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竞争》读后感1000字
《从不竞争》是一本由林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天 真是人才啊 一个很杰出的简单管理的企业,让我想到 阿尔迪,西南航空,7-11,还有zen 读到107页
●年初去南京面试住过一次7天,大致感受跟作者说的一样。地处“偏僻”,不过很安静,整体装修极为简洁,房间空间确实不大,不过床很舒服,洗漱用品需要单独购买,毛巾独立包装感觉很高大上。在顾客最在意的地方下功夫,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酒店运营,兼顾成本与用户体验,套用时下最热门的一个词“体验营销”做得很棒
●成为7天的会员 你就能拿到这本书~~~而没人想翻看它。。。哎 于是这本书成了厕所专用...
●一般般
●没领会从不竞争的含义
尽管我仍然坚信创业之路绝非“轻松的旅程”,仍然坚信创业者在激情的深层次应当背负更多的坚持与付出,但我也看到了一种能支撑相对“轻松”的创业智慧。《从不竞争》这本书所呈现的郑南雁和他带领的7天用行动展示了这种智慧的存在,在竞争的荆棘中匍匐前进将不再是创业者唯一可选择的方式。
印象最深的是“逆向定位+垂直切割”,对于客户而言,方方面面的好是不现实的,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客户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例如七天酒店,房间小、位置也不是最佳,但是床却是最舒服的(事实上经济型酒店,床最重要)。
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比满足一大堆次重要甚至根本不那么重要的需求来的更实际
《从不竞争》读后感(三):从不竞争——挺装B的名字
有些东西还是值得人学习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社会背景,就要做出不同的抉择。厚积薄发!
从放弃铁饭碗到放弃职业经理人,其实都是有更好的机遇。当然功力深厚是基础。
从不竞争其实是遍地在竞争,一切都始于价格战亦止于价格战,通过大量的融资,一次占领一个片区的市场,通过这样来降低区域物业成本和消耗品成本。开辟会员制度,将给中介机构的中介费便宜给会员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从不竞争》读后感(四):非常不错
研究企业的人都知道:一个新行业的早期往往是一片“蓝海”,这个时期市场规模虽小,但竞争者少,成长空间大;当这个行业因为逐渐扩大而不断引来新进者时,便会进入“红海”时期,这个时期竞争者互相厮杀,血流如洗。曾经的手机业、彩电业、空调业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而自“锦江之星”在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连锁便捷酒店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连锁酒店业已然成一片“红海”。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到2004年7月才创立的“7天”却在这个行业里脱颖而出。“7天”凭什么做到了这点?是它更擅长于“红海”竞争,还是真的找到了“蓝海”?“7天”能带给中国公司什么经验?我是带着这些问题去接近“7天”的,在跟郑南雁聊天的那个下午,我知道“7天”找到了一片风景独特的天地;而在看过这本书后,则又知道了“7天”带给中国公司的一种思考:如何在“红海”中找到“蓝海”。
《从不竞争》读后感(五):时机+背景+时机
核心点:创始人->团队-->市场定位-->市场扩张-->酒店管理->站长培训->IT系统->会员运营;
1. 团队成员对酒店背景不强,但对于市场把控和独挡一面都有非常高的能力;(开放独立的思考模式,从下到上的反馈跟进,不是金字塔结构管理)
2. 市场定位从开始就把该提高的地方(床,沐浴,隔音),其他方面非常节约,关注用户侧重点;经济连锁酒店,目的就是便宜或性价比;
3. 成本杀手,节约人员,物业选址对比,人员安排上都可以参考沃尔玛节约理念;
4. 市场扩张,1家是验证是否完成,5家是连锁结构形成,30家是考验连锁的能力, 在增加就是直营店和扩张直营店的区别;
5. 站长培训,大学生计划和内部晋级方式,招聘上非常严苛;
6. 会员运营从 线下发卡到到店开会员,到线上开通会员,到通过App或小程序公众号促进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