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肤浅的大张伟,有你不懂的深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肤浅的大张伟,有你不懂的深刻

2020-05-15 09:32:12 作者:程菡 来源:拾遗 阅读:载入中…

肤浅的大张伟,有你不懂的深刻

  拾遗物语

  生活规律是:你越想要什么,越不给你什么。

  大张伟智慧是:我拥有什么,就玩好什么。

  1

  1983年8月,

  北京南城外的大杂院里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只有两斤多的男孩

  男孩瘦弱父母期望不高,健康长大就行。

  因此取了一个简单好写的名字张伟

  因为体弱,小男孩组队疯玩的年纪

  大张伟只能趴在窗台羡慕

  趴久了,胳膊酸。羡慕久了,里发苦。

  年幼的大张伟还不明苦涩是什么,

  但很不喜欢感觉

  他懵懵懂懂在心里琢磨,

  “我能玩什么呢?”

  从此,每生活充满苦涩,

  大张伟总会有此琢磨。

  大张伟环顾有些寒酸

  瞧中了那台旧电视开始鼓捣。

  听歌、唱歌,成了他幼年时为数不多的玩乐。

  因为这段经历

  他后来写出了那首备受赞誉的《静止》,

  寂寞围绕着电视

  垂死坚持 在两点半消失

  多希望有人来陪我 度过末日

  空虚敲打着意志

  彷佛这时间已静止

  我怀疑人们的生活 有所掩饰

  就这样玩到小学

  大张伟意外被选中进入童声合唱团

  父母欣然发现

  这孩子也许音乐上有点天赋

  天赋在最初的时候

  往往需要金钱加持

  为了给大张伟买音响

  父母白天在工厂上班,

  晚上摆摊卖馄饨煎饼

  就这样,童年的大张伟更寂寞了!

  半夜醒来,漆黑静默的家,让他感到害怕

  哭两嗓子,发现无人应答,

  就背着歌词,再次入睡。

  他明白

  父母倾尽所有,他只能全力以赴

  那些年,

  他全力以赴玩出了名堂,得了不少奖,

  甚至在俄罗斯拿到了国际大奖

  父母满心安慰

  自家儿子快有出息咯。

  但用大张伟自己的话说:

  命运啊,时不时就冲着你肋骨插一刀。”

  他变声了,倒嗓了!

  大张伟无奈笑了笑,

  只得对自己高光的童声时代鞠躬告别。

  2

  失去了唯一的光环

  大张伟在同学眼中变成了这样:

  “体育不好。”

  “学习不怎么样。”

  “人也不讨喜。”

  大张伟听见,只能傻笑,心底盛满苦涩。

  他想起了那个问题

  “我能玩什么?”

  1994年,中国乐坛开始刮起了摇滚风。

  “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受邀前往香港红磡演出

  那是一场在中国摇滚史上“封神”的演唱会

  令无数人神往,大张伟就是其中之一。

  他从沙哑的摇滚声中,

  听见了自己的音乐新

  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唱。

  十几岁的男孩沉浸在摇滚的呐喊与嘶吼中,

  想证明自己,

  “这多酷呀,我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他买来当时最红火的摇滚歌曲

  模仿着把情绪揉进歌里,

  慢慢玩出一些门道

  初二那年,14岁的大张伟,

  找到15岁的王文博与19岁的郭阳。

  跟随当时的潮流,组建了一只摇滚乐队。

  几个臭小孩天天排练,一顿弹。

  乐队给贫瘠无趣的日子

  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机会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寻常的下午,

  麦田守望者吉他手大乐,

  听到了花儿乐队的排练。

  大乐说:“你们愿意去酒吧演出吗?”

  这个酒吧,就是地下音乐人云集的忙蜂。

  演出那天,

  台下的观众有付翀、郑钧、丁武,

  还有麦田音乐的老板宋柯。

  乐队演出惊艳了在座大佬,

  付翀毫不犹豫签下了他们,

  打造了中国第一支未成年摇滚乐队——花儿乐队。

  作为一个普通的胡同孩子,

  大张伟很早就从父母佝偻的背影中,

  明白了一个道理:

  努力从生活的污泥中摘出星星,不然你就没得玩。

  3

  1998年,花儿乐队出了第一张专辑,

  专辑名叫《在幸福旁边》,

  “当时我同桌交了女朋友,成天说他特幸福,

  我觉得自己就在幸福旁边。”

  就是这股真实清新的范儿,

  专辑卖出了五十万张。

  专辑大卖,骂声也随之而来。

  “你一摇滚乐队,唱什么抒情歌。”

  “假朋克。”

  “怎么都是学校里那点事。”

  电影《搏击俱乐部》曾这样定义摇滚人:

  “在这个消费社会,摇滚是一种无形的‘愤怒’,

  而他的使命是保持这股愤怒。”

  显然,大张伟不够愤怒,也不够摇滚。

  被骂懵的大张伟,

  内心充满了怀疑与挣扎,

  写下了“讨厌的东西在疯狂生长,

  得到的东西却没有营养”,

  “虚伪很讨厌,可我却无法拒绝,

  应付已厌倦,还得继续表演”。

  就像知乎上评价的一样:

