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精选

2020-08-04 19:4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精选

  《河中女孩宽恕代价》是一部由莎梅·奥贝德-奇诺伊执导,Asad Jamal / Saba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短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一):愚昧的代价

  不知道该怎样去述说那种沉痛。女孩因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被父亲和叔叔联合谋害。勇敢的女孩得救了,同一社区人们要求女孩宽恕害的亲人。女孩迫于压力,最终屈服。可她换回了什么呢?父亲和叔叔杀人未遂却被判无罪释放?父亲出狱回却更加受人尊敬,以至于他其他几个女儿都收到求婚?父亲和叔叔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没做错,反而是女孩的行为让他们颜面扫地?震惊于整个社会愚昧到认为女人是二等公民甚至更低,无奈于同为女性的女孩母亲始终没为女孩说一句维护她的话。宽恕之后,换来的不是罪人的潜惭悔,而是更加助长恶人的霸行。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二):难以想象

  这是一部纪录片,虽然以前就知道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女孩子没有地位,但是没有过这部纪录片不知道会这样,真的难以想象。

  那里的人做事不讲法律,他们那里和这里不一样。于是有了荣誉杀害,而且往往动手的是至亲之人。

  象这个女孩与男孩私奔,被女孩父亲假意原谅骗回来后亲手打死扔进了河里,还好女孩命大,活了下来,最后还只能原谅杀她的凶手,杀他的父亲和叔叔被判无罪,还得到了其他人的尊敬。

  难以想象他的父亲就为了面子可以对亲生女儿痛下杀手,就连她的妹妹也认为应该这样,没有法律的社会,可怕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三):荣誉谋杀?谋杀!

  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没有选择。我只希望以后我的女儿可以随心所欲做她想做的事。

  萨巴在那样一个父权至上的环境里要不是经历了这样一次遭遇也许也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或许也会和她的姐妹一样认为做出这样的事情就是耻辱,她的心里也永远都不可能自由

  这件事虽然没有得到完满结果伊斯兰社会的法治体系仍旧不能给萨巴这类女性保护除了妥协别无选择,但最起码给了萨巴警醒,希望萨巴的女儿能跳出这牢笼

  涉及宗教仰社会法则都要让步,本国人民力量不够,也许也真的只能靠纪实和电影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帮助她们维护女性权益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四):那个宗教需要斗士

  萨巴是一个被曲解宗教教义国家的女性斗士。世界需要这样的斗士。

  首先,宗教对这个国家代表什么?萨巴的父亲对着古兰经发誓不会伤及性命,却违背誓言枪击女儿。此时古兰经至于何地?

  那么,倘若古兰经可以被欺骗,那口口声声拥护伊斯兰教的教徒们拥护的是什么?一本随意可以利用来虐待虐杀践踏女性的工具?不寒而栗。

  不得不说,伊斯兰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利用这个宗教去满足自身权力,统治地位,性欲的人们。

  ……………………………………………… 为每年在宗教与习俗观念迫害的女孩们点一盏灯。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五):一部仅有几十分钟的纪录片,却改写了无数少女未来的命运!

  你应该也听说过“荣誉谋杀”吧。

  “荣誉谋杀”(honor killing),也称作荣誉处决,大多出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是指那些"失贞"和"不检点"的男女遭到家人或族人无情杀戮的现象。

  所谓的失贞和不检点,通常指被强奸,被怀疑通奸,打扮时髦举止轻浮,拒绝被指定的婚姻,想要离婚等。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六):她值得更好的选择和被更好的对待

  每个故事都有一定的背景,并通过某种缘由或理论得以延续,这样的故事内容会扎实耐读,且能够引发人思考。在在影片中总结了以下几点:1故事发生在巴基斯坦,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 2纪录片中居民生活在社区,并视信誉和尊重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3每个环境都有他自己的规则和法则,萨巴的父母如果要生活下去,就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4殴打和枪杀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合法的或者说应该是不合人性的。5任何文化或者传承被打破都需要时间的沉积,中国的封建王朝结束也是经历了两千多年才完成。他们的信仰也好,制度也罢,需要他们社会进行内部变革。6女权问题也是他们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综上,我觉得宽恕是暂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如果不宽恕父亲叔叔的罪行,萨巴面临的是无休止的两个家族的战争以及不断加深的仇恨,这个结果是家族选择的结果。当萨巴有能力离开或者战胜现有环境的力量后,她值得更好的选择和更好的被对待。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七):发指

