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同时代下的“妓女”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不同时代下的“妓女”们

2020-07-23 00:15:14 作者:凸爷 来源:凸槽 阅读:载入中…

不同时代下的“妓女”们

  最近重温了一遍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片《金陵十三钗》。

  这是一部从女性角度表述战争片,同样是以南京大屠杀背景但给人的却是一种女性外表柔美和内坚强

  故事围绕一群胭脂红粉妓女展开的,乍一都与战争格格不入,但最后我不得不为这些涂满胭脂的女人流泪。

  同时打破了对“妓女”一词的偏见,对她们充满了猎奇。

  古希腊罗马社会下的

  妓女形象

  妓女起源原始宗教崇拜的神巫文化,在意识形态上与原始舞蹈具有一脉相通的娱神性功能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娼妓群体探索共和帝制转型时期罗马社会生活史的视角之一。

  时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妓女到公元前6世纪因雅典城邦“国营妓院”的建立进入世俗经济领域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地位被降低的妓女沦为了娱乐男性工具尊严随意践踏,成了污秽卑贱代名词

  异国到本国,可以说妓女形象与城市文化紧密联系,她们衬托着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

  比如罗马的娼妓群体还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她们的行为虽有悖于男权社会的道德体系伦理秩序,被社会公众视其为一种耻辱

  但当时的政府官方出于对社会和公众的考虑,对娼妓群体又持有一种宽容放纵态度

  因为她们的存在能对罗马主妇完整庭的保护,所以具有社会合理性必要性

  这也导致娼妓行业越发繁荣,甚至发展到上层统治阶级参与卖淫活动的程度

  ▲庞贝妓院遗址中,曾经供罗马男性取乐的壁画

  很多尊贵的罗马主妇,为了追求自由主动放弃特权和地位,转头从事了娼妓活动中。

  风雅与狂欢

  宋代词人笔下的妓女形象

  不过妓女在文学中有点像向导或城市的线索

  宋代诗人笔下的妓女,仿佛没有那么低俗,如名妓李师师是诗人眼中貌赛天仙,才艺双馨的形象,另皇帝魂牵梦萦举国垂涎。

  借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见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句再适合不过了。

  也有诚觅知音,追求真爱,心痴情痴的妓女形象,对爱情渴望和追求,让诗人不惜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佳句绝唱

  如《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阐释情之路曲折诗句

  莫泊桑笔下

  男权文化下的妓女群像

  而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又是从不同视角写到了十九世纪各式各样的法国妓女形象。

  让我看到女性在男权文化下处于从属、服从、被控制、被建构的地位。

  其中一本《泰利埃公馆小说中,写到五个妓女,在挑逗、调情和肉欲之中堕落,成为了我们痛恨的恶魔式的妓女形象。

  她们无知、轻浮、不知廉耻,甚至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羞耻或卑贱,反而像城里的太太们一样,引起村里人的羡慕和尊敬。

  在那节满载着人肉商品的车厢中,这些妓女依然是消费者眼中的商品,是沉沦欲望之海的无灵魂人物,没有人格尊严,卑微屈辱的活着却不自知,终究会沦为世界的牺牲品。

  在当时的男权世界里,人们总是把主体、理性、坚强赋予给男性,而把客体、感性、柔弱赋予给女性,在边缘化男性世界中,“他者”就是对女性的分类。

  当然,女性并不都是逆来顺受,总有些性格坚强的女性干预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反抗,去控诉不公正的社会。

  在《菲菲小姐》中,拉歇尔不堪忍受敌人的侮辱,拿起水果刀杀死了一位指挥官,她的勇敢和果断真的像一位战士。

  而《二十九号病床》这本书中的妓女伊尔玛,虽然没有民族大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但是她利用了女性独有的身体条件作为武器,给法国报仇。

  “我是想报仇,哪怕我自己会死在这个病上!我也要把病毒传给他们所有的人,尽我所能,传的越多越好。”

  尽管这位冒死杀敌的女英雄因为身份,被大家耻笑,爱人怕遭人非议在伊尔玛濒临死亡的时候都不愿送上一个吻,但她敢于为国家奉献,敢于报复的勇气有多少普通人能伦比?

  这让我想到殷桃出演《那些女人》电影中,扮演的是一位妓女惠姑娘,讲述的是二战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战火纷飞的年代,妓女依然是受人唾弃的存在,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老妇人,还是蹲在路边玩泥巴的小孩,都对妓女没有好脸色。

  然而,当日军想霸占一位少女时,惠姑娘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讨好那群毫无人性的日军,解救了那位少女。

  当大家将她营救出来,她心酸的对众人道:“反正我已经得了脏病了,活不了多久了,我就是想把这个病多过给几个日本人,让他们也尝尝这个滋味!我的身子脏了,可是我的心不脏。”

  这些肺腑之言感动了无数人,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流着中国人的血液,共同目标就是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不同时代,不同城市下的妓女,都衬托着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它的意识型态。通过她们来表达对城市的感受,是繁华还是堕落,既诱人又黑暗。

  正如莫泊桑笔下的“妓女们”,虽然刻画出一部分丢失自我的妓女形象,但还有一群敢于追求自我的女性,正是这为数不多的女性,她们试图通过主体间性,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附录:参考素材

  [1]叶凯蒂妓女与城市文学[U]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001.102)23-24.

  [2]王书奴.中国娼妓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文中部分论点来自权威期刊

  分享,点赞,加在看,来鼓励一下凸凸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