些奇珍异兽,再看看三星堆的面具,都让我不得不佩服其创作者们的想象力。但有时我也会想到,如果这些都不是先民们想象出来的,会不会它们其实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只是已经灭绝了的生物呢?

  《诸神的世界》不是一本单纯的神话故事书,是作者“何新文选”系类中,何新解密中国文化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分别是《诸子的真相》《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通过对各种古代典籍深入挖掘,以及研究了多方学术领域,如动物学、图文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等领域后,根据其研究成果写成的。

  在流传了几千年的上古神话中,不论是东西方,最主要的就是开创天地创造文明一类的神明。而这些神明,往往会被人们赋予了及其伟大的创造。同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神的名字还出现了各种写法叫法起源也各有不同。作者通过收集和研究,在多方分析考证后,梳理出神话传说以及神话故事人物千丝万缕关联来。

  书中还收录了近200幅精美的历史图片,有壁画古籍中的插画、古代画卷画册等。在理解书中文字内容时,为我们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的呈现出一个瑰丽而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虽然这本《诸神的世界》不是神话故事,但其为我们梳理和分析了上古先民神秘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远古神话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之一。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神话背后,隐藏这先民某种模糊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心理,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四):丰满的神话世界

  在我以往的认知里面,神话是单纯的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是“后羿射日”、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战不周山”,是一系列丝毫不以现实依托的故事,是听了让人觉得好奇、好玩,是小时候缠着妈妈讲的睡前故事可能由于神话故事的广泛流传和神奇怪诞让我习惯了当成故事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背后的精神世界和文明密码。

  起初拿到《诸神的世界》先是被书中漂亮插图吸引,彩色的插图在书中穿插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值瞬间飙升,让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度也大大提升,毕竟从装帧都可以看出出版社对此书的重视认真的态度。女生吗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即使是读书也是装帧精美更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吧我想!怀着这种期待我翻开了《诸神的世界》。

  开始阅读《诸神的世界》才发现和这本书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以为是它会像《北欧众神》那样,有很多个小故事,属于看起来比较轻松容易不费脑的这种,可是读起来却不是这样的。《诸神的世界》它更像是一部科普类的著作,通过对史料的追溯,大量的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来对神话世界的各种神话形象和事件的来历进行追溯。在查阅史料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文献,有好多生僻的字需要字典,这一点其实挺不方便的,如果在书中的注释中有注音会方便很多。

  再说一下内容,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略有些枯燥乏味,很多都是对文献的和史书的相关内容摘抄和解读,进而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相比于故事读起来不太有趣味性。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师就是大师,哪怕大部分文字都是说明类文字,偶尔穿插一两句流传下来的故事,也会让行文整体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让读者眼前一亮,在枯燥的阅读中产生读下去的意愿

  再者相对于现在毫无文化底蕴积淀的文学作品而言,这本书真的是良心之作,仅仅一个神或是神兽,作者都会参考许多的文献和史书,从各个角度把这个神剖析一遍,旁征博引让单个神话形象丰满起来,而不是简单的对其中之一进行扩散。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更全面的了解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形象,让内容更立体更丰富

  通过对《诸神的世界》的阅读,让我对神话世界更多了些了解,不在单纯的是听故事惊叹过后没有一丝余韵。反而更多了对神话世界背后的精神和文明更多了些向往和深入探究的心理。但可能限于篇幅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太太少,每一个篇章和内容仅仅涉猎了三五个形象和事件,感觉意犹未尽,真希望这本书可以有续集,多一些让读者可以更多地了解神话故事的内涵,源远流长必有其精髓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五):遥远的神话

  最初接触神话,关神的传说是在母亲的故事里,小时候每睡前都会央求着母亲讲故事,听的也大都是一些神话故事。

  中国的神话起源已经很久了,神话的种类也很多,而神话中一个人物却流传这多种故事,而最有意思的就是从众多神话中去找寻最符合真实的那种神话。神话种类繁多,而这些故事又是从哪里来呢,其实看似无极可寻的故事都是有迹可循的。

