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相识百人,不如知己一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相识百人,不如知己一人

2020-01-12 07:45:52 作者:有书沙柳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相识百人,不如知己一人

  回复【早安】送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有书沙柳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空城计诸葛亮一生中最惊天动地的一场大战,也就是凭借这场大战,诸葛亮被奉为三国最有谋略的人。

  空城计真的就是那样一次简单博弈吗?

  

  面对自己忌讳的老对手司马懿,诸葛亮真的不怕么?

  今天跟随有书君,一起另类解读空城计的故事吧。

  马谡失了街亭以后,蜀汉军队就不得不转攻为守,连姜维的老母亲,也被从冀县搬进汉中。

  诸葛亮,似乎无计可施了。

  只能率领5000兵去西城搬运粮草准备龟缩汉中,休养生息

  可是曹魏不想让他这么逍遥

  他们“宜将剩勇追穷寇”,派司马懿率15万大军掩杀而至。

  此时,诸葛手中又只剩下一半兵了,另一半,搬运粮草去了。

  闻听平生唯一忌惮的司马懿,率15万大军潮涌而来,诸葛吃惊之余,只能苦思对策

  跑?

  2500对15万,往哪里跑?

  弃城而逃,踩也被人家踩死了;

  战?

  2500对15万,即便将士用命,以一敌十,也不够跟人一对一搏杀的;

  降?

  怎么可能

  先帝奋斗辈子建立的蜀汉,绝不能在我手里拱手让人。

  还能怎么办呢?

  装!

  最了解对手的人,是对手。

  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交战多年的对手,更是懂得彼此的“知音”;

  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听琴声便能知雅意。

  好,那就弹一曲吧。

  所以,当司马懿率15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到西城时,看到的景象,极其诡异

  城门洞开,城中寂静如无人,只有几个百姓,在三三两两,洒水扫街。

  孔明呢?

  端坐城楼,在悠闲地焚香抚琴。

  旁边,只有两个小童,左右站立。

  听着诸葛故作镇静的琴声,善于通权达变的司马懿,果然也没让孔明失望

  心念电转之后,对左右道:

  “孔明一向谨慎,他此番布置,太反常了,别中了诸葛之计。

  后队变前队,撤!”

  一口气,跑出了15里!

  表演逼真完美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连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中,都这样赞叹

  “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

  不过,老先生又这样替世人提出疑惑

  是啊,15万对2500,又是在一个山僻之间的小县城

  或者围城,或者射杀城楼上的孔明,或者派尖刀班进城打探一番。

  堂堂15万大军主帅,怎么就会被吓得落荒而逃呢?

  “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就无权去批判。”

  《皮囊》这样说过。

  司马懿,在三国中,是一个悲情人物

  只因他在与曹操初见时,被老奸巨猾的曹操,闻出了刘备味道,就被曹操当狼一样防着。

  这还不算,曹操还嘱咐儿子曹丕继续加以提防: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懿在曹家工作,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既因才高勤勉而备受重用,也因才高镇主而饱受猜忌

  这一次,司马懿能来与诸葛亮对阵,还是拜诸葛亮所赐呢。

  正是因为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势如破竹,斩将掠城,曹魏集团无人能挡;

  魏主曹睿才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马懿,封他为“平西都督”,调他来主持西线战事,专门对付诸葛亮。

  说白了,司马懿这个“平西都督”的主要作用,就是抵抗诸葛亮北伐,关陇抗蜀,看好魏家的门。

  诸葛亮,是司马懿的对手,更是司马懿的福星。

  没有诸葛亮,司马懿做不了“平西都督”,更不可能复出,手握重兵

  所以,在西城,司马懿不是不想进城,也不是不敢进城,而是不能进城。

  灭了诸葛亮这只“兔子”,那他这条老狗还有什么用?

  诸葛亮没来,他尚且只能在宛城闲住,被猜忌打压,赋闲养老;

  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他还不得被烹了么?

