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识没有办法培养品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知识没有办法培养品德

2019-10-08 11:00:13 作者:勺布斯啊 勺布斯 勺布 来源:勺布斯 阅读:载入中…

知识没有办法培养品德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关于平时读书的话题。是关于读书多到底可不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有智慧疑惑。我说,智慧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人知道了什么——不是他能否回答怎样难解的问题。无论他讲述道理有多好,用词有多得体精妙,都不是。智慧,对我来说,是与品德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智慧所对应的,应该是一个人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又或者他面对许许多多的选择时,没做什么——有时候,决定不做什么,是比做什么更需要智慧的事。那是无关乎文字,或者语言东西。读书没有办法培养品德。因此,读书也没有办法让一个人变得更有智慧。除非,他读过之后,躬身笃行了些什么。而“躬身笃行”本身,却是不需要阅读,也能够做到、做好的事。所谓身体力行”,“行胜于言”,讲的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我有见过一些并未读过很多书,但品德高尚的人。那是令人尊敬的智慧。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之中。比如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字都不识一个。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有德高僧。我也见过一些读过很多书,拿了很高的学位,但却在饭店里,对着服务人员桌子的人——只因为上菜晚了一些。那是件令人错愕的事。当然,我也阅读。而且,常常因为尚算不错阅读量,受到一些让我感到惭愧赞誉。但我之所以要阅读,除了阅读本身是我的爱好,另一个原因是,我的职业是一名作者。所以,总是要通过不同种类的阅读,去寻找更多的,阐述我想要讲述的哲理角度——虽然我常常说,在这一生里,我要讲述的哲理只是一个。然而角度却是无穷无尽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让我把哲理阐述得更清楚。仅此而已。理只是一个理。但无事不是理,无处不是理。假如把哲理比作日光,那它就只是在那里发光,可却无物不照。我没有办法精确告诉你,你心中的光在哪里。但我可以站在这里,站在那里,站在不同的地方帮助确认方向。只要你转向那个方向,你自然而然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而我之所以因那些赞誉而惭愧,是因为读书本身,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和一个咖啡师,好好研磨一杯咖啡,一位厨师好好打磨他的厨艺,并没有本质区别。它不是值得吹嘘或者炫耀的,只是我的本份而已。再多的知识,都没有办法培养品德。但这句话,反过来却是成立的——好的品德,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知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简单的话,出自《论语》,讲的是一个人在家中的时候,应当行孝。在外的时候,则要持敬,讲话谨慎且有信。能与人友爱相处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假如还有剩余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它常常被看作是孔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格的七条标准。也就是:孝、悌、谨、泛爱、亲仁、学文。但我更愿意将其看作一个人求学的基本顺序。所以我很喜欢最后那句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文化知识,并没有行动上的品德修养重要。躬身笃行之后,会自然而然行有余力,自然而然想要学得更多,更精进一些。那是从扎根而生长力量,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若是少了扎根,只是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那么就好像将一颗树移到水边。暂时的鲜好,终久要憔悴的。<END>

  文/勺布斯

  微博@勺布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