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灼人秘密》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灼人秘密》经典观后感集

2019-12-08 23: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灼人秘密》经典观后感集

  《灼人秘密》是一部由赵德胤执导,吴可熙 / 宋芸桦 / 夏于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灼人秘密》观后感(一):后现代意识非常强烈的电影。

  怀揣明星梦的女主角终于得到一个在谍战片里演女一号的机会,谍战片里的台词也暗合现实中女主角心境:我实在受不住了,他们不止摧毁我的身体,他们也要摧毁我的心。带我走,到哪里都可以。只有跟你在一起,我才会有自由。我爱你。而男主角的回应更像是来自于这个世界的回应:我没办法,我们走不了,我也爱你——可这个世界不爱我们。

  逃无可逃,退无可退。这个世界是个大监狱。它困住了我也困住了你。无论戏中还是现实都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欲拒还迎,退步不成进。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此处与彼处、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千头万绪暧昧不清。因此焦虑,因此虚无。

  《灼人秘密》观后感(二):走火入魔

  一个女演员可以为了角色(上位)去到什么程度?脱衣?扮狗?还是跟导演老板上床?所谓底线,其实在名利面前不值一哂。

  人这一生就是为名利(名是精神需求,利是物质需求)而来。为了名利,很多人往往不择手段,甚至伤天害理。我理解,但不接受伤天害理,不择手段,还是有一条底线在,但生活每每连你的内裤也硬生生扯掉。

  做直播的人难道不是有一台专用手机嘛?我还看过直播中有人用直播的手机接电话的,虽然我直播看得少。

  杀狗。太残忍了。

  女主吴可熙有点像任素汐(也有一点像白百何)。演技也还不错

  男助理熟悉,原来又是郑人硕。

  宋芸桦挑战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角色,尚可。

  很多年前,有个混影视圈的小演员传言冰冰同学为了上位可以跟剧组各个岗位的人爱爱,因为制片编导摄影灯光化妆造型等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影响一个演员。当然那只是江湖传闻,而且多年前的影视圈没那么多机会,要演戏就要付出比今天多得多的代价

  导演赵德胤,终于不拍缅甸了,但却走的依然是偏门,有点《索多玛120天》的意思,当然温柔得多,但还是有点恶心

  《灼人秘密》观后感(三):趙德胤大失敗

  同學在螢幕裡挾水餃給吳可熙,驚奇又驚喜,還在黃尚禾後面吃便當 超現實故事是要在每一場戲留下對應線索 ,導演卻死命懟到觀眾面前 ,上下半場完全的結構災難 把三個角色比喻三個圓圈 ,電影就被三個有缺口的圓圈包住 …蛤 ?… 雖然眾星雲集 ,成品破碎無章也是白搭 吳可熙是很棒的演員 ,《灼人》略壓抑和哭戲沒有把魅力表現 ,趙的前作提供演員固定空間發揮 ,此回像被運鏡帶著跑 … 很好奇影后製造機」楊雅喆導演是怎麼調教的 夏于喬 ,綜藝感顏藝實在突兀 宋芸樺若不演學生妹 ,嘗試演張作驥的電影感覺可以 《灼人》明顯有三個電影作者手痕 1.大衛林區 2.今敏 3.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Eraserhead》的聲音設計 《perfectblue、千年女優》借鑒 《black swan》的手持 聲音可加強畫面外的提示 驚悚片、緩慢電影常用於加強空間物件線索潛意識波動(?)之類抽象表達 《灼人》聲音設計卻時不時喧賓奪主:放盤子、點火的瑣碎日常聲響刻意放大音量 ,到重點伏筆出現 ,觀眾只覺得很吵 上半場的運鏡多dolly長鏡頭,我確定是營造「看不見的動態」甚至「林區感」,敗筆是下半場的手持破壞前面的沈浸 拿預告片學狗叫試鏡戲為例 ,電影採俯視手持 ;若有考慮到前後文 ,可以指示攝影師趴下當狗與角色同高提升此戲的合力和張力 故事安排的符號與情節簡直粗糙至毫無關聯 ,導演自己看得懂啦 ,當宣傳時不停強調電影放多少符號不就變相承認故事搞砸嗎 ? 試鏡的戲 其實出現兩次,兩次皆剪接在凌亂的下半場 ,黑人問號 …其中一場移至上半段照時序剪接 ,第二次的試鏡可以達到不安的「重複」 關於Me too、性別取向探討 …跟沒講一樣 ,拍出來當噱頭罷 ,到底主角有沒有被迷姦造成心裡傷害不重要,人會用各種方式勒索對方心態,這個大前提認清其中差別...... 《灼人》劇本的控訴因為「疤痕」直接淪為「看點」給記者宣傳 還有廁所不關燈、檯燈裡的壁虎我不願多想 ,很累 趙德胤《華新街記事》《海上皇宮》《冰毒》很明確導演敘事的武器是什麼 但... 《再見瓦城》《灼人秘密》製作的失衡 及 《挖玉石的人》《翡翠之城》《十四顆蘋果》三部不真誠的紀錄片 希望趙德胤導演重新思考自己的創作裝備挑戰一部真摯電影

