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醉枕江山》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醉枕江山》读后感100字

2020-04-30 23: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醉枕江山》读后感100字

  《醉枕江山》是一本由月關著作,野人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1250,页数:1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醉枕江山》精选点评

  ●太长 香艳 血腥 悬疑 言情 历史 宫斗 什么元素都有

  ●好看,很长

  ●窃以为是月关写的最好的一部

  ●不错以假乱真的历史。

  ●月关的历史小说质量普遍很高,但醉枕江山和锦衣夜行其实跟其他几部不一样,属于历史类而非穿越类的,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挥,除了前期主人公微末之时进入大历史甚少的时候写的情节饱满,其他的主人公成为高官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历史的框框里,从那时起整个书的节奏就越来越不好控制,后期出现人物形象也越来越干瘪,情节方面也少了很多很多,月关在写这种历史类小说不如前几部穿越历史类游刃有余,不过总体上来说写的还是很不错的,在这类小说中罕有敌手,希望真如他说的,接下来再尝试一下些许的转型吧~

  ●我去,我怎么过这么多关关的小说,不过居然没有一个过8分的,关关这两年在鲁迅文学院不知道学习得咋样,啥时候能出一部超越之作呢- -

  ●太平公主结局不能忍……

  ●月关的转型之作,不能算是十分成功

  ●佩服作者的是,笔下上官婉儿竟然和真实史料如此接近,成书之后不久上官的墓地发掘墓志铭被破译,生前身后的种种尘埃和诽谤,终于落地。

  ●我只想说对女性尤其太平公主的描写已经无法被超越

  《醉枕江山》读后感(一):江湖朝堂 显宗和隐宗的争斗写的不错

  江湖和朝堂的内斗写的不错,配合显隐宗的内斗让整个场面显的更加激励,配合着整个历史背景 让整个故事显的比较紧凑,江湖和朝堂的势力渗透写的不是特别的多,整体感觉文笔不是很细腻,但故事描述的比较详尽场面较为吸引

  《醉枕江山》读后感(二):这才是我想看的

  月关小说里最好的一个。比那些只会唐诗宋词抄袭装逼玻璃香皂飞机大炮上天入地为所欲为的无良辣鸡种马文强了百倍千倍。 即便是穿越文,不管你穿唐越宋还是回明。我想看的是作为一个个体怎么融入当时的历史环境。而不是你一人化身一个科技工坊,想要什么就造什么,上演一出在古代过上了幸福的现代生活。很扯好么?不蛋疼么?

  《醉枕江山》读后感(三):非穿越历史小说,难度挺大的。

  月关出品,必属精品,刚开头,三星先送上。 观后感

  历时两个半月,看完全本。感觉实际历史的确实不如穿越的爽文,很多可以精彩的都没法精彩,因为发挥的余地少了。

  本座重在描写宫斗和几次宫变了。男主后宫只有三个,不能忍。 对太平公主和婉儿刻画,比较出彩。尤其是太平公主和男主的情感纠葛,最终也没有结果,贯穿全书,这是精彩的。另外60%的朝政都是暮年的武则天,对这个女皇帝,也是到位的刻画。

  情节上,个人感觉出彩的几段儿有,真假拯救王爷,几次宫变。

  姜公子的刻画,沈沐的刻画,比较精彩。

  《醉枕江山》读后感(四):游历三朝

  在7月6日的下午3点左右,我看完了《醉枕江山》,真是一部很好的小说。

  想起前天在书店看到黄易的《日月当空》,竟把武瞾写作魔教圣女,还另有一个武林大派要与之为敌,实在无语。一贯的想法,总认为网文往往不负责任,在开读《醉山》前,我也不免有点疑虑:对唐朝了解不深,这下会不会被过分的YY带偏了呢?结果,月关竟然是紧守历史,只把主角当作幕后推动的人,任他翻云覆雨,剧情走向仍和我百度百科的一样……这难道不比黄易新书严谨吗?

  当然,对于小说,严谨并非必要。但如果在保证可读性的同时,保留一定的严谨,应当没有坏处。唐朝历史与清朝不同,时间离得远,在读者中的距离也就远了。如果写晚清,国破亡的大背景,不忍卒读,恐怕作者也是无法自圆出一个得意成功的主角吧。但唐朝却不同。相反,因为依附于历史,反而使小说的合理性更上层楼。这当然是对作者能力的考验,带着镣铐跳舞岂是简单的?月关却做到了。

  问题也不是没有。小说服从历史,所以主角注定不能在朝堂上有太大动作,作者便安排了他另一重身份。杨帆身为显宗宗主,随时可以江湖为退路。如此,不管发生什么事,反正主角肯定没事了,这比之一般历史爽文还要肯定。也许是网络小说的积累够了,这次我确实地感到了主角光环。

