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衣冠楚楚的人那么多,你能相信的能有几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衣冠楚楚的人那么多,你能相信的能有几个?

2020-05-12 09:15:13 作者:约瑟的家 来源:约瑟的家v 阅读:载入中…

衣冠楚楚的人那么多,你能相信的能有几个?

  纽约罗西重点高中督导弗兰克,顶着一丝不黑发,穿戴笔挺西装和崭新领带走向监狱时候,纽约第一归正会的牧师托勒,正一反严肃内敛而又庄重常态,怒吼着撕扯掉长袍衬衣,背上带着钩刺的铁丝条,狠狠将自己上身扎得血肉模糊,继而端起一杯汽油准备一饮而尽。

  这两个令我陷入极深沉思的人物,一个来自电影《坏教育(Ba)》,一个来自电影《第一归正会(First Reforme)》,前者由休·杰克演绎,后者则由伊桑·霍克扮演。

  日光之下的弗兰克,因治校有功而受人尊敬;日光之下的托勒,在有着250年历史教堂中规中矩地讲道,热心绝望者身边陪谈。但终局是,一个有着“灵魂工程师”之誉的教育者,一边与不同男性保持着多同性情侣关系,一边因巨额贪腐锒铛入狱;一个更是被称君尊祭司的灵魂牧羊人,却不堪灵魂拷问重负,一边与孕妇苟且之事,一边套上自杀性炸弹背心准备在教堂250周年庆典上行毁灭之举,终因孕妇中途出现改变主意,转而试图自我了断。

  随着电影《坏教育》片尾曲大提琴一声一声的颤动,我的沉重到了极点,忍不住在心里怒吼着发问:衣冠楚楚的人那么多,你能相的能有几个?!

  01

  以貌取人的年代

  他法语说得很漂亮语气宁静,又很具长者之风,那是只有长期混迹于上流社会宫廷的重要人物才会有的腔调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坏教育》中的弗兰克,曾经是英语老师,后来担任罗西林高中的督导,在这所学校可谓位高权重。他一亮相,就是君子之风,对着镜子香水、剪鼻毛、按压头发整理西装领带,以备登台演讲

  彼夜是他的主场,因为《华尔街日报》刚刚公布了全美优秀的公立学校,昔日一度籍籍无名破落的罗西林,此度竟然排名第四。主持人口中的“幕后功臣”,便是“十年间彻底革新我们的教育体系”的弗兰克。

  就在衣冠楚楚的弗兰克上台,赢得如雷掌声之际,“坏教育”的大标题横空而出。如此卓有功效战绩,何“坏”之有?

  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在公众场合显得节俭礼貌温文尔雅一身正气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弗兰克,却被爆出挪用公款、同性恋多性伴等丑闻,而揭穿他的,正是他亲自鼓励对方不要满足于写吹捧文,而要“把任何题材写成重要报道”的西北大学新生瑞秋

  在以貌取人的年代,一边是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全国前四强重点学校的功劳;一边是抓住监管漏洞放开贪欲生活不检点的功臣,你如果留住前者,就要揭穿并抛弃后者,但你一旦揭穿后者,前者也会分崩离析。你该怎么做?

  我知道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揭穿,因为这是起码的公义,但我奉劝你不要像小学生填写标准答案一样匆忙作答,因为现实中,在利益这个强大的“外貌”面前,你显然做出的是相反的选择。

  你参加过党/会吗?忙碌的工作之余,你被要求和一群人一起学习过一个人的书吗?这个人说为你服务,暂时保住你的饭碗,但他背后充满着权力的私欲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你一次又一次选择了饭碗,以违心的谎言配合着他日益膨胀的私欲。不是吗?

  你追过星吗?那个令你荷尔蒙膨胀的人,站在台上说爱你,背后出轨、吸毒、唯利是图,你一次又一次选择要听一句他说“我爱你们”,要享受那荷尔蒙膨胀的快感,对他的混乱私生活视若罔闻。不是吗?

  你需要一个自我利益满足的“貌”,不要公义。我们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所以,面对弗兰克和罗西林,你多半会这样下结论:弗兰克个人作风有问题,但他的教育理念是好的,是成功的。可是这部电影叫“坏教育”,我为这个标题叫好。这个教育之坏在于:不以身作则的师者,倾尽全力营造出盛极一时的利益表象,结出的终究是更多不以身作则的果实。品质影响品质,行为影响行为,生命影响生命,利益则传递利益。

  追名逐利的人们,夜以继日地建造着利益的巴别塔,殊不知,有一天这座塔轰然倒塌,只剩下人性的罪赤裸裸地暴露在日光之下。

  穿上自杀式背心的托勒。

  02

  没有生命基础的福音

  据说有时候医生会问病人:“你真心想治好自己的病吗?”

