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延安巡思 读懂延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延安巡思 读懂延安

2019-11-26 12:32:32 作者:文明 来源:文明网 阅读:载入中…

延安巡思 读懂延安

  延安巡思 读懂延安

  发表时间:2018-10-30 来源:常德文明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在一个阳光灿烂日子里,满怀崇敬虔诚,走进了一直让我顶礼膜拜、心驰神往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一路观瞻,很难见到纵横交错的通衢大道,也见不到鳞次栉比摩天大楼。处处看到的是淳朴厚重红色底色深深感受到的是穿越历史时空,直入人心的一种信仰力量

  我默念着“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名句,来到宝塔山下,深情仰望着巍然矗立的宝塔,顿觉一股灵动气息扑面而来,将我纷飞的思绪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如火如荼的红色年代。是啊!在那个年代,这神奇的宝塔像是一支无声的号角,以汇聚万众一心的力量,招引无数有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四面八方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也像是陕北上空一颗璀璨夺目红星照耀着全中国,并吸引了白求恩、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前来延安参与探寻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则成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其历经枪林弹雨洗礼的一砖一石,都承载着那个翻天覆地光辉时代叱咤风云英雄人物,他铭刻着无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自幼就着迷这些个英雄故事,懵懵懂懂的我对小米步枪居然能战胜飞机大炮神话般的故事大觉好奇。那个时候共和国刚刚成立,每当我们佩戴着红领巾五星红旗行队礼的时候,老师总是要对我们讲,红领巾是五星红旗一角,都是革命先烈的鲜血而染红的,同时要跟我们讲红色的故事。许多的红色故事中最难忘的就是红军长征路上、延水河畔、宝塔山下的故事。我就是在聆听红色故事的过程中长大,渐渐地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熟稔了革命摇篮延安,认识了革命的核心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而产生了立志要跟党走的初心一晃近70年过去了,我现在已是一名有50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今天能在桑榆之年前来延水河畔、宝塔山下“寻根问祖”,寻找自己最初最纯的灵魂,如同游子回到是暌违已久的母亲怀抱激动不已,幸甚至哉!

  当我走到杨家岭依山而建、凿土而成的窑洞群前,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逐个打量着窑洞,寻觅人们当年的足迹。有一个窑洞我里里外外看了个遍,不觉得它与普通劳苦农民所住的洞子有什么两样,木制的门窗油漆都没刷,碎屑剥落,简易的床也是用粗糙木头钉制而成,办公桌椅还有点坑洼不平。当年毛主席就是在如此简陋的窑洞里踱步、思索运筹帷幄。“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挥毫疾书,写成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气势恢弘论述精辟笔力犀利,且文采飞扬的旷世名篇完善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并筹划着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治国纲领……我久久凝视着桅灯笔硕,陷入了幽思遐想。我在想,在如此艰难险恶的生存环境下,伟人们何以13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穷山沟里的“穴居野处”何以能同大都市洋楼豪宅相抗衡,终究以弱胜强,夺取全中国,赢得最后的胜利?“历史,往往经过时沉淀后可以看得更清晰”。此时此刻,风清气正的窑洞氛围让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体悟到,当年小米加步枪同飞机大炮的拼杀,实则是一场精神思想的较量。深深扎根于劳苦大众始终代表着人民利益的伟人思想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的!共产党的胜利,实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说到底,是人民的胜利。先贤有云:“曾是当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从延安,到梁家河,颇接地气,特有底气的陕北窑洞精神向我们彰显着一条十分简朴定律:初心在,民心也,惟有得民心,方不负初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延安巡思 读懂延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