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人生下半场,学会放下
琴叶榕
1200年前,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异乡病逝。他的一生,虽然开了个好头,往后却苦难不断。
他少年得志,金榜题名,21岁时就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海选队伍中脱颖而出。
10年后,他从繁华处跌落,悲怆的泪水滚滚而下,从都城赶赴荒蛮的永州。
30岁之前他是众星捧月的人生赢家,30岁之后他是随风飘零的孤独隐士。
他是柳宗元。
人到中年,面对江中垂钓的老翁,他写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柳宗元的“千万孤独”中,我才渐渐体会到中年之后的人生况味。
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
“河东柳氏”世代为官。到了唐朝,已经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非常有名的高门望族。
他可以凭借家族荣耀为自己带来名气,却也背负着整个家族的责任和期望。
13岁那年,他因为一篇《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得到圣上的赞誉。
从此名声大噪,成了家喻户晓的神童。21岁,高中进士;26岁,又被任命为蓝田县尉;33岁时已官至礼部员外郎。
他少年成名后,仕途连连攀高。沉浸在喜悦中的柳宗元,觉得人生还有着无数种辉煌的可能。
然世事多变,公元805年,顺宗继位,拥立太子的柳宗元一派改革失败。刚刚大展拳脚的柳宗元,光明的前景即刻灰飞烟灭。在这场政治灾祸中,他被贬到了荒僻的永州。人到中年,事业被毁,理想破灭,本就是一场悲剧。
更令他痛苦的是,因为自己的戴罪之身,连累了家族声望。那个原本“性又倨野,不能摧折”的年輕人,面对人到中年的打击,不得不退去了所有锋芒。“诗和远方”都是年轻人的,中年人只能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
身处恶劣之地,领着微薄的薪俸,承担着养家的责任。更让人寒心的是,他在永州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他带着67岁的老母亲,借住在龙兴寺的破庙里。因为水土不服,加之没有地方求医问药,柳宗元的母亲半年后就染病去世了。
新的当权者对包括他在内的革新派仍然不放过,各种攻击诬陷源源不断地从朝廷袭来。
亲人离世,生活艰苦,还有政治上的威逼,使柳宗元心情郁结,健康也大为受损。
在仕途和生活中频频失意的柳宗元,却在永州的山水中成就了自我。
大雪纷飞的一天,柳宗元骑马慢行,看到一个渔翁,披着蓑衣在江中垂钓。
于是他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篇《江雪》。茫茫冰雪中,老翁安静垂钓,孤高绝俗。
公元810年,在风景秀丽的愚溪旁,柳宗元为自己构筑了一间小屋。
收拾好心情的柳宗元,开始寄情山水,放下悲伤,继续前行。
在愚溪附近,他发现了西山、小石潭、袁家渴、石渠……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人生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面对苦难,唯有自渡,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