  天下已定,你固当烹。”

  从齐王到淮阴侯,再到设计被杀,韩就是最好的教训

  不想被烹,就要留下兔子。

  养寇自重道理,大谋略家司马懿岂能不知。

  他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每一次都要像走钢丝一样拿捏得当

  一败涂地,会被主上弃如敝履;大获全胜,又会被主上兔死狗烹。

  诸葛亮之于他,不仅是敌人,是对手,更是福星,是保护色

  于是,司马与诸葛,这两位当时最优秀的谋略家,一个在城楼抚琴,另一个便是唯一能听懂那琴声的人。

  于是,忍者神龟司马懿,不惜冒着被世人笑掉大牙的风险,就这样愉快地中了计。

  计谋高手的过招,其实更多的,是暗局中的心理博弈。

  万人宠,不如一人懂。

  懂你,才敢把城门洞开,“请君入瓮”。

  司马懿的处境,神算子诸葛亮洞若观火,心知肚明

  这里面还有诸葛加的佐料呢。

  诸葛亮曾对马谡说:

  “所患者惟有司马懿一人而已。”

  其实,诸葛对司马,不是忧虑,是惧怕。

  蜀汉之于曹魏,无论从地域经济军事方面比较,都像那个夜郎国,所以诸葛亮不敢自大

  没有司马懿,诸葛亮尚可凭自己的智谋弥补蜀汉军事与经济实力不足,“智取三城”;

  有了司马懿,诸葛的智谋就被屡屡看破,逼得他无计可施;

  只能困守五丈原,攻不出去,退又不甘,长期消耗,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诸葛亮是司马懿的福星,司马懿却是诸葛亮的克星

  毛泽东评价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为了北伐大业顺利实施行动前,诸葛亮就利用魏主对司马懿的猜忌,煽风点火,添油加醋

  施了一招反间计,成功把司马懿赶回宛城养老去了。

  果然,没有司马懿的魏军,尽管号称百万,战将如云,兵强马壮;

  仍然抵挡不住蜀军的进攻,被打得丢盔卸甲,损兵折将。

  但是当魏国上下意识到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挡孔明的时候,孔明的厄运便开始了。

  如此,当司马懿率15万大军兵临西城时,面对城中只有2500兵的窘迫

  诸葛亮只能展开一场“豪赌”,赌司马懿明白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与司马懿不谋而合

  给魏主曹睿,演一出戏。

  赌赢了,天佑蜀汉;赌输了,国破家亡

  好在司马懿果然配合,不仅逼真地马上撤退逃跑,还一再强调

  “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

  万人宠,不如一人懂。

  对手,果然懂得对手。

  在这出戏里,司马懿这个“捧哏”,当得不错

  无需彩排精彩绝伦

  放过了孔明的司马懿,也没有白白背负胆小如鼠、蠢笨如牛的“污名”。

  当他和他的家族积蓄到了足够力量的时候,便一击而中,夺取了曹魏江山

  诸葛妙计安天下,司马亦不输孔明。

  棋逢对手的较量,不仅是人生快事,也是个人成长催化剂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赞 哦 !

  感觉今天的文章没有看够,想阅读《三国》之“谋与略”系列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蓝字(跳转链接轻松获取~

  一个字,说透成败深刻

  凡事皆有定数深度好文)

  决定命运的不是性格,不是金钱,不是努力,而是......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

  你的坏情绪,真的能要命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余生,做一个有“心机”的人

  《三国》专栏第四期之

  “无英雄,不三国”系列到此结束

  下一期我们要讲的名著

  《西游记》之【漫漫取经路,难断世间情】

  想知道更多《西游》精彩内容

  每天记得准时来收听呦

  如果喜欢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给有书君点个“在看”

  这是对有书君最大的支持~

  不让专栏飞走,请宠溺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最全零基础学英语资源领回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