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说揣测动机是一个糟糕的习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为什么说揣测动机是一个糟糕的习惯?

2019-12-23 20:15:15 作者:所zhang 来源:女神事务所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说揣测动机是一个糟糕的习惯?

  面相咨询请加所长微信

  所长最近在美国过圣诞,还在跟时差搏斗中,更文可能不太规律,请见谅。

  想说说最近我身上的一件事。

  我跟几个好友有个小群,天天有事吹水,无事约局,一年还要出去玩个好几次。

  但前段时间开始勤快营业公众号了嘛,就有点忽略群里动向

  忽然有一天发现,哎?好像大家不带我玩了。群里也不怎么说话了。好几个局我是刷朋友圈才发现的。

  但回想起平时我们的互动,也都是正常的,并没有感觉异常

  要按我20出头脾气,这种情况我可能会连招呼都不打,就把几个朋友都拉黑了。

  但我现在竟然还挺淡定,直接找到关系最铁的那个好友问:最近我们没事吧?好友也一头雾水:没事啊宝贝,我们不是挺好的?

  原来他们是看我最近勤奋,而他们都半夜约局,一是怕我分心,二是怕我辛苦,所以都没怎么叫我。

  一个心结,就这样轻松解开。

  好友也说,很高兴我居然会直接问她。以她对我的了解,放以前一定也是憋在心里演它个40集大戏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的那种。

  其实我自己也蛮高兴的,终于到了不给自己内心乱加戏的年纪了。

  另一个朋友J,最近刚跳槽到一家日企任部门经理。她是专门负责政府检验部门打交道的,在年末的例行全司大检过程中,她发现任何流程走到A部门就是很不配合,总是推三阻四进度比别的部门要慢好多。

  J很聪明,她没有强势地推进项目,而是开始四处收集信息。跟老员工聊天之后才知道,在她之前负责此项目的经理给她挖了很多坑,已经给A部门浪费了不少时间和人力,这次又换了她这个新人来,对方自然产生抵触情绪

  这之后J调整策略邀请A部门领导一起参与检方案的制定,接下来事情就变得非常顺利。

  J跟我吃饭时跟我分享:很多时候你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人家配合就是不配合,猜想意义,我也可以去编个理由老板告状,但也是我无能表现。还不如直接沟通解决问题

  我当时听了就很想给她点赞,这就是能做大事思维方式

  “动机”这个词,我们经常在刑侦剧里听到。实际上,人有行为,必有动机。习惯性猜想人言行举止背后的东西,是很多人的自保本能

  但动机实在太多种了,而且变幻莫测

  我发现,无论是职场人际还是亲密关系,让你活得更轻松愉快的一个秘诀是:不要揣测动机。

  脑海里90%以上的揣测,很可能都是错的。

  马克·吐温说过,“对你造成伤害的不是你的无知,而是你的所知与事实不符。

  我见过无数人死在这点上。

  实际上,每一件事和行为背后,都有其你看不见的因果关系。有时候它很复杂,有时候它很简单。即便当事人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最根本驱动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当时以为做这件事情的理由是A,结果当中阴差阳错,各种反转,最后才发现其实真实原因是B。

  所以揣测基本上算是一种内耗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浪费时间。

  越是认知维度的人,容易产生过度揣测。

  我也发现,越是恐惧自己信息不对称,越是不知道升级认知的人,越容易用过度揣测来给自己的狭隘借口

  比如能干漂亮的女领导,一定是跟大老板有一腿;

  比如这个案件不简单,当事人一定是官二代/富二代

  比如医生看病,一定会乱做检查赚你的检查费;

  比如理财投资,一定都是割韭菜的零和游戏

  当然,面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时,人会天然地寻求确定性,通过自洽的解释,来获得安全感

  而这种充满负面情绪的过度揣测是有传染性的,往往是越这样想,越容易走进死胡同恶性循环

  讨论动机,容易产生道德判断

  你可能听说过“道德是弱者用来束缚强者工具”这句话。

  动不动对人产生道德判断,我认为是一种思维僵化。

  这个时代,连公德都没有统一标准,如何用一把标准的“道德尺子”去量每个人的行为呢?

  关于道德大棒问题,实在值得写一篇来好好说说。这里不展开了,简单来说结论,我认为道德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非指责别人;

  

  其次道德应该是鼓励你“该怎么做”,而不是约束你“不能做什么”。

  

  至于划底线约束人,那是法律事儿

  绝大多数情况下,动机不重要,结果更重要。

  曾经我也是完美主义者

  曾经也站过那些追求程序正义”、“绝对公平”的理论

  后来发现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然后就清醒了。

  所有的高级概念,不经历实践磨砺,根本都是【有味道的空气】,你们体会一下。

  我看过实际生活中真心想要做点好事的人,历经了多少曲折误解才能把事情办成,这个过程中还有无数声音怀疑他的动机。

  小清新要求人的动机高尚清纯,老江湖都知道,动机根本不重要。

  Goo can do ba.

  好心坏事的很多,“坏人”做好事的也不少。

  “不择手段”这个词,回头看看你就懂,它是中性的。

  山顶相遇的人终将相遇。

  看实际行动以及结果就好。

  实在放不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去确认核实。

  沟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知觉检核。

  意思是,你需要通过沟通来检验自己的认知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

  比如你感觉同事好像对你有意见,用知觉检核的方法可以这样做:

  “你最近好像不怎么跟我说话了,”(描述注意到的情况)

  “我觉得可能是上次会议提出的意见让你不开心了,”(第一种解释)

  “也可能我的感觉是错的”(第二种解释)

  “所以,你能和我说一下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通过这样的澄清式询问,我们就可以走出脑海里的错误预判,更好地理解对方,避免误解的产生。

  一位心理师曾说: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生活周围是透明玻璃,我们能够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其实,所有人的四周都是一面十分巨大镜子,镜子反射着自己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和自我的需要,我们看见的并非外面的世界,而只是自己。

  揣测动机是警察叔叔做的事,我们普通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是王道

  共勉。

  (本文所用图片来源网络,仅作为内部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以上图著作拥有者异议,请联系后台

  一对一面相咨询的,扫码加所长微信,前提供面相/情感/人生规划大方向咨询,需提前预约

  想学习了解面相知识的,欢迎加入所长的星球?

  所长小号也开始营业啦!想看所长日常聊天吐槽流水账的来?

  年末了,点击阅读原文预测自己的八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