  和《印度的女儿》一样令人发指,以信仰为借口,不把女人当人的社会实在不值得同情,《印度的女儿》里起码父母对女儿是宝贝的珍惜的,巴基斯坦的这个河中女 孩简直难以置信,父亲可以大言不惭得表示亲手杀害只是为了追求幸福的亲身女儿是件相当骄傲的事,因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种没人性的行为是怎么在伊斯兰教 义中出现并广为流传的,我真心理解不了,我们天朝也曾经甚至还存在对女性的束缚甚至残害,但起码人家是偷偷地~~~~。伊斯兰郊区中法院存在的意义基本就 是我们老娘舅的会客厅,这是蓄意谋杀啊~~~~(此处省略N多法学生的强迫症brabra)。心里一边默默告诫自己那是别人家的文化传统,我们没有资格评 价,却又无法压制的怒火,深吸一口气,希望巴基斯坦甚至伊斯兰地区已经开始明白这种行为的不可容忍行,希望这些女性能有机会活得更像个人。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八):吃人的社会

  父亲杀女儿,周围的人甚至被害者的妹妹都觉得是正义的。真是可怕的社会。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谋杀这件事,而是:1.所有人,罪犯和被害者,甚至警察,都在不断地强调古兰经怎么怎么样,而不会说法律。唯一一个探讨法律观念的律师,还被社区的长者换掉了。法律和常识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而古兰经确实千百年没有过变化。在现在社会里用千百年的道德准则凌驾于法律之上,才导致了黑白颠倒。2.谋杀犯父亲,在受审判之前表示自己为了家庭荣誉而杀女儿,受害者的妈妈和妹妹也在一再强调周围的人都不再尊重他们而开始轻贱他们。受审之后,父亲说他原谅女儿了,另外周围的人都因为他大义拭女而更尊敬他们。看到他那副自豪的样子,觉得他们的社会他们所信仰的,都让他们是一群可怜的愚昧的人。3.两个凶手被无罪释放,女孩儿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杀死,什么时候会被杀死,觉得她好可怜。只希望她的丈夫能真心她,而不是像其他他们宗教信徒一样把女人当作附属品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九):思想贫乏是最大的罪恶

  父女竟然会反目成仇人,笃信一个宗教有时候会变成一种愚昧无知。其实他的本意也不是恶,甚至觉得自己坚持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宗教有时候只是这些信徒的包庇愚昧的遮羞布,所以说无知真的是最大的恶。

  巴萨反抗父亲,最终却还是对丈夫的哥哥言听计从。可悲的就是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不得不妥协。

  现在的巴基斯坦或许还和很多年前的中国一样,处在被文明冲撞的时期,这时候,似乎很多人还是抱着旧的观念、遵循着旧的准则。社会的转型期,总有人以“存在即合理”为理由,不愿意接受新思想。但是相信,新的力量会慢慢壮大,而最先加入这些新力量的人都是一些勇士。我想我自己可能并不是勇士,我不够坚定,总有怀疑,但是我想我去记录,是我所能做的。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世界是变化的。

  能拍出这样一部纪录片很让我佩服,如何最真实地记录,如何不影响当事人,如何展现故事。我想以后要多多学习。但是整体只有一个女孩的故事,似乎有一些单薄。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影评(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获得自由

  正义是什么?

  又想起昨天看的一个电影,危楼愚夫。

  讲的故事不一样,但是中心是一样的。

  社会是个大环境,可以左右你的生活你的命运,你的前途。

  当处于一个人人不平等的社会中,一个低阶的人想做一些事情是被不允许的,没有人权,法律也无法保护你。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不同,危楼愚夫中最后管道工选择了继续走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本片中女主却选择了妥协。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对自己有害无害。

  当然,死脑筋的管道工,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拼上去。但女主明白了,时间会证明一切。片尾,女主(受害者)说想自己生一个女孩,生了女孩就会坚强,会让自己的孩子过想要的生活,但真的可以吗?有多少人也是这样的打算,可有几个实现了。无非把这句话当成嘴瘾了。

  入乡随俗,谁也不能打破一个社会规范,想要跟他较量,还得来一次彻底的阁命,一次思想的阁命,思想的解放。当一个社会经济达到一个水平,思想上肯定也会提高一定等级。经济实际上也是影响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怜的孩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