  瑕不掩瑜,所谓“内容为王”。这部小说情节抓人,让人一看就沉进去了,月关夹带的私货也确实有理。说起来,网络小说倒真是让我获得了不少启迪。有人说过,月关的历史文就是言情小说,我只觉得,不同人关注点自然不同。言情小说我也是看过的,通篇是“情”与“欲”,春光灿烂,满目旖旎。月关的小说显然不是这样:宁珂的死,安乐的死,太平的死,哪有言情小说会这样写?若说月关小说没有情欲,那也不然,但人非草木,又怎能求全责备?小蛮、阿奴在之后的篇幅出减淡,也是真实自然,激情退却,本就会归于平淡。

  四百万字读完,撇下杨帆不谈,还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角色。太平死后明悟所言极是:“不管她经历了多少的波澜壮阔,不管她经历了多少的爱恨交织,该离开的时候总是要离开,离开曾经的路、曾经的故事和曾经的人,曾经有过,这就够了,世上本没有天长地久,不是么?”阿奴与宁珂其实都是自卑的,但前者勇敢且幸运,最终以喜剧收场,后者却是花谢洛阳。人都是要离开的,这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有想要的,却始终要争取的。太平所系,非独爱情,力争至尊失败,却也未必一无所有。而她维系李唐十数载,功过真难说清。跳出故事,月关真想她死吗?恐怕也有囿于历史的一面,另一面,这才符合镇国妖娆的性子。杨帆泪如雨下,她未必输得彻底。

  安乐艳惊天下,却品行下作。情夫甚众,往往被她玩弄得身败名裂。武三思纵然不堪,对其子的奉劝却是至理:“任她美如天仙,令人神魂颠倒,也不过是一时痴迷,娶回家来,不消三五月,便视若无睹,再不复当初滋味了,所谓美色,不外如是,哪值得大好男儿付出声名代价,为父是过来人,你且听为父良言相劝,莫要痴迷!”哎,但她的死仍然让人百感交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这善,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人之将死,本已无从考究。哎,人之将死,短短一瞬,真又如何?假又如何?竟也无需考究了。

  薛怀义是主角从江湖到庙堂的转折点。他并无大恶,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待人总是真诚的。只是自己死要面子,想事简单,不免要坏事。他烧了明堂,却仍认为武则天会顾念旧情,幸得杨帆运作,才把他送到海外。恰是:

  人生只能自拼搏,且莫与人说奈何。

  富贵能借银百两,贫穷难求米半合。

  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

  亲朋好友勿全靠,世情更比浮云薄。

  若不是之后在东瀛又神奇发迹,只怕这天真简单的“洒家”便要死无葬身之地了。祝福他在日本过得好,他是主角一生的转折点,他是杨帆的好朋友,我对他还是颇有好感的。

  皇皇巨著,历经三朝,匆匆一游,如同幻梦。如此篇幅,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重温的一天了,难免惆怅。但人生总要继续,也希望月关好好写下去吧!饿死了!吃饭去!

  2014/7/6 16:04

  《醉枕江山》读后感(五):男人的游戏,女人走开!

  《醉枕江山》以唐朝武则天称帝前夕至李隆基登基这段历史为背景,把各大知名历史人物融入小说,众星拱月地塑造了一个身世神秘、历经磨难、聪明睿智、风流英俊的男主角杨帆,最终把他养成了一个在江湖可以呼风唤雨的显宗宗主,以及一个在朝堂可以改朝换代的大将军。

  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信手拈来写成小说,为塑造男主角服务,且每个历史人物的结局都几乎都完全符合历史记载,如此功力堪比金庸老头。但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历史观,表达自己对武则天在位那段历史的看法,为了呈现一段完整的历史给读者,小说的结局部分,小说的唯一主角杨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几乎没了存在感。所以,在阅读这段小说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自己在看的是“唐朝那些事儿”一类的书籍,而忘了这是一部小说。

  可以说,故事的前五分之四写得环环相扣,十分好看,所以,尽管杨帆的成长可以称之为“作弊式升级”,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腻烦。故事的后五分之一因为弱化了主人公这唯一的主角,在缺少主角参与的情况下,小说在很多时候成了历史的故事性叙述,这不能不说是小说的硬伤。所以,《醉枕江山》可以说是小说里写得最好的历史,历史里写得最好的小说。

  《醉枕江山》作为一部小说,在写作上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能从众多网络小说脱颖而出,不外乎是它的故事情节、语言文字都优于其它,但也仅此而已。它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上并没有像很多年前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样,用碎片式的结构,用看似支离破碎的叙述,去完成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也没有如唐七公子《华胥引》那样,用主人翁前悲后喜的故事为线索,穿插在四个悲剧故事中,最后又以这四个悲剧去烘托出主人翁圆满结局一样来设计整个小说。但是,这样一部在叙述上没有创新的小说——《醉枕江山》,让我记住了,而且,看得很慢。这部小说的精彩,在于它对武则天在位那段历史的完整叙述和再现,尤其是对那些把电视剧“戏说”、“秘史”当成历史的人来说,是十分有意义和价值的,即使作者没有在小说里让上官婉儿和薛怀义这两人真如历史记载那般死去,但也安排了替身从此消失。

