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钱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钱》是一本由弗雷德里克·科布里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完此书,学会一个道理,选股就是要选择优秀的商业模式,巴菲特思路。选择特定的商业模式来赚钱。而不是在烂的商业模式里面,辛苦赚钱。
●如何选择长期成长股
●内容不错,只是作者写作无结构。/ 作者会投资,但不会写作,哈哈。
●Business model, Assumption, Strategy, Management这BASM之外,本书亮点比较少。不知道是因为我感冒的原因,还是全书写的实在是过于松散的原因,我确实是一看就犯困。 感觉上全书反复说几个成长股的例子,不知道柯布里克管理的基金净值水平怎么样,查了一下也没怎么查到资料,反正记得在聂夫的书里写的貌似聂夫给这帮人搞的总是临危受命的感觉。 90年代波士顿环球评论的三大投资家之一,这个倒是可以理解,毕竟九十年代大牛市,科技股泡沫,作者又是以科技股投资见长的。 总体上来看这本书是老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延续,但是觉得如果仅按书中的方式(特别是感觉的那一部分太玄乎了),和市场偏好以及运气的成分实在是大为相关,不知道作者在2000年后,表现如何。
作者弗雷德里克•科布里克是《波士顿环球》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投资家之一,管理道富研究資本基金(State Street Research Capital Fund),投资业绩应该显著,但写的书可比聂夫等人差的很多,彼得林奇的推荐语现在看来有些言过其实。
作者观点是:好的股票,其公司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模式和优秀的管理。有赚钱的产品的公司,其股票会涨,但不会持续的大涨。只有优秀的管理才能复制赚钱的产品。
作者认为,识人很重要,作者特别重视实地调研,喜欢和他所买股票的公司CEO聊天,以便了解这个公司的管理者和管理水平,也和普通人聊天,了解该公司的产品和评价。好几次他不理解该公司的股票的时候,他就去实地看看,这给了他很多信息,让他的投资规避了风险,赚了大钱。
《大钱》读后感(三):有保留
1/波涛在《证券市场的风险与心理》中对欧内尔的canslim法则有评价,称“有严重的逻辑缺陷”,称混淆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kobrick总结的basm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缺陷?
2/事后回头分析沃尔玛、分析麦当劳、分析微软,都符合basm原则,那么按照这个原则去寻找下一个回报十倍以上的公司,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吧?
3/商业模式,哪一个公司没有一个模式呢?
4/当然书中提到的知识、耐心和投资期等法则,的确是获利丰厚的必备条件。
《大钱》读后感(四):角度还是不错
有点可借鉴价值。
不过,我还没完全接受
还是比较喜欢巴菲特的东西。成长和价值,不是分裂的。
系统怎么老提示,评价太短啊?本来就这么简单的评论,何必画蛇添足。莫名其妙
作者: (美)科布里克 著,刘强,周佳 译
isbn: 750861710X
书名: 大钱:挑选优秀成长股的7条法则
页数: 258
译者: 刘强
定价: 36.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11-1
gt; 豆瓣不欢迎和不允许的内容
《大钱》读后感(五):科技类公司管理手册
ASM(经营模式、设想、战略、管理)和7步法则(知识、耐心、买卖原则、情感、投资期、市场时机、基准)很有借鉴意义。针对不同公司的分析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作者主要讲述科技股的投资,因此并未在不同行业和生意特性上进行专门区分。上述原则贯穿全书,但对各自的解读过于分散。不过对公司管理的解读和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尤其对管理层贯彻其设想和战略,以及对公司商业模式的设计及实施层面。
反观国内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投资者似乎都过于忽略公司管理层对前景的设想以及战略层面的实施能力,以及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模式全盘规划和执行的能力。毕竟公司的利润不仅来自行业及生长本身,也不仅来自市场需求,出色的经营能力才能够让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基业长青。
从管理的角度理解科技股投资,是这本书的侧重点。因此不要因为这本书没有提到某些你所认为的重要的点就忽视这本好书(何况作者的七步法则弥补了部分缺陷)。记得,即使不考虑实践,投资体系的完善也不可能通过阅读一本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