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汉字,大智慧(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小汉字,大智慧(三)

2019-12-15 07:08:47 作者:黄小平 来源:青年时代 阅读:载入中…

小汉字,大智慧(三)

  摘自《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

  小汉字,大智慧(三)

  文/黄小平

  【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劣】你比别人差,那是你比别人少出了力

  所谓“劣”,就是你“少”出了“力”。

  原来,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就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结果

  上帝公平的,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停】暂时的停靠,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知】矢口为知,说出去的话要像射出去的箭一语中的

  “矢”为箭,箭是用来做什么的?箭是用来射中目标的,而“口”是用来言语的、用来说话的,所以,开口说话就要像射出去的箭一样,一语中的,击中要害,直指事物的本质,这才称得上“知”。

  但如果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不着边际、不切中要害,便是一种无知表现,是在有意用空洞无物言辞掩盖内心贫乏和无知。

  【位】自立的人,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

  什么人受人尊重,什么人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地位的“位”字,就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自“立”起来,才能在别人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位”。

  由此看来,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给的,是你的自立自强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了地位。

  【大】一人为大,即每个人都值得敬畏和尊重

  “大”由“一”与“人”构成,即“一人”为“大”。一个人,无论从数量力量上来看,都是小的,那么古人在造字时,为什么说“一人”为“大”呢?

  我想,在古人看来,每个人都是上天的杰作,所以每个人都是伟大的;生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是不容践踏的,人命关天,每个人的生命都关乎天大事情;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世界,一座不同的宇宙漠视一个人,就是漠视一个世界、一座宇宙。

  “一人”为“大”,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爱、去尊重、去敬畏。

  【人】简单的笔划,不简单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简单。做人也要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就会失去做人的真谛和快乐。

  “人”字,一撇一捺,像一前一后行走的两条腿。人不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人的一生,是行走的一生,开拓的一生,进取的一生,创造的一生。

  “人”字,一撇一捺,如果没有那“一捺”的支撑,“人”字就会因失去平衡而摔倒。人生也需要支撑,如果没有他人的帮衬,自己没有一手安身立命技能,人生也会因立足不稳而摔倒。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一长一短。人生也有长处短处,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正】做事要有底线,底线以下的事坚决不做

  “正”,上面是“一”条横线,下面是一个“止”字。

  “正”字上面的“一”条横线,就是底线,意指做事要有底线,要“止”于做底线以下的事,凡是底线以下的事就坚决不做,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正直的人。

  【思】在心田里播下思考种子,便产生思想

  在田里播下种子,种子就会发芽,长出庄稼。而“思”字,即为“心”“田”。

  在心田里播下思考的种子,同样也会发芽,也会长出庄稼,只不过长出的是思想的庄稼。

  一个人思想的获得,是深入思考的结果。

  【智】每日都知道新的东西

  “智”,由“知”和“日”组成,即每日都能知道新的东西。

  要每日知道新的东西,只有通过每日的学习才能获取,让自己每日学有所知,每日学有所得,成为一个智者,成为一个聪明人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福】有一口田,男耕女织,这是福

  什么是福呢?古人提“示”我们,有“一”“口”“田”,男耕女织,吃饱穿暖,就是“福”。

  古人这种朴素幸福观,值得我们学习。

  【炒】即使是炒作,也得少加一把火

  现在的人喜欢炒作,认为只要一炒作,就能大红大紫。但对于虾之类的东西而言,炒得大红大紫,绝非是好事,大红之时,必是大悲之时。

  所以,“炒”字提醒我们,得“少”加一把“火”,否则就过头了。

  【吞】张口吞天,可能

  “吞”,上面为“天”,下面为“口”,张口吞天,这可能吗?但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吞象,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人张口吞天,也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恨】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恨”,是指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生恨的人,往往是少了良好心态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容不下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心里有爱的人,心理健康

  【警】警告别人,也不要出言不逊

  “敬”“言”为“警”。哪怕是警告别人,也不能出言不逊、出言无礼、出言伤人,而要站在敬重别人的角度出发,话说得恳切中听,别人才能听得进去,这样的警告才有效果。

  【倩】拥有青春的人,是美丽

  拥有“青“春的“人”,是“倩”的,是美丽的。

  青春美丽,但青春短暂。拥有青春的人,要懂得珍惜青春,珍惜青春的美丽,好让青春无悔。

  【鸟】点睛之笔是何等重要

  “鸟”比“乌”多了一点,正是多了这一点睛之笔,让“乌”成了一只灵动欲飞、栩栩如生的“鸟”。

  看看,点睛之笔是何等重要!