  小说很长,通过男主角杨帆的种种际遇和“升级”,作者的意图在层层剥笋之后,终于呈现出来。在掌管玄武门的千骑将军杨帆的支持下,神龙政变成功,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登基;在镇国大将军杨帆的推动下,气死李显欲当女皇的韦皇后和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被诛杀,唐睿宗李旦继位;在杨帆的退隐下,权欲熏心实施谋反失败的太平公主自杀身亡,唐玄宗李隆基的政权宣告稳定。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这几个大唐最有权势、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殆尽了,但是,以男主杨帆、男配沈沐为代表的庶族与士族世家们的争斗还在继续,并且这争斗被子子孙孙不断地继承了下去。女人们在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的游戏结束了,而男人之间的游戏还将继续下去,永无止境。

  作为世界上最牛叉、最有权势的十大女性之一的武则天,史学家对她一直都是褒贬不一,印象中的常见评价,貌似说她承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属于盛唐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女性帝王。但是,《醉枕江山》并不这么认为。

  400多万字的小说,对作为故事背景的则天大帝施政纲领的叙述,几乎和重用酷吏、制造冤案、清洗李唐、征战无能和任用无能的武氏宗亲等等密切相关。体现武则天重用酷吏和征战无能的历史事件,在小说中是最为精彩,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

  狄仁杰、裴行本、任知古等宰相被武承嗣陷害入以谋反罪狱后,杨帆也因被酷吏来俊臣看中自己妻子而被以狄仁杰谋反同党陷害入狱。杨帆和狄仁杰等人获罪入狱的原因和方式让人觉得愤怒,洗脱罪名的过程则让人窒息和无奈。来俊臣死后,酷吏们为让女帝一如既往重视自己,分赴各地继续制造谋反冤案屠杀被流放的李唐宗室和“罪臣”后代,想以此重获女帝重用。以杨帆为先锋的心系李唐的文臣们与最后的酷吏之间的斗争被写得惊心动魄、十分精彩。在作者看来,武则天的酷吏政治无疑是对政治生态的一个不可循环的毁灭性破坏:女帝重用酷吏,虽然扫除了反对派,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也导致了很多大唐人才在酷吏政治中凋零,如名将黑齿常之死于周兴的诬陷,导致武周朝在平叛突厥反叛中无将可用。酷吏的故事看完,只觉庆幸:幸好没在武周朝做公务员啊……

  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成就,在于对内巩固自己的统治上无所不用其极,而在对外征战上,除了收复安西四镇外,全都一败涂地,不到50年的时间,损兵折将近百万,丢尽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脸。最让作者疾首痛心的是,唐太宗时期在奚族境内设置的以奚族首领可度为右领军将军兼饶乐都督的大唐饶乐都督府的沦丧。在平叛契丹反叛的战争中,因为武则天侄子武懿宗的愚蠢,导致了奚人归附突厥,而位于更北方的松漠都督府因为饶乐都督府的隔断,致使武周朝廷无法飞跃突厥领土去对松漠都督府实行统治,于是,契丹六部也相当于脱离了朝廷,只能归附突厥。而依附于契丹的靺鞨族也因为契丹六部的无暇顾及,而建立了渤海国。在武则天想让武姓子侄建立军功的私心下,任用酒囊饭袋武懿宗作为大将军出征的结果就是,武周王朝失去了整个河北道南部的大片领土和子民,并催生了一个渤海国。可以说,在武则天的手上,大唐从威风八面天下无敌,变成了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基业,几乎被她完全败光。

  小说对武则天的否定,一直到她临死时的遗嘱与其死后的“无字碑”。女皇向中宗李显要求自己死后袝庙、归陵、取消帝号。作者认为,女帝如此要求,不过是避免别人推翻自己的帝号,和被后人反攻倒算掘墓。就连传说中由女皇自己要求的无字碑,也是阿谀奉承的宰相杨再思被迫无奈中想出来。

  能夺走丈夫权力和儿子江山的武则天尚且被作者否定得极为彻底,更不用说被武则天甩了无数条街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了。除了祸宫闱、忘恩负义、阴险愚蠢之外,这俩女人只有长得漂亮一个优点了。而太平公主,因为在恢复李唐正统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得到作者的喜爱,所以送了她一个被李旦赦免却依然骄傲地自杀的结果。至于上官婉儿,一个依附皇权存在的内相,必须为主角杨帆在结束女人主政的“大业”中起到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所以她最后得到了每个女人都渴望的美好结局——退隐朝廷与深爱的人逍遥江湖。

  大唐最有权势的女人们终于被男人从高处拉了下来,讲究政治生态的男人重返权力的最高处,开元盛世即将到来,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不会再有酷吏政治,不会再无将可用了。男主杨帆放心地携子回归“江湖”,和好友沈沐与针对显隐二宗的阴谋继续较量。不管是政治权谋、阴谋诡计,还是江湖风雨,都不再与女人相关了。

  男人的游戏,女人走开吧!

  题外话:小说4星半,四舍五入,5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