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后福(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后福(七)

2020-01-23 08:49:37 作者:苏小旗 来源:苏小旗 阅读:载入中…

后福(七)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后福(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昨天是怎么回事儿呢,昨天是这么回事儿,就是我在排版的时候忘记把第12章放进去了,直到有两个读者问我董鄂妃是咋进宫的我才发现。今天补上12章,为了连贯性,昨天推送过的13、14章我也放了进来,可以略过,也可以复习

  12

  清初有制,凡受封有品级之命妇,必须轮流进宫侍奉皇太后皇后及太妃,以示忠心

  所谓命妇,就是“诰命夫人”,指王公大臣王爷贝勒的母亲和妻子。说是服侍,其实并非如宫女一样端茶倒水,不过是陪着皇太后等人看戏、赏花、吃饭或说话而已。

  每每轮到进宫侍奉,这些命妇便会精心打扮,悉服侍。这对这些命妇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借此机会可以得到太后、皇后甚至皇上关注,这样就可以为自老爷的高升做铺垫

  顺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是孝庄皇太后的千秋节,彼时宫中张灯结彩群臣朝拜祝寿,在寿辰宴上,顺治注意到了侍奉在孝庄身边的一位命妇。

  这位女子面容温婉神色安然,虽然身着命妇礼服,却不饰奢华装饰,甚至清透明亮的脸上未施任何粉黛。顺治平时见多了为了得到关注而极力以金玉珠宝装饰自己的命妇,见到这女子之后,不禁眼前一亮,只觉一阵明朗清风扑面而来

  明明不饰珍宝珠玉,却别有一番柔和光芒;虽然别有一番光芒,一颦一笑却毫争锋之意。

  最重要的是,这女子身上有着一种后宫其他女人没有的韵味风情举手投足之间自带圆柔温润之意。

  那是刚刚调进京城的副将赫舍里·阿林保新婚不久的福晋董鄂氏。

  自从在孝庄的千秋节上见到董鄂氏,顺治帝再也没有将她记过,更为奇妙的是,他甚至会常常不自觉地想起她来,这种失神的感觉,顺治从前从来没有过。

  原来这世上真有一个人可以令另一个人心心念念地惦记,甚至他还未曾与她说过一句话,未曾与她单独相处片刻

  这样的感觉对顺治来说太珍贵了,纵使后宫妃嫔众多,却没有一个让他有过这样的体验,让他这样时时刻刻想起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来没有过。

  顺治决定下旨传副将赫舍里·阿林保的福晋董鄂氏入宫侍奉太后。赫舍里·阿林保接到皇上的旨意后竟然有些惊恍,马上让福晋收拾妥当进宫服侍太后。

  此时他还不知道,皇上的这道旨意,只不过是拿孝庄皇太后做了一个幌子罢了。董鄂氏一进宫,就被顺治接到了乾清宫,而不是孝庄居住的慈宁宫。

  见到时时刻刻在脑海中浮现的人时,顺治的心还是狠狠地动了一下,只有此时他才发现,原来脑海中的记忆也会骗人,眼前的董鄂氏远比记忆中的更加鲜活明媚,更加温润柔婉。顺治觉得自己那颗原本倔强炽烈的心都化了,原来百练钢,真的可以化为绕指柔。

  在董鄂氏面前,顺治竟然没有觉得自己是皇帝,而只是世间万千普通男子中的一个,他与董鄂氏絮絮而谈,愈谈愈觉倾心,后宫之中没有一个女人能如眼前人般兼具佳容与才情,那些女人在自己面前,无不是唯唯诺诺不用说文化才学,连汉语都听不太懂,更何来诗意情思

  确实,董鄂氏不仅姿容明媚,性情温透,才学更是后宫其他女子所不能及。

  董鄂氏之父亲董鄂·鄂硕为正军官,曾在苏杭一代驻扎,因此董鄂氏从小就受到江南文化浸染。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而作为已经熟读经史子集少年天子在只有妇德却无才学的后宫妃嫔中甚为苦闷,却不想人生于此时遇到知音

  顺治皇帝是皇帝中的一个异类

  他的骨子里有着太多不肯屈服与放弃浪漫惆怅,与其说他是一位皇帝,不如说是被后宫困囿住的游吟诗人,他的一生为了心目理想爱情,为了生死契阔的人,不惜挣脱世俗眼光义无反顾,终生不渝。

