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1000字

2020-09-08 16:2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1000字

  《细说红楼梦 1-80回》是一本由蒋勋著作,耕藝術欣賞工作室出版的有声书图书,本书定价:NT$ 44800,页数:160片CD,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细说红楼 1-80回》精选点评

  ●娓娓道来完全是一种听觉享受

  ●听的喜马拉雅节目,讲得很好,青少年小说角度耳目一新,也很有道理。就是可能是直接演讲细节处有些说错了。老师声音年轻

  ●一,讲得实在过分细了,我听得有些不耐烦;二,有很多历史知识都讲错了,比如官职、官阶就没一个讲对的,连贾赦才是真正袭了荣国公爵都弄错了,竟然说贾政所担任的工部员外郎是世袭爵位,是显赫职官;三,我听了整个春节,就只觉得第五回宝玉到秦房中睡觉前所见诸景物那一段讲得有启发;四,我的三观和蒋先生不一致,他对儒学礼教如此负面的评价情感上不能接受

  ●念高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吃饭时就听着他咿咿呀呀的讲述 实在充实的很 丰富了对红认识

  ●在音频最后,蒋勋说“谢谢4年的陪伴”,心里五味杂陈,我真的是花了4年才听完这80回啊!

  ●我有全部80集,需要了找我要。

  ●纪念一年以来和母亲分享时光

  ●强调青春感觉。青春的王国。蒋勋老师的讲座还是很有味道的。

  ●听了20多回了吧~

  ●大三听了一学期很喜欢,也让自己内心安静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一):真是一种听觉享受

  听到第19回了,感觉蒋勋理解的袭人还是有些偏差,对袭人这个人物诠释个人认为还是央视老版红楼梦中的比较好。

  感觉他对红楼梦的解读独到地方就是,他不光把眼光放在了主要人物上,更是细致剖析我们最为忽略的卑微角色,而且他怀着对每一个人物都有的善意心态,即便是可恨之人也有其可怜之处,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难得的。本身曹雪芹对小说每个人物的刻画并不在于要褒贬其善恶,而是有每个人物的性格形成渊源背景成因了解了这些对于我们对人性探究可能更为有益。过去我所接受的理解分析都带有浓厚阶级性,一旦什么都烙上阶级性,就不可避免局限了视野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二):2016-

  16年听音频已经听到20多回了后来书,看到30多回目了。

  现在重新拿起来听,从20回目开始听的,主要是去公司,吃饭等路上和做其他事情同时作为背景音乐听。不管听了多少,还是多少留点记录。只是听听,很容易了。

  20180622:27回下-2

  葬花,最美的情节,但是我却无法欣赏。看不懂。

  文学蒙太奇手法,宝玉进房,和黛玉沟通,然后是宝钗场景。蒙太奇也没有多少感觉。

  宝玉的赔不是,黛玉的封闭,青春中如果多了沟通,是不是少了这种美感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能多一些沟通。很多时候自顾自的生气,可能只是自己气自己。

  探春对小玩物的喜爱,如何送礼,看对方的心性,创造对方没有想到的美。与赵姨娘的冲突,不理解,不明事理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有共同的兴趣和三观,如何保持自己的与时俱进呢。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三):回归文学本身

  蒋勋细说红楼梦,一回一回娓娓道来。每一回都要讲将近3个小时。

  看过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的批红楼梦,还没看胡适的考证。相比之下,蒋勋的讲座提考证的少,回归文学本身多一些。

  他讲的一方面是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的叛逆的观点,一方面在说生命中值得提醒的点滴。让读者在品红楼的时候看到红楼梦中的自己。

  听他的讲解比再读一次红楼梦更便于理解,好多细节平时自己会掠过的地方,他都有一一解释。例如竹林七贤的性格,例如宝玉做梦时见到的物件代表的隐喻。还有超现实的写作技巧,这些纯文学性的东西经过分析会恍然大悟。

  我想读文学性的书除了被书本身文学性的吸引,又从中有所警醒,看到自己在人生中的漂浮的位置,更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

  例如对薛蟠的分析让人觉得可以对这个呆霸王有所宽容,那么自己会更慈悲的看世界。

  一本奇书值得反复品味,今天听到第6回,沉浸其中。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四):这个地址可下1-80回的

  这个地址可下1-80回

  http://iask.sina.com.cn/u/1353925992/ish?folderid=226306&page=0

  蒋勋细说红楼梦 (连载四)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生命里可能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在人世间跟大家做朋友、去读书、考试、做官的“我”,一个是永远隐藏在自己内心真正的“我”。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其实是两个我之间的对话,所以这也是《红楼梦》非常现代的写法。

  作家的那份怜悯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显然要把真正的现象和事情隐去,所以小说里第一个出场人的名字叫做“甄士隐”。《红楼梦》里人物的名字都有非常重要的谐音,“甄士隐”,就是真正的事情已经隐藏去了,他不愿意去谈。当然,这个家族在当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家族,如果作者是曹芹就是一个重要的家族;如果不是曹雪芹,这个家族也非同小可。作者在写的时候对于祖父辈、父亲辈、同辈所有的人都隐去真事,他有一种厚道。

  《细说红楼梦 1-80回》读后感(五):一口氣聽下來80回的暢快淋漓~

  2011年的最後一個月,16片CD,超過200個小時的持續聆聽,根本像是中了邪著了魔。

  雖然紅樓夢足夠有這樣的魅力,自己也曾在高中以後的每一年都會通讀一遍,但是畢竟受制經歷和見識,所悟甚淺。而這次偶然接觸到蔣勳老師的解讀卻使得眼界大開,思維寬展,對作品的領受可謂更上層樓。

  蔣老師解讀紅樓夢可貴之處在於,對每一個人都抱著悲憫之心,給予每一個“人”以尊重,哪怕是人再卑微,哪怕是人再可惡可恥可恨可憐,都去細細挖掘分析每個性格形成的根源。明明是最癡情的文章,卻給了最大的理性空間,而非武斷暴力。而這種理解和懂得確是更深層次表現人性中博愛的部分,對人的疼惜,悲涼中的溫暖,回歸情一字。

  另外聽這部有聲書可以了解到很多傳統文化的細節,蔣老師深厚的國學功底以及閱歷對古代的貴族生活、詩詞歌賦、戲劇、物件的了解極其具詳,這些是自己死讀文本沒有辦法體會到的。

  再一個就是蔣老師迷人的嗓子,聽說是前世給佛寺捐過金鐘的,所以修的如此好聲音。不然這200個鐘頭真是沒有辦法聽下來呢^_^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