  《吕氏春秋》、《尚书》、《庄子》、《史记》、《诗经》看到这些书人们大概都不会和神话故事联想在一起,而确实神话故事却在这些书里都有些许剪影

  《诸神的世界》作者从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图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方面来解释诸神的起源。这些学科结合在一起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番神的起源,不造是道听途说纷杂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女娲造人的故事,传说女蜗用泥土捏出了人类,并且创造男女繁衍,女娲补天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可是我们不曾知道的是女娲和嫦娥关系,女娲持矩,因其是阴神,而月亮在古代有名为太阴。而在《嫦娥奔月》的二次分化中,月神嫦娥在这里与女娲,西王母成为了完全不同的第三种神。在关于女娲的故事中衍生出来来的太多种类。

  看到“狐狸精”这三个字我们通常会和狐狸联想在一起,而狐狸是陆生动物。但是狐狸精确和水生动物有关联,看到这里其实我是惊讶的,狐狸居然和鳄鱼有关系,而狐狸的样貌和鳄鱼也是天差地别的,这两样东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鳄鱼别称忽雷,忽雷又称(呼雷),又记忽律。忽雷→忽律→狐狸,根据拟声字音的发生来看确实有关联,而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初次看到一样觉得狐狸和鳄鱼样貌差这么多的两样东西怎么可能有关联,而二者之间确实是于关联的,作者通过这种典籍逐渐的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

  自习想想有时候觉得蛮神奇的,在我的认知里女娲,嫦娥,西王母明明是三个不同的神,而作者却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三者之间的关联,甚至重合起来其实是一个神,可是因为神话的分化有成为三个不同的神。而谁又能想到,狐狸和鳄鱼相差这么多的两种的东西竟然也有关联,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而且非常的颠覆

  书中还收集了200多副精美历史图片,有时候文字给人的想想是无限的,而又有时候文字给人的想象却又是狭窄的,而当文字给我们的想象是狭窄的之后,图片或许能给我们新的思路,而文字图片的结合又是一种新的碰撞

  中国的神话起源颇为广泛,而这都是人类的智慧,在神话故事的不断分化中也有了别的故事,而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关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神话的起源传说也留长颇深。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六):诸神的世界

  中国上古时期的诸神,诸神的世界,对于现代 的我们还有很多是一个谜

  这本书封面很喜欢,而且从小就喜欢听这些神话的故事,也喜欢看这类的书

  一直以为我们中国以九是做为最具有神秘的数字的,关于九的一些演变也非常的多,不过没有想过,五也是呢,真是让人惊奇的,五变成了中国古代数字中最具有神秘性的数字之一,五行,五方,五帝,五味,五事,五德,五常,五虫等

  凡以五为一组的事物,都可配称五行

  屈原作《九歌》九歌的来历,九歌里众神的出处,在后来的典籍中却无从考证,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九歌众神的来历,以及与后来的著作中的相关连处,比如东皇太一是众神之首,位于五方的最中间,那么是皇帝么?据本书记载,东皇太一,就是北极星神,也就是皇帝了

  云中君,在很多的小说中,或者是历史题材的剧中,这个是以男性的形式出现的,不管是宗教的或者是其他的,原来不是,云中君是东皇太一的配偶,古时代,即使是现在,依然是认为阳,阴是共生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宗教观念中,阴,阳不独生,祭阳神必以阴神相妃配,所以云中君是东皇太一的相妃配的女神,而云中君据考证就是女娲,不读此书都不知道这些呢真是太惊奇了

  对于龙,对于中国古代龙的传说非常的多,也不记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只知道,龙是吉祥之物,不下雨的时候,去求雨,求的就是求龙降雨,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长辈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对于那流传了几千年的秘密的传说都有着敬畏的心理。

  龙,真的存在么?

  那最真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

  对于这些,我们心中可能都会存在着困惑,刚好这本书给了我们谜底,让我们可以知道从远古时代到现在的这些神秘的面纱得已揭开

  对于凤呢,凤凰存在么?

