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德里罪案》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德里罪案》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03-14 22:2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德里罪案》经典观后感有感

  《德里罪案》是一部由瑞奇·梅塔执导,莎法莉·什提 / 拉塞卡·杜加尔 / 拉什·塔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德里罪案》观后感(一):超好看的一部剧

  其实对印度剧不是太喜欢,除了阿米尔汗演的部分剧会看以外,一般不会选择印度剧,因为他们动不动就载歌载舞。这部剧确实拍得很好,无论从题材还是拍摄手法以及演员演技都非常棒,真实反应国情以及警察内部的腐败造成民众对警察部门不信任,对这起恶性犯罪案件破案难度进行了真实的描写,很棒!

  《德里罪案》观后感(二):不太明白

  不太明怎么会有9分,虽然脱离了印度传统歌舞让人觉得有进步,但是冗长并不紧凑的剧情加上尴尬的演技,夸张的细节处理,真的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给高分,难道是我没耐住性子认真看么?以往我对片子理解豆瓣差别不大,这可能是我第一部觉得离大审美这么远的片子吧。而且我不是写影评,只是单纯吐槽一下,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德里罪案》观后感(三):难道只有我觉得,本片中是有7个人犯罪吗?

  其他的观点看法都与大家一致。我只是觉得,女主男友,他的行为虽然没有6名疑犯一样可恶,但是他一定有责任,认为他应该收到谴责自私自利女友受伤了不会去关心照顾,而是利用事件谋取私利!毫无同情心作为一个女性,是看了一个母亲复仇搜索相关资料看完了7集德里罪案。当时在电影院第一个反应:真的不愿意自己女孩,因为怕她受伤害。做母亲也未必可以随时保护自己的孩子

  《德里罪案》观后感(四):大型印度警察洗白片

  资源特别难找,没想通为什么,没有敏感词啊。相比喜闻乐见的歌舞片,这里有更多的印度文化:很脏空气很差,贫富悬殊中产以上说英文,强奸案很寻常,可是纪律部队里女性高层比例不低,女性领导者气场非常强大,警察地位市民非常配合警察工作,印度竟然有地铁?警察羁押移送犯人十指紧扣代替手铐。结尾是被愤怒的民众吊在树上的六个人偶,可是令人绝望的是在这个国家处死这六个禽兽全球高强奸率问题解决了吗?死去的受害者怎么办?那些数量更大的没有引起注意的女性受害者怎么办?

  《德里罪案》观后感(五):以印度来观世界

  《德里罪案》这部电视剧充分把印度社会的种种不良充分暴露了出来,警察人手短缺,长时间加班没有加班费以及出差没有报销。还有警察局时常断电没有经费,没有手铐等专业抓捕装备,没有专业的法医等等。还有女性被性侵后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女性的高价妆,政府高层找别人当替罪羊,媒体为了提高销量虚假报道等等。这些都是印度社会的不良现象,但是某些问题不止是印度独有的,而是全球各国社会都有的。特别是对女性的的不好看法和媒体的不实报道是全世界的毒瘤,其次就是警察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问题。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只有我们改变,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改变,这个社会就能改变。”其实很多问题不是没办法解决,而是我们中的某些人不愿意改变。他们根深蒂固,偏见过深,以至于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都变得无能为力。怎么才能让正义得到伸张,怎么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德里罪案》观后感(六):难以理解的人性之恶

  拍得真好,堪比罪夜之奔,故事源自2012年震惊全印度的黑公交性侵案,六名罪犯行为毫无人性难以理解。

  这段情节在剧中被受害者讲述时,有一种力量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德里,作为印度首都,一年竟然发生高达11000起性侵案件,并且大多数都不了了之。

  剧中出场人物众多,但并不杂乱,能力强大的女副警务处长、想离开德里去加拿大的大学生、混日子的分局长、办事干练但未转正的编制外警察、利用媒体制造替罪羊的政客、法官、无良媒体和坚持正义的小记者、走上街头抗议的热血青年、四处逃串的罪犯,在各自的利益和动机驱使下把这部仅仅七集的印度剧撑得异常精彩。

  整片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贫穷是原罪。

  因为没钱,上亿穷人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根本未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化,思想保守物化女性,观念和行为更接近动物;

  因为没钱,社会安保系统不完善,警局没有资源和动力处理案件,薪水低导致不得不受贿,声誉受损,没人愿意当警察形成恶性循环,罪案无法查处,犯罪成本极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savages和civilized真的没有相隔很远…

