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解》经典影评1000字
《世界图解》是一部由马丁·苏力克执导,艾米丽娅·瓦萨约娃 / 弗朗齐歇克·科瓦日 / Dorota Nvotová主演的一部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图解》影评(一):从尽头到尽头
路线从:
寄宿学校—废车站—公路—山村—大河—公路—厨房—寄宿学校—公寓—公寓—山坡
通过:
步行—步行—货车—步行—过山车—漂流—拖车—步行—步行—步行—步行
遇见了:
老师—列车员(和momo)—走私贩—老太和鸡—小新郎——独角兽—演员和狗—老板和鹿——空中的奶牛—天才弟弟—钢琴师—“妈妈”—牧羊人
得到了:
寓言和地图—钥匙和诗—衣服和欢笑—爱情故事—食物和爱—表演—食物和“教诲”—同伴和地址—妈妈的故事和音乐—梦——没有答案
《世界图解》影评(二):世界这样告诉一个女孩
我妈妈说要帮助男人
那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我就是在等你,你把我挖出来吧
就被收走了
当我们把房子收回来时
他已经中风了
每一对都分手了
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告诉妈妈,我睡觉时不再大喊大叫了
你已经消失了,被遗忘了
这个国家一团糟
来一场告别之舞
世界没有尽头
参加体育运动
不要太早跟男孩子玩
切记:不要坐在冷的东西上面
第二章,陌生的男人和汽车,穿上新衣服,埋怨现代社会毁灭那些制造出来的东西,变着法子来赚钱,用无意义的事填满人们的漫长一生。
第三章,埋着的老婆婆,战争的创伤还有对逝去事物的怀念,能孵化小鸡的对世界表象毫不在意的富涵意义的灵性丰韵。
第四章,男人的荒诞婚礼,无法掌控命运但又不愿逃离厄运的男人,为已有的事物或将来会有的或根本不存在事物负上责任,冲动的爱情。
第七章,厨房里的董事长,弄破很多次膝盖都抓不到兔子,对理想主义的清醒认识,像名人名言所说出卖是一个手段,成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去完善知识,穷尽所有经验。
第九章,缩小的母亲,在他们的关系中谁也没办法得利而必须相互榨干,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第十章,世界的尽头,啥都没有。
这样看来还真是个成长的故事哩。
《世界图解》影评(四):时间还是太年轻了
我妈妈说要帮助男人
别回头,你什么都没看见
那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我就是在等你,你把我挖出来吧
他的性欲特别强
当我们把房子建好的时候
就被收走了
当我们把房子收回来时
他已经中风了
这是个暂住的好地方,倒能生活
她是我妈妈,她喜欢结婚
这是我今年主持的第四次婚礼了
每一对都分手了
我们不应给自己设置太高的目标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谦卑生活
太多的激情会导致太多的不幸
树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噼啪作响
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告诉妈妈,我睡觉时不再大喊大叫了
你已经消失了,被遗忘了
这个国家一团糟
来一场告别之舞
时间还是太年轻了
世界没有尽头
你要学习各种语言
不要太早跟男孩子玩
切记
不要坐在冷的东西上面
《世界图解》影评(五):世界图解:生活就是如此,不太好也不太坏
捷克的电影看了不少,而斯洛伐克的电影还是第一次看。《世界图解》是一部奇幻冒险片,有些《天使爱米丽》的风格,但比爱米丽多了几分世态的悲凉与人生的无奈。整部影片都是温暖的色调,不过却难温暖人心,那有一种痛彻灵魂的伤感,那种温暖就如秋天的落叶,虽然灿烂,却也萧瑟。影片的配乐,也强调着这种悲情,缓缓吹出的几声旋律,让人顿觉生命的凋零。
人生况味如何?真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对于一个童蒙初开的小孩来说,更是如此。有的孩子的人生充满了阳光,生活中到处被关爱所环绕;而有的孩子甫出生即堕入苦难之渊,生活对于他们就是无尽的艰辛与冷漠。剧中的特蕾丝卡恰恰就是个不幸者,她与弟弟被单身的母亲抛弃,爱对于他们来说成为奢望。
整部影片就是特蕾丝卡去寻找母亲的经历,经由孩子的眼睛,打量这个奇怪的世界。它以特蕾丝卡冒险游历,串起了几个故事,同时也展示着斯洛伐克的民风民俗,带着几分奇幻的色彩。这个世界应该怎样,并未见识过世界的小特蕾丝卡,正带一张从书上撕下的标有世界尽头的奇怪地图,正前往这个世界探险。其实,探险说得有些过了,在这个世界里似乎人人都是好人,都会给小特蕾丝卡以温暖,但人人都过得不是那么如意,他们的生活都涂着浓厚的伤感的色彩。
特蕾丝卡一路走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许多千奇百怪的事。他们都有着好心,同时又满怀孤独,有着对人生通达的智慧,也有着对现状淡淡的惆怅。他们中有焚烧衣服的司机老头,有每天将自己埋在土里的老太太,有娶自己寡嫂的年轻小伙子,还有酗酒的母亲的老情人……她见识了他们的生活,也聆听着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他们相逢于偶然,又很快各奔东西。世界就是这样,生活就是如此,不太好,也不太坏。
