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人》读后感100字
《镖人》是一本由许先哲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0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慢了
●刀马小七小七一家人的故事有点伤感,刀马谛听的兄弟反目有点遗憾。
●又水了一本。。。
●玉门关前的打戏画的真的太棒了,看下来太爽了!
●我猜到了要说竖 没想到这么短 论补刀的重要性
《镖人》读后感(一):【推迷会鉴书团】父与子
刀马护着小七冲过千军万马是全书最高光的时刻。那几页简直燃爆了!
孩子似乎是硬汉与世间的纽带,能激起他的感情,也能燃起活下去的希望。
《长安十二时辰》也有这样的桥段,狼卫看见小女孩的笑容就下不了手了,妇人看见落难的小孩总是会心疼地带他回家。
卷一中反复强调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小七面前也没了踪迹。
刀马总是自称生意人,做的事都是为了生意,可是他对小七无利可图。小七不是他的儿子(应该不是吧,不然就没阿育娅的事了),他却如同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他,小七在他眼里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生活的信仰。
他喂马都时候会对马说话:多吃一点,马上就到长安了。
当女人告诉他长安还远的时候,他又对马说:听见没有,多吃点,好有力气到长安。
风餐露宿并没有夺走他的天真,他就像是小太阳,时时刻刻温暖着大家。
能在长期追杀之下仍然温暖,刀马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无微不至的保护,小七不可能这么健康地成长。在刀马无私的呵护下,他能坦然面对母亲已死的现实,能不带任何仇恨地生活在这腥风血雨的江湖,能明知面对危险还义无反顾地扑到刀马怀里。
可以说《镖人》里有江湖、有历史,还有人性,彻骨与温暖同在。只有切身体会到江湖险恶的人,才会对孩子如此毫无保留吧,因为在孩子身上,他们能看到尚未被染过色的自己。
如果说这套漫画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每本太短了,根本不够看,刚看到兴起便戛然而止。希望下一本《镖人》剧情更加丰富,期待秦叔宝和阿育娅重新上线。
《镖人》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从塞外到江湖
第九卷从各自意义上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启程,刀马一行人终于离开了塞外雄浑的大漠,踏入了玉门关内。这标志着江湖篇正式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刀马一行人即将和朝廷开始正面对抗。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许在今人看来,玉门关不过是一座破旧的城楼,但在古人的眼中却意味深长。关内关外,一字之差能改变很多。在没有飞机火车,最快的交通工具只是马匹的古代,发配关外可能就是流落天涯海角,此生再难返乡。更何况,塞外边疆总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与少数民族你死我活的争斗意味着随时可能离开人世。不夸张地说,在塞外不和平不安定的年代,玉门关根本就是一道生死关。
然而,本卷里当小七问到关内关外有何不同时,刀马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关内关外没什么不同,只是离长安更近了一步罢了”。这句话的云淡风轻与玉门关所象征的沉重意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刀马的内心真的毫无波动吗?我想不是的。一方面他说话需要照顾小七的感受,另一方面历经艰难险阻、生离死别在多年后重返关内,想必内心波涛汹涌的万千思绪混杂在一起,反倒显得平静了。
刀马一行人还在衔枚疾走之时,长安城内也是暗流涌动。凶残暴虐的隋炀帝,阴险狡诈的宇文家族,装死隐居的前权臣,暗藏祸心的江湖人士,以“再现人世”的花颜团为轴心转动起来。大家熟悉的隋唐英雄人物也在陆陆续续地出现,可以想见后几卷就将会出现一场相会的盛宴。究竟是哪股势力能先拔头筹,混乱的局势将引导向何方,众人都在期待。可以说,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太多精彩的乱世争雄,相应的也诞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楚汉争霸,三国演义,再到隋唐英雄,这本漫画有希望再次带来一段精彩的隋唐乱世。
主人公的身世主线在本卷也有所揭晓,小七乃是皇帝下令诛杀的罪孽之子,而刀马和在身后追捕他的骁骑尉谛听也有一段充满怨恨的往事。恐怕刀马离开骁骑尉的真正原因以及小七的身世将会成为本漫画的核心。刀马一行人刚进入玉门关,就得到了官兵们的“礼遇”,越接近长安城毕竟会越发凶险,后面的故事也更加令人期待!