  这样的顺治,其心很快就被董鄂氏掳获了,之后,董鄂氏便被顺治留在了宫中。

  然而当初毕竟是以让董鄂氏服侍太后为名招她进宫的,因此不便让她久留,半月之后,董鄂氏回到自己府中。早已听到传闻的赫舍里·阿林保满脸愠色地质问董鄂氏,董鄂氏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啊,她究竟该如何回答?她还能怎样回答?那是一国之君,是大清的皇帝,她只是一介女子,又何来反抗能力资格?又或者,即便反抗,失去自己性命事小,但夫家娘家都会受到牵连,那种情状之下,她还能怎样选择

  赫舍里·阿林保又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他无法质问皇上,无法违抗皇上,满含一腔屈辱怒气,只能转向自己的福晋。

  很快,顺治便得知董鄂氏被夫君赫舍里·阿林保刁难消息,以商榷国事为由将赫舍里·阿林保召进宫中。

  那天在顺治与赫舍里·阿林保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他们二人和顺治的贴身太监吴良辅,并没有其他人知道众人只是知道赫舍里·阿林保回到府中不久,便暴毙身亡了。

  也许怨愤致死,也许是自杀而死,谁知道呢,众人只是知道不久后,顺治便将这位武将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并宠爱自始至终。

  13

  董鄂氏入宫后,马上被册封为贤妃。

  自从董鄂妃入宫,对于顺治的其他妃嫔来说,后宫便成为了寂寥牢笼,她们,只是被豢养其中的雀鸟,除了下人,从来不受皇上眷顾

  妃嫔们的心,一个接一个变得更凉了,本就如一介绿草,偶尔还能受些雨露,现在却连露都很难得到,偶尔被翻了牌子,也是顺治在太后的提醒下做的样子,皇上人与心,身与魂,只在董鄂氏一个人身上。

  而皇后阿拉坦琪琪格,更是连偶尔被翻牌子的机会都没有,哪怕她皇后的牌子就那样明明白白排在众妃之首,顺治从来连看都不看一眼。

  中宫皇后,真的成为了一个摆设,一个名字,一个躯壳,有时阿拉坦琪琪格坐在床边,看着撑在衣架上的皇后朝服,这身朝服被众香料缓缓薰着,奢华,尊贵,这让她觉得那就是自己,空有一国之后的身份,却早已没有了灵魂

  另一边,即便生下皇三子也没有得到任何晋封的佟佳氏·玉录玳更加凄惶孤独,自从玄烨出生后被抱出紫禁城外抚养,她见到他的次数少得可怜,只有在重大节日典礼才能远远看看他,甚至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加之本来身体孱弱的她生孩子时损了元气,又因长期陷在对儿子思念之中,因此身体一直不好,除了每日早晚为太后和皇后请安,她极少在宫中走动。

  对于后宫里的情况,太后孝庄心知肚明。她在心里怪怨儿子的任性,对以命妇身份成为儿子最爱女人的董鄂妃也不甚喜欢,倒是苏麻喇姑常常规劝她。

  “奴婢小便跟着太后,尽管从未有过婚嫁,却也明白男人之心不可测,哪怕为之准备妥当齐全,也很难合其心意。”苏麻喇姑说道

  虽然苏麻喇姑没有明说,但孝庄还是想到了自己的姐姐海兰珠。

  想当年自己先姐姐入宫服侍皇太极,却依然无法得到皇太极的爱,或者说,只得到了他平均分给其他妃嫔的爱的一部分,而绝大部分,他都给了海兰珠。海兰珠可谓享尽专宠,哪怕死后,也是令皇太极刻骨铭心,极度悲痛之中,竟然不久后也随海兰珠去了。

  难道自己对姐姐没有一丝艳羡,没有一丝妒意吗?孝庄并不敢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不敢回答,只是她不敢面对而已。

  “想来那董鄂氏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太后暂且慢慢观察,何况皇上其他妃嫔都不是无是生非之人,每日闲时娘几个说说打打趣儿,这后宫只是图个风平浪静同时多些皇子皇女,便是皆大欢喜了。”苏麻喇姑说。