  【比】刺刀见红的比法,是低层次

  “比”,即“匕”首对“匕”首。这种刺刀见红的比法,有我看来,是低层次的。

  “比”,不是用伤害方式去打败对手,而是让对手心悦诚服地站到自己的一边,合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

  我们常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在说这个道理。《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比友谊、比礼让、比宽容、比美德,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比。

  【拓】开辟道路,不知要推开多少前行中的石头

  用“手”推“石”头,为“拓”,即开辟的意思。

  开辟者的路,是不平坦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重重障碍一路上,他们不知要用手推开多少挡在前行路上的石头啊!

  【恰】合乎心意的事才适当

  “恰”,为适当的意思。事做到什么程度才适当呢?就是“合”乎了人的“心”意。不合别人的心意,就是你给别人再多再好的东西,也不适当。

  做合乎人心意的事,事才能做得顺当,做得让人满意

  【让】谦让,首先表现在言语上

  可以这样理解,“让”,要以“言”语为“上”。也就是说,对别人的礼让和谦让,首先要表现在言语上。人世间的很多矛盾纷争和摩擦,往往是言语不和产生的。

  有话好好说不好好说,恶语可以伤人,可以杀人不见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选】谁先走到,就优先选拔

  谁“先”“走”到,就“选”拔谁,谁就做冠军,这种体育竞争规则,也适合社会的竞争。竞争不是靠关系,不是走后门,而是凭自身的实力,任自身的能力水平。现在我们说的“择优录取”和古人说的“学而优则仕”,都是在说这个道理。

  【赐】要得到别人赏赐财富,是件容易的事

  “赐”,左边为“贝”,表示财富的意思,右边为“易”,表示容易的意思,即要得到别人赏赐的财富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财富是有价的,再多的财富也可以用数字衡量,但爱和美德是无价的,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所以要得到爱和美德才是最难的事。

  【悲】想入非非的人,是可悲

  什么人会“悲”呢?“心”里总是想入“非”非的人。

  想入非非的人,总爱胡思乱想,想的都是一些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空想。一边是想得太多,一边是想法不能实现,如何不会痛苦烦恼呢?又如何不会落得可悲的下场呢?

  【盼】巴不得分出更多的眼睛来看。

  “分”“目”为“盼”,意指用一双眼睛看还不够,巴不得分出更多的眼睛来看,看自己所希望的、所期待的是不是就要来到了?说明盼望急切

  而人生的希望和期待,就是在我们一次次急切的盼望中实现的。

  【谊】友谊,最适宜言词表达

  友“谊”,“言”词表达最适“宜”。

  当我们有友情要表达,别吝啬自己的言词,因为言词是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是架起友谊的桥梁。

  【训】有的人教训别人,有如川流不息滔滔不绝

  有的人教“训”别人,“言”语就像川流不息滔滔不绝。有的人的嘴,似乎生来就是专门教训别人的,训起人来,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从不知检讨自己、教训自己。

  【趣】有理追求的人,是快乐的

  “趣”由“走”与“取”组成,即人是在奔“走”中获“取”乐趣的。

  而人生的奔走,就是追求,所以,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是快乐的。

  【悟】人的觉悟是从观照自己内心开始

  “悟”的偏旁是“心”加“吾”,即“吾心”,也就是“我的心”的意思。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觉悟的呢?就是从看到自己的心那刻开始的。

  这就是古人常常规劝我们“三省吾身”“反躬自省”的道理。

  【否】真正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

  其实,真正否定你的人、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而是暗藏在心里,背地里给你设圈套、布陷阱,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种背地里用见不得光的手段害人的人,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人们常常称其为“小人”,为人所不耻。

  【全】一种“人做了王就什么都有了”的旧观念

  “全”,指“人”一旦成了“王”,就什么都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真实写照

  但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传统的旧“官”念,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做官不是为了自己占有财富,而是天下为公为民造福

  【合】当人们结合得像一个人时,就有了力量

  “合”,由“人”“一”“口”组成,调整调整次序,就是“一”“口”“人”,即一口人、一个人。而“合”的字义是结合在一起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必须要有多人才行,一个人怎么结合在一起呢?

