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1000字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是一本由[日] 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一時段彼此相連的事件通過不同的視角進行演繹,切入點是女性,可見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總想著回到民國的人可以歇歇了
●张先生,请留步。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我不知道你们将怎样去用这笔钱,我建议你,用这笔钱去买我们公司的股票,我保证你们家三代人也吃不完。或者,将这笔钱拿到第三国去投资,要不就存在银行里,它都能保证你这辈子的生活无忧。 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一段金玉良言。如果张子强真的听了这个建议,买了李嘉诚公司的股票,也许他后来也不会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而最令人钦佩的是李嘉诚的这种态度,即使对于绑匪,他也不忘帮助对方一把,希望对方能走上正路。 然而赌徒就是赌徒,张子强注定没有李嘉诚这种格局,拿到这笔钱之后,他最终还是走进了赌场。
●历史仿佛总是由男人谱写的,但是隐藏在其中,总也少不了若隐若现的女人的身影。
●准备读罗马人的故事 这本太滑
●中世纪,犯病,换血。
●历史漫漫长河中,女人总是以那么几个角色出现..只有女性作者才能真的关注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言,现实主义者容易犯的错误是,往往无法了解对手的非理性行为,因为他们自己是务实、理性的。他们总认为对方不会做出鲁莽的行动。
●在与作者写著此书同龄的年纪看完了这本书,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女性地位的局限性,就算强大如伊沙贝拉,卡特丽娜都是在为身边的男性争取权力,另外两个只是时代潮流下普通的妇女,她们之所以被历史留名,也只是她们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她被记住的地位。
●通俗历史读物,以女性为线索梳理活跃在罗马地区的女性们,但是有点失望的是,对卢科维奇雅和卡特莉娜的描绘任然以男性为主,并没有因为作者的描绘而面目清晰些,既然是描绘文艺复兴时的女性,难道不应该着重描绘在这个大舞台上他们的角色
●从盐野七生开始喜欢上了读意大利的历史,从四个贵族女人入手,写出了文艺复兴时波云诡谲的亚平宁半岛各贵族宗国之间的角力。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一):序--盐野七生
盐野七生定妆照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二):活在男人时代的女人们
一直好奇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除了坐着被画肖像还能做什么,所以看到这本书很惊喜。但,并不那么好读,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也只是男人时代的女人,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是男人的时期。所以,历史格局意大利地图战争时间轴,一切的一切要素缺一不可,缺一,就读不懂这四个女人的故事。
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卢克雷齐娅·波吉亚;卡特丽娜·斯福尔扎;卡泰丽娜·科尔纳罗。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除了被画肖像画,原来还可以一嫁再嫁,当然他们的婚姻也都只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复杂的国家与国家城邦域城邦的关系,总是需要婚姻去支撑,所以,婚姻到底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呢;还可以在一国之主的丈夫离世后作为城主参与政治、战争,几十年持续战斗在第一线,凭借智慧与美丽留下重彩。
因为这本书,威尼斯港会展现出卡泰丽娜出嫁时的盛景,因为这本书,西斯廷教堂中的波吉亚寓所似乎也会活过来,由此看到卢克雷齐娅一生在这里上演,因为这本书,美术馆留下的那些艺术瑰宝也会传递伊莎贝拉的热情和温度……
盐野七生说,意大利文艺复兴真髓在于“无可匹敌的大胆魄力与透彻的理性精神,并立足于此将情感与肉体调和统一”。
不过说到底,我似乎更喜欢这本书的序,从这篇序,了解了更多作为女人的盐野七生的想法和事业追求。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三):文艺复兴杰出男人的女人们
至此,终于撸完盐野老太太《文艺复兴的故事》整套丛书……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文艺复兴迸发出来的璀璨艺术光芒是正面的话,那硬币的反面则是由贪婪,血腥,阴谋,野心交织而成的真实历史……
