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经典影评集

2020-05-20 22:44: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经典影评集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是一部由Nadia Hallgren执导,巴拉克·奥巴马 / 米歇尔·奥巴马 / Phoebe Robinso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影评(一):B站纯英文字幕版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z4y1R7u8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带领观众近距离观察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巨大变动期间的生活。该纪录片不仅记录了米歇尔的个人生活,也记录了这个她与丈夫白宫期间为其付出了八年多心血国家。这部电影带领观众走进幕后,对她的生活进行罕见而近距离的观察:米歇尔开始了一场途经 34 个城市旅程,这场旅行凸显了社区在弥合分歧方面力量,以及在我们开诚布公分享自己故事时人人心相连的精神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影评(二):2020/5/14 观影记录

  1,她说喜欢电音,开头是一支Soul

  2,屏幕上打大写的CHICAGO , 屏幕提示离开宫两年后,她去这个会场做一个活动 memoir becoming

  3, 屏幕出现大写的 BECOMING , 她说:what was happening on my last day ,on the plane, I sobbed for 30 mins.

  4,conan visit : modernator

  5, 她在自传签售会上,people were emotional.

  6, 她在一个座谈会上,

  7,她的家人/团队谈论她的服装设计,她说这是她的 big brother.

  8, the big brother 谈起她。

  9,她谈起自己的生世:from south Chicago, a work communist , still look salty about that.

  10, 镜头回到座谈会上,谈起家父:watching opportunities slip away, nobody think you deserve it. he had disappointed and anger, pushed her to be better.

  11, 在另一个电视采访上谈论起自己的丈夫,谈起关系

  12,她的同事谈她的champaign

  13, 她的服装设计师谈她

  14,她谈起Obama Bin Lidin 危机 , gun shots near white house

  15, Obama 做 bible study,

  16,教堂里,众黑人老妇赞道:You will always be first lady.

  17, 她谈希望:be vulnerable, dare to be vulnerable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影评(三):我们和他们

  读过书,于是觉得这个片子拍得有点遗憾。高大全主旋律,现在这个时候推出更像是民主党竞选广告,只有我们的first lady才是真正的first lady啊! 也许就是因为太急于求成态吧,纪录片拍得太像宣传片,还有点强煽情影片不厌其烦播出米歇尔在各个城市签售,跟粉丝交谈握手,来握手的粉丝一个个激动地哭的画面。并不觉得这样的宣传能起什么好的效果参考大家一起哭三胖的画面),只觉得得有点尴尬。(题外,民主党现在的竞选策略真的挺令人着急的)

  只想谈快结尾的地方一个小细节,米歇尔说总统选举就像是个Game,哪边的人出来投票多谁就赢了,于是她认为民主党失败是因为“我们的人没有出来投票”。我觉得这才是民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吧——即使是号称贫民窟之花的米歇尔,也把国家生硬地分成了“我们”和“他们”。“我们”是正义的应团结在一起,“他们”愚蠢而不可救药。于是愈发地分裂,愈发地只存在各自的bubble里面认为对方不可理喻。其实想想米歇尔最著名演讲,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也一样清楚明白划分敌我。也许真的是有敌我才能政治吧,但是我还是期待一个没有“毒药猫”的世界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里曾经写到德国成为法西斯的极权国家之前曾经也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他也曾是“我们”:

当我们把全副精力用于获致战争胜利时,我们有时不易记得,即使在战前,我们现在藉作战来保卫的许多价值标准,在英国已经遭受威胁,在别处已经遭受破坏。虽然,代表着不同理想的国家是各自为其生存而战,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争斗是起于观念的冲突。这一观念的冲突,在不久以前,是孕含在共同的欧洲文明里的;并且,由于极权制度之创立而登峰造极的许多趋势,并不限于目前陷入极权制度之下的国度中才有。虽然,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赢得战争,可是赢得战争的目标仅仅是为得到另外的机会来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并且觅致一种方法来趋避那威胁相似的文明之命运。

  进而指出,把他们看成他者,对于我们是更为省力的办法

至少,在我们与敌人相持时,我们比较容易把敌人看成与我们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而且在那些敌国里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在我们的国家里发生。至少,我们这样想时,自己也比较惬意些。可是,在极权制度兴起之前的岁月,这几个国家历史可以表明,我们与这些国家不同之处是很少的。我们与这些国家所发生的外在冲突,乃欧洲思想发生变化之一结果。不过,这些国家的思想变化得快些,以至于和我们变得缓慢些的思想发生冲突而已。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受这种思想变化之影响的。

  我以为这样的逻辑放在美国国内去描述极左和极右,特朗普的政治也是适用的。也许正如哈耶克所说,“世界当前的危机是由我们所犯下的真实错误造成的;而且我们追求我们最珍视的某些理想,是足以产生与本原全然相违的种种结果。“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影评(四):Michelle LaVaughn Obama

  quot;Don't listen to them.They don't even know how they got at those seats."I should perceive my own power. This is my feeling after watching this. “I am the former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so a descendent of slaves.” 如果说看戴安娜的纪录片是一种以第三方的角度回顾和尊重她,那么米歇尔的成为会让你有一种参与感。相隔屏幕,却总能感觉米歇尔的眼睛在像我传递些什么。 “all we could do was wake up every day and do our jobs,and let our jobs and our lives speak for itself.” Do what we wanna do,fuck the rest. 刘晓艳说,女生,尤其是漂亮的女生,更应该要好好学习,考研到一个好的学校,让更美好的人看到你。没错,所以,我现在每天踏心学习。但是目的是,为了看到更好的自己。我想知道自己可以有多美好,我想知道世界多美好,我想让世界知道我多美好。

  quot;I wanna take care of me."即便是离开白宫,她的第一想法也是先照顾自己,而后"rediscover Obama"。毫不夸张的说,米歇尔是我想成为的人,或者说是想成为的女人。他和奥巴马之间的爱情,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在独立中爱一个人,在爱情中依旧成长。她不会抱怨奥巴马把陪伴家人的时间放在健身上,而是自己也去健身房。年近六十,出书,巡演,社区活动……她做到她所说的那样,进入了人生的下一阶段。她的每一次出场,透露出的都是坚毅和温柔。没错,我也想成为这样,一个强大到不惧怕年龄的女人。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影评(五):卸任第一夫人后,她还可以成为更多