  

  ——维沃《思想的后果》

  正如不以身作则的弗兰克,托勒的信仰也是沙土上的楼阁,没有生命基础。

  担任一间有着250年历史的教会的牧师,托勒有两个重要责任,其一,讲道;其二,做导游。结果,他每次服务的游客团队,都远远多于他讲道时稀稀落落不超过十个人的听众。

  托勒中规中矩地讲道,晚上会写日记,写满12个月就毁掉。他一贯锁着眉头,穿着长袍讲道,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等讲道结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讲道和我清晨对主说的话没有区别。如果这道是可能的;如果上帝在倾听。”

  就这样,托勒一边记录着这样充满怀疑与矛盾的日记,一边也满有热心地接受求助者的访问。可是,正是这样的热心,带他走上了不归路。

  有一天,怀有身孕的玛丽向他求助,希望他去帮助自己患有抑郁症并加入极端组织的丈夫迈克尔。托勒应约登门造访,开始服事迈克尔,见识了对方对于这个地球上环境污染、灾难频发、人心败坏、流行病四起、难民涌现等等诸多问题的绝望。

  “一个坏的时代即将开始。”迈克尔说,然后反问托勒,“上帝会饶恕我们吗?因我们为这个世界所做的这一切。”

  托勒向迈克尔分享了自己经历过的更大的绝望:中年丧子。然后告诉对方一条颇具哲理的妙方:“绝望的解药是勇气。”这位牧师的陪谈中,自始至终没有信仰的痕迹,没有耶稣,没有救赎,没有复活,没有盼望,有的只是把面前这个33岁的年轻人带入更深的绝望。本来已经绝望的他,从牧师身上干脆死了心。

  托勒死了,惨不忍睹。这件事更深地击垮了这位表面镇静实则孤独的牧师。“上帝会饶恕我们吗?”成了他的口头禅。这个唯独能够从圣经中找到答案的终极之问,他却在日日合上圣经之后,向着世界四处求解。

  这样也不难理解,他会答应玛丽只身走进他居所求助,并进而接受对方肌肤相亲的所谓冥想式放松医治。在失去理智地拒绝诗班领唱玥尔的求爱后,却与怀着身孕的玛丽幽会,以服事的名义。

  他带着诗班参加迈克尔的葬礼,演唱着《拯救地球》的歌曲,第一句是:“拯救大自然,这个明日之子(tomorrow’s child)。”

  没有耶稣生命的牧师托勒,就这样日日穿戴着宗教的躯壳,苦苦挣扎。最终,他在绝望中选择要与第一归正会及其所有成员同归于尽。他裹上迈克尔的自杀式炸弹背心,外面披上隆重的牧者圣袍,正要前往教会庆典时,看见前来的玛丽。这使他气急败坏,选择以铁钩自残,又要以汽油自杀,却再次被找上门来的玛丽阻断,二人拥抱激吻。

  从身体的自杀到灵性的彻底自杀,托勒虔敬的外貌之下那颗干瘪虚假的死魂灵着实可怜。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此更大的悲剧了。

  你我呢?是注重生命胜于外貌,还是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生命活出来的福音多,还是唇舌之上的道理多?当我们向人传福音时,是十字架上的真理多,还是勾兑着世俗学说的道理多?

  脱去西装衬衫进入同性恋酒吧的弗兰克。

  03

  个人的本分不要交付别人

  承担责任是让一个人学会坦率思考的最佳方法。

  

  ——维沃《思想的后果》

  从弗兰克现身说法的坏教育,到托勒活生生走偏最需归正的“第一归正会”,无不警告我们,切莫把你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衣冠楚楚的人身上,尤其在当下这个世俗主义至上的时代,每个人都不要轻忽自己当尽的本分。

  在我不短不长的人生中,见识过许多挑食的父母责骂孩子挑食;见识过向教师行贿赂的记者撰文斥责别人贿赂;见识过手机不离手的父母责备孩子抱着手机不放。等我服事主以来这些年,更是见识过许多不读经的父母教导孩子多读经;不祷告的父母教导孩子多祷告;不坚持聚会的父母教导孩子要敬拜神。反之,如此责备父母的孩子同样不在少数。

  我们常常习惯如此,把自己当尽的本分寄希望于别人完成。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到了学校,老师可以完成教育的一切内容;基督徒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到了教会,牧师可以承担自己灵魂牧养的全部责任。