  事实证明苏麻喇姑所言非虚。董鄂妃虽以非正常之径入宫为妃,并得到顺治前所未有喜爱,她却从不恃宠而骄,姿态极为谦卑,待孝庄谨慎婉柔至极,她像一个婢女那样照顾关护孝庄,既小心翼翼又充满诚意,既进退得体尽心尽力

  这竟然让孝庄对她无法生出任何挑剔

  原来世上真有这样的女人,孝庄心里想,从前因为与姐姐海兰珠同侍皇太极,眼光总归平了些,近了些,看不出姐姐到底哪里让皇太极那样痴迷,如今自己做了太后,目光自然高远阔达了些,随着年龄增加,有过穿风躲雨的经历,看人看事的深度也自然清明透彻许多。

  姿容清媚,姿态谦卑,性情圆融,懂节明理,这的确是顺治其他妃嫔所无法比拟的。

  世间真真切切有这样的情缘,如同丈夫皇太极与海兰珠,如同儿子顺治与董鄂妃。孝庄不认,又能怎么办?

  在董鄂妃被册封为贤妃三十六天后,顺治册封其为皇贵妃,晋封起点之高,速度之快,在清朝历史上没有第二例,并且在董鄂妃之前的清后宫,并没有皇贵妃一级,她是清朝第一位戴上皇贵妃桂冠的女人。

  14

  董鄂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皇贵妃,位于皇后之下;皇贵妃,只不过是后宫众妃嫔中更高的位份。

  因为在皇后之下,董鄂妃对皇后阿拉坦琪琪格从来都是恭敬有嘉,每天清晨带领其他妃嫔到皇后宫中请安,再跟随皇后到太后宫中请安。

  虽然位份比其他妃嫔高,她始终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大家都是皇上的妃子,因此对待其他妃嫔从来都是和顺温婉,从来不争锋刁难,反而因为自己入宫晚,姿态更为谦和

  宫中无人不知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程度,而顺治对董鄂妃的爱也毫不掩饰

  被册封为皇贵妃的三个月后,顺治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赏给她父母礼物甚至比赏给皇后阿拉坦琪琪格的聘礼多出数倍;董鄂妃也是清朝后妃中唯一一位经过正式朝廷大典册封的妃子,在册封大典举行后的第二天,顺治命令宗室爱新觉罗以及满朝文武官员按品级集齐午门和天安门外行三跪九叩之礼。

  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的同时,顺治还下了一道大赦天下的命令。

  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董鄂妃是唯一一位因为封了贵妃而大赦天下的后妃。

  如此种种,顺治做得堂而皇之,做得光明正大,所有这些,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全都看在眼里,甚至全程参与见证,顺治对董鄂妃重视爱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打在她脸上的响亮耳光

  阿拉坦琪琪格从来没有想到,自从进宫便从无所求的自己,即便在顺治面前已经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却原来,人的忍受能力可以被一而再三三提高

  青天白日,青瓦红墙,皇贵妃董鄂氏龙凤朝服加身,朝冠珠光耀眼,所有皇族成员和满朝文武对着她三叩九拜,皇上顺治的眼里,是阿拉坦琪琪格从未见过的温柔与爱。

  回到寝宫的阿拉坦琪琪格早已经疲惫不堪。她太累了,甚至来不及褪下皇后的朝服,就伏在床上恸哭起来。

  被顺治冷落甚至嫌恶时她没有哭过,独守宫中细数寒星时她没有哭过,见到宫中众人表面恭敬内心嘲笑眼神时她没有哭过,她却在另一个女人的册封典礼后哭了。

  侍女乌尼日也哭了。

  “皇后,打算这么忍下去吗?”乌尼日说,“自从你进宫,过得都是什么样的日子,你才是大清堂堂正正的皇后,是尊贵的博尔济吉特的公主,皇上可以不喜欢,但这样大张旗鼓地为一个刚进宫的女人举行册封典礼,皇上把皇后当成什么了?”