  《灼人秘密》观后感(四):心理惊悚类型为这个MeToo运动下的揭秘故事找到准确的表现角度

  一向擅长拍摄泰缅边境非法移民题材的赵德胤导演初次入围戛纳,竟然是一部心理惊悚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他与昆汀•塔伦蒂诺熟络起来,还邀请后者去欣赏这部新作的首映,这一点都不让我感觉意外。赵导演早期的几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在向昆汀致敬,《归来的人》里面的小孩街头枪战对应《落水狗》,而《穷人麻药榴莲•偷渡客》的环形叙事结构呼应经典作《低俗小说》。然而,没想到的是这部新作的致敬对象却从昆汀转移到大卫•林奇了。据说,这个原创性十足的剧本来自剧中女主角吴可熙,是她根据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丑闻获得灵感创作出来。她的编剧才华有点让我感到意外,但尚未达到惊艳的程度。这个大卫•林奇风格的剧本明显有着《穆赫兰道》的模仿痕迹,同样是默默无闻的女演员一心想成为明星的艰辛历程,在这条成功之路上却遭遇令人咋舌的非人虐待难以启齿潜规则。 前半段描述女主角为了成名,不惜裸露演出,忍受烂导演的呵斥虐待,甚至在片场遭遇爆炸而受伤。后半段描述她凭借影片一举成名后,回到自己家乡遭遇父亲病发,讨债人上门追债,以及她和秘密同性恋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故事,情节开始陷入极具大卫•林奇色彩的心理惊悚悬疑情节里,并在一个离奇荒诞的性侵犯场景戛然而止。相比起前半段不动声色的心理分析编排情感铺垫,后半段的处理则过于炫技,剪辑和声音处理有盖过情节和表演嫌疑,剧情开始随着女主角的心理变化而陷入混乱之中,结尾的两场试演场景的反复出现属于肤浅的点题,没能带出更深层次的启示。 影片的风格着实跟赵德胤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真实幻想界限飘移不定,不过这种尝试在前一部剧情片《再见瓦城》里也有牛刀小试的闪现。令人惊喜地,那个场景里的蜥蜴再次出现在本片的某个细节里,产生有趣的互文性。摄影机缓慢前后推移营造出不安的压抑感,以及众多象征符号接踵而至地出现(饺子、蜥蜴、蟑螂、狗)令这种怪异氛围感贯穿影片始终。三位诡异莫测的女性角色有着模棱两可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看来,同性恋人与试演竞争者都似乎是女主角多重压力之下的极端心理状态投射,这种设置跟《穆赫兰道》里女主角想象出来的女同性恋人如出一辙。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风格化的女性心理刻画为这个MeToo运动浪潮下的电影圈揭秘故事找到了最准确的表现角度。女主角吴可熙反复说的那句台词不仅突出她为演绎戏中戏角色而付出的努力,更反映出她在现实环境中遭遇的精神虐待。看得出她在影片中的演绎相当卖力,却不如当年《血观音》中的收放自如,更难以媲美她在导演早期三部曲里的原生态演绎,无论是肢体还是脸部表情都看得出有太过刻意的表演痕迹。