  殊不知,父母是孩子品格建造的最重要教师,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基督徒灵魂牧养的首要牧者,是耶稣基督,每个人与主同行的生命,才能吸收牧师牧养中纯正的部分,同样能够辨识其中偏离真道的部分并予以指出,帮助其归正。

  耶稣说:“你们是有君尊的祭司。”他没有说:“你们的牧师是有君尊的祭司。”人人皆祭司的新约时代,意味着人人都肩负着守护并传承纯正福音的责任。尤其在这末后的日子,假师傅会兴起,混入羊群,吞噬生命。每个人都有辨识的责任和权柄、能力,但这一切要基于真理。不要寄希望于你的牧师一定会帮你识别出那些狼,因为,有些时候,也许他就是那只狼,你预备好了揭穿他所需的全备真理吗?

  在智能终端日益发达的时代,福音传播越来越方便。但这其中有个极大的危险,就是鱼目混杂,如果一个人不尽本分扎根于圣经,保持良好的灵修习惯和健康的教会生活,而寄希望于接受所谓“丰富属灵资源”的喂养,结局一定是与纯正的福音背道而驰。

  “第一归正会”教堂。

  04

  唯独一人可信

  这里所做的一切正是最严重的亵渎,以基督名义所做的一切正是对基督本人的嘲弄。

  

  ——托尔斯泰《复活》

  “弗兰克和托勒们”的教训,不是暴露出专属他们的个别现象,而是遍布人类的普遍问题,你我都有可能走在他们的路上,衣冠楚楚地行在日光之下,背后却早已藏污纳垢。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我们都是罪人,都不可信。唯独一人可信,就是唯一没有罪,却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我们的信仰,当信的是耶稣而不是除他之外的任何一个人。

  也许有人认为我这样的说法,会使人都蔑视牧师的权柄,挑战教会的治理制度,不服牧养,不服管教。有这样担心的人,恰恰是没有真实信心的人。

  我相信,一个真信耶稣并接受他为生命救主的人,随着与主同行日久,他会越来越谦卑,越来越有智慧顺服各样权柄,同样越来越委身教会。因为他会越来越用生命践行主的教导:“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我们今天的教会,缺乏的不是顺服教会权柄的人,相反,表面顺服教会权柄的人很多,但唯独顺服耶稣的人太少。

  几年前,遇到一个刚从神学院毕业的小弟兄,他对自己前方的道路很迷茫,不知道是委身一间教会服事神,还是先去找一份工作。恰好当时我在接触一个宣教机构,并帮助他们招募有宣教异象的年轻人,可以前往接受培训和差派。

  我把这个机构介绍给了这个小弟兄,建议他做一些了解。他很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并表示自己会为此祷告,之后给我答复。大约过了一周之后,他找到我,言辞坚定地说不去这个机构。我问他理由,他回答说:“我问了牧师和神学院的老师,他们都不让我去,因为宣教士的神学根基都有问题。”

  我目瞪口呆,不知道是什么牧师和神学院老师,会如此轻易地就否定了以命以血践行福音使命的宣教士,其中来华的有戴德生、富能仁、伯格理、苏慧廉,后面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那一刻,我的心都要碎了。

  现实中,我听到太多或苦恼、或苦毒、或忧虑、或恐惧的人对我说:“我的牧师说……有一篇讲道说……有一本书说……有一个名人说……”每当此时,我会反问:“耶稣怎么说?”他们迷茫地回答:“我听不到耶稣对我说话。”

  对此,主耶稣明明地指出,“是因他们不信我”。“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我们里面的罪常常激动我们,故意回避神的命令和教导,似是而非地应承神的话,随心所欲地践行神的道。我们不是听不见神的话,而是不愿意听,或者听了也不愿意顺服。一言以蔽之,我们需要顺耳的话,需要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话,需要迎合自己内心欲求的话。所以,我们常常宁可信人而不信主。

  我们既信三位一体的神为独一赐下真理的神,就当用生命的全部去相信并践行他的话。唯独他是可信的。坚持这信念的人,他会品味到一点保罗的秘诀:“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并且不管在哪里的哪间哪个教派的教会,“或生,或死,……你们是属基督的。”

  是的,我们同属基督,并永远以此为荣耀。

  更多阅读

  ✟ 切尔诺贝利: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 牧者“伟光正”的谎言背后

  ✟ 比尔·盖茨全退:“我们没有时间再浪费”

  ✟ 篮球巨星科比坠机身亡,谁能扼住死亡的毒钩?

  ✟ 基督徒绝不是道德精英

  阅读约瑟的家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