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的读后感大全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是一本由白洗嬉 / 백세희著作,野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4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一部分的自己,生活平顺但却毫无动力的活着、埋怨无用的自己总是自我贬低与自我责怪、怀疑是自己在无病呻吟还是真的病了,每天茫然的活着连开心或悲伤都提不起劲,一天熬过一天、一週熬过一週、一年熬过一年。没有想死也没有活着的慾望,但还是会想吃辣炒年糕。
●本来还觉得挺有同感的,看到最后“虽然我支持女性主义、反对种族歧视,但遇见中国人不免还是会有点不自在。”……神踏马不自在,想撕书,擦。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读后感(一):This is Me
遇见这本书是因缘巧合。我追的爱豆在自己的节目上推荐了它,为它写了首歌,歌名就叫“This is Me”。从台湾买来,拿到书的时候,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正因为抑郁症休学。最初我只以为它是治愈系的文字,也是因为追星才想着要买来读读,并未有什么很高的期望。
但每晚翻阅时,才渐渐明白它有点“不一样”。正如作者在书的末尾处写道:
最终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问题或解答,而是以期许收场。是十二周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有变得更好、有再次跌落谷底,每一周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可能只是苦恼的重蹈覆辙,但始终如一的是作者努力想要“学会爱自己”的心情。
我第一次接触到“抑郁症”外的“轻郁症”,看着主人公吐露自己的心声、描绘自己“丑陋”的模样,惊觉我也有这么多的相似,“过度的外表强迫症”、“刺猬困境”、“幻谎症”......无数次的心路剖析,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看清“自己”,想把“本我”从一切的外界干扰中解救出来,还原原原本本更真实的自己。每每看到主人公哭诉的地方,往往会不自禁感叹着“对啊,我也是也这样”,于是期待着医师会给怎样的解决办法,然而直到十二周的治疗记录结束,也并未有肯定的结果,反而一直是不断努力、不断进行的过程。
展现内心阴暗面,也是使自己自由的方法之一。衷心希望身边的人可以理解,这样的我也是我。比起在意别人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倾听自己的声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的。
똑같은 모양들이라면 / 우린 서로 채우지 못할 거야 / 그것도 너인 걸 알아 / 가슴에 품은 그 상처도 / 그마저 너인 걸 알아 / 이 작은 햇살도(This is Me,旋律书房OST)......人生也会像海浪一样有潮起潮落,今天忧郁,明天就会幸福,明天幸福,之后又会再陷入忧郁,但是无所谓,只要记得爱自己就好。 ......想成为即使行走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仍能长时间驻足在偶遇的一束光前的那种人。总有一天,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种人。就像医师在尾序里说的那样:
希望各位可以藉由这本书,重新倾听至今被自己所忽略,但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因为就算想死,也还是会想吃辣炒年糕,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心声。2020年的第一本书,不完美的我致不完美的你。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读后感(二):其实现在这样也很好
这是一本能够快速阅读且容易理解的书。两个人的对话过程,从医生的话语中能了解些许专业知识,一步步的分解问题,找出切入点,试着帮助作者解决。从作者的角度,大概有不下十次在阅读过程中会发出“天啊!我也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类似的感叹。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为了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只不过这本书的对话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治愈。
翻看阅读过程中所摘抄的内容,记录更多的是医生给出的建议或者对专业名词、短语的解释。记录作者所讲的几乎也都是自己发出的疑问或向医生咨询之后的感受。所以作为一个读者,我也试着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为什么大家都不会把自己的内心状态诚实的展现出来?难道是因为已经心力交瘁?所以连开诚布公的力气都没有?”