  他15岁就领悟了30岁的深刻。

  他的歌跟崔健、窦唯的歌,

  一起被收录进专辑《中国火》。

  花儿乐队顺势成了摇滚新希望。

  但大张伟渐渐发现“不对劲”,

  他在台上激情澎拜的演唱

  台下观众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

  有些人甚至用手堵住了耳朵。

  “那些人觉得不快乐,他们觉得吵。”

  这像一击重拳打在了大张伟的心上。

  不仅听的人不快乐,

  做摇滚的人也不快乐。

  他们在台上释放自己,

  在台下厌弃自己。

  摇滚明星的自杀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魔岩三杰”作为摇滚标杆,

  何勇疯了,张楚死了,窦唯成仙了。

  我去,这还怎么玩?

  大张伟决定放弃摇滚!

  摇滚是一门燃烧生命的艺术。

  大张伟不想燃烧,他想好好活着,

  如果可以,那就快乐的活着。

  4

  2004年,大张伟在做新专辑时,

  试着加入了嘻哈和流行元素。

  付翀听完,愤怒道:“你背叛了摇滚乐。”

  “音乐对于我来说就是开心,让大家快乐就行。”

  生活中已经有太多无奈,太多不高兴。

  所以他想给大家带来快乐。

  吵到最后,大张伟亮出了底牌:

  “我要挣钱。”

  他不想爸妈再去夜市摊煎饼、卖馄饨。

  付翀不懂他的家庭压力,

  他不理解付翀月挣两百的执拗。

  他俩开始打官司,

  耗时一年多才成功解约。

  他失去了所作歌曲的版权,

  还欠下了一大笔违约款。

  这一年,大张伟19岁。

  本想赚钱,却欠了钱。

  换个人,肯定早崩溃了,

  但大张伟施施然退了一步,

  “我们不怜悯悲伤,

  我们带着悲伤一块儿玩儿。”

  怎么玩儿?当然是赚钱还账呀!

  为了让歌出圈,

  大张伟开始玩流行音乐的“大数据分析”。

  把火的歌拆分梳理,

  从节拍到歌词,推敲研究。

  “为什么大家愿意听动次打次?”

  “因为80到100,刚好是心跳的频率,

  什么叫走心,这就叫走心。”

  伴随着这种“小聪明”,

  《嘻唰唰》诞生了。

  随即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

  花儿乐队真正火了。

  二十二岁,他终于赚到很多钱,

  完成了让父母提前退休的承诺。

  有人说,大张伟是一个没有坚持的人。

  他回怼,“我只是没有坚持他们让我坚持的,

  我一直在坚持同一件事,那就是向前看”。

  向前看的大张伟,

  再次遇到了生活的刁难。

  《嘻唰唰》被发现抄袭日本歌曲《K2G奔向你》。

  他的能力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走到哪儿骂声就跟到哪儿,

  王思聪甚至把他抄袭的微博置顶了好几年。

  这成了他音乐生涯不可洗去的污点。

  关于抄袭,他躺平任嘲。

  承认了,道歉了,赔钱了,补买版权。

  他保证不再抄袭,

  但只要出歌,就被嘲讽抄袭。

  这激发了大张伟的逆反心理,

  “既然全世界都在质疑我,

  那我就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旋律。”

  于是,他用老北京吆喝和相声里的唱段,

  玩出了一首《穷开心》,

  歌红了,但骂声没有停止。

  “上帝都原谅我了,但网友不会。”

  2009年,花儿乐队不堪压力,宣布解散。

  告别演唱会上,

  乐队成员使劲唱着《我们能不能不分手》,

  大张伟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这是一个好事,

  这意味着我们都能独立面对生活了。”

  即使结束,他也想以轻松好玩的姿态。

  生活不会停止刁难,

  如果想要快乐就去吞,不要去细嚼。

  5

  生活的鞭策,

  对大张伟格外加倍!

  离开了乐队的大张伟,

  又摔了一个大跤。

  他减肥造成低血糖,被人说吸毒,

  无论怎么辩解都没用。

  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次,他玩不动了!

  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大张伟就此沉寂,

  当起了一个十足的宅男。

  苦闷和寂寞是难免的,

  大张伟再次琢磨上了,

  “我还能玩什么?”