《镖人》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终于不可避免的,在单行本卷八末尾以及几乎整本卷九,《镖人》进入了回忆的范畴。这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大漠似乎并没有被玉门关阻隔,但是关内关外却仿佛两个世界,这仅仅因为关内距离大兴更近了一步罢了。
如果说大漠的内容是推动个人成长,那么我们已经非常欣喜的看到大多数人的成长了(小七都能数到一亿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成长,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在过去、在回忆里才能看到。
谛听二人组诡谲的行动,一直尾随着刀马一行的足迹。他们与刀马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个故事在这卷终于讲清楚了,顺带也说明了小七的来历。“信念越强,力量越大”这句从来不曾解释的腰封、简介专用语,在这卷中也体现了。谛听的信念在于恢复师门的名誉,这个信念盖过了他原本的信念,最终形成了他现在的力量:执着于目标、层级制度分明、完成任务本身超越了对善恶的判断。按图索骥,会发现目前登场的人物,他们的力量都来自于他们的过去 ,来自于他们依托于过去形成的信念,自然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力量。
竖在这一册戏份颇多。竖作为较早登场的人物,我们却仍然对他一无所知。他为什么接受这样的人物,他的目的是什么?直到他身份的揭晓。然而谜团的揭晓带来的问题却更多:杨素装死的目的是什么?为何竖可以断言,杨素家所有人甚至是在等着他到来?当然,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竖放走了燕子娘,这不是他最开始的标的物吗?
说回大兴本身,一方面是“花颜团”重现江湖,这与刀马护送的神秘人之间关系几何?另外一方面,宇文家族的故事也丰富了起来。不同的性格与谋划都跃然纸上,同时也串联了更多的故事。
这一卷虽然回忆居多,但也串联了故事未来的可能走向。三年前,杨广夜闯皇宫却面对杨坚的尸体;同时,刀马与谛听血战后终是顺利完成小七母亲的嘱托带走小七;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当夜,宇文家族的两兄弟却站在了桥梁的两端,虽然勉强在船上一谈但是道路却隐隐开始分叉。这一边的现在时,是刀马三年后再次入关,是权臣杨素的装死与伺机而动。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大业三年交汇,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关内这个舞台继续展现了。
知是故人来,却不知故人出现为哪般。所有的谜题,都期待未来的作品能够解答。
《镖人》读后感(四):【推迷会荐书团】新世界
玉门关,西汉时期玉门关扼守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敦煌一段的必经要塞,至隋唐时开通新疆一侧大路,不必绕行敦煌,所以玉门关又迁到晋昌,旧玉门关自此破败。可见,玉门关不是固定的地方,而是当时最西端国土的关卡名称。古有诗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不是指的荒凉的景色,明代杨慎说过,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当时朝廷命令的极限也就到了玉门关以内,出了关就是羌胡杂居、不受教化之地了。
这个分界线的标志建筑,终于横在了刀马一行人面前。巍峨的玉门关,远景和近景画得非常震撼,把这历史名胜的沧桑完全表现出来了,当然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关内旅程更加险恶。
刀马他们身后的大漠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埋葬了凡夫俗子,弱者有弱者的生存之道,班头的市侩油滑没有做错,只怪他是弱者。大漠也筛出了枭雄和猛士,下一个江湖就是繁华的关内,那里人心更加复杂,信念更加稀有。从哪里来的,又要回到哪里去。宿命的对抗拉开了帷幕。时分三阶这一段节奏逐渐加快,直至所有猛人逐个亮相,这段画面承前启后,预示新篇章的来临,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强者的世界,一个新世界。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史书记载上柱国贺若弼起兵八万,拥立前太子杨勇复辟,除了这件没有大事发生。当然,平民的行为不算历史。