  《灼人秘密》观后感(五):用力过猛的控诉

  从2017年末开始,一场由以控诉好莱坞著名电影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对多名女演员性侵的运动在美国展开,并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掀起了风暴。这场运动被成为“MeToo”。在此之后,这场对娱乐圈黑暗内幕的控诉风暴刮向了全球各处。 这或许便是吴可熙创作本片剧本的契机,她此前凭借《血观音》真正为大众所熟知。这个剧本,交给了与他长期合作的缅甸华语导演赵德胤,此前一起合作过的《冰毒》《再见瓦城》都曾在国内外取得良好评价作为他的第五部导演长片《灼人秘密》,更是入围了第72届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无疑更是加大了大家对这部作品的期待

  但当如今终于看完全片时,从心底涌起的第一个感受便是:深感可惜。本片讲述了一个渴望成为演员的乡下女孩去台北追梦的种种经历,故事涉及性爱情、亲情梦想元素以及最关键的MeToo主题,并被导演赵德胤塑造成了心理惊悚片形态。可最后的结果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却都不尽如人意。 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被最早发布的那张剧照深深吸引,吴可熙以一个复杂的表情站在布满金色灯条的红色走廊内。一瞬间便会想到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霓虹恶魔》,同样是娱乐圈,同样是追逐梦想的女性。不过全片并没有都维持成这样极其夺目视觉风格。更多的镜头都做成了低饱和微微灰白的质感,非常的阴森而诡异。在本片的世界里,台北的美被充分压迫。开场当吴可熙饰演的女孩妮娜走在街道上,伴随着诡异的音乐,路上的行人仿佛都是没有表情没有灵魂空壳丧尸。 之后妮娜回到了住所中,开始煮起了饺子,并打开了直播。妮娜端着盘子,用筷子夹起了一只饺子,吹了一口气,多么灼热的饺子,洁白的饺皮里包裹丰富的馅料,就像秘密一样。本片的一个重要意象水饺“自此开始引入,并在之后多次出现,而每一次出现,都是对痛苦秘密的一次唤醒。 在一段戏中戏里,妮娜饰演的情报人员在水饺里吃到秘密的纸条,既代表着戏中戏的秘密,也暗含了令妮娜痛苦的秘密。她第一次、第二次的表演,都被电影里的导演喊卡然后大骂了一顿。导演没有顾及才吃下水饺而无法说台词的妮娜,让她水饺吃嘴里之后必须要讲话。当妮娜解释原因,导演便回复他不在乎什么现实,要的是戏剧性。妮娜满嘴食物含糊糊地说完台词,导演反而立刻说这次非常好。留下满嘴水饺并茫然的妮娜,那水饺夹杂着她的疑惑,还有她从以前到现在对表演的认知,而往后还有更多场戏都在不断地颠覆她对拍电影这个领域原本的认知。而这一切,都指向内心最深处的那个灼人秘密。 又是一场戏,导演为了要逼出妮娜的情绪,用极其激烈的手段,辱骂演员,掐演员的脖子,扇演员的耳光。最后妮娜面目扭曲的满脸泪水完成了那段戏,我们似乎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表演的哪些又是妮娜的真情流露