  凤凰这种传说,究竟只是一种神话,还是一种可能的历史真相,换句话说凤凰,究竟是一种仅在神话中存在的子虚乌有之物,抑或是在历史中确曾存在过的一种真实的动物

  书中,这些的神兽的解析非常的多,而且所参考的资料也是有理有据,写这类书,考证最关键,作者做到了,而且看起来也不枯燥,整本书读来给人舒心的感觉,而且一个又一个我们在书本中看到的传说中的神秘的一些圣兽的出现,加上那些如今都珍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的图画等,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

  这本书以近200幅的精美历史图片,呈现了一个瑰丽而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给读者以沉浸式的阅读享受

  作者对于《山海经》的深入挖掘,厘清了华夏诸神的起源及流变,并由此分析与解读上古先民神秘的精神世界和文明密码

  于是,对于另一本书《诸神的起源》也有了深厚的兴趣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七):真实的诸神

  伏羲女娲,凤凰与龙,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所有那些与他们有关的故事,都是那么的引人入胜,惹人遐思。然而,对于他们的缘起与变化,却很少有人说的清,说起来,这多少是一件有些遗憾的事情。而何新教授的《诸神的世界》则为我们弥补了这个遗憾,让我们对中国的古代神话体系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何新教授的《诸神的世界》将研究对象放在了中国神话故事与神话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上,并试图以此来理清华夏诸神的起源及流变,最终由此来分析u解读上古先民神秘的精神世界与文明密码。因此,本书在一般读者看来,可能并不会显得那么的浅显易懂,甚至在更多地时候,这本书所表现出来的是高度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但是对于那些喜好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读者来说并有兴趣搞清他们之间关系与源流的读者来说,本书仍然不失为一本极好的进阶之作。 《诸神的世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上古诸神、上古神兽与失落的文明渊源等三个方面来解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的精神世界与文明密码。在这本书中,何新教授提出的许多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带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说关于伏羲与黄帝的关系上。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伏羲与黄帝都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但是两个人真算起来却应当是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传承关系的,但是在何新教授的研究中,通过对诸多古籍记载的比对,通过各种古音字的分析,何新教授得到一个看似不可能却非常合理的结论,那就是黄帝、伏羲本就是一个人,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才渐渐的变成两个神系。同样的还有伏羲与女娲,在大多数的时候,两者都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人们也大多想当然的认为两者极有可能是夫妻或者兄妹,但是在何新教授的研究中,这同样也是一神之名化为二神之名的,两者不但同姓“风”,还同名“希(羲)”,这种研究看似无趣,但是对于搞明白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传承,乃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有的中国人都以龙的传人自豪而骄傲,但是对于龙是不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以及龙又去了哪里,现在为什么再也见不到龙的疑问却始终不绝于耳,更甚者,有人怀疑龙根本就是先民们所杜撰出来的一种生物,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何新教授便对龙这一千古一案做了自己的推测与分析。何新教授通过大量的出图文献、古文字“音”与古代壁画的比对研究,何新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出现的龙,实际上是一种称之为湾鳄的凶猛动物,由此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古代会有活捉龙乃至养龙官、杀龙官、驯龙官等等的职位存在的原因了,只是后来因为气候变化,湾鳄灭绝,才渐渐的有现实动物变成神话动物。人们对于早期龙的崇拜,也多半来自于对这种未知生物的恐惧。这种结论的得出,或许并不能让每一个人的心理得到安慰甚至于还有一些失落,但是,科学与研究不本就是如此吗? 何新教授的《诸神的世界》刷新了我们对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认识,或者传说与真实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通过这种差距的认知,我们也更加懂得了上古先民的智慧与精神世界,也更加的会对自己民族的这种文化传说有更多的敬意吧!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八):在神话的世界里看中华文化的传承

  现在看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等观念在产业上的作用正在体现,越来越多的名家的作品,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比如饶宗颐、钱钟书、沈从文、冯友兰等名家的作品近来各大出版社相继出版、再版,各大图书商城也纷纷将重要的展示位置留给这些名节的名作,让人欣喜不已。可见,一个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开始重视国学、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上的重视就会落实到行动上,我也在最近看了几部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文化考究的书,如《中华史纲》《离骚》等,以及手上的这本《诸神的世界》。