三年前,杨广密信被劫夜闯皇宫,未料杨坚重病死于密室,杨广继位;三年前,刀马在濒死的小七手里接过了婴儿,给这孩子取名也叫小七;三年前,刀马重伤了骁骑卫谛听,逃过追杀出了玉门关;一年前,权臣杨素诈死,避免杨家不被兔死狗烹,这骗局的谋划者竟是……
后半部分多线并进,不觉凌乱。时间线的闪回也十分顺畅。大业三年,所有的时间线都汇聚在这一年,这平凡的一年开始了不平凡的故事。
漫画果然还是连着看过瘾,第8卷第9卷连续看下来,竟然忘了时间,旌旗漫卷中刀马一行闯入了关内,所有人物的命运都上了正轨。相对刀马这边的相对平静,阿育娅和裴行俨、秦琼一方面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感觉接下来他们要在大漠西方单开一条线,这条线和刀马这边如何联系到一起呢?是以后的一个看点。
杨坚去世竟然留下一个密室之谜,杨广人设也大气了起来。看来作者野心不小,不准备按史书杨广弑父夺权来写了,定要另辟蹊径,换个角度描写新的大隋风云了。不知道以后的故事里有没有我喜欢的罗士信出场呢?
《镖人》读后感(五):【推迷会鉴书团】有信念有力量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读到了第9卷了。作者至今为止一共出版了9卷,感觉故事才刚刚开始。
看完9本之后,对于作者的风格以及故事的大概已经有了了解。对于发生在隋唐江湖的一位镖客为主线的故事,已经牵涉出了越来越多的人物以及每个人物背后的故事。而这一本又回归到了刀马的故事里。刀马互送知世郎一群人入关,在关卡受到重重阻碍。后半部分是回忆刀马三年之前作为左骁骑卫的故事。从这一册书里,我们开始渐渐的了解到刀马和小七的过去了。 其实在长安城内,一场阴谋也正在慢慢的实施中,而刀马一行人回到关内,会否受到这些阴谋的迫害呢,他们的这群人刀马,知世郎以及竖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和过去,而他们三者的过去,其实和现在的阴谋有密切的相关性。这又是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三个人物也是三个重要的点,每个人物的背景构成了现在朝堂上的变化。至今的剧情发展还不能明白,刀马为什么要回到长安,可能就是为了护送知世郎回长安,这一点要读到后面才能有深刻的了解。虽然对于当时的历史故事,我不是十分了解,人物也是借鉴了隋唐的很多人物设定,很多剧情虽是虚构,但是读起来还是津津有味。 同样的,对于一部漫画作品,从故事情节上来看,他是热血的正义的,而从画面感来说,仍然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比较粗犷的画风。或许男性作者都是偏重于这样的风格。略微缺少了一些女性的细腻以及细节上的处理。虽然我也不是很懂画画,但是我觉得作者在一些打斗场面上,画的还是比较粗略。而且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大多数的真逗结局都是砍下首级呢?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设定,还是作者个人的设定?在之前我也提到过,虽然是漫画,也略微血腥了一些。 既然这么说能轰动日本,那他就一定有他自身的魅力。在绘画风格上,我一个外行人不能去评价作者的水准。但在故事性上,我还是觉得这个故事是激动人心,也是充满正义感的。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只是作者更新太慢。作者在每一本的封面上都有这句话“信念越强,力量越强“,我觉得作者这句话不仅仅是写的书中的内容,也是给自己的一种信念。就像作者在第1本的后记中写到,因为他没有学过专业的绘画,所以创作这本漫画,你是他的一种信念和他的一种愿望。我也十分佩服作者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也拥有了这样的一种力量。我也相信作者笔下的故事一定会越来越精彩,他的画风也会越来越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