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费800与5000的区别。
/生活费/
大家好,我是三水。
前两天看朋友圈,见有学弟抱怨说“不去学校没有生活费,连奶茶都要喝不起了”。
想到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一直以为每个月1500块的生活费完全足够了。
但用到后面才发现除去必要的吃饭和日用,如果还想有些别的花销,就需要盘算盘算。
不过对比了其他人的生活费,感觉自己也是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生活费过着不同的生活,
在学校能生存,却不好生活。
“贫穷使我丑陋”、“超过五块钱的活动不要叫我”是自嘲的口头禅。
偶尔推不开去唱一次歌,下一次馆子,
那周末不是在做兼职,就是在去做兼职的路上。
“生活持平户”
在食堂吃喝基本不愁,小半个月还能来顿火锅或者吃个小烧烤,改善改善伙食。
“不穷不富生活滋润”
想吃啥就能吃啥,已经实现了
“生活富裕户”
不愁吃、不愁穿,烧钱的爱好养得起、说来就是不差钱。
别人穿AJ刷街,他们穿AJ打球;
别人背Pinko与塑料姐妹逛街,她们背Pinko去买零食遛弯。
偶尔女朋友生气了,也能用一句“你的购物车我帮你清了”来让女朋友消气。
“字典里没有缺钱这两个字”
假期里的朋友圈,要么是去各地旅游的景点照,要么是免税店血拼的购物照。
买张爱豆近场的演唱会门票,就跟去学校小卖部买袋薯片一样随意。
双十一光是零点下单付的钱就能赶得上“小资户”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没算上未补款的。
是同学想借钱时被想起的第一名。
生活费有多少是刚好?
这是个没有标答的问题。
毕竟800饿不死,3000也会不够花。脱离家庭背景和城市水平谈生活费都是在耍流氓。
大学生的生活费大部分来源于父母,家庭经济情况影响了他们能给你的生活费。
但不管父母赚多还是少,都是来之不易,不必要的花费还是能省就省。
其实生活费有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毕竟在毕业后,我们还会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比如水电费、租房费等,
所以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消费主义横行之时,只有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END-
你的生活费是哪个等级?
欢迎留言!
*作者简介:三水,求精内容组成员,一个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和长胖一样简单的女孩。求精,一个精益求精的年轻人部落,千万大学生、职场新人技能提升平台。
问两个问题
点在看了吗?
星标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