书中所写到的四个女人来自意大利名门望族,费拉拉的伊萨贝拉·艾斯特,米兰的卡特琳娜·斯福尔扎,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女儿卢克雷琪亚,和威尼斯的卡泰丽娜·科尔纳罗。高贵的姓氏带给了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带给了他们风雨飘摇的人生。在文艺复兴这个涌现出“伟大的洛伦左”、亚历山大六世以及冷酷的瓦伦蒂诺公爵切萨雷·波吉亚这些最优秀的男人的历史时期,豪门女性毫无例外地成为了政治与外交的牺牲品,成为了文艺复兴杰出男人的女人们……
不得不提一下文艺复兴第一刚烈女性卡特琳娜,幼年时期亲眼目睹自己老爹米兰掌门人被刺客暗杀;第一任丈夫在策划行刺美第奇掌门人的“帕奇的阴谋”失败十年以后在自己的封地被洛伦佐·美第奇“完美复仇”;最爱的情人因为暴政被领地家臣行刺;最后一任丈夫,美第奇家族的美男子乔凡尼在与比萨共和国的战争中身患重病,死在自己怀里……从此以后,卡特琳娜把悲伤收起,从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内心,留给世人的只有美貌和刚烈。
若干年后,面对君临城下心怀统一意大利野心的切萨雷·波吉亚,卡特琳娜身穿铠甲手持长剑的身影时常闪现在城防的最前沿,面对文艺复兴最杰出的男人波吉亚和法国路易十二的联军,终因寡不敌众,弗利失守,虽败犹荣……
经历了若干年在罗马的软禁生活,重获自由的卡特琳娜来到了最后一任丈夫的祖国佛罗伦萨,失去了权力,金钱与爱情的她,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凄凉地度过了余生……
值得欣慰的是,她那和美第奇老公所生的儿子,继承了母亲身上斯福尔扎家族的刚毅的性格,成长为文艺复兴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黑队长”乔凡尼,她的孙子科西莫成为了文艺复兴结束之后第一任托斯卡纳大公。
青春永驻的卡特琳娜甚至自创了一套美容秘方,在欧洲贵妇中间流传了几百年……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四):无望无惧的女人们
盐野七生用四个女人的一生串起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历史。国内最早引入的是她的罗马人的故事,但其实这本书才是她的罗马故事的开端,非花边新闻或八卦轶事,适合略微了解意大利历史的读者看。
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卢克雷齐亚.波吉亚、卡特丽娜.斯福尔扎、卡泰丽娜.科尔纳罗,其中最为现代读者熟知的应该是卢克雷齐亚.波吉亚,拜她背后显赫的波吉亚家族知名度所赐。她的父亲是声名狼藉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以贿赂而得教皇之位;她的哥哥切萨雷,传闻中杀害了她的另一位兄长胡安,并有传言称他们兄妹乱伦;卢克雷齐亚,教皇的女儿,屡次被家族作为政治联姻工具,第一任丈夫被教皇所迫,以性无能的荒诞理由解除婚姻;她的情人被她的哥哥杀死;第二任丈夫同样死于她兄长的手下;她的美貌在历史书卷中留下印记,她的哥哥爱她,她的情人为她写诗,她是永远的少女。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真髓,不是封闭于狭隘的精神主义外壳之中的东西,而在于无可匹敌的大胆魄力与透彻的理性精神,并立足于此将情感与肉体调和统一。历史上有过男人的时代与女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的女人,是生存于男人时代的女人。不管是天生政治家的伊莎贝拉如何凭借出色的政治手腕保护曼托瓦不至被侵覆,还是卡特丽娜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最美而又最残忍的女人如何从谋杀丈夫的那些人手中逃脱并再次收复国家并与一代枭雄切萨雷对决,这些傲然屹立于时代巅峰的女人们凭借智慧、勇气、美貌在阳刚世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文艺复兴因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而发光,但同样也离不开这些女人们,这可真是一个迷人的时代。
我很爱伊莎贝拉书斋入口处挂的她的座右铭:Nec spe nec metu(无望无惧),超带感;我也膜拜卡特丽娜的张扬与桀骜:“要让我感到恐惧,就必须更加强烈地击打我的心脏”;当然,最遗憾的是错过了西斯廷教堂中的波吉亚寓所,那里有波吉亚家族的壁画像,卢克雷齐亚在这个房间里与第一任丈夫举行婚礼,她的第二任丈夫正是在此被她的亲哥哥所杀,她后来为了与第三任丈夫举行婚礼而前往费拉拉的当天与她的教皇父亲在这间房间做了最后道别,之后再无相见,而她最爱的哥哥切萨雷也曾被囚于此。现如今,壁画上依然有她的肖像,曾被宝石装点的地方早就被毁,唯有她甜美的容颜至今未减分毫。那些流血的、狂乱的、分分合合的、充满情欲与仇恨的故事早就成为历史,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她们青春永驻,她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读后感(五):《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译者跋
以下是《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译者写在最后的“译者跋”,因为觉得总结得很好,记录下来为复习时使用。
“《文艺复兴的女人们》讲了四个女人的故事,四个女人在人际关系上有所关联,但这个关联在叙述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处理得亦很淡泊,所以基本可以将四章视为四个独立的故事。