  经历这些令人痛苦的拍戏过程之后,之后在休息室用冰袋敷着脸的妮娜,分到的餐食依然是一盒冰冷的水饺,痛苦被反复唤醒,此前的每一句台词“他们不只摧毁我的身体,他们也要摧毁我的心!”都在电影的现实中得到应验。 妮娜去为电影试戏时,踏入那个1408号房间,镜头的焦点便从妮娜的背推到了制片人桌前的饺子上。他单独坐在沙发上,一种权利的威压扑面而来。随后的试戏过程带有着一种猎奇的惊悚感。在整个空间内,所有演员都几乎被剥夺了“人性”。也终于,那个灼人秘密在最后被揭开。 整个叙事结构也终于豁然开朗整体上看是一个打乱时空的解密式结构,从片名开始就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悬念,不断的强调女主角心理的痛苦也是在不断吊起高悬的谜底,用一块块似真似幻的事件拼图逐渐构筑整个故事。一直到故事的最后,才将这个谜底让观众看到,一切也才真正水落石出。这个结构固然是巧妙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深藏的谜底不足满足如此之久的铺垫,那么对于观看感受则几乎是毁灭性损害。会呈现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人物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对于主角,本片绝大多数篇幅都用在对其的刻画上,然而吴可熙本人的表演却呈现出一种夸张过头的感觉,尽管妮娜这个角色的身上背负着许多的压力苦痛,但这种表演几乎让人难以信服本片的现实性。而女二号Kiki这个角色,作为妮娜的同性伴侣发挥效果极为有限,与女主角的关联性非常有限,对于二人的情感刻画也太浅。 红色作为本片母题的代表颜色,却仅仅在那条长廊中被强调。我想长廊在片中不仅制造着强烈惊悚感,也充当了妮娜的心理空间,起着类似作用隧道与走廊却毫无突出的视觉风格,导致红色本该拥有的强烈表意几乎被取消了。 本片在许多细节之处是有所用心的,试戏的房间号1408,经常出现在斯蒂芬·金的作品中,通常作为藏有恐怖秘密的空间出现,在本片中也充当了一个完全的男性权力空间,并在此发生了那次性侵。而女主角妮娜(Nina)这个名字则会让人想到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作品《黑天鹅》中的主角,本片在故事层面上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未尝不是对该作的一次致敬。 最后我们所看到的结果就是从导演到演员都发挥了十足的力气,但最后却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及一个比较浅显的主题。能看到他们控诉的决心,但始终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 不过尽管本片有着诸多的问题,但不妨碍它有着一个值得被肯定的主题。当片中的女主角为了得到一部女性电影的主演而被迫接受了男性的暴力与压迫时,这种讽刺感足够让我们进行反思。权力不该是用来制造不平等待遇和压迫的工具,对于女性在诸多行业中的位置,我们也该重新审视一下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灼人秘密》观后感(六):这部让女演员脱衣、崩溃、学狗的台湾电影,告诉你有爱有梦有多难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以杨德昌、侯孝贤、李安、蔡明亮等导演为代表的电影人,不断创作出了一批艺术水平极高的台湾文艺电影。

  而在近年来,台湾电影却鲜有佳作问世,但是仍然有人薪火相传地继续拍摄着台湾文艺片,秉承着台湾文艺片一贯对于现实与人生的锋利剖析与深度思索,比如这一部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大尺度台湾电影《灼人秘密》。

  01 一条小网红上位成功的血泪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台北的网络小主播,多年以来没有放弃对于表演的梦想,她因为参演了一部大尺度电影而遭遇了一系列风波与伤害。没想到遍布于东北的网红主播如今已出现了远隔千里的台北市,而两地直播间的“撩骚”与“打赏”似乎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最大的差别来自于直播间外主播的内心。

  主人公在过去的数年间虽然是偶尔做过群演,但一直并没有放弃对于表演的渴望与热情,所以当一次电影演员招募需要裸戏时,她决定还是要去试一试。她根本没有料到,噩梦随即便拉开了帷幕。

  拍摄前被制片大佬“潜规则”,拍摄中被苛刻导演“压迫”到几乎崩溃,还因为“特殊情况”发生意外险些出了危险,影片完成后又被媒体大肆追问“3p戏份”……

  台湾电影直面现实阴暗面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行业黑幕与无良媒体被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而小演员的“上位”之路被赤裸裸地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正如“戏中戏”的台词所说:“他们压榨的不仅是我的身体,还有我的灵魂……”

  一条小网红上位大影星的成功之路,充满血和泪,那柔弱的身体和心灵保守凌辱与压迫,怎么让人不动容?