因为太忙了。没有时间做饭,就要忙着点外卖。电影快开场了,就要忙着在手机的小程序里提前点好饮料。忙着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忙着与人相处,忙着计划每一个明天,忙着想怎么生活才有意义,忙着思考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值不值得……不过事实也是这样,我们并没办法和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深入交流,所以这一切的“忙”,好像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对于我自己来说,像温度降低要加衣服这么自然的事情一样,内心之外的“保护壳”,会一层一层增加。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其他的待人处物方面,做得好、处理得当的标准又该是什么样子。展现内心的过程,就像摔了一跤,某个部位摔破皮结痂很痒忍不住去抠的时候,一点点让别人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伤口”就等于一次次被自己抠破,等着结痂抠破的循环往复直到伤口愈合。愈合的过程,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也同样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到。
“其实现在这样也很好。”
自己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安”到我身上,都不会觉得不妥。乐观是因为绝不后悔这一刻之前做过的事,知道过去是无法改变,甚至是改变的话可能就没有因为失眠而写笔记到5:30的自己。我好像不太着急,总觉得该发生的自然会发生,但可能性为零的事也不去强求。乐观的同时悲观也同样会出现,这让我觉得每一个要到来的明天都是自己的最后一天,过完明天就什么都不在了。这种悲观态度时常让我认为“好吃就是零卡路里”和“明天会更好”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典哲理。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经典鸡汤,因为好吃的怎么可能是零卡路里,明天怎么就会更好?这样的“鸡汤”,过于绝对了。在书里面,医生给了作者肯定的认同和逐渐变深的交流,说在极和极之间可以试着去找到平衡点,对人对事都可以试着以不极端的方式去对待。我算是认知到了新的一点,就像现在这样,不过于极端,适中也会很好。
这本关于对话的书很真实,让我有种是医生和作者之外旁听对话的第三人的错觉。作者向医生说出的疑问、认识自我的反复,会让我产生认同感。自己也是这么一个人,同样有各种不解的问题和麻烦出现,不想要他人给自己下定义,因为觉得有了定义之后就会离不同的角度越来越远。事实上,我并不喜欢(大概有部分人也是这样)一味的鼓励、支持或反对,就像别人在不知道前因的情况下,就来告诉你怎样的后果是对的不会失误的,其实这样做真的很没品。
大概率是没办法每件事都保证随遇而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会以无法想象的形式出现。如何遇见了之后,选择正确方式解决和相处,也是要很在意的。实在不能解决的,我会记住“其实现在这样也很好”。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读后感(三):《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越丧气,越得咬紧牙关活着
01
我们家很穷,没有钱,我不喜欢告诉别人我家住在哪里?我很讨厌姐姐,但是她不理我,我又感到害怕。
看到公交车上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大声打电话,心里就有一股无名火,想冲过去掐死他们。
喜欢一个人独处,却很讨厌独自一人。
我觉得我不是什么好人,只是个烂好人。
觉得辛苦时,不管怎么样我都是最惨的。
我竟然胖了整整五公斤,我觉得很丑。
……
其实你不是矫情,也不是吃饱没事干想多了,你是真的病了!
轻抑郁是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轻度抑郁症患者长期的表现有情绪低落,不合群,离群,自我评价下降,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严重者还会有自杀倾向。
02
读到这里很多人会困惑,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我也经常烦躁,自我否定,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这其实不就是无病呻吟吗?
如果你还不相信我说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定义“轻抑郁症”的。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这本书的作者白世熙,她将自己患有轻抑郁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的困扰,焦虑,甚至暴躁厌世,都以对话体形式直观、简单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白姐姐把自己连续12周的治疗经历,按照一周为一个章节有序的陈列在我们面前。看完我很庆幸,作者的强烈求生欲。
白姐在书中说,她人生所爱有三:读书,码字,吃辣炒年糕。幸亏有辣炒年糕,不然白姐书求生欲的支撑没了,怎么办?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虽然每天带孩子累得很想死,可是肚子饿了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吃一点孩子的薯片。这不就是真实的生活么,很多人都有轻抑郁倾向,可是都有生活的其他动力去化解。
03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抑郁症男子生活无望,不想活了,于是他前往市场买碳,准备自杀。
从市场回来,男子用炭火烤起了秋刀鱼,还吃的津津有味,原来在市场他看到当天的秋刀鱼很新鲜,于是顺手买了一些,吃了一餐秋刀鱼,救了一条命。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秋刀鱼。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再活一次。
04
小清新的封面,缩在被子里的女孩,让人很治愈的字体,《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从出版到热卖40万本,真的不是幸运那么简单。
可是读完还是让人有一种遗憾,关于轻抑郁症,具体的解决办法书里面却没有明确的指出。
那么我们还有读这本书的必要吗?当然。
根据白姐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总结出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及时找到正确的人倾诉。
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好好跟朋友聊天了呢?很多宝妈,一手带娃,一手手机,每天的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家。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化妆换衣服,出门聚餐了!
你跟老公除了孩子,有深入交谈的机会和时间吗?