  阿拉坦琪琪格只哭,不言。

  三丹小声提醒乌尼日:“你快不要说了。”

  乌尼日仿佛没听到似的继续哭着说:“我从小就跟在皇后身边,皇后确实宽厚不争了些,但我也看不得这样被人欺负,这是当得什么样的窝囊皇后。”

  “住嘴!”阿拉坦琪琪格突然喝道,三丹心中觉得惊诧,在她的印象中,阿拉坦琪琪格从来都没大声说过话,更不用说这样喝斥了,她赶忙走上前扯着乌尼日的袖子,想把她拉走。

  乌尼日却边挣脱边说:“人都说皇后应该母仪天下,应该勤良端淑,我不知道我们皇后究竟哪里做得不好,却偏偏在宫中过这样的日子。”

  “掌嘴!三丹,掌她的嘴!”阿拉坦琪琪格又说道。

  “皇后何必遣三丹掌我的嘴,我自己来!”乌尼日说完便狠狠扇自己的耳光。

  几个耳光扇完后,屋子莫名静寂了下来,侍女垂手不言,皇后抽泣不言。

  “这是我的事,是博尔济吉特家族的事,”阿拉坦琪琪格说,“你是得了失心疯,这样不顾体面叫喊,就不怕隔墙有耳被人听了去,你当真以为皇上会因为你的话可怜我半分吗?”

  下面的话阿拉坦琪琪格没再说下去,然而乌尼日和三丹都知道,不会,皇上不会心疼可怜皇后半分,只会对皇后更加厌恶,想到这里,乌尼日哭着跪在阿拉坦琪琪格面前,说:“奴婢该死,奴婢只是心疼皇后啊!”

  阿拉坦琪琪格边用绵帕为乌尼日拭泪边说:“难为你们跟我进宫后受了这么多委屈,宫中个个都是势利眼主子争气,连累你们也辛苦。我来这宫中本就不是做妻子做女人的,我只是来做一个皇后,一个被高高架起却没有任何鲜活气息的皇后。”

  三丹将乌尼日扶起,阿拉坦琪琪格端坐好,又说:“事到如今,我博尔济吉特·阿拉坦琪琪格只要把‘皇后’这个架子立好,有没有气息根本不重要,忍也好容也罢,我都受得住,我一无过错,二尽孝,只要有太后在,便是如何忍得容得,都是值得。”

  冬夜漫长,困境是否同样漫长,并无人知道。

  15

  顺治十四年,一直寄养在紫禁城外内务府曹玺府中的皇三子玄烨感染天花,皇太后孝庄、玄烨生母佟佳氏·玉录玳和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心急如焚,玄烨的父亲顺治却在过问几句之后一直不甚上心,因为顺治最爱的董鄂妃即将临产。

  同在紫禁城,几人欢喜几人愁。

  一边顺治急切盼望自己与董鄂妃爱情的结晶的诞生,一边佟佳氏因忧心玄烨日夜哭泣;一边顺治夜夜温柔守护在即将生产的董鄂妃身边,一边孝庄与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商榷如何照护玄烨之事。

  董鄂妃甚至不顾自己身子不便亲自探望安慰佟佳氏,并常常向太后皇后请安,以获得三阿哥玄烨的最新消息。

  董鄂妃并不只是装装样子,而是心中急切,态度恳切,这让众人未免心中感动,身居贵妃之位,即将临盆,却依然心系其他皇子,毫无骄躁之气不说,姿态还这般真挚,这般劳神苦思。

  孝庄再次感叹当初苏麻喇姑所言非虚,自董鄂妃入宫以来,无一人可以挑出她一处不是,她非但没有因为晋封过快位分过高而引起其他妃嫔嫉妒,反而令众人对她友善且钦佩。

  可是即便董鄂妃很有可能再为大清诞下一位皇子,孝庄等人也为寄养在紫禁城外的玄烨深深忧心。

  天花,简直堪称大清的噩梦,多少人未能逃出其魔掌,丧身其中。为了不让玄烨被天花传染,玄烨乳母孙氏与其他保母曾将其带至福佑寺躲避,却没想到依然难逃天花之掌,为了让孝庄放心,苏麻喇姑决定自己到福佑寺照护玄烨,同时皇后贴身侍女乌尼日也自告奋勇,跟随苏麻喇姑一同前往。

  得知消息的佟佳氏在太后与皇后面前长跪不起,亦对苏麻喇姑与乌尼日千恩万谢,天花之凶恶无人不知,此番苏麻喇姑和乌尼日前往照护玄烨,相当于是冒着生命风险,佟佳氏自然感恩不尽。

