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10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是一本由李怀源 / 常青藤爸爸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一):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书评
主要阐述的观点:
1.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但不是揠苗助长,要辛勤灌溉,静等花开。
3.阅读较多的孩子写作未必好,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6.文字的表现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这应该怎么办呢?无他,多练是王道。
阅读,写作,多练习,不可或缺的每一项!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二):你问我答“讲语文”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下,都说得语文者考试的分数就会有所提升。那如何学会,学好语文,就值得我们多多努力。而这本书可以说是给了我们家长信心,因为“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
首先,要明确书的读者。这本书《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是给家长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
然后,要明确书的内容针对者。这本书针对的是从小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涵盖从语文启蒙,到幼小衔接,小学的拼音,识字,到小学作文,小学阅读等等,特别实用。
其次,这是本书对话形式的书。不是传统的通篇文字讲述,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将家长关心的问题,呈现出来。家长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查阅。
再次,对话的两个人全是重量级人物。一个是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一个是常青藤爸爸。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我们常说是打好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是重塑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通常有家长说感觉孩子一二年级语文水平都差不多,怎么到三四年级就拉开距离。其实语文不是一个临阵磨枪就能磨亮的科目,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吸收,而在达到一度程度,才会有所输出的科目。所以在小学的六年里语文的正确培养就重加重要。
从一二年级的识字写字,到三四年级的阅读写作转换,到五六年级的阅读思维深度和表达力。提问者按年级,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回答者则按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结合现状,有理有据给出回答。特别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占的比例在逐渐缩小,而大量的经典名著,优秀古诗文在阅读理解中占的比重渐渐增大,这就需要孩子平时,多多阅读,多多积累。在书的最后,还讲了语文改革的方向,给出了语文学习路线图,阅读书目和古诗文推荐书目。
不用再担心孩子语文不好,只要根据这个路线,做好启蒙,做好基础,加大阅读,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语文学的棒棒的。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三):语文&孩子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大学是师范专业,自己也在小学里实习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比较关注,拿到这本书时,给人的初印象还是不错的,大大的字体,干净的排版,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老实说所有学科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语文,这并不因为自己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实在是因为语文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语文的基础在,根本学不好其他学科,因此这也是我们时常说的得语文者得天下,听起来有些夸张,可确实有十足的道理在,至少我自己是非常赞同的。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确实是这样,可却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许多的努力,这本书从十五个方面对于怎样学习语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事无巨细,我觉得家长们看起来还是能有很大的收获的。
由于我有在学校实习的经验,当时是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来我们市讲课,我有幸听了几节课觉得受益匪浅,而其中名师们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本书不谋而合,尤其是整体化的教学思路。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一定对于分段教学不陌生,因为语文课文的教学通常会采取分段的方法进行,这样能把许多的知识点做到最细化,把作者的话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可却忘却了语文整体阅读的本意,忽略了语文课文整体的内在含义,因此我们在最新的语文改革中提到了这个问题,这也给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提了个醒,以后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教学的思路。这个问题在本书的十五章作者进行了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的时候注意一下。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亮点就是这本书中提到对孩子的语文启蒙,我和作者想法不谋而合,也觉得通过千字文、百家姓等文章给孩子进行启蒙再合适不过了,孩子能把千字文的文字都掌握了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而且千字文合辙押韵非常朗朗上口,孩子们读起来也记得快些。