  音乐已经是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那就继续玩呗。

  大张伟听了海量的国内外音乐,

  有好几百个G。

  然后写歌安慰自己:

  生活是笑话,别哭着听它。

  “瞧瞧耳聋的贝多芬,

  遭逢苦难仍然写的是《欢乐颂》”,

  大张伟不断鼓励自己,

  失去是人生常态,

  但生活总要继续,那就玩点新花样。

  他看了大量的影视综艺卡通,

  模仿经典桥段,玩转配音,

  遇到有趣的故事、段子就用小本攒起来,

  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

  那些无奈又苦涩的生活哲理,

  被他变得好玩又有趣。

  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功还得靠自己。

  奋斗过的轻松那叫顺其自然,

  什么都不做听天由命那叫混吃等死。

  您自己都没打算从容燃烧,

  就别管别人是不是苟延残喘了。

  人不轻狂枉少年,人太轻狂躺半年。

  2013年,大张伟抓住了芒果台递出了橄榄枝,

  加入“百变大咖秀”,

  凭借着在绝望中提炼的“幽默”,

  他让观众乐了,也再次火了。

  30岁,大张伟不过而立之年,

  却已经历人生数次起落。

  那些挫折的任何一个,

  也许就能让人一蹶不振。

  但大张伟说,“凭什么啊!”

  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凭什么我先认输。

  他不但没有输给翻云覆雨的命运之手,

  还在伤口上开出了花,真的是太酷了。

  6

  香港才子黄霑,曾这样形容王晶:

  他骨子里有我们看不见的深度,但绝不承认。

  他乐于摆个浅薄样来面对世界,一切嘻嘻哈哈。

  大张伟也是这样的人,

  他辗转各个综艺节目组,

  插科打诨说着各类段子,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后嬉皮笑脸说,

  放弃理想(音乐)后,生活轻松多了。

  但除了上节目,

  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音乐工作室里。

  他在台上表现得像一个游刃有余的社交老手,

  但私下很少出去聚会,

  人前喧闹,人后安静。

  好友贾玲就曾吐槽:

  “大张伟不合群,聚会经常不来。”

  有一次,镜头切到《天天向上》后台,

  汪涵看着黑眼圈严重的大张伟问,

  “昨晚又熬夜做音乐了”。

  大张伟咧嘴一笑,开心得不得了:

  “天亮前,写了一首歌”。

  但他不想别人看见他的努力,

  “我可不能让你们知道我努力了,

  不然你们就不觉得我天才了。”

  刘墉在《靠自己去成功》里有一段:

  真正的天才不怕打击,

  也不怕别人恶意批评,

  他只是认清自己的目标,

  以鸭子划水的方式,

  按部就班的前进。

  这就是大张伟的努力方式:

  表面看起来不动,实际上水下不停扑通。

  从《穷开心》到《阳光彩虹小白马》,

  近几年,大张伟写的歌越来越闹腾。

  常常被人诟病:一些没营养的口水歌。

  但他的歌词里却藏着:

  我让天地 焕然 一下灿烂

  我让年华 猛然 一下慌乱

  我让空气 醉然 一下酥软

  这意境多好玩!

  “春翠花月媚,夏柳抚人蕊,秋樱漫天飞,

  冬艳融冰髓。”这是大张伟写的。

  “星月不误风不语”,这也是大张伟写的。

  他嘻嘻哈哈的外表下,

  一直藏着高级深刻。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

  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

  你快乐一分,

  这个世界的灾害就减少一分。

  大张伟无疑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

  从摇滚到流行音乐,再到综艺主持。

  无论做什么,都逃不了被骂的命运,

  但他依然嘻嘻哈哈,笑得没心没肺。

  无论生活怎么插刀子,

  他总能就地取材给自己找乐子。

  他真的懂得那句话:

  除了死亡,一切都是擦伤。

  乐评人耳帝称赞他:

  放弃了朋克,倒更像个朋克。

  朋克本来就是一种反叛精神,

  一种勇敢的英雄主义,

  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摇滚朋克。

  7

  前几年,如果你在知乎上搜索大张伟,

  优先匹配的是:

  为什么特别多人讨厌大张伟?

  而现在,优先匹配的是:

  为什么喜欢大张伟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人设,足够真诚。

  因为他就是你我,

  经历过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生活以痛吻我”是人生常态。

  因为他就是个凡人,

  为了柴米油盐,变卖过理想。

  经历过绝望,只能躺平任生活碾压。

  没有那么高风亮节,

  屈服于现实埋头挣钱。

  但丧而不颓,笑对生活的刁难,

  警惕仍真诚的注视着,

  那个曾经把他打残的世界。

  他没能成为期待的样子,

  坚持音乐梦想的艺术家。

  他承认自己很怂,也直面现实。

  音乐市场不好,就先玩着综艺,特别市井,

  但这不妨碍他试图偷偷保留一点理想。

  所以,我们偏爱和自己相似的大张伟。

  网易云音乐《阳光彩虹小白马》下面有条热评:

  “如果有天你摔倒了,苏打绿会把你温柔的扶起来,五月天会叫你坚强的站起来,而大张伟会躺下来问你在玩什么。”

  我特别钦佩一种人,被大雨困在屋内,

  转身就去翻玩具,愉快度过整个下午的人。

  在有限的条件下,

  想办法玩起来,

  让生活热气腾腾。

  这是一种稀缺的心态。

  也是值得学习的生活智慧。

  生活的规律是:

  你越想要什么,越不给你什么。

  大张伟的智慧是:

  我拥有什么,就玩好什么。

  愿我们把漫长的“日子”,

  都过成精彩的“段子”。

  ▼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