  《诸神的世界》是一本专门考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中华文化的神话系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诸神。众所周知,我们的传说,尤其是神话传说,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以及《封神榜》姜子牙等诸神、《西游记》如来观音孙悟空等诸神、《八仙过海》铁拐李等诸神、《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娘子许仙等诸神,以及我们湖北传说中的七仙女等等,皆是中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代表,无论是关于这些神仙的小说或文化形象,还是无数次的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作为董永七仙女的文化传承地,孝感不仅打造了董永公园以纪念孝子董永和七仙女,还将他们的故事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对外宣传,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的确,神话传说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集中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以及对真善美等崇高品质的追求。他们所创设的这些神明形象并不是品控捏造的,而是有着很深厚的文化起源。

  《诸神的世界》这本书,就是系统的从将中华神话系统里最具有代表性的神明及其所属体系进行文化起源上的分析,为我们理清诸神文化形象形成的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众多国学典籍中的生命想象的描述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为广大读者认清我们的神话体系和诸神形象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是一本精彩的国学书。

  书中对《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进行了追根溯源般的讲解,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去年阅读读客的《山海经密码》对其中的许多神兽的形象认识总是很模糊,结合何新老师的这本书,我就有了清晰的认识。不仅如此,何新老师还对上古神明也进行了分析,包括太阳神、黄帝、炎帝、女娲以及《九歌》十神等诸神明,也是一次文化上的普及。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还对神树扶桑与先民的宇宙观、八卦与外婚制图腾分族组织、“补天”神话与远古地质变迁考、古昆仑:天堂与地狱之山、长生殿与生殖神崇拜等 几个比较重要的神话传说进行了阐述,内涵较为深刻,可作为文化研究的参考。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需要像何新捞着这样的大家多做贡献。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九):《诸神的世界》:浓雾之下,诸神面孔渐清晰

  仍记得幼时,夜晚躺在床上仰望星空,伴随耳边的,就是从母亲口中所讲出来的那些神话。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等……这些口口相传的神话,似乎是有着魔力,对于我来说,是充满了神秘感的,色彩浓厚。 而从古至今,也有着许多的书籍,记录了无数的神佛精怪,像是《山海经》,可以堪称是古代志怪类的第一奇书,书中所记的那些长相怪异,能力又各有不同的神与兽,让人读来不觉啧啧称奇。我曾不止一次的读过《山海经》,对书中所描述的很多神与兽,都可以称得上是十分的熟悉。可作为神话志怪来说,我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书中所述的神与兽,在真正的历史上,它们是否都曾真实的存在过?如果仅是传说,那么,传说的来源,又是什么? 可以说,《诸神的世界》这本书,连接了神话与现实。 《诸神的世界》是由学者何新所著,书中从上古诸神太阳神作为起点,通过文化、宗教、神话、文史、天文、地理等等的多个角度,引经据典来剖析了自上古开始便流传至今的那些神话中的原型。所写到的内容,从三皇五帝,至神兽龙凤、九尾狐,麒麟、混沌、烛龙以及鲲鹏都有涉猎,且对于每一个所提出来的观点,都有着诸多古籍亦或者是古绘图、壁画等等的资料来加证说明,并且,所有引据的绘图壁画都附录在了书中,可以说,书中所提的观点,无不让读者耳目一新,文化色彩十分的浓郁。 着重来说一下龙与鲲鹏。 龙,可以说是华夏一族中最重要的图腾,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龙这种生物本身就很奇怪,它并不像其他的神兽图腾,都有其原型可寻,龙的来源,一直都是一个谜,没有人清楚它究竟存不存在。 而关于龙的说法,作者何新也有过不同的见解。何新在自己的上一部著作《诸神的起源》中,曾否定了上古神话中龙的存在,然而,经过了再一次的查证之后,发现在古籍当中有过多次记载,古人曾捕龙,养龙,杀龙等等。由此,作者何新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看法,再考据了出现记载时期的气候等多种因素,引出了新的观点:上古时期的龙,很有可能是湾鳄。 而有关于鲲鹏的记载是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一段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北冥有一种鱼,名为鲲,鲲越出水面,即化为鸟,又称之为鹏。 北冥,其实就是北海,而在北海当中,有许多的鲸鱼,依照这一点来推论的话,鲲鹏这种神兽的原型,就是鲸鱼。 这一种有理有据的讲述方式,不仅是给读者带来了新的感官,同时,因在《诸神的世界》中所涉猎到的内容非常的广泛的,也能够让读者更为深入的了解神话,以及神话产生时的背景,社会因素等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可以说,《诸神的世界》讲的不仅仅是神话,通过对于神话的追溯,也能让人们了解古时社会的状态。 毕竟,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并不是全部有迹可循的,它们经常隐秘在一片浓雾之下,时隐时现。而这本《诸神的世界》能做的,就是撕开它。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诸神的世界》读后感(十):诸神归位 ——追根溯源是何新

