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保护方言 留住文化的根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保护方言 留住文化的根

2019-12-18 10:27:50 作者:文明 来源:文明 阅读:载入中…

保护方言 留住文化的根

  保护方言 留住文化的根

  发表时间:2017-05-09 来源:常德文明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两年前,著名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的保护方言计划,近日又成热点。那句“普通话让你走的更远,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网友纷纷为汪涵点赞诉说自己乡音怀念。不少人觉得,家乡的方言日渐式微,甚至有消失的危险,纷纷呼吁保护方言。(5月7日 腾讯新闻

  没有方言的民族国家表达方式势必是匮乏单一的。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方言,我们就无法感受南腔北调的多种韵味,就没有各式各样民俗风情,因为很多民俗活动只有通过方言表达才足够精彩和到位。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度,我们庆幸有如此丰富的方言可以传情达意。

  但方言正在式微。一边是城镇进程扩大人际交往圈子乡村变成城镇,我们可能会处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中,这倒逼人们使用语言规范化;另一边是大迁徙时代流动人口急剧地增加,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聚集在大中城市讨生活和互相交流,不得不走出方言的小圈子。长此以往,人们习惯于用普通话交流,而且子女也一直生活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方言可能会就此中断。而且有时候在我们回乡探亲时,也会对自己家乡话表示出一些鄙夷,觉得方言太过于老土。

  方言是文化标识,让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正如汪涵所言,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而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遇到老乡,说几句家乡话,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立刻被拉近,让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温暖和问候,这就是文化认同和地域归属感的巨大力量。而在大迁徙时代,我们东奔西走,习惯于用普通话交流,与方言渐行渐远,方言的功能作用逐渐丧失

  方言是有区域范围的。于个人而言,家乡话就是方言;于国家而言,普通话(汉语)就是我们民族的方言。在国内,没有方言的弊端可能并不明显,而一旦你走出国门,在没有汉语的日子里,就可能会有一种莫名孤独感。而当我们习惯于用英文交流时,是不是也会同样忘记我们的母语呢?要知道,汉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承载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感情。忘记汉语,就会与中华文明渐行渐远。

  留住文化的根,就请从保护方言开始。保护方言并不难,只要我们不鄙夷它,适时地使用它,能让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词库,它就有存在价值意义。当然,保护方言并不意味着要将其拔高到神圣无以复加地步,而是在我们心里的某个角落里,只要给它留一丝喘息空间就足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