  《德里罪案》观后感(七):殇

  网飞出品的印度的女儿,展现了印度的几个侧面:警察机关乱象丛生的背后是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待遇不匹配的矛盾,隐藏在暗处的政治交锋和民众的喷薄而出的愤懑形成鲜明对照。办案过程中,铁腕施压的女警长坚持合乎程序的处理犯人,所投射的问题就是当警察无法把安全正义带给人民时,人民选择自我反抗的纠结与无措,就像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当正义无法到达,那就诉诸于浪漫主义的暴力。这是一种愤懑,民众抗议痛恨警察系统的无能而产生暴力冲突,希望私刑解决也是一种愤懑。人们对于政府对于国家,哀其之痛,怒其无为,但除了情绪上的发泄他们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也许连对国家的爱都会觉得是种悲哀。单个个体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当他们集体发出呼声时,政治也要顺从于此,即使政治的反映并不是人民期望的那样。人民的悲哀还要持续下去。另一方面,这类案件的爆发绝不是个例,与此性质相似的事件也多次发生过,这反映的是种姓制度,高额嫁妆,悬殊贫富差距,物化女性等很多问题,但人性之恶总让人齿冷: 那些施行暴行的人眼中毫无歉意,本案中明哲保身吃人血馒头的受害者-其男友,群体诱发的暴行,还有那些最初发现受害者的旁观者.....把能用制度能用教育能用经济去解决的恶尽早解决,也许社会会好一些,但谁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恶呢?人性总是不能乐观估计的,这样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共性的。

  《德里罪案》观后感(八):《德里罪案》无时无刻在打脸自己国家的好剧!

  根据“黑公交轮奸案”改编的一部印度剧,但区别于其他任何的印度电影,放弃所有的主旋律,全程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简述通过这件事而引发的所有事情。 警察局没交电费停电了,街边查车的警察抽大麻抽到神志不清,打犯人。 当罪犯还没被抓住的情况下记者大肆宣扬事件的恶劣性,引起民众的恐慌和对警察的愤怒。 首席部长在知道案件之后,只想着如何通过这件事去问责,去搞垮别人让自己上位。 而最让人愤怒的除了案件本身的残忍外,是那些犯人的态度,第一个被抓住的司机在供诉时说的话和表情,没有一点后悔和羞耻,反而相当的自豪,感觉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在影片中,我注意到一句台词,是刑警队长对副处长说的,他控诉受害女的男朋友在车上摸了女生,从而引起了罪犯的攻击行为。 “每个印度年轻人都知道晚上在车上不能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我们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地铁上,公交上,一些情侣会有拥抱,亲吻的动作都是在印度不被允许的? 片中警察局副处长的女儿一想要离开印度,因为她觉得印度就是个邪恶,混乱,不安全的地方。 还有最后副处长对实习女警说的另一个案件。 每件事,每个人的态度,都是在打脸印度,政府间彼此的尔虞我诈,等级划分的贫富差距,男女性之间的地位差等等等等。 最后实习女警面前吊着的六具假人,既代表了这次案件的六个人,也代表着所有的罪恶。

  《德里罪案》观后感(九):都怪他,不怪我

  警察巨大的压力已经渗出屏幕,此时整个社会都紧盯着他们。数日不得回家,私生活被搅得麻乱,白天面对暴乱的民众,晚上面对绝望的受害者。

  不知为何,群众们总是认为警察上帝开眼,似乎罪犯在原地等着他们来抓。总是这样,守护民众的警察应该避免一切罪案,万无一失。生活中治病的医生应该治好一切绝症,不容出错。只有群众自己可以犯错,别人都不可以。围绕着自己的世界应该是完美的,什么错误都可以撇的一干二净。都怪他,不怪我。

  在事出以后,上级要罢局长的职。因为局长没有尽责,他没有预防恶魔的诞生。另外是因为,总得有一个人代表警局,为前夫所指。然后得力将领被写上名单,等待审判。真正玩忽职守的小鱼小虾继续玩忽职守。小鱼小虾们的身份大多与游行者一个阶级。在群众的认知中,他们和自己一样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受益者,那些有能力、担起责任的人应该被怪罪。 都怪他,不怪我。

  《德里罪案》观后感(十):She could be anyone.

  早就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惨案。当时只当是一个惨烈的新闻,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能最多会感叹一下印度这个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的太糟糕。

  但是看了这一部几乎像是纪录片似的剧集后,我的想法却变了。再也没有觉得这件事跟我毫无关系,甚至在看的过程当中会恐慌,甚至感觉到疼痛。我想那是因为,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才是最最可怕的,she could be anyone.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是大学生还是打工妹,长得貌美如花还是平凡如路人……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只要暴徒的目光盯向了你,那么,结局几乎已经注定。

  整部剧集半流水账似的讲述了如何将6个凶徒一一抓获。但是我想到最后那个新任女警说的话。他们抓住也好,是否悔罪也好,能否判死刑也好……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比受害者能够恢复健康更加重要了。可是,不能了。

  事后再多的弥补也比不上事前的预防。大家对强奸案的漠视,对男女不平等的习以为常,对女性的苛刻,腐败的警察和zz……桩桩件件,才最终构成了这次惨案的发生。

  剧集结束后我又浏览了一下相关新闻,很可惜,印度总体的案件率并没有因为这个案子而得到丝毫的缓解。恶魔依旧凶残,而政府依旧束手无策。电视里还从侧面讲述了政客的丑恶嘴脸,学生们一腔热血的无知,哗众取宠的媒体……面对受害者,凶手难道只有那6个凶徒?

  不是的,凶手还有更多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