  02 一部披着惊悚片外壳的文艺片

  尽管影片的内核秉承着台湾电影一贯的强烈人文性,但是导演赵德胤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惊悚片的桥段与手法,让片子多了几分让人“触目惊心”的段落。

  片子的“底”在临近最后才揭开,但是前面做了多次“铺垫”。十分吓人的“噩梦”与“错觉”一再出现在了主人公的脑海里。片子在场景与氛围的营造, 有种带有库布里克经典之作《闪灵》致敬的味道。

  把惊悚片的元素加入到一部偏写实的文艺片体内,貌似是两种不搭调的类型叠加,有点难以融合,实际却藏着作者的匠心所在。

  这部电影前面所有的“惊悚戏份”,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一样缠绕着主人公,如影随影一般渗透到了主人公的生活里和内心中。使用惊悚片的元素意在表达,那些“噩梦般的经历”对于主人公造成的是一种无力拜托又深深入骨的中伤……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内心所经历的颤抖,恰好能与主人公风声鹤唳的内心,形成共鸣达成共情。让观众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所遭受到的刺激与疼痛。这种惊悚片为表、文艺片为里的手法,对于本片十分贴切且尖锐有力!

  03 一条到头来遍体鳞伤的伤心狗

  作者并不甘心只把主人公在理想方面的伤痛展现出来,而是更为立体又全面地把她的原生家庭与边缘爱情和盘托出。

  在事业方面备受煎熬的她,家庭里也承载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母亲住院心脏急需做支架手术,父亲投资失败又有抑郁症,而心爱的狗狗(名字颇具反讽意味儿,狗名叫“奥斯卡”)又惨遭毒手……

  主人公的爱情也并非一帆风顺,欲说还休的同性之爱是她心中隐蔽又敏感的角落,同时也是她极为稀缺的心灵慰藉,一场同性恋人的亲密,或许才是她的唯一幸福时刻。

  她的幸福来自于同性,她的痛苦也来自于同性。当她惨遭“同行”的报复以及唤起“伤心往事”时,她那颗不堪重负的心灵又遭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那个被塑料膜挡住敏感部位的她跑到大庭广众之下时,她的身体与心灵都被暴露得一览无余。

  “狗”是本片的重要“意像”,一场“两条狗互相凌辱”的戏份旨在揭示着当代社会“人对人是是狼”的残酷真相,另外一场“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戏,则直接激发了“制片人”的兽欲,赤裸地揭露出了兽性中的野蛮与丑陋。

  主人公就像一条遍体鳞伤的狗,在冰冷的现实中饱受欺凌,让人心疼发人深思。

  作者不惜用“脱衣”、“崩溃”、“学狗”等大尺度戏码,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有梦有爱的弱女子的人生,真的是太难了……

  《灼人秘密》把这些卑劣的人间景象展露出来,其实在影片背后流露着作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悲悯情怀。片子结束在女主演被凌辱时那张痛苦不堪的脸,让我们不禁感慨,世界尚有黑暗角落,唯愿阳光可以普照!

  《灼人秘密》观后感(七):走不出的血色迷宮,渡不過的輪迴劫難《灼人秘密》

  影院好读版

  作為趙德胤第五部劇情長片,灼人秘密無疑是其生涯以來最大膽的嘗試,第一次拍心理驚悚片,就像第一次騎腳踏車,雖然歪歪斜斜,但仍然成功迎風而行,走出詭譎怪異的邪道,並遊走在cult片與大作之間,更重要的是,作為心理驚悚電影,其並非一部劇透了就被榨乾價值的電影,其秘密並不存在於迷宮中心,而存在於迷宮的轉角與牆面。

