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逢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逢秋

2020-08-24 18:45:13 作者:散文网 来源:散文网 阅读:载入中…

逢秋

  甫一入秋,太阳光芒里,便再也没有夏的那么锐利刚劲了。

  曾经阳光染黑的皮肤开始渐渐地褪色,人们胳膊裸露处,如同海岸线白皙开始在慢慢涨潮

  就连风,都已经开始在柔和里,夹杂着丝丝些些的凉意,吹在身上,颇有些惬意舒爽的感觉

  只是不是在春天,要不然,就会脱口而出那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但秋风春风肌肤千丝万缕的感觉,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春天的风里,还有式微的凛冽

  而秋天的风里,依然裹挟着多多少少的热烈

  入,是一个缓慢动词

  所以,彬彬有礼柔声细语的秋,也是在夏之后,踮起脚尖悄无声息地,碎步轻提地走到我们的面前,顺便给我们带来了秋风、秋雨秋月、秋歌。

  然,还有文人骚客的秋思。

  秋,恰如同一个颇懂风情的中年女子,只是不着声色,靠近她仪的人。

  而不似正值年轻女孩,像奔放的夏那样,那么一路蹦蹦跳跳、莺声燕语、咯咯直笑、花枝颤地跑过来,让人热血奔涌、火花直冒。

  但是,秋与夏之间,又似乎从来都没有泾渭分明栅栏

  只是一晃儿,从夏天梳子缝里滑过来,秋天的云,便淡了,秋天的风,便轻了。

  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是岁月四季字面意思

  如果人也有四季的话,那么,人到中年,便是入了人生的秋天。

  我开始把“秋收”,向着另外的一层来理解:人到中年,要学会向里收着、要学会收敛

  譬如,我会把很多的圆,有意无意地开始缩小。

  有时候,甚至于刻意自己躲在一个点里面,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地,万家灯火,或者明,或者灭;看着一些戏剧近在咫尺地,或者远在天边地,或者开幕,或者谢幕

  我已经开始,想让这个世界与我无关。

  只是,偶尔写写小文,依然是我从未遗落的热爱

  作家王太生在他的一篇文章文字有包浆》里这样写到:“年轻时,落笔为文,情炽意切,词藻铺张。人到中年,我喜欢老者平和语调浓烈转向平淡简洁之中情思蕴藉细微舒缓的节奏,如昆虫轻触弹跳,掠过草尖。”

  写的真好,竟然与我的感受相差无几

  看看人家沈从文杨绛季羡林之类的大家,“他们坐在夕阳余晖里,净想些温暖幸福的事”,他们的文字,“像一未上油漆桌子,没有修饰”。

  没有修饰,就是不装、不矫揉造作

  就是还能一眼看出木质年轮纹理,那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厚拙的美。

  我希望,我的简单,被别人一眼看穿。

  人简单了,心思就少了。

  心思少了,快乐就多了。

  快乐多了,眼睛也就柔和了。

  眼睛柔和了,这个世界,春夏秋冬里所有的美好,就开始环环相扣惺惺相惜了。

  只是,即便逢秋,我愿我永远都依然是那一个追着风跑、不谙世事的幼稚少年。

  好吧,我承认,我是非常喜欢刘禹锡的这首《秋词》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要不然,我也不会把“逢秋”,这么一个偏僻的词语,当成这篇小文的题目的。

  作者:姚瑞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逢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

【逢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