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观后感摘抄
《阮玲玉》是一部由关锦鹏执导,张曼玉 / 吴启华 / 刘嘉玲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阮玲玉的故事拍成这样只能算中规中矩吧,匆匆的描摹也难以展现更多人物内心的复杂和纠葛。偶尔跳脱出来的纪录手法是好是坏值得商榷,我是不太赞成的,不如好好做一场纯粹的戏
●张曼玉 第十二届金像奖影后(1993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第28屆芝加哥電影節女主角 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外國女主角
●2012年第一部电影,其实是《张曼玉》。
●她演得挺好的,我敢打赌阮玲玉都没她好看。
●关锦鹏玩这种时空交叉的解构形式还是很厉害的,而且以他的身份对女性的了解视角也很新鲜独特。阮玲玉固然不可复制,但不断的出戏也是为了告诉这只是入戏太深的张曼玉,她甚至已经超出了被扮演者。百老汇香港影展粤语154分钟版稍微有些拖沓。
●“女人站起来,不代表男人一定要倒下去,大家可以一起站,这个世界够大啊。”
●张曼玉演得神似。秦汉真适合演这种又帅又渣的老男人。《葬心》真动人,蝴蝶儿飞去,情已不在。纪录片和戏中戏的处理时好时坏,坏的是最后葬礼,本来酝酿得差不多的眼泪,被关导的“CUT!maggie有呼吸"生生给憋笑了。拍新女性,阮玲玉哭得收不回来躲在被子里,蔡楚生坐在外头默默的看着那段又特别好。
●竟然是第三遍重看了,依旧四星半。 多重嵌套结构出入时空,虚实结合,人戏难分,古今一样的十分唏嘘;众人围坐香消玉殒的剪辑,毫无突兀,泪意充盈。临终一句”你爱不爱我“,她不无留恋地忘了一眼客厅然后关灯,像是回望整个短暂而悲苦的人生,片场几段难以自制的失声痛哭让人揪心。 银幕上千姿百态的她,终究柔顺且企望爱的安全感,死又何惜死又何惧,不过是人言可畏,接连念了几遍是对冷酷世界的最终告别。未过多纠缠八卦细节,新旧作品对比,空间感的延伸,镜头考究,光线细腻。 最喜欢的几场都和蔡楚生有关:1、拍集体照时他回头微微一笑;2、邀她拍戏的楼梯上,她犹疑着来回上下来几次;3、他俩关于“蹲”的谈话。在她极为有限的生命欢乐中,这段微妙的感情可能是最接近光明的存在,但又有何用,这也许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阮玲玉》观后感(一):阮玲玉
无药可救的张达民的无赖和唐季珊的不忠 ,错误的精神寄托蓝颜知己蔡楚生 ,前两者自然是对阮玲玉的大影响,错误的人生知己更是毁人一生,选择25岁终结生命到底是承受了多么大的苦难。
《阮玲玉》观后感(二):葬心
说来说去,还是这首歌最能表达影片的内涵和感觉。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伤逝的无奈。
关锦鹏拍得确实挺有意思,一种有距离又深入的姿态来看这样一个人物,一种状态,一个时代。
喜欢得很。。。
《阮玲玉》观后感(三):就调侃下而已
整体感觉有些闷。分点阐述我的发现。 第一,心得上觉得以前的女性太惨了,经济和精神都不能独立,经常被大男人蹂躏,践踏自尊。 第二,张曼玉的演技蛮好的,这方面还是要肯定滴。 第三,可是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电影,戏里戏外都有戏
《阮玲玉》观后感(四):都是伶人,都是极致的女人
对于阮玲玉,感觉遥远了点,悲情了点.两岸三地中张曼玉,陈冲,张艾嘉都是越老越有味道的女艺人,陈冲去美国是走了一段弯路,但也因此成熟,如果一直在国内发展或许就不会有今日的韵味了.和阮玲玉一样,都是伶人,都是极致的女人.
《阮玲玉》观后感(五):“人言”可畏
人言:一种中药,就是砒石,成粉末状,有剧毒,经炼制后叫‘砒霜’。因古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出产的最好,所以又名为‘信石’。‘人言’即为‘信’字的隐语。
没想到毒死阮玲玉的砒霜和人言竟是一样东西。或者天意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