不管你今天是如何糟糕的一天,放下手机里的游戏和小说,找出通讯录,打个电话吧!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读后感(四):《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即便生活再不如意,也请试着和解
记得不知道听谁说过,每个人体内都是有癌细胞的,或多或少而已,是否爆发而已。
其实每个人也都有抑郁症,只不过有的人看得开,没能抑郁成功,有的人却被其苦苦折磨一生。
在《虽然想死,但还想吃辣炒年糕》书中,作者用娓娓道来的笔墨像大家展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
虽然全书大部分都是对话的形式,却异常真实。
我们都有讨好型人格。
作者白世熙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虽然理性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行动总是跟不上。我总是对自己过于严苛,所以需要慰借,需要有人站在我这边。”
她过分不自信,让自己活得很累。
其实何尝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努力去讨好别人,也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希望能够尽力合群。
其实我们可以活的轻松一点,不必更多在意别人的看法。
人生有时候总是觉得现在不够好,总觉得太晚。
其实作者一段话也可以用来激励我们自己。
“我已經充分努力過了,而且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我已經不再對此感到懷疑,只是想要表現得更好而已。其實光是現在這樣就已經很好了,為什麼我卻老是要去看更高的地方來折磨自己呢?我想,要是二十歲的我看見現在的我,應該會欣慰得喜極而泣吧。是啊,現在這樣就足夠了。”
我也是一个很容易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的人,总是懊悔如果当初这样,可能现在的生活会更好。
其实比起很多人,我自认为也算活的非常努力了。
只是依旧还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平添很多苦恼。
隔离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
作者这样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造成的。她的妈妈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小时候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没有钱,一家五口挤在60平米的公寓,小时候人家问你家住哪儿都不好意思回答。加上爸爸时常对妈妈进行家暴,给作者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再加上经济上依附大姐,大姐只有她顺从自己的时候,才会给她买生活必需品,以至于作者更加自卑了。
其实原生家庭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与其一味地排斥,不如换个方式接受。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有爱,但如果生命力没被看见,那将会衍生出来恨、愤怒等负面情绪。”
我们要看见,随着时间流逝,痛苦会过去,还会有新的生命力出来。
而在最后,作者也选择与一切和解。
“最終,好好過日子的方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這是我難得和家人出遊一趟回來所體會到的心得。與人一起是一種利他之心,而這樣的心態也會救贖你的利己之心,因為是從自己開始、我們結束。因你願意與我。”
书中有句话印象很深:“没有阴影的人,本来就无法理解阳光。”
同时在结尾处,作者写道:
“阳光和阴影其实是一体的,就如同幸福与不幸是共同体一样。
我希望自己可以爱人,也可以被爱;想找到不再让自己受伤的方法;想过那种‘喜欢’多于‘讨厌’的人生;想累积失败的教训,把目光转往更好的方向;想将情感的波澜视为人生的节奏,享受其中;想成为即使行走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仍能长时间驻足在偶遇的一束光前的那种人。我希望总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那种人。”
生活注定是不圆满的,但是我们要从内心试着接受,不去过分纠结人生不如意,而是换个想法对待。
最后用林清玄先生的一句话共勉:“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读后感(五):《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人是立体的,可我们却看成平面
努力做自己文|幸福娃
若不撇开终为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水無两点难结冰,一撇一捺才是人。你说,人是什么呢?
王志文说:“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就是直立行走的无毛动物而已;但是在我看来,人,就像一封不知从哪里发出,又不知道发往何方的电子邮件。就是这些电子邮件,组成一个复杂的人类世界。”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啊,他们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层的人,能够充分地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随着层次的递减,然后供应就开始减少;最低层次的人,他们通常接受的物质能量,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活,而精神的供应,几乎为零。
所以,人们经常在自己的层面去随意评判这个世界,评判他人,评判自己。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无法分清“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因为人生不是非此即彼。
王志文韩国作家白世熙的《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一书中,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儿,在享受充足的物质与精神世界里生活,内心却感到无趣,无味,空虚;当她无比的焦虑与困扰时,她选择进行心理辅导。
像这样女孩儿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轻郁症”现象。当你看书的时候你会惊叹“天哪,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这是一本记录: 一个“轻郁症”女孩儿与心理医师的12周疗愈对话的书。“轻郁症”不是抑郁症,是有抑郁倾向的症状,困扰自己,无法自拔,才会导致抑郁症。
白世熙的《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看完整本书,医生最后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在与医生对话过程中,慢慢地学会了整理,思考,寻找自己的思绪,并走出困扰;书,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过程中,让你慢慢剖析自己,并找到自己。
医生有三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很有意思:
1.当你在羡慕某件事情时,用20岁的你看现在的自己会有什么感觉?