  紫禁城外,苏麻喇姑与乌尼日精心照护年幼的玄烨,寻遍名医,尝试偏方,衣不解带地昼夜守护。

  紫禁城内,董鄂妃历经生死,生下了顺治的第四位皇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诏书中说道:“自古帝王继统立极,抚有四海,必永绵历祚,垂裕无疆。是以衍庆发祥,聿隆胤嗣。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

  在诏书中,顺治称董鄂妃之子为“第一子”,全然不顾在其之上,已经有皇二子福全与皇三子玄烨。

  顺治之心已然明了:只有董鄂妃所生之子,才配得上继承大清皇位。

  紫禁城外,在苏麻喇姑、乌尼日和众乳母保母的悉心照料下玄烨的天花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除了脸上留下几粒清淡的痘印,玄烨身体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紫禁城内,孝庄太后与皇后一颗日夜牵挂之心终于落地,玄烨生母佟佳氏更是感天谢地,喜极而泣。

  此次天花之劫非但没有夺去玄烨的性命,反而为他带来日后的齐天鸿福。

  而此次董鄂妃产子,却为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带来了人生中最大的险涛危浪。

  16

  顺治越来越觉得“皇贵妃”之位无法表达他对董鄂妃的爱,尤其是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后。

  自古龙凤并臻,既然自己如此深爱董鄂妃,那么让她处于皇后之下,顺治总归意难平。因此当废掉皇后阿拉坦琪琪格立董鄂妃为后的想法在顺治心中出现后,再也没有消失过。

  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容貌平平,木讷钝笨;董鄂妃姿色明媚,温婉娴静;皇后阿拉坦琪琪格毫无学识,除了会说蒙语与满语,对汉文简直目不识丁;董鄂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悟性极高,甚至因为顺治喜佛教而专心研习禅学;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唯唯诺诺,毫无温情,形同榆木;董鄂妃亲自为顺治安排饮食,斟酒劝饭,嘘寒问暖。

  最重要的是,阿拉坦琪琪格是顺治的母亲一手指办,而董鄂妃,是自己的情意所属。

  是啊,纵然贵为天子,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人可令顺治寄托情爱。顺治一直对爱情有着偏执的向往,有着不顾一切的追逐之心。这与身份无关,与欲望无关,是爱,仅仅是爱。

  诚然,顺治深知先前已有过废后经历,此次若再想废后,则是一定会再生一番波澜,但经过权衡,他依然认为只有董鄂妃才配得上皇后一位,若不能给她天下最好的,又怎能彰显自己对她的深情?

  自从顺治下诏称皇四子为“第一子”后,董鄂妃便有些忧心忡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顺治忽略了皇二子福全与皇三子玄烨,而称皇四子为第一子,就是想让皇四子做太子,既然皇四子为太子,那么顺治一定会给其母董鄂妃一个“嫡母”的名分。

  那就是封董鄂妃为皇后。

  是夜,深秋风寒,紫禁城里仅有的几棵绿树早已叶尽枝枯,众妃嫔无不孤床冷衾,只有董鄂妃的承乾宫灯明月柔,温煦和暖。吃饱喝足的皇四子静静酣睡,端看了他许久的顺治却依然舍不得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

  “爱妃,天赐明珠与你我,朕恨不得把全天下都给了他。”顺治轻声说。

  “皇上又耍小孩子脾气了,”董鄂妃笑着说道,“皇儿现在尚为襁褓中一待哺婴孩,正如江南春来,万物初萌之憨柔之态,臣妾可不敢想那么远,唯愿他康健平安,哪怕他只是一个资质平平的孩童,臣妾也感激上苍了。”

  “爱妃此言差矣,”顺治说,“我皇儿眉眼清俊,神态雄茁,将来必是天下明君,既然如此厚爱,朕只有让爱妃做朕的皇后,方能以谢天恩。”

  “无论皇贵妃还是皇后,只不过是名分而已。”董鄂妃说道,“哪怕你我只是人间平凡男女,此时此刻,也胜过一切殊荣了。”

  “爱妃,立你为后的念头,已经在朕心中出现很久了。”顺治正色说道。

  见顺治正色,董鄂妃便知道顺治并不只是在构想,她知顺治对自己的情,在未与他接触之前,她只晓得他是皇上,是天子,是天下之主,万民之王,尽管她不得不因为他是皇帝而进宫服侍,但相处以后,她亦发现虽然他是君王,却有着足以将她湮没的炽烈情感。

