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把我们塑造成英雄或歌颂我们的牺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别把我们塑造成英雄或歌颂我们的牺牲”

2020-03-02 04:15:10 作者:张桓 来源:张桓投资笔记 阅读:载入中…

“别把我们塑造成英雄或歌颂我们的牺牲”

  今天很开心,给医护人员早餐终于可以在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落地了,明天医护人员就可以在医院接触扫码10秒立取一份热气腾腾的广式早茶了,及时补充能量

  更希望医院也抓紧协调好,以让我们可以为医护人员的付出尽一份微薄之力,医疗物资我相在ZF的有效调配及全国人民热心捐赠之下,不再稀缺,我和几个朋友的“天使点对点公益行动”也差不多进入尾声了。

  1

  谈不上牺牲职业特点就这样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感染数量3019名,确诊1716名,死亡6名。

  有句话让我特别泪目

  别把我们塑造英雄歌颂我们的牺牲,这是我们的“工作”,谈不上苦和牺牲,职业特点就这样,希望疫情结束大家理解我们,不要砍人、医闹就很好了。

  包括被砍的眼科医生陶勇伤后首次发声:

  “如果有一天能再见到他(伤医者),我想让他看看我背上腰椎手术留下的伤口,我想告诉他,时我们给他做手术,包括给他省钱,对他真的是仁至义尽。我想让他知道,其实这个社会没有他想的那么黑暗

  “即使出院了我的精力体力也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一天能看那么多病人了。但我不一条腿走路,手术做不了还可以做科研、带学生。即使没有发生这次意外,我也打算自己临床经验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地方的医生都能处理一些疑难眼病。接下来正好有时间加速做这个事”

  我们欠医护人员太多太多。

  最近好自豪自己投资了那么多医疗项目(非得瑟,是有种社会责任感),比如医疗行业的“得到”——经典医课(125万医护粉丝),比如专门给医院做智慧医院开发的医咖云医院,比如已经夭折的上门体检项目等等,包括很多接触了很久但没有投的月子中心儿童诊所等。

  有时,投资的回报未必是金钱,还可以是社会贡献

  在这期间,有缘认识了不少医护人员,也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甚至因为有个高中同学国家卫健委而认识了不少北京协和、同仁、积水潭、中日友好等很多医院的医生护士们。

  导致对他们这个群体有很多感官的认识,这个群体有很多和大想象一样的地方,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以为他们很冷血面无表情,有地位收入高等,实则不然

  比如他们大多性格爷们,无论男女,也能喝酒,据说见生死悲惨太多了,压力大,不靠酒精,很难入睡;

  医生护士工资并不高且辛苦,可能有地位有名望,但本质上,他们仍属于工匠手艺人,靠专业吃饭,加班是家常便饭,岂止是996?!对于学习要求很高,医学的进步和迭代,与互联网更新速度相比,丝毫不差,怪不得有人说,教师和医生都是最具贡献精神的群体;

  医者仁心,因为每天太忙了,所以导致可能医护人员看起来冷冰冰的,实际上大多数人比谁都热心,甚至可能比你亲人还关心你、照顾你。我有次有个朋友凌晨2点钟要住院,我给一个医生朋友电话,人家二话没说忙活到凌晨6点钟,而我对接完就呼呼大睡了,现在想来极为尴尬。

  2

  复出回报太不对等

  有次参加广州医疗论坛,我做了个分享,从而认识了天爱儿童诊所、医和你、和睦家等多个创新医疗品牌的创始人,无一例外都是主任医生级别的人出身。

  问其为何要创业。

  说体制内压力太大了,真实的生存环境与大家以为的截然不同,没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很难一做就做十几年。

  但现在到了这个年龄,身体也不允许了,就出来创业呗,反正医生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

  其实我听乐见他们创业的,也愿意支持他们开各种门诊,给他们营销、资本、模式方面的赋能,虽然,短时间内,私人门诊未必能做到和国外及香港一样普及,但从长远看,这一定是趋势。

  包括私人订制的医疗险等亦越来越刚需。

  我们不能光让医护人员奉献,我们还应该用经济学的杠杆或游戏规则释放医护人员的潜力,以及放大他们的回报,这样才能良性循环。

  我老家人民医院的医生老段,是我高中同学,那加班的强度还有面对医患的矛盾,经常在我们高中同学群里吐槽,我曾经以为是他矫情,了解之后发现,他太难了。

  现在刁民太多,动不动就行使所谓的公民权利,投诉啊、举报啊,各种医闹,一旦医生被投诉,其职业生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其实医生和教师,就不应该被定义为服务行业,而应该拥有一定行政权力才对,否则医生将不再是医生,老师不再是老师,都会变成一群会微笑、服务很好的客服人员们。

  3

  善待你身边的医护朋友

  可能对医护这个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情感吧,有次去湖北咸宁一个别墅区江南里(距武汉一个多小时)考察项目,除了敬佩这个企业的女老板之外,最感兴趣的,就是她们地产的定位是做“医疗地产”,有大型医院配套,有医护养老公寓,有老年大学等等,而且很多已经实现智能化。

  导致她们的楼盘,业主大多数竟然都是医生、副院长等,提醒下,价格不贵,大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太好了,应该把这一点再进行重点突出,就给她们想了个广告语:

  来江南里,和医生做邻居。

  和医生做邻居的好处不用我解释了吧?

  定位及传播一次性搞定,就是不知陈总执行的如何,生意是方面,安全第一,也希望她可以给到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最好的支持。

  我看到很多企业在给予全国医护人员一些支持,新东方就对医护人员子女免费开放在线教育(但貌似猿辅导、学而思对所有人免费)等,我觉得很好。

  我也在想,如何联合自己投资的企业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恩或长期的支持,比如可否终身免费听我的财商课、创业课,比如可否半价吃胡桃里或油腻大叔,比如可否买名创优品打8折,比如奈瑞儿可否给医护人员每年免费10次的SPA,包括我开头提到的十英尺给予医护人员免费的早餐等等,都是微薄之力。

  毕竟,医护人员对我们而言都是“救命恩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救命恩人,无论你在不在湖北或武汉,没有医护人员的奔赴一线,努力抢救,哪有现在疫情被控制的局面,哪有什么现在的复工以及接下来的岁月静好。

  我们不能因为疫情过去就“忘掉”医护英雄,虽然张文宏说希望以后自己就靠墙跟走,不希望被关注,但我们可以做到在不打扰的前提下,默默给予医护人员更多支持、关照、免费,在各自的领域,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反正我会。

  你也许还想

  |疫情下,各个行业该怎么办|

  疫情下,美业怎么办

  疫情下,餐饮娱乐业怎么办

  新型肺炎被定性为PHEIC,旅游业怎么办

  集体停课,教育培训业怎么办

  教育培训业怎么办(实践篇)

  餐饮企业只能靠外卖自救吗

  2020零售业怎么办

  不转型,疫情过后影视行业照样危险

  员工有2万,怎么办

  疫情下,服务业怎么办

  【张桓投资笔记】不再错过有料文章

  2020,我弄了一个“私密的炒股圈子”,叫做《张桓炒股日记》,讲一下公开场合无法讲的真话,分享自己今年每月100万的炒股心得,尤其是亏钱的教训,保证都是真实的、血淋淋的教训和经验,并邀请部分炒股大牛来和大家分享,并接受提问。

  

  末尾点击「在看」「转发」

  是对张桓最大的支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