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我们塑造成英雄或歌颂我们的牺牲”
今天很开心,给医护人员的爱心早餐终于可以在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院落地了,明天医护人员就可以在医院无接触扫码10秒立取一份热气腾腾的广式早茶了,及时补充能量。
更希望其它医院也抓紧协调好,以让我们可以为医护人员的付出尽一份微薄之力,医疗物资我相信在ZF的有效调配及全国人民的热心捐赠之下,不再稀缺,我和几个朋友的“天使点对点公益行动”也差不多进入尾声了。
—1—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感染数量3019名,确诊1716名,死亡6名。
别把我们塑造成英雄或歌颂我们的牺牲,这是我们的“工作”,谈不上苦和牺牲,职业特点就这样,希望疫情结束大家能理解我们,不要砍人、医闹就很好了。
包括被砍的眼科医生陶勇伤后首次发声:
“如果有一天能再见到他(伤医者),我想让他看看我背上腰椎手术留下的伤口,我想告诉他,当时我们给他做手术,包括给他省钱,对他真的是仁至义尽。我想让他知道,其实这个社会没有他想的那么黑暗”
“即使出院了我的精力和体力也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一天能看那么多病人了。但我不是一条腿走路,手术做不了还可以做科研、带学生。即使没有发生这次意外,我也打算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地方的医生都能处理一些疑难眼病。接下来正好有时间加速做这个事”
我们欠医护人员太多太多。
最近好自豪自己投资了那么多医疗项目(非得瑟,是有种社会责任感),比如医疗行业的“得到”——经典医课(125万医护粉丝),比如专门给医院做智慧医院开发的医咖云医院,比如已经夭折的上门体检项目等等,包括很多接触了很久但没有投的月子中心、儿童诊所等。
在这期间,有缘认识了不少医护人员,也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甚至因为有个高中同学在国家卫健委而认识了不少北京协和、同仁、积水潭、中日友好等很多医院的医生护士们。
导致对他们这个群体有很多感官的认识,这个群体有很多和大家想象不一样的地方,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以为他们很冷血面无表情,有地位收入高等,实则不然。
比如他们大多性格很爷们,无论男女,也能喝酒,据说见生死和悲惨太多了,压力大,不靠酒精,很难入睡;
医生护士工资并不高且辛苦,可能有地位有名望,但本质上,他们仍属于工匠、手艺人,靠专业吃饭,加班是家常便饭,岂止是996?!对于学习的要求很高,医学的进步和迭代,与互联网的更新速度相比,丝毫不差,怪不得有人说,教师和医生都是最具贡献精神的群体;
医者仁心,因为每天太忙了,所以导致可能医护人员看起来冷冰冰的,实际上大多数人比谁都热心,甚至可能比你亲人还关心你、照顾你。我有次有个朋友凌晨2点钟要住院,我给一个医生朋友电话,人家二话没说忙活到凌晨6点钟,而我对接完就呼呼大睡了,现在想来极为尴尬。
—2—
复出回报太不对等
有次参加广州医疗论坛,我做了个分享,从而认识了天爱儿童诊所、医和你、和睦家等多个创新医疗品牌的创始人,无一例外都是主任医生级别的人出身。
问其为何要创业。
说体制内压力太大了,真实的生存环境与大家以为的截然不同,没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很难一做就做十几年。
但现在到了这个年龄,身体也不允许了,就出来创业呗,反正医生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
其实我听乐见他们创业的,也愿意支持他们开各种门诊,给他们营销、资本、模式方面的赋能,虽然,短时间内,私人门诊未必能做到和国外及香港一样普及,但从长远看,这一定是趋势。
包括私人订制的医疗险等亦越来越刚需。
我们不能光让医护人员奉献,我们还应该用经济学的杠杆或游戏规则释放医护人员的潜力,以及放大他们的回报,这样才能良性循环。
我老家人民医院的医生老段,是我高中同学,那加班的强度还有面对医患的矛盾,经常在我们高中同学群里吐槽,我曾经以为是他矫情,了解之后发现,他太难了。
现在刁民太多,动不动就行使所谓的公民权利,投诉啊、举报啊,各种医闹,一旦医生被投诉,其职业生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其实医生和教师,就不应该被定义为服务行业,而应该拥有一定行政权力才对,否则医生将不再是医生,老师不再是老师,都会变成一群会微笑、服务很好的客服人员们。
—3—
善待你身边的医护朋友
可能对医护这个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情感吧,有次去湖北咸宁一个别墅区江南里(距武汉一个多小时)考察项目,除了敬佩这个企业的女老板之外,最感兴趣的,就是她们地产的定位是做“医疗地产”,有大型医院配套,有医护养老公寓,有老年大学等等,而且很多已经实现智能化。
导致她们的楼盘,业主大多数竟然都是医生、副院长等,提醒下,价格不贵,大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太好了,应该把这一点再进行重点突出,就给她们想了个广告语:
来江南里,和医生做邻居。
和医生做邻居的好处不用我解释了吧?
定位及传播一次性搞定,就是不知陈总执行的如何,生意是方面,安全第一,也希望她可以给到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最好的支持。
我看到很多企业在给予全国医护人员一些支持,新东方就对医护人员子女免费开放在线教育(但貌似猿辅导、学而思对所有人免费)等,我觉得很好。
我也在想,如何联合自己投资的企业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恩或长期的支持,比如可否终身免费听我的财商课、创业课,比如可否半价吃胡桃里或油腻大叔,比如可否买名创优品打8折,比如奈瑞儿可否给医护人员每年免费10次的SPA,包括我开头提到的十英尺给予医护人员免费的早餐等等,都是微薄之力。
毕竟,医护人员对我们而言都是“救命恩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救命恩人,无论你在不在湖北或武汉,没有医护人员的奔赴一线,努力抢救,哪有现在疫情被控制的局面,哪有什么现在的复工以及接下来的岁月静好。
我们不能因为疫情过去就“忘掉”医护英雄,虽然张文宏说希望以后自己就靠墙跟走,不希望被关注,但我们可以做到在不打扰的前提下,默默给予医护人员更多支持、关照、免费,在各自的领域,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反正我会。
你也许还想看
|疫情下,各个行业该怎么办|
疫情下,美业怎么办
疫情下,餐饮娱乐业怎么办
新型肺炎被定性为PHEIC,旅游业怎么办
集体停课,教育培训业怎么办
教育培训业怎么办(实践篇)
餐饮企业只能靠外卖自救吗
2020零售业怎么办
不转型,疫情过后影视行业照样危险
员工有2万,怎么办
疫情下,服务业怎么办
标【张桓投资笔记】不再错过有料文章
2020,我弄了一个“私密的炒股圈子”,叫做《张桓炒股日记》,讲一下公开场合无法讲的真话,分享自己今年每月100万的炒股心得,尤其是亏钱的教训,保证都是真实的、血淋淋的教训和经验,并邀请部分炒股大牛来和大家分享,并接受提问。
末尾点击「在看」与「转发」
是对张桓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