  这爱带给她的不是欣喜与骄傲,而是惊讶和惶恐。董鄂妃心里明白,盛宠带给顺治的是对情感毫无遮掩的表达,带给自己的,却只有危险。宠有多盛,她的危险便有多大。

  董鄂妃当然与后宫妃嫔不同,从小便聪慧雅致,性情温透,更重要的是她从小在江南长大,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有着后宫其他妃嫔所没有的满腹学识,读过史籍的她当然知道,自古以来,人们皆将那些使皇上迷恋的女人称之为“红颜祸水”,即便她不干涉朝政,并且鼓励劝说顺治以国事为主,来自后宫其他妃嫔的嫉妒也会变为对她的怨恨,这一切,定会让她在后宫寸步难行。

  因此自从董鄂妃进宫,哪怕集顺治所有宠爱于一身,她也是言恭礼周,从来不会有一点闪失,她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因为过分受到宠爱而为自己招致无端的非议,甚至是灾妄。

  但当顺治流露出想要立她为后的想法后,她无论如何不能从命,人都说后妃之幸无非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她一路平步青云,娘家因此享尽恩泽,愈是高处愈是寒冷,她太明白这个道理了。人生的福分都是定额的,如同一场大雪过后,及目之处辽阔平整,一阵大风过,卷起重重雪,此处的雪厚了,彼处之雪必被削薄——她不要这样,她从未想过此生能受此深爱与恩泽,不管是她自己情愿或不情愿,深爱与恩泽也是确确实实地受了,盛极必衰,她唯愿稚子平安无虞,在这紫禁城内无贪欲地,平静地活着。上天给了她太多,无论如何,她也不能再要了。

  董鄂妃跪在了顺治面前。

  此举让顺治吃了一惊,连忙上前将她扶起来。但董鄂妃请求顺治让她跪着把想说的话说完。

  董鄂妃十分诚恳地对顺治说:“妾身无德无才,并不能担此重任。”

  顺治甚是不解:古往今来,哪有后宫妃嫔不想做皇后的?

  董鄂妃又说:“皇后母仪天下,宅心仁厚,爱子如民,待我等妃嫔如同姐妹,如今皇上只因为对妾身的喜爱,而无由废黜皇后,实在是令妾身自觉无颜,自觉惭愧。”

  顺治说:“皇后为人木讷无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无法与爱妃媲美,如此拒绝,未免过于牵强。”

  董鄂妃再次叩拜说道:“皇帝废黜前后,已经令太后与博尔济吉特家族十分不悦,如今若再废后,皇上让太后脸面如何放得下?让博尔济吉特家族颜面何在?皇上不能将国家置于一己之爱之后,臣妾恳请皇上三思。”

  这番回答很是令顺治感到意外,他没有想到,这样娇柔的女子竟然能时刻将国家放在首位,而丝毫不在意名份与地位,眼前心爱的女人越是这样,他心里越是觉得亏欠与疼惜。

  他双手扶董鄂妃起来,董鄂妃不肯,直到顺治答应她不再提废后的事,她才再次诚挚拜叩,站起身来。

  此次,顺治通过其他方式表示了对董鄂妃的珍爱,将其父董鄂·鄂硕的世职进为三等伯;并在当年秀女选拔之中将董鄂妃的族妹董鄂·佛尔春尽收入后宫,并将其父亲进为一等哈哈番巴度。

  一人得宠,其族人亦受尽恩宠,古往今来,从无例外。

  · 未完待续 ·

  我昨天才知道,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很多时候,我对时间概念不明,比如我还觉得自己现在是三十多岁呢,可实际上我才二十二岁。

  我自己也没把握除夕或者大年初一是否能够完结,总之,顺治快over了,顺治一over,阿拉坦琪琪格就熬出头儿了。反正我没评判这故事(如果能够称之为故事的话)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去评判,立场不同,结果就不相同,你之渣男,却是她之暖男,此同。

  靠,故事写久了,说话都有点儿文绉绉了。钦此。

  猫宁我的每一位,感谢你的忍受追剧,本宫感激涕零,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谢谢你。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后福(七)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后福(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