  曾经浮光掠影地读过几页《山海经》,里面充满着各种奇思妙想的存在,让我这个生于此时的俗人惊叹于其大胆的浪漫主义色彩。书里有各种盛产黄金、宝石的山脉,也有生长奇形异兽之地,还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耳熟能详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我从没想过王母娘娘、嫦娥、潇湘妃子之间的联系,从没想到过炎黄、伏羲、玉皇大帝之间的千丝万缕,甚至是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到底是谁先出现。

  《诸神的世界》给我敞开了一扇奇特的大门,它让一些人和事关联了起来,甚至是推翻了早已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初读《诸神的世界》让我对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新,何许人也?孤陋寡闻的我,在百度上搜到的是“何新先生学历系大学肄业,为当代著名学者。是国际关注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日本媒体曾经称其为战略理论家。中国作协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历任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均为专职)。何先生于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学术秘书、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到2012年已出版各种专著50余本,译著1本。60多卷。”这居然是一个那么渊博的学者,涉足可谓之多、杂,由衷地佩服。

  回到书上来,全书共分三大部分:上古诸神、上古神兽、失落的文明溯源。分别讲述了人们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炎黄、女娲(神),龙凤、麒麟(兽),以及八卦缘起演变、古昆仑究竟是哪座山等等。书封硕大的五个竖排版字:“诸神的世界”,按照古代阅读习惯由右而左,期间穿插着各种神话人物、神兽。中上部写着“何新文选”“何新著”的字样,说明这本书只是何新一系列著作中的一部。封底有几段这本书的摘抄。整个封面封底用暗花为基底,如云似风,山状水貌,又似神兽,让人浮想联翩。书中还穿插着古典文献中的插图,美轮美奂。《诸神的世界》涉及到的文献让人眼花撩换,古动物学、考古文学、语言学、图纹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穿插其中,何新试图建立一种“神话考古学”,因为他“从来不认为远古人类都是一些不务实际想入非非的幻想家”,“绝不认为远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仅仅是臆想的产物”。

  整本书找到几处错误:一是第51页下半部分:“亦证明当时(战国未)尚来形成天地开辟之神话也”,“战国未”“尚来”应为“战国末”、“尚未”。二是172页下半部分:“《水浒传》中开酒店的朱贵,绰号‘早地忽律’”,“早地忽律”应为“旱地忽律”。三是211页中下部分:“垂条婵嫒”应为“垂条婵媛”。

  书中有一段话我觉得说的太到位了:“现代人常以为我们的祖先是有幻想狂的神话编造者。而我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却日益使我深信,最高奇的神话也是一定有其现实性的基础,只看我们能不能通过理性的分析破译之。在这个意义,神话不过只是远古人类经验的一种升华物”。无论是多么匪夷所思的神话传说,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着,甚至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名称,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古典文献中找到一丝痕迹,循着这些线索而去,终会剥丝抽茧,最终达到现实的彼岸。

  2019年6月18日

  y四夜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