我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只有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去更好的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人家说几个成语也听不懂,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了。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四):语文是教育的基石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好意味着会说话。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语言是最重要的,有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我特别认同:语文启蒙做对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确实是这样的,有很多的大学生各方面都挺优秀,但就是生活工作各方面不满意。主要的原因就是情商低,不会说话。语言组织能力差,原因就是语文不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好基础,语文也是一样基础不好肯定不行。如果还在为孩子的语文不好而焦头烂额,不如就来一起读读这本《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 这本书是由两位作家共同完成的。李怀源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实践导师。曾任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另一位常青藤爸爸是百万粉丝公众号创始人,原投资银行高盛公司执行董事。他更是一名超级奶爸,在培养自己孩子的同时,把国内外先进的科学幼教理念和方法分享给千千万万中国父母。为此放弃丰厚的投行工作,投身早教事业。两位大师互相印证互补不足,在相辅相成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力作。 此书的一大优点就是教会了家长,在孩子学习语文的时候,什么年龄段学什么,不要强加给孩子一些他无法理解的书。本书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讲解到孩子12岁什么年龄学什么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什么时候可以背诗,什么时候可以写作都有明确的答复。内容 特别有针对性,尤其孩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性问题,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可以说这就是家长的一本百科全书。 还有一点就是书中提到给孩子用千字文、百家姓等文章进行语文启蒙。这一点我想到了我爷爷,记得以前聊天的时候问过他。原来他读书的时候,小学就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本书,基本读完就算小学毕业了。如果孩子能把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的文字都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写文章啥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目前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国外文化大部分人还都是比较崇拜的。而对于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却弃之不理,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比任何文化都好。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让我们得民族更加的强大。只有我们的民族强大了,别人才能看得起你,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五):帮助孩子们从小打下学习语文的坚实基础
小淘气今天拿回了本学期的第一单元的语文测验成绩,自然又是如同以往一样惨不忍睹。看的他姥姥一个劲的在旁边对他说,“想当年你妈妈那语文学的根本就不用我操心,怎么到你就学的这么差劲呢?”一番话说的倒是让我哑口无言,我自认为从小到大语文是根本就不用多花功夫去学的,只要多读多看就能够考出个不错的成绩。并且对于怎样学好语文还是有些心得的,怎么这些东西到了自家的小淘气身上就都不起作用了呢?或许还是我的能力不够吧。什么都明白点,但是却又什么都整不完全明白。我想我需要有个真正明白的人来将学语文的重点、难点揭示出来,为我和家里的小淘气指点一下迷津。
《每个孩子都能够学好语文》既是这本书的名字,我想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愿。它的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实践教师李怀源和知名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的创始人常爸,他们二人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讲解怎样才能够让孩子学好语文,有关于语文学习中所遭遇到的那些迷惑,基本上在此书中都能够找到答案。
在当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越来越明显了,身为家长的我们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恨不得从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识字启蒙,刚开始咿咿学语就要教他们背诵《唐诗三百首》,吃饭的筷子怎么拿还没有学利索呢就想让孩子会写字。结果是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孩子们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孩子们事事都赶在前面吗?这样就能保证孩子一定会学好语文吗?
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告诉读者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去学什么,书有关于如何学习语文的内容从孩子一出生开始一直讲解到孩子12岁。从识字启蒙,到古诗文背诵,再到阅读写作,都有所涉及。内容针对性很强,一些孩子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常见性,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以此来化解家长的焦虑与迷茫。
除此之外在此书的最后还附录了语文学习路线图、小学阅读推荐书目以及小学优秀诗文背诵推荐来为读者提供参考。这样可以使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书籍以及寻找学习方向这几方面能够有所参考,帮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这方面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六):语文学习一定要取得主动权