第一个出场的是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同文艺复兴时期所有贵族家庭的孩子们一样,她也是自出生以来便被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她嫁给了曼托瓦的一个同样是中等贵族的贡扎加家族,终了一生。可是,她的自尊心不允许她作为一个平凡的中等贵族的女儿度过一生。这个美丽的女人利用了包括政治斗争、艺术乃至自身在内的一切,只是为了超越自己被分配到的环境。
母亲的娘家是那不勒斯的阿拉贡王国,妹妹嫁给了米兰公国,这两个王国在她的眼前相继崩塌。她要守护好自己的娘家埃斯特家族所统治的费拉拉,还要守护夫家贡扎加家族所统治的曼托瓦。中等君主国最容易成为大国的饵食,为了坚守住这两个国家,只能凭借大胆而冷静的现实主义。所以,当丈夫被俘虏时,她向教皇、法国皇帝等一切有声望的人求救,但是她坚守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绝不能让他们以解救丈夫为借口而将铁蹄踏上自己的国土,哪怕被威胁杀了她的丈夫。她亲历了罗马劫掠,将美貌的女官当作政治交际的工具,营造了她那间今日被称为“天国”的艺术品书斋。
第二个女人是卢克雷齐娅·波吉亚。因为声名显赫的亚历山大教皇父亲与切萨雷哥哥的缘故,她成了典型的“被男人左右命运”的女人,而左右她的正是女性最为关心、最为痛心的“婚姻”。美貌绝伦的她不得不成为棋子,出嫁了三次。在这一期间,她有过抗争,也有过与他人的恋爱与不伦。波澜万丈之后,她与第三任丈夫和睦相处,为家族添子传宗。她的生命与波吉亚的名字共存,所以尽管是悲剧,她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只有自父亲即位教皇之日起至哥哥切萨雷去世为止的15年。在与这个名字的荣光及崩溃纠缠了一生后,她的人生也随着波吉亚家族的崩塌而终结。这之后的她,不再是卢克雷齐娅·波吉亚,而只是一位善良温柔的妻子——卢克雷齐娅·德·埃斯特。
第三个女人是卡特丽娜·斯福尔扎。她是个太不寻常的女人,一个拥有阿滕多洛乡野武夫的血统、美貌与英勇兼备,勇敢之处甚至可以用悍妇来形容的女人。她最著名的事迹恐怕就是站在城塞上,面对着以她的两个孩子为要挟的敌人,从从容容地掀起裙摆,大声喊道:“愚蠢的傻瓜啊!我有这个工具,就还能生无数个孩子!”(本书第185页)可是,如果不是这般强悍,又有谁能保卫弗利?在众叛亲离、无所依赖之际,谁能奋勇而起,为故土而战?如果卡特琳娜的对手不是叱咤整个意大利的切萨雷,不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她的命运也许能够被改写。这位意大利的女杰,对待敌人的报复极其残忍,可那个前提是敌人杀害了她的丈夫与恋人。从她的身上能够看到她与她最大的敌人切萨雷·波吉亚的相通之处,那是一种很能打动人们的心灵的特点——人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永远的青春。不是浪费于过度感伤的青春,而是立足于现实,发挥冷静的精神与勇敢的青春。
晚年的时候,她忽然从一个异教徒回归到甜美温柔的圣灵之心,冥想、翻阅宗教书籍、与僧侣或修女们对话,默默生活。不过,这不是“回归”,而是在失去了金钱、权力与爱情之后,无可选择或者说已经一败涂地之际,才第一次开始靠近神灵。很多美丽而幸运的女人们也是如此,在年轻的时候将肉体交给了恶魔,而到晚年,当年轻美貌与幸运都枯竭之时才将剩下的骸骨献给了神灵。
第四个女人是卡泰丽娜·科尔纳罗。与前三个女人相比,她的生平显得十分黯淡,尽管她贵为塞浦路斯女王,却是一生都被威尼斯共和国所操纵的傀儡。她在十四岁的豆蔻年华举行了只有丈夫代理出席的婚礼,在等待了四年之后才终于前往塞浦路斯,到年轻英俊的丈夫身边。可惜,这样美好的日子还没过上一年,便因丈夫突然患病离世结束了。这之后,在威尼斯共和国成功地平定法马古斯塔之乱之后,她以被解救的威尼斯共和国养女的身份,在威尼斯强大的军事及政治干预下,当上了美丽的地中海风情的塞浦路斯岛的女王。这一当便是十七年。丈夫过早离世,儿子一岁便夭折了,一个美丽的年轻女人该如何熬过漫漫长夜?她也曾经有过反抗,但与其说是反抗威尼斯,不如说,她对新的婚姻、新的生活有所憧憬。当塞浦路斯毫无悬念地被威尼斯成功合并后,她交出了女王的王冠,以贵宾身份回归威尼斯,成为优雅而快活的阿索洛夫人。
卡泰丽娜是一个单纯的女性,“不会因自己所受的苦恼与悲哀而留下一点儿阴影,并非是自身努力克制不表现在外,也不是一直压在胸中将其当作自己飞跃的一块基石。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痛苦与悲哀便离她们远去,仿佛她们的命运之神天生就丧失了争斗意志似的。这样的女人是最幸福的女人,而对男人而言,她们就是最理想的女人”。(本书第296页)无论威尼斯怎样将其作为政治布局中的一个棋子,她也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丈夫、国家与生活的模式。所以,至于她是不是棋子,就不具有任何讨论的意义了,因为她本人根本无所谓。”
基于整本书的阅读,我个人把这四位女性分为四种动物来理解和记忆:
1、狐狸,伊莎贝拉·德·艾斯特:天生的政治家,以“曼托瓦侯爵夫人的艺术沙龙”闻名。总不被大贵族重视,连达·芬奇的一张肖像画都讨不到。
2、白兔,卢克雷齐娅·波吉亚:伊莎贝拉的嫂子,一次非婚生子,三次婚姻,随意被波吉亚家族摆布,对家族始终怀有情感。
3、狮子,卡特丽娜·斯福尔扎:凶猛,脏话连篇,符合《君主论》的女人。
4、金鱼,卡泰丽娜·科罗纳尔:快乐、平庸、不长记性的女人,消失于塞浦路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