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罗佩事辑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1000字

2022-05-16 12:47: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1000字

  《高罗佩事辑》是一本由严晓星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1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罗佩事辑》精选点评:

  ●最近在看高罗佩相关的各种材料,终于找到理想中想嫁的人了(捂脸)

  ●【在 @雨枫书馆 翻书244】海豚书馆一种。海南四册版《大唐狄公案》最后一册好像有陈之迈写的《荷兰高罗佩》。这篇文章在本书中占篇幅最大。另外就是对高罗佩夫人水世芳的访谈也好。还有一本《大汉学家高罗佩》还没读。

  ●充满趣味和探索的人生

  ●高罗偑,荷兰外交官,以中文写章回体,作古诗,刻金石,会草书,画中国画,习古琴,每日练字,养猿,作房内考,小说以狄仁杰为主角,每本书后郑重声明:狄时中国人不留发辫,“猪尾”是清习俗,和服从中国传入。会十五种文字,开口必称“吾华”“在我们汉朝的时候”“我们中国在唐朝”,介是要萌死吗!

  ●不值这个价,感觉去看《中国古代房内考》和《秘戏图考》的序 也就差不多这些内容了

  ●主要就是陈之迈那篇,极好。为了写长臂猿考,亲自养猿,高芝台不愧妙人

  ●起首陈之迈这篇长文极好!

  ●开篇陈之迈的回忆长文,及两篇家属访谈最可读。

  ●这么一本小书,看着却挺温暖的

  ●文章精短,高罗佩不止汉学功底深厚,令大部分中国人汗颜,而且人也很有意思。 想知道他那个二房的事,呵呵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一):草率的汇编

  除了首篇陈之迈的《荷兰高罗佩》(全书162P,此文占70P),其余多很零碎。有虎头蛇尾之感。虽然陈之迈的“虎”也颇一般。其中几章访谈甚是客套牵强。首篇押尾或许好些。整体为拼凑之书。严晓星还是编辑古琴更为趣味可读。2013.12.18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二):我的阅读遗憾

  高罗佩本身就是个天才,加上这些回忆者也都是民国的学人、专家如方豪,陈迈之等,与高罗佩师友间,相知也挺深的。本书很有价值。 我个人比较遗憾,就是高罗佩的博士论文,分析的是马头明王这早期佛教的神坻源于巴比伦。这是否证明佛教原来是一神教,于犹太教有些关联?可惜,编者没讲这篇重要文章收入, 个人感到有些遗憾。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三):一本很不错的书

  高罗佩的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后来我没有找到该书,《中国古代房内考》。在很久之前,90年读过他的一本《四漆屏》,感觉他是是一个神奇 的人。

  《评论高罗佩事辑》是高罗佩的同时代中国人所写,其中,陈之迈写的《荷兰高罗佩》对高的记述,尤为详细。

  作为外交官,高在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等地区工作过,一方面他要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他又痴迷东方文化,在很多领域有开创性的研究。

  对于中国古琴,写了《琴道》;对中国古代男女关系,写了《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对于中国诗文画中常见的猿,写了《长臂猿考》(书后附有录音带:猿叫声),可以帮助读者熟悉猿这种动物,(更容易理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呵呵)

  对于高罗佩的生平,本书有比较概括的叙述,而且还写了她 的中国妻子水世芳。对高罗佩感情趣的读者是不能不读的。

  有几个地方,我要指出,不知道指出的对不对:21页:片假名、平假名的假,似乎不对(书中是用的“单立人+反”);书中41页,根据已经有的翻译似乎该用“四漆屏”;11页,景印,应为“影音”文中还有几处“景印”,都应是“影印”;6页印度的“伽利达沙(kalidasa)”似乎是“(印)迦梨陀娑”(季羡林先生的翻译)。

  不得不说的是:书中还有6幅插图,也不得不说一下,很珍贵。书中有高罗佩的工作照,跟友人的合影,还有他的条幅的毛笔字。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高罗佩。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四):一点念想

  关于海豚书馆

  小文成小书是陆公子近年来的路子,这大概已经是第好几套小开本精装系列了。由于开本精致便携,内容又大都不落俗套,本拟搜罗,结果不断有书友指出此套书的校对问题甚大,于是一直忍耐至今。除了折价的《甘雨胡同六号》,这是购入的第二册。