  原来,“合”要表达的是,当多人结合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好似一个人时,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讽】把别人讥讽的言词,当成耳旁风吧

  那些讥“讽”你的“言”词,就当成“耳”旁风一样,一吹而过吧。

  别人讥讽你,你不放在心上,那些讥讽你的人,也就索然无味了。

  【功】努力工作,就能建功

  从字形上来看,“功”可以这样解释:努“力”“工”作,就能建功。

  哪怕是你努力工作,没有取得成绩,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的苦劳,会让人心生敬佩,而有口皆碑

  【昨】昨日就是倏忽之间就过去的日子

  “昨”由“日”与“乍”组成,“乍”是忽然、倏忽之间的意思。什么是昨日?就是倏忽之间就过去的日子。

  这就意味着,今日,倏忽之间就会成为昨日。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事今天完成,莫要等到今日成为了昨日,而无可挽回,空留悲叹。

  【评】评论别人,出言要公平

  出“言”要公“平”,是为“评”。

  也就是说,当你评论别人的时候,出言一定要公平,不能有失公允,有失偏颇,恶意去丑化别人,或是曲意去逢迎别人,这都是要不得的。

  【翔】羊也有一颗飞翔的心

  羊不能飞,但飞翔的“翔”字,却是一个“羊”字旁。这是在指,那怕是“羊”,也恨不得生出“羽”毛和翅膀,飞上天空。

  看来,追求飞翔,追求自由,是每一个生命的本能。

  【臭】人不做却做犬,哪有不臭的道理

  “臭”,不做人,“自”愿做“犬”,哪有不臭的道理?特别是做哈巴狗,就更让人感到臭了。

  做人要有尊严,做哈巴狗,做狗腿子,只会让人恶心,让人呕吐。

  【众】人一多,就分上下等级了

  “众”,由三个“人”字组成,指人一多,就分上下等级了。

  把人分为上下几等,这是旧时的等级观念。人生来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追求平等的权利。人与人之间只有平等了,社会才能和谐。

  【讨】向人乞讨,说话哪有底气呢

  “寸”“言”为“讨”,指话不敢说长了,只敢说“一寸”长,说明说话躲闪其词,没有底气。

  “讨”,有索取的意思,如乞讨。是啊,向别人乞讨,这样一件丢脸的事,说话哪来的底气?只有劳动致富,脸上才有光,心里才有底气。

  【地】土,也是地

  “地”,由“土”与“也”组成,意指土也是地。地是由土构成,正是千千万万的泥土,构成了一片广袤的大地。

  “地”字告诉了我们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

  【找】手持武器还有什么找不到的呢

  “手”持“戈”为“找”。手持武器去寻找,这世间还有什么找不到的呢?

  在人生的追求过程中,当我们有了一股手持武器的勇气和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有什么追求不到的呢?

  【叛】背叛你的人,常常是半途反戈一击

  “叛”,指“半”途“反”戈一击。

  背叛你的人,常常表现在半途对你反戈一击。考验一个人,考验一个人的忠诚,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要看全过程。

  【谋】计谋,出自众人之言

  “谋”,为“言”加“某”,指“某”人的“言”词,则可称其为计“谋”。某人,不特指是谁,可指众人,即无论是谁说的言词,都有可能是一条好的计策。

  要善于听取群众的声音,羞于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不然怎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呢?

  【恕】原谅别人,从将心比心开始

  “恕”,指原谅、宽容。人什么时候才会原谅别人、宽容别人呢?就是当自己的心“如”别人的“心”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懂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时候,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便会去原谅一个人、宽容一个人。

  【怂】软弱可欺,是随从别人的心理太强

  “怂”,有讽刺人软弱可欺意思。“怂”为“从”字头“心”字底,有“随从别人的心理”的意思。

  做事自己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人,如何不会软弱可欺呢?又如何不会在别人面前认怂呢?

  【道】要闯出一条人生路,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道”由一个“走”字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意思是说,要闯出一条人生路,“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我们说,理想很重要、计划很重要、目标很重要、信念很重要,但如果不迈开脚去走,不付诸实际行动,一切都等于零。(摘自《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1965年10月出生,新余市原作协副主席,现在新余市委部门工作。作者长期致力于小品文创作,被天天美文网等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目前正在其新浪博客推出《黄小平小品文一万篇》。出版文集7部,发表、转载文章7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高级技工学校语文教材和中学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黄小平微信号:huangxp6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