  要比喻灼人秘密這部電影的話它就是一個被毀容、被分屍的美女,她的臉爛了,身體分家了,然而從其模糊的輪廓與殘留的香氣中,我們可以嗅到那妖魅的鮮紅香氣,觀眾以其殘肢作為拼圖,以妖香為指引,在拼湊的過程中因為錯誤的拼湊發笑、或者心驚都是正常的一部分,進而漸漸入魔。當劇本非出於己手,甚至說的事情與自己沒那麼相關、沒那麼切身經歷,而是一定程度上由飾演女主角的吳可熙所主導時,對於這種從吳可熙過往作為新人演員被羞辱、冷落、打壓、施暴的經驗,以及年少時舞台劇免費表演的經歷混和在一起,加上國外metoo等等原料,又加上愛情、親情、夢想等等不相容的價值選擇,這一大鍋雜匯在趙德胤手中,反而攪和的有聲有色,因為他藉由吳可熙做為支點,平衡了自己作品裡向來過多的個人色彩,而這也是為何本片對趙德胤來說是重要的,作為一個突破點,他進入了一個真正的「他者」,無論是台北的熙嚷,或是鄉下的空曠,亦或美容診所或飯店裡連綿不絕的通道,他都拍的鬼氣森森,以致於這個鄉下女孩妮娜北上前往城市追求演藝夢想這種刻板的故事變得有更多趣味,在身分變換之中,其主題是關於他者如何侵入自我,而自我外化成他者,也因為如此,本片從頭到尾都沒提到鬼,卻仍然充斥著鬼,因為鬼就是一種侵入的他者,而趙德胤在本片中所演示的,正是人如何被鬼入侵,成為鬼魅的一份子,而這鬼魅是什麼?其真實身分是什麼?

  趙德胤並無意於佈置一般懸疑電影所謂的謎題,包含了去回答誰其實是兇手、又為了什麼去做某事、以及在表象之下實際上秘密是什麼,解謎不是秘密存在的重點,沉迷才是,人們沉迷在尋求詭異氛圍下的祕密是趙德胤要的,趙德胤從來就不是尋求解答的導演,他喜歡讓觀眾站上了導演位置,在一種無法被掌握的狀態下(我們隱身起來,我們窺探秘密)進行觀看,而這正是《灼人秘密》的迷人之處。因為他很習慣旁觀他人之醜態,我們不需要向他更之前的作品追溯,而是從在《灼人秘密》之前拍攝朋友出家的《十四顆蘋果》就可以掌握到,他一五一十的拍攝了朋友出家前光是向店家購買出家用的蘋果就錙銖必較,同時用幾包餅乾就換取當地小孩廉價的勞動力來推車,甚至緬甸寺院裡物欲強烈的僧人也盡捕捉在鏡頭下,諷刺的是這樣一個系統是運作的起來的,市膾的人卻也同時是解答來往群眾生活疑難的人,在趙德胤的作品裡,充滿的總是對立事物在一體的矛盾,如《十四顆蘋果》那聖與俗的矛盾,在《灼人秘密》裡頭就成了女主妮娜性格既軟弱也強勢的矛盾、性取向上既愛女人也愛男人的矛盾、既懷念過去演戲的經歷又擁抱未來成為明星的光環的矛盾……然而這一切矛盾都因為她的職業變得理所當然,因為演員正是遊走於不同假象並在不同假象中力求真實的人,而當其遊走的假象是兩個完全對立的人時她才是最好的演員,於是妮娜一下子是綁著馬尾神色冷漠的行人,一下子是戴上假髮嗲聲嗲氣的直播主,電影裡的另一個職業《諜戀》同樣也是在講述這樣的故事,一個潛伏的間諜因為某些原因愛上不該愛的人導致原有身分的毀滅,令人聯想到張愛玲的《色‧戒》藉由不斷的混淆對立概念的界線,本片被拍攝的如夢一般,因為在夢境裡,對立的一切都由我們各自所造。

  《灼人秘密》很幸運的沒有停留在金馬《5×1》的VR電影《幕後》的水平,導演趙德胤說過影響自己創作的最大的不是電影,而是文學,也至於《幕後》概念上的無趣也就理所當然,因為概念建立與推演並非文學所擅長,文學所擅長的是展示現象以及現象後不可概念化,難以指涉的事物,這也是為什麼文學與電影有時候難以達成共謀,因為電影總是給的太多,給的太具體,而在文學,你心中的安娜卡列妮娜跟另外一個人的安娜卡列妮娜時常是不同的,然而藉由妮娜的職業設定以及高壓環境下造成的不穩定情緒,她的造型百變成了其精神分裂的具體外顯,她是誰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當下她在哪,必須扮演誰,那麼是誰在壓迫她、誰在欺侮她呢、誰在對她施暴呢?表面上是喜怒無常的導演、或者道貌岸然的製片、又或者欲向父親討債的公司老員工,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趙德胤藉由吳可熙的劇本探討了人的矛盾的與卑微,而非追夢人女主的辛酸與偉大,這也是為什麼首映現場觀眾看見女主經歷各種迫害卻仍然笑出聲,趙德胤替追夢除魅化,我們看到一個追夢的人如此執著,同時如此卑微,為了實現夢想,