你会不会惊讶自己毕业后,来北京闯荡,并在北京站稳脚跟,你已经努力地活着了,而且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20岁的你见到现在的自己,应该会哭出来。可以了,做到这样已经足够了。
而不是用现在的你,有点像觉得自己的人生和过去都是失败的;可是你也别忘了,用过去的标准来看,现在的你也许是非常成功的。
现在你,可以多跟自己比,不要老是跟别人比,没有人是受所有人欢迎的!
萧亚轩今年41岁的萧亚轩,出道至今谈了17个男友,个个高大帅气又年轻,其中跟柯震东的恋情最为轰动。如今萧亚轩公布比自己小16岁,身高一米八三,长相酷似金城武和林更新合体的黄皓恋爱,此举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萧亚轩是鲜肉收割机。
萧亚轩出生豪门,身价上亿。在国外留学,一个月生活费就10万MY;她花上万元给宠物买项圈,出行给它买商务舱;萧亚轩家里也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名牌包,坐私人飞机出行。在公布恋情前,萧亚轩就曾被拍到开230万的法拉利接男友放学。
萧亚轩不仅家世好,她在歌唱事业上也很成功。她出道即巅峰,发布两张专辑,就成为当年全球华语唱片销量最高的歌手,是红遍两岸三地的乐坛天后。
萧亚轩萧亚轩也十分自律,几十年如一日地管理自己的脸和身材,41岁的她,脸上丝毫没有岁月的痕迹。
就像全智贤说的“漂亮就行了”,但萧亚轩不仅漂亮,还有钱,有名气,有地位,这样的人,哪有男人不爱呢?
其实,哪有什么恋爱秘籍,只不过是自身足够优秀罢了。我们要多跟自己比,才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情感困扰2. 在情感中,不管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当我们又爱又恨,又烦又享受的时候,别总自责自己“精神分裂”或者“变态”,只要你把这种矛盾心理,当成捍卫自尊的最后手段就好。
因为现在不是阶级社会,不存在谁选择谁,这种权力关系,只是彼此都是相互吸引而已。
我们谈恋爱时也会偶尔正经上风,偶尔甘拜下风,不是吗?
成年人的世界,天黑可以矫情;天亮以后,要继续奔跑。
当你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你会选择等待。但当你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会义无反顾的奔跑。
做自己的靠山主宰者,自我掌控,最可靠的山是自己,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命运奔跑者。
平湖无意映青山,蓝天即然成背景;风生水起靠自己,不负两肩挑爱恨。
不论和谁做朋友,和谁相恋,都没有绝对的一条线,偶尔也可能会心有不满。我希望,你可以分清楚对方的部分与全部。
不能因为喜欢对方的某部分,就全盘接纳;讨厌对方的某个部分,就全盘否定。尽量多去尝试往不一样的方向思考。
多角度思考情感3. 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自己吗?会不会像盲人摸象一样,只看见自己想看的部分呢。
我们都是吃瓜群众,就罗志祥事件的问题要客观看,不是一味地支持周或者罗,而去网络暴力,相互诋毁和谩骂,甚至还有人身攻击作者的。
就事论事,周罗两人谁对谁错与我们无关。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另一半在你们分手后,不断地跟别人说你坏话,你会怎么想。分了就分了,没必要到处宣扬对方的不是,这样做人真的很没品。
罗志祥与周扬青都说罗“祸害”周,我真不知道这个“祸害”之词从何说起。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在人患难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心对你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找对象的时候,擦亮自己的眼睛吧。
不管对自己,还是对社会,我们要更全面,更立体地去看待问题。
就像小朋友阅读的童话世界就很平面,并且善恶分明;但是我们成年以后,阅读的“书籍”当中,就很少有单纯用“好或者坏”去判定人物角色。
希望我们都从多角度,综合性地去看一个人,然后再下判断,看待自己时也是如此。
比起朋友们对你的评价,你对自己的满意度更重要。
综合性看待问题和人情感中“每一段爱情的颜色和模样,都不尽相同”,不要单凭你的想法,就去判断和下定论。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着,光这一点,就已经非常特别,而且也是需要照顾一辈子的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用爱,温暖地,循序渐进地,一点一点帮助自己,改善自己才行。偶尔可能会,需要停下脚步喘口气;偶尔也可能会,需要鞭策、督促自己向前行。
我相信,越深入探究自己,就一定会越幸福!
最后心语:诚心推荐给经历过许多挫折,而满心失落、在焦虑感中,咬牙苦撑每一天的人阅读。希望你通过这本书,重新倾听,至今被自己忽略的,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就算想死,也还是想吃辣炒年糕,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心声。了解自己,让自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