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读后感1000字
《受戒》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香港三聯出版的2000图书,本书定价:HK$40.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逝水不归,落花不再返枝。汪老笔下风物,多已流风断绝,邈乎其不可复追矣。
●从不爱读汪曾祺到读完受戒会享受地回味。令我开心的是这一点。
●这种文字太美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感觉
●大师
●每次看,每次哭的书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读完以后感觉很一般么。
我不是特别爱看书的人,但是偶尔能从书架上搜到一两本小说读起来就放不下。《受戒》是我无意在图书馆找到的,我对书中描述的江南水乡简直毫无招架之力,书中故事情节、男女主角、背景都符合我对传奇爱情的定义,很喜欢这本小说,一定买下好好再看看……
《受戒》读后感(二):17岁时的岁月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还在高中。语文选读课本里的这篇,让我多年难忘。念念不忘的是小英子家里有个像榆树一样结实的爸爸,一个打扮永远格格正正的妈妈,六颗桑树,半亩荸荠半亩茨菰,一大群鸡和鸭。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没病没灾,殷实安稳。
大学文学原理的第一堂课说到汪曾祺,当时老师给我们看了受戒这篇小说的开头。从那一篇短短的文字中感受到就是平淡,像是我们在从书里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他们的生活。汪曾祺老师曾说,他的大学写作老师就是沈从文先生,他的写作手法受沈从文先生影响最大。是的,从开头我就可以感受到如《边城》开头的那番感觉。这或许就是中国最后的士大夫给我们的感觉吧
特别特别喜欢汪曾祺,每年回家冬天都读他一遍,因此记住了杨花萝卜,昂刺鱼,马齿苋包子。瞧我这没出息的劲头。我还以为《受戒》应该拍成电影,水墨动画。 //@陈问问:看到你这句话,我心闪亮了! //@shuwua:正在让北京也亮了。但是,南京还是我心里最亮的地方。
@鹦鹉史航 : 我因汪曾祺而记得,江苏有个地方叫高邮。看他讲故乡的食物,花草,我也在心里比量,想着我的长春,越比越气馁,长春好像数不出这么多的好。但我知道,要是他来长春,他也能数出此间的千重万重的好处。现在时兴说,亮了亮了。我看他文字,提到哪方水土,出产,民风,这地方在我心里,就……亮了,亮了。
《受戒》读后感(五):我喜欢他所描绘的美好
一直很喜欢汪曾祺,没有原因,没有源头,没有止境。
最喜欢的就是这篇受戒。简单的,那么淳朴。文字像是在他的笔头流出,如此顺畅与自然。
文中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和尚,明明是如此不能理解的做法,却偏偏觉得似乎所有的一切才是顺理成章。
老汪的文字中没有刻意的悲苦,我不喜欢所有的人物都有着全天下最为痛苦的不幸。或许那样的文字会赚取人们的眼泪,但我觉得只有老汪的文字才上我在心底里感动与欣慰。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用欣慰这样的字眼,但我确实感到开心,我喜欢圆满的结局。特别是在老汪说小英子的爸爸的时候,我没来由的心里有一股暖流。
受戒里的情景与我的家乡甚为相似,或许这也是我中意受戒的原因吧。
简单的青梅竹马,远离世俗的尘嚣,世界是那般美好。这一切都是我所期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