  她得成為另一個人,服從於卑劣的人們,她努力的想要抓住一切對立的事物,導致產生自我分裂,而自我分裂則產生自我對抗,自我對抗又導致現實瓦解,其敘事也因此變得怪異,乍看不斷順敘的時間實則凝滯於一點,那一點,是創傷形成的時刻,而為了掩蓋創傷生成當下的無能為力,謊言於焉產生,分裂於焉產生,這是迷宮的起源,卻不是迷宮的解答。而創傷的原因不只是施暴者的邪惡,更是受害者的執著,有那麼多可以離開的時刻,然而妮娜卻選擇留下,而她不願意記得自己的選擇,就像國產遊戲《返校》裡頭那句經典台詞:「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是其他人做出選擇,而不是她,是其他人不惜一切代價而不是她,然而被她割捨、被壓抑的部份卻不斷糾纏著她,那是夏宇喬飾演的三號女孩,又或者從外表來說是那個曾跟她一起競爭的三號女孩,鬼魅從記憶取得肉體,跟她扭打著,幾乎要成為一體,接著一溜煙逃出去。

  於是夢境與現實也都不再有區分的必要,電影所展示的一切,既是女主的夢境,也是她的現實,因為對於被施暴者而言,她的時間凝滯於那個時刻「他們不只要摧毀我的身體,還要摧毀我的精神」現實是他者介入的瞬間,而非一個普遍的屬於所有人的現實,趙德胤懂得這一點,所以他把握到了創傷,並在呈現受害者不斷回憶創傷中達到了一種運動的永恆,那不是屬於眾人的輪迴而只是個人的輪迴,每一次的回想都是一種受害者接近真相的過程,然而真相之所以被掩埋在謊言之下,是為了保護崩潰邊緣的心靈。

  在廣義的色彩意義上,紅色代表了危險、熱情、瘋狂,然而在華人世界的色彩意義上,紅色代表著新的開端,新娘習於穿紅色婚紗,新年習於掛紅色物件,並遞給紅包在《灼人秘密裡》紅色則不只包圍了妮娜,還服貼於她身上,逃不去的紅色世界裡包含了紅色的三號女孩以及紅色的整形診所以及無所不在的紅光,如果我們加上電影裡大部分人都在食用的餃子,以及那如槍響的鞭炮聲,我們可以把握到這個意象在對抗的事物,那是時間具體化的呈現「年獸」,在關於年獸的神話裡,年獸被描述為定期會出來吃人,但是害怕紅色、鞭炮聲、剁餃子聲的怪物,於是我們能看到其終極對立在此現形,這是永恆的鬼魅對代表時間的年獸之戰,強烈的情感對抗的是無情的遺忘,電影裡出現的1408的門牌,取材自史蒂芬金的小說,同樣也在呼應本片的內容。

  這是一部如被毀容、被分屍的美女的電影,人們將從那殘缺肉體上殘留的一縷殘香去推斷殘留美女的全貌,正如趙德胤所言:「對於本片,每個人看完的解讀都可能不太一樣。」我們或許可以在最後問一個問題,冰箱裡的餃子肉餡是誰的?是誰的肉放到快爛掉了?或許在電影角色之外,那是我們的肉,我們必須用自己的肉,用自己的經驗去參與,去填補這個暗紅色的迷宮,趙德胤成功拍了一部如文學的電影,你必須勤奮的前後翻查,不只是為了找出秘密,找出謎底,而是為了沉的更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