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老板给你加薪了吗?
今日出场的年轻人:王酥酥
微报
升职加薪就在眼前,冲鸭!
老板都是吃硬不吃软的,使劲要。
是不想领年终奖了还是玛丽苏职场剧看多了?
先别生气。
我知道这一方的观点,很容易惹“众怒”。可我不想年底给大家洒一缸毒鸡汤,鼓动你们不计后果的冲向老板办公室要钱。
看题,工作两年月薪四千,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这里的月薪四千就是个概念,一个平均水平但不算高薪的状态。(一线城市平均水平应该更高)
而我认为提加薪一定要谨慎,因为以下4点:
-1-
从【时间】上看
要不要提加薪
这里指的是你的职场年龄。
入职两年基本只能算有点经验,半新不老。(港真,任何一个行业要自称有资历或者有行业经验,至少是三年以上。)
和酿了不几年没到日子的女儿红一样,尴尬期。在职场,是00后,90后,80后,70后一起PK,这就是无差别降维打击。
这特别像996争议,为什么都说工作焦虑却面对996无能为力?
当前的工资你不满意,却有很多人等着拿你这份钱。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学历经验和你不相上下,这就是劳动力的通货膨胀。
我表妹工作快两年了,每次这丫头和我长文诉苦的内容就是职场焦虑。
我像不像一个莫得感情的HR
我表妹这种焦虑,究其根本:能力不够出色,资历不够老道,可替代性太强了。
只要有梦想,上司就会向你投射欣赏光波,跪着唱征服,百万年薪在召唤。(你信?)
玛丽苏的嘴,骗人的鬼
短期内你在工作中的隐形收入要比实际收入重要。这个阶段【你学了多少】比【你赚了多少】重要三百倍。
最值钱的不是你这个月拿了多少,而是十年之后你值多少。
-2-
从【薪资】上看
要不要提加薪
入职两年的你,薪水是四千。
单看薪资也能看出不少东西。
如果是程序员,律师,医生...一类技术含金量高,岗位需求大的工作,起步薪资或后期涨幅会遥遥领先同龄人。
或者是销售一类的工作,基本上处于业绩决定收入的状态,更不用主动提,赚多少就看能力了。
说白了,有的工作就是那种“干一年和干十年赚的一样多的”。
想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抱怨着工资不高,职业潜力和竞争力却严重欠费。
当初热搜上收费站大量裁员的新闻还记得吗?印象最深的是被裁员工悲愤的哭喊:“我都36了,青春都耗在收费站了。现在啥也不会了,我这下半辈子可怎么办?
-3-
从【能力】上看
要不要提加薪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工作两年没涨过工资?
关于加薪,读者们在后台说的最多的不是提不提,而是:想提加薪,但我不敢。
为什么不敢主动提加薪?
人大才子,华政高材生,北大博士,西政辩论冠军,海归精英...一水的精英+学霸光环加持。
看了节目人人秒变行走的柠檬精,直呼:有人活成烂尾楼,有人活成CBD。
员工最大的误区就是,我足够努力就值得更高的薪水。从公司的角度,你的实力和业绩才是加薪的硬通货。
一个人对薪资的要求,反应了他内心对自己能力和付出的自信程度,以及渴望进步的程度。
可惜,很多人的自信往往经不起推敲。
提加薪前好好想:实力和业绩,足够让你开口吗?
和HR朋友聊这件事,她提到:有人离职后落差巨大,是因为错把平台的资源当成自己的能力。
我见过好几个新媒体的朋友,在大平台上舞文弄墨,被十万+的光环冲昏了头脑,坚信自己是行走的摇钱树。可当他们离开平台,大多都“销声匿迹”。
真的,如果没有随时离职的底气(实力),就先别主动跟老板提加钱这件事。
说句得罪人的话,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感动的职业错觉。笃定现在的工资配不上自己的实力,却往往被现实打脸。
想要加薪,没问题。先问自己:凭什么?
-4-
为什么不是老板主动给?
我打从心底里觉得,升职加薪这事就是老板和上司的活。
不是员工应该主动提,而是老板你该主动给我加钱啊!
老板应该及时了解员工的动态,进行符合双方利益的薪酬调整。这样也能避免员工的流失。(这才是双赢啊)
1、老板不是人
2、老板是个人,但他给不起
3、你还没达到老板的加薪预设
老板不是人的情况最好办。遇上葛朗台型抠门老板or画饼界大佬,主动要也是白忙活。这种极品老板就别和他BB了,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第二种老板认同你,但目前能力有限。常见于创业公司或小企业,老板不是不想给,他是真·囊中羞涩。
我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待遇上确实差了些。但老板会从别的方面尽可能补偿我们(例如假期和节日福利),这种情况只能:要么一起扛,要么体面告别。
第三种才最常见,老板早就给每个员工都设置了一个加薪预期。没加薪,可能就是你还没达到预期。(能力,业绩,工作态度...都有可能)
大多数老板都不傻,只是太聪明。他们知道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人民币。(前提是你真的足够人才)
我不是拦着你搞钱,只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想清楚”。把利弊得失和大环境都想清楚,衡量自己的综合实力与业绩。
工作是自己的,千万别冲动。(PS:真非要提的等等周五,不草会给你攻略的)
最后问问大家,到底要不要提加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