  关于高罗佩

  关于此书

  陈之迈的长文《荷兰高罗佩》占据了一半篇幅,已读过此文者应该无必要再购此书。其他资料基本为他人撰写的涉及高氏的中文材料,相互比对虽多有参差,但其人其事毕竟未涉及到历史或文学公案,相差不大。

  书中所录有关高夫从和公子的访谈亦无甚新鲜内容,唯收集成册足见编者用心而已。

  另作者既同为《近世古琴逸话》编者,书中收入高氏与古琴的逸事数则,然似乎亦不完整,前书涉及高氏的文字也并未全部再行收入,大约怕花大价钱买小书者发现内容重复呼叫上当吧。

  书中所收插图大多常见,爱此君者当觉熟极。

  一点念想

  念想终归是念想,这种付出的心力与回馈可能不成正比的事情眼下是不会有人再做了——为说明鉴赏知识附上代装的四十二种中日纸张样本?为听长臂猿啼录下唱片置于书后?为研究封面画作遍询海内外骨董商人?还是算了,再等个百年吧。

  最近出版了一册《大汉学家高罗佩传》,据说制作和内容都很糟,我还未曾读过,但想必会亲自过目,毕竟关于偶像的消息一直少的可怜,做粉丝的总是饿得脸红。

  《高罗佩事辑》读后感(五):八卦无处不在(¯﹃¯)

  王梵生在《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序中有一段话,亦被陈迈之的《荷兰高罗佩》所引,原文是:

  “顷者中秋佳夕,月明人静,承(高罗佩)揩其未婚妻水世芳女士与美国东方学者艾威廉博士翩临茅舍。嘉陵江畔,瓜果清供,君鼓宋琴,艾吹铁笛,引吭而歌,赓相酬唱,管弦既协,逸兴遄飞,七载以来,无此清福。”

  文中提到的“美国东方学者艾威廉”,应该就是《六朝暨唐代绘画文献选编》[Some T'ang and Pre-T'ang Texts on Chinese Painting]的编撰者William. R .B. Acker。回头去翻《<历代名画记>论稿》,在第一章末提到::

  “1929年,美国人艾惟廉受美方委派,来到荷兰,师从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戴闻达学习汉语。1932年至日本京都开始为写作此书作准备。居留日本期间,艾惟廉在东京文求堂幸运获得明嘉靖本《历代名画记》和《唐朝名画录》两种。”

  按,高罗佩也是于1929年进的莱顿大学,但“他的业师不是戴文达,而是研究几种罕用语文的乌仑比克教授”。可以推知,两人虽不是同门,但同年入学,应该就已经相识。1935年高罗佩出任荷兰驻日大使馆秘书,驻在东京,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暂时搜不到艾惟廉在日本待到何时,也许他们待在在日本的时间有相交,甚至在东京有相会。

  到了1943年,高罗佩奉派任荷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驻在战时首都重庆。旋即与水世芳女士一见钟情,于1943年12月在渝都结婚。方豪的《续谈荷兰高罗佩先生》补充了这则八卦:

  “最初认识高罗佩时,他还未结婚;据我所知,高夫人水女士,最初是以打字名义进荷兰使馆的;……水女士初去工作时,秋原夫妇每遇高先生,必问:‘水小姐工作怎样?’高先生还表示过很多次不十分满意,说她迟到早退之类。后来才知道这是烟幕,原来高先生已在秘密进行恋爱。”(P.S.狡猾的狮子男!)

  按,开头那段王梵生所述的中秋相会,虽然未标时间,但仍称水世芳女士为高的“未婚妻”,可以肯定,应该就是1943年。换言之,1943年艾惟廉也在重庆,所以,问题就出来了,艾惟廉在中国到底待了多久?与他后来或者说一直在校订的《历代名画记》又有着怎样的八卦捏,暂时不得而知。(P.S.他们两人还“管弦既协”,忍不住想腐一句:此中有基情阿!)

  最后摘录一段高罗佩的自记,因为深得我心!

  “在学术研究上,就是错误也有永久价值。因为正可使他人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一个人如果只作学术研究,他便会成为史实的奴隶,使他的想象力被纳入樊笼。在创作小说时,作者可以完全控制故事,任凭他的想象力飞腾。文学创作是我生活的第三方面,是消遣,是游戏,使我对于外交研究工作的兴趣不致于消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