成为我“Michelle LaVaughn Robinson Obama is a lawyer, writer, and the wife of the 44thPresident, Barack Obama. She wasthe first African-American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her four main initiatives, she has become a role model for women and an advocate for healthy families,service members and their families, higher education, andinternational adolescent girls education.”

  前几天看Variety对米歇尔纪录片的影评,提到一点很有意思。

  在白宫官网上可以找到美国42名第一夫人的详细介绍。在开头使用最多的短语是“XXX是总统XXX的妻子”,例如“玛丽·安·托德·林肯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妻子,除了担任过公职的希拉里等,少有例外。

  但这不是米歇尔的。

  “Michelle LaVaughn Robinson Obama 是一名律师,作家,也是第44届总统Barack Obama的妻子。”

  Lawyer first, writer second and then wife.

  首先是律师,作家,然后才是妻子。

  #

  既是为了11月大选造势,也正值Trump在职四年之际,前有回顾历史的Frontline《美国大分裂》,后有Hulu的《希拉里》,Political纪录片一部接一部的上映。但这部纪录片主要聚焦其宣传新书《成为》的巡回历程和在后白宫时代的自我追寻,少了一些政治意味。当然,也不能免俗的落脚在号召年轻选民投票上。

  2008年,作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带着“Yes,we can”的口号和变革的决心入主白宫,8年后,疲倦的他和米歇尔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八年的地方。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在竞选阶段以及后来的白宫生涯,身为黑人女性,她一言一行都会被格外关注或过分解读。在纪录片里,她坦然回顾Fox News等共和党媒体塑造她“愤怒的黑人女性”的形象,甚至连和奥巴马的碰拳也被歪曲为“Terrorist 的会面”。

  面对这些丑化和诋毁,她直言被言论中伤的苦涩,也曾试图隐藏自己,减少随性发言而照着提词版演讲,但最终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在2016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米歇尔说出了她这句著名的口号。“当他们走低时,我们走高”。这句话迅速流行起来,甚至在几个月后的总统辩论中,连希拉里本人也用它来捍卫自己以回应Trump的攻击。

  在跟奥普拉的对话中,米歇尔说:“走低很容易,这就是人们选择它的原因。”

  “对我来说,我从丈夫那里学到的东西,在白宫八年中学到的东西,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在其中的责任比我们自身要大得多。当我想走低的时候,我是被心中的自我所主导着。但这不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这只是为了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复仇。”

  虽然Trump上台之后试图推翻奥巴马时期的大部分法案,真正使得一个好的前任就像死了一样。但好在有同行衬托,奥巴马的八年在玫瑰色的怀旧滤下略去了两党相争的颠簸和围绕医保和公民身份的无休止争执,像是那句“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的标语一样,显得更加体面而温和。

#

成为我们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避免过于政治化,纪录片工整但略显平淡。总的来说自传要比纪录片更出彩。

  《成为》分为三部分:成为我、成为我们、成为更多,讲述了她从那个芝加哥南城,和哥哥共用一间卧室的小女孩,到常青藤毕业后被一个叫做奥巴马的法学生打破了她人生所有的精心规划,再到担任第一夫人,开始关心和改变更大的世界。

  “对我来说,‘成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达到某个位置或者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相反,我认为‘成为’应该时一种前进的状态,一种进化的状态,一种不断朝着更完美的自我奋斗的途径,这条路没有终点。”

  被问到回归正常生活是什么感觉时,米歇尔认真的说:我不是在回归以前的生活,而是在创造新的生活。

  “我从顶峰位置下来就是为了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就算你贫困或者处于工人阶级,被人说不管你肤色为何都不属于这里,不要听他们的,他们连自己怎么到这一步都不知道。”

  一路走来,她是幸运的,有幸走入石砌的城堡面对女王,坐在爱荷华州的小厨房跟选民聊天。即使卸任第一夫人,她也始终试图影响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因为她相信他们身上有无数的可能,而这些可能不应该被种族或阶层所掩盖。

  最后,分享《成为》中的最后一段吧。

  “我一直铭记人生道路上为我所打开的每一扇门,并尽自己所能以同样的方式回馈后来者。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让我们互相鼓励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大家一起加入进来,只有这样,我生活中的恐惧才会越来越少,我们做出错误设想的可能也会越来越小;让我们摒弃生活中那些将我们活生生隔离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如此一来,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欣赏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我们不要求尽善尽美,也无关你最终究竟能走到哪里,我们只希望终有一天,你能够获得理解,得到倾听,你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独特的故事,发出你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同样,如果你能做到主动了解别人、倾听别人,那将无疑是一种慈悲。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成为的自己。”

成为更多

  你的生活终于又回到了你的手上,开启下个篇章吧,米歇尔。

  公众号:边缘库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