通常不会有人觉得语文到底有多难学,虽然高分不易,但既然本身就是中国人,语文课成绩无论如何,比起数理化以及英语来说总是相对容易学一些。但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答案显然并不是这样。看似简单的语文,由于内容广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点多、线长、面广”,不用说基础知识的纷繁复杂,就是现代文、古文阅读,再加上作文,就成为了多数孩子的“折戟沉沙”地。中国人会说汉语,并不等于孩子们学起语文来就能够讨多少巧;如果功夫没有下到,较好的语文成绩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当然更不用说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了。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常青藤爸爸”,有自己的孩子,也积极投身于早教事业,他认为,虽然是母语,但对于语文的学习,并不是从小学才开始的,而是要更早一点地进行——但这并不等于把正规的语文学习提前,而是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只要孩子喜欢语文,他就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做一件事情,虽然不意味着就能够做得有多好,但通常情况下一定不会做得很差。所以,在《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这本书里,“常青藤爸爸”和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联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围绕着如何学习语文,来告诉家长们和孩子们一些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妨首先“拿来”,“拿来”之后,试一试其中哪些方式方法对自己有用,然后再看看效果如何。
语文学习,看似不外乎字、词、句、段、文这几样,但鉴于汉字有字形与拼音的区别,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除了多读多写多练,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捷径”。虽然现在不少家长也多少听说过一些方法,比如要加强阅读之类的;但其实,学习的方式方法虽然多,但对于更多的家长来说,孩子最初与语文接触,究竟是按照正规的语文学习来按部就班地学,还是从亲子阅读开始,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应用——否则,欲速则不达。
幼儿园一般不会安排过多的语文学习内容,所以对于0~5岁的孩子来说,更多的语文学习,是在家庭内完成的,切入点就是亲子阅读。很多家长以为,亲子阅读,就是自己一本一本书来坊给孩子听,或者使用那些APP来读给孩子听;但其实,更有效的方法则在于,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参与进来,他不应该是在被动地阅读,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在幼小衔接阶段,做好与一年级学习阶段的语文学习衔接最重要,这个阶段识字量一定要切实保证;但对于拼音、笔顺等的学习,早学不一定就有用处和好处,而是要老老实实地在一年级时跟着老师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课下通过做题来巩固提升。到了小学阶段,1、2年级,3、4年级以及5、6年级三个阶段的语文学习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孩子三方面协调配合,这样才能把语文真正学好。
在《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这本书里,“常青藤爸爸”和李怀源老师还讨论到了语文改革的方向,即从传统语文的碎片化滓学习向现代语文的整体化学习进行转变。这几年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习也在印证着这一发展趋势。面对这样一种语文学习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而是要和孩子一起主动适应、提前适应,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走在前面。
《常青藤爸爸对话特级教师书系: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读后感(七):看似随意却又有深意
上学的时候我们专注于学霸的学习方法,头悬梁、锥刺股,到最后都没有成为学霸,成为父母后我们开始学习学霸家长们的育儿方法,试图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当初那么痛苦,学的快乐一些。直到后来才发现,学霸真的不是我等凡人拍马能及的,唯有不遗余力紧跟而已。
我上学的时候语文学的“还行”不痛苦,除了记忆背诵这一方面让我处处碰壁,语言类的触类旁通会让学习语言很简单。
语感是什么,很难用度量的方式来计量的一种感觉。
我学习应试英语的时候一开始不会方法,每次考试的时候都是二三十分,不得已去补习,之后就明白了学习英语语法来提高成绩的方式、我从来都不会去记忆单词,考试单词我总是不及格的那个,但是综合考试我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我分析我是掌握了语感,这种感觉就是我不认识这个单词,但是结合上下文,我就能猜到它是什么意思,基本就是事半功倍。
所以我觉得语文小学阶段的学习其实就是这种循序渐进的摸索模式。
说一段痛苦的记忆:上高三语文老师抽查我们背诵一篇古文,很长的那种,只有背会了的人才能出门吃饭,我就在教室里面背啊背,四十多个同学最后剩下五六个人我才通过老师的考核,得以出门,那节课中饥饿的感觉让我对这样的学习方式痛恨非常。
小的时候想读课外书很难,我的父母反对我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而我却总是不听话,想着方法去找书看,我通过自己的行为分析人性:其实这种叛逆也是兴趣培养的一种方式。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珍惜,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是亢奋。真是广泛试用的真理。
就像孩子上幼儿园,越是强调她就越是不愿意去,偶尔不让她去了,她还想念。
成人间的焦虑是会传染的,身边的父母们,特别是孩子即将要上小学的普遍都是焦虑症患者,想着给孩子报班,让孩子先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但是这种事情真的是个数学上的概率问题。
孩子学习的兴趣就在小学时期,遇到好的老师,就会激发出孩子的兴趣,遇到严肃且刻板的老师,讲课没有趣味性,还动不动的训斥,这样的教育无疑就是一场灾难。
八零后的父母,文化水平都差不多,绝大多数可以说都是放羊式培养的,学习靠棍棒,心理成长多数都是靠自己自学成才,所以大多数人的心理就是不希望孩子像当初的自己一样。
有时候往往就是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是难以放心,事事操心,反而适得其反,所以,这根学习的松紧带,调节就要靠家长来掌控,不要让孩子也跟着绷紧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