将自己半身埋于土中的老太太,就在得得失失中过了一辈子,从青春少女,忽然已近黄昏。她生活于在公路边的这座房子,车祸为她送来了丈夫,婚后她生了五个孩子。不过上帝又将她丈夫从窗口上接走,孩子也远离了她,曾经热闹的屋子里,现在又变成了她孤苦一人。她曾经得到了一切,现在又失去了一切,重新归于原点。毕竟她生活过,她可以摸着孩子的鞋子,靠着回忆了此残生。
特蕾丝卡找到母亲了吗?电影里没有明说,其实找到了又如何?在母亲那里,她仍然得不到爱,得不到温暖。不过她走遍了地图上的旅程,见识了各色的人生,认知了这个世界。生活充满了忧伤,同时也透出几分温暖。就如同影片的色调,暖暖的,可惜已是晚秋的景致。
《世界图解》影评(六):Day 14 世界的尽头 是被遗忘的那一头
写在前面 给自己的话
今年还剩几天了,忽然想做一些改变。之前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关于看完电影后的心得,觉得应该坚持做下去,无关其他,而是想给生活找到一些出口。打算从今天起,每天只写一篇,不是标准的“影评”,而是记下有关电影,自己,生活的一点思路。把日子过的细一点,慢一点,算是我的初衷和对新一年的寄望。
之后会提前先定好每周的观影内容,想要按照导演和国家分类,每个导演大概2至3部影片,最后差不多可以看完大概100位导演的部分作品,算是当作一次梳理练习。
作为一个有超重度拖延症的人,坦白说这对于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如果不尝试改变,我的拖延症估计这辈子都好不了,拖延真是太糟的习惯了。想想都觉得好难,啊,我真的可以吗?
捷克电影周
12.26 世界图解 马丁·苏立克 捷克 1997
12.27 风景 马丁·苏立克 捷克 2000
12.28 花园 马丁·苏立克 捷克 1995
12.30 女教师 扬·霍布雷克 捷克 2016
12.31 分道不扬镳 扬·霍布雷克 捷克 2000
「有365部电影的1年 是新的1年 」
2017年12月26日 第14天片名:世界图解导演:马丁·苏立克/捷克/1997片长:104分钟昨晚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好几次我想起之前看过的阿根廷导演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的《旅行》。这两部电影其实很相似。
《旅行》讲述了男孩寻找父亲的故事,而《世界图解》中则是女孩寻找母亲的旅程,除此之外,电影的气质也很相通。《旅行》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电影中会时不时穿插一些奇幻怪诞的场景和人物,比如忽然扬起雪的教室,可以随时倾斜的城市。而到了《世界图解》中,则有半身埋在土里的老人,吊在天空的黑色奶牛。
它们都是借着一个有关寻找的外壳,讲述生活里的种种人事,处处充满着对政治和社会的隐喻。
1997年捷克的《世界图解》和1992年阿根廷的《旅行》,不知道是否前者有借鉴过后者,但是无论如何,两部电影,两个世界,在时间和国界的隔距间,却遥遥相呼应的磁场,感觉真的有些奇妙。
90年代初捷克经历了苏联解体,由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阿根廷则作为曾经的被殖民地区,这些年国内政局更迭不断,社会矛盾激化,也许是不同时段里相似的、动荡的社会背景,让两部电影之间产生了某种默契和共鸣。
其实电影名字《世界图解》是捷克一部配有插图的儿童启蒙百科全书,故事一开始女孩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撕下了书里一页地图,地图里除了地貌和路线之外,还有一处叫作世界的尽头。
世界的尽头有什么?女孩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走一趟,亲眼去看看。
在路上,出现了一个短发红裙的女孩。她看起来像个男孩子,脚步轻快,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她遇见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人,他们不像这个世界的存在,他们是被遗弃的一方。
被列车遗弃的车站,被政府遗弃的唱片和时装,被家庭和社会遗弃的老人,被爱情遗弃的青年,被母亲遗弃的弟弟,被观众遗弃的演员,被演员遗弃的国家,被同僚遗弃的政客,被情人遗弃的男人,被情人遗弃的女人,还有那个始终在走,被学校遗弃的短发红裙的女孩。
女孩在路上遇到的人都是失意者,可是他们却都看上去如此天真可爱。这趟看起来有些悲伤的旅程里,却流动着一股温柔的气息。当那个抱着鸡蛋入睡的老人,怀里钻出毛茸茸的小鸡;或者是那对被遗忘的演员夫妇,在马路上随性舞蹈的身影;又或者是女孩弹琴时,坐在一旁被安抚的失恋者,都为这部电影笼上了淡淡的金色光泽,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孤独和悲伤了。
最后的结尾,女孩来到了世界的尽头。她遇见了一个牧羊人,她问他,他却什么都不知道,女孩疑惑道你是来自这里吗?牧羊人说不然我还能来自哪里,便略显生气地走开了。这也是一个被遗忘的人,只是他生在这被遗忘的世界尽头里,他便与这世界相互依存,因而有了归属。
世界的尽头,什么都没有。天空裂开了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