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秋天为什么容易想家?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秋天为什么容易想家?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2019-10-28 21:31:54 作者:中国精致生活 来源:星期六散文 阅读:载入中…

秋天为什么容易想家?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点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回归自由沉静坚韧 ^

  ■ 星期散文 刷洗一周浮尘 ■

  来源:物道()

  作者:物道君

愁,就是秋天的心。秋里最浓的愁,要算是乡愁。连清川说,人们来到了冷冰冰的城市之中,成为无人看护的孤儿,这是人们眷恋家乡根本原因秋风让城市变得更加萧瑟,于是乡愁便像片片落叶,在心间堆积成山。图片豆腐脑是辣的-摄图片|科然976-摄

  乡愁

 / 中国人的遗传基因 / 长相性格会遗传,人的情感也会遗传。在秋天里对故乡的思怀之情,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过去农耕时代,秋天总有一场最盛大的收成游子奔赶回家帮忙,父母难得盼来一家团聚,迫不及待把第一口丰收做成满席饭菜。秋收不久,严冬封死了河道马路,人们也只有跟家人簇拥,过起深居简出的冬藏生活就是这样,中国人开始在心里落下一块思乡的疤,秋风一吹就隐隐作痛

  图片|阿伦757-摄

作家洛水说每次秋天脱光树的同时,他感觉身上那套让内心故作坚强盔甲也被脱光了。有次母亲电话问他假期能不能回家帮忙收庄稼,他闪烁其词后母亲便笑着说,“也就问问,不回来也没事,我和你爸还没老。”图片|重庆六娃-摄图片|魔幻中的现实-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颠沛流离时候,母亲小心翼翼的爱也一样流离失所有些事情、有些痛不得不承认,母亲不只想念儿子,也更需要他了。秋里思乡好似中国人特有的遗传病,故乡会成为游子的伤疤,而城市变了母亲的伤口图片|冯春风-摄

  秋景

 / 时刻提醒我们思乡 秋天容易思乡,也因为这个季节的一景一物都在提醒人们回家去。树叶挥别枝干,回归土里去寻根。再有那鸿雁,辛弃疾一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道尽多少离家之人的心声。就连《诗经》这么久远的歌也知道用“秋风”起兴,唱那个回不去的故乡、或者唱那个在家乡守望的人。

  图片|老拾-摄

图片|赵永清-摄你听那《东山》唱的: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歌者这时本该在家里忙秋收,如今眼前却只有荒凉:屋外爬满瓜萎、屋里爬满土鳖,门上挂满蛛丝,田边印满野兽脚印,夜里只有鬼火没有人影……图片|漂泊的风-摄图片|闲云远鹤1965-摄听歌者一遍又一遍唱着“滔滔不归……”让我想起,这时老家石榴也该红了吧,我本该帮外婆摘下红透的石榴,陪她颤巍巍走到村口叫卖。现在我回不去了,我像一条无助沙丁鱼,每天被压缩地铁车厢里,在公司出租屋之间颠来倒去。有时在路上突然听到一句熟悉乡音时,便会想家想得要哭出来。秋风,像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乡音。图片|行路人-摄

  秋思

 / 每逢佳节备思亲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你看秋天的那些节日。先是夏末秋初接连七夕和中元,抹上一层重逢的底色;随中秋月满,团聚之心也盈满起来;行至重阳,思怀的情绪开遍山野。图片|行无界思无疆-摄这就像我们的先人故意在秋天安排的一场美丽的巧合,不知先有乡愁还是先有这些节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多时候都会在节日文章里看到读者留言说:“传统节日的味儿一年不及一年。”确实许多节日都慢慢失去最初的意味,但我们依然不问究竟地年复一年坚持在过。叶圣陶也曾说,他家里过节一切都马虎得很,不如以前的长辈但如果废止过节,心里会很不安,因为已经成为了一代一代人习惯图片|Jacki-摄图片|JoeyKuo-摄有时会想,故乡跟这些传统节日很像,时代让她物是人非。有时过节回家,想重温一下小学门口那家云吞面的味道结果已经成了便利店。张佳玮也说,那巷口的树、那邻居家的猫狗、跑过的路、摔过跤的公园,出去一趟,回来,什么都变了,有时找个老地方还要靠手机GPS导航真正的故乡在我们离开的那一刻就不在了,很多时候她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地名为什么我们还想回故乡?

  图片|风一样的婶子-摄

图片|虚实之间-摄张翰出洛阳见秋风起,想故乡的鲈鱼纯羹,于是回去;王小波听写老华侨回国被北京姑娘用京片子骂,又惊又喜,被骂也爽快得很。我们回家,母亲会做好我们爱吃的咸鱼肉饼;我们回家,会去找儿时的闺蜜聊那年一起追过的男娃。只有在故乡,我们才能看到那段无忧无虑少年光影,这是我们习惯的地方。于是每次回去都能让我们感觉:回来了,真好。

  图片|《风味人间剧照

人虽然健忘身体的习惯却很难改,就像故乡给我们的胃留下的记忆乡音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冯骥才说:如果你对自己生命的有神秘感寻找自己生命的由来那么找来找去,一定会回到自己故乡。

  如果你年近半百

  长按上图 加入我们

  看点这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