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衰老,是失去爱的能力
音乐 | Саша Спилберг - Любить Страшно
麦家陪你读书
昨天的共读中,我们知道了在战场上的女兵,会渐渐去除自己的性别,失去变美的能力,失去做母亲的资格。
但唯独一点,是战场上的禁忌,很少有人主动提及,也没有人会高谈阔论,那就是爱情。
在战场上产生的爱情,无疑是在和死神赛跑,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在谈论的时候,尤其显得小心翼翼。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感情,即便是两人有幸坚持到胜利之日,也很少可以走到一起。
两人不愿意一起去回忆那段不好的经历。彼此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对方看到那段不愿意回忆的过去。
因此,大多数人选择分开,让自己可以慢慢遗忘战场上让人恐惧的一切。
其实很多人在走入战场之前有过誓言,不允许自己在战场上卷入感情的旋涡中。
而在前线,恋爱也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被上司知道,其中一个人就会被调往另一个部队。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也依旧选择偷偷恋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更多人存活下来。
爱在一定程度上,是战场上让人唯一觉得安心的东西。即便是很多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但是她们也愿意去尝试爱恋一场。
那是二十岁的她们,最想要做的事情。
有一个医生,她叫叶芙罗西尼亚。她和自己的丈夫同一时间去到了前线,两人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但在战争胜利的时候,叶芙罗西尼亚的丈夫却因为一个弹片瞬间丧命。
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接下去的生活,应该是再无硝烟才对。
但是,叶芙罗西尼亚却在这欢庆之时,迎来了丈夫的遗体,她生怕丈夫的遗体被人带走埋葬,紧紧抱住不松手,以此来宣示自己的主权。
在战场上牺牲的人,你甚至来不及给他们祭奠。战场上的尸体,会被负责人从各个地方收集起来,当天晚上就挖一个大坑掩埋。
对于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来说,她们总是不愿意自己的丈夫马上被埋葬,而是想要争取多一点的时间和丈夫相处。
有些人,会选择把丈夫带回老家,叶芙罗西尼亚就是这样做的。
战场和她们夫妻所在的家乡,相隔几千公里。一路上到处兵荒马乱,很多人看到她执意要带死去的丈夫回家,一度觉得她精神失常。
她在军营里崩溃地喊:“自己和丈夫的房子没有了,照片没有了,如今只想把丈夫带回老家,留下一个坟墓,这样她才可以在战后知道回去哪里”。
于是,上级终于专门为她派了一架专机,让她回去埋葬丈夫。
叶芙罗西尼亚在飞机上,抱着丈夫的棺木,她感觉自己渐渐失去了知觉,失去了灵魂,似乎同丈夫一起远离了这个世界。
也许很多人认为,战争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死亡。但是,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比死亡还要让人痛苦。
有的人会亲眼目睹家人为了保护她们而丧命,她们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愧疚感。
有一个侦察员加入了游击队,为了知道她的踪迹,敌人把侦察员的母亲抓了起来,想方设法折磨她的母亲。
而有一次,在和敌人正面交锋的时候,她被俘虏的母亲甚至不幸丧命。
她不顾炮火,像是疯了一般要去找到母亲的尸体。当时被枪杀的人,尸体都丢进了一个防坦克壕里,然后用推土机再碾压几次。
她用手把母亲的尸体挖了出来,然后当场昏死过去。
在战争结束后,她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家乡的亲人早已不在人世。原本一大家子人,最终却只剩下她自己一人。
在深夜她会陷入习惯性的失眠,在自己的心底一直都有一个声音告诉她,母亲是因为她才丧命的。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但是对于她来说,时间越久,她越觉得苦不堪言。
她记得和母亲一起面对敌人时,双方发出的惊恐声音,她觉得这些声音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好不容易睡着,也会以为窗外的说话声是敌人来袭,立刻惊醒过来。
这种影响还不是最致命的,母亲因她而丧命的这段经历,让她不敢和人结为夫妻,不敢要孩子。
她害怕战争再次到来,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因为她得不到好的结局。
她在尝试多种办法之后,靠着阅读有关人死后,如何疗愈悲伤的书籍寻求救赎。她急切地想要知道,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但是,她在年老的时候,又很害怕死去,因为她不知道如何面对曾经因为她丧命的母亲。
很多女兵的家人,都在战争中丧命。到了最后,她们甚至都感觉不到战争胜利带给自己的喜悦,反而是在结束之日痛哭流涕。
有的人离家多年,容颜的改变,让父母都对她们感到陌生,完全认不出眼前这个人和自己有血缘关系。
有的人,离家时完好无缺,但是战争结束以后,身体已经失去了一部分。
她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身体的重要器官,即便是回归到正常生活,也只能和疾病,和那个不算健全的自己没日没夜地战斗。
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讨论爱情,都是会让人觉得幸福的一件事。我们可以想象,当爱成为禁忌,这是何等的残酷。
因为这种特殊性,大多人在讨论爱情的时候没办法完全放松,她们的甜蜜,也无形之中其实更像是一种负担。
她们在享受甜蜜的时候,也同时背负着生离死别的重担。但是,在残酷的环境中,也因为爱,很多人才得以活下去。
如同很多士兵说的那样,没有爱,自己也很难再坚持下去。
她们不是在违反部队中不允许恋爱的规定,而是在寻找一种可以让自己感觉到温暖的情感寄托。
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离去,但是她们至少彼此经历过。
比起自己的死亡,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
为了加入战争,很多人不得不远离家人,孩子,这是她们在国家和个人情感方面作出的一场抉择。
很多人其实心底很清楚,选择进入战场,到底预示着什么。
她们清楚,这一别可能是永别。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料想到,自己的选择会给家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敌人无法战胜她们,她们的家人就成为了新的目标。
离开的时候,一家人送她离开,回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在等待,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觉得悲凉的一件事。
胜利最终到来,但是其中的代价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带着对亲人离开的愧疚感生活,这一点也不轻松。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没有硝烟,有的只是孤独和折磨。
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场上谈论爱情是奢侈的,可即便是这样,很多人却在偷偷恋爱,因为爱可以拯救人。
爱可以给人动力,让人不惧衰老,但是比衰老更可怕的,是亲人因为自己丧命,当事人只能在对亲人的愧疚感中,孤独地度过余生。
明天我们看看,经历过战争的女性,如何在封闭自己中成为了边缘人。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上期回顾:《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精读第4天:这群不能当母亲的女人,让我在深夜痛哭领读人:沈寒冰。未来很长,不想投降。个人公众号:「沈寒冰修心居」
主播:潇君。爱茶爱狗爱NewAge, 用声音传递身边的美好。新浪微博@沐芷卿。
责编:琴叶榕
背景音乐:Саша Спилберг - Любить Страшно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