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兰朵》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图兰朵》经典影评1000字

2020-09-13 23: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兰朵》经典影评1000字

  《图兰朵》是一部由陈薪伊执导,孙秀苇 / 戴玉强 / 幺红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图兰朵》精选点评

  ●空间叙述不够精彩成本歌剧录像

  ●第一次歌剧电影,完美体验。戴玉强和幺红唱功深厚舞台驾驭力、表现力都很强,舞台总体效果非常棒。随说隔着大屏幕,但现场感十足,最后谢幕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国家剧院

  ●比看歌剧还好。

  ●周日夜,国大剧院

  ●舞台金碧辉煌音乐气势恢宏,男高音雄浑,女高音嘹亮,第一次尝试意大利歌剧,还不错故事差点意思王子为了一面之缘的公主父亲丢给侍女,后面对因为情献出生命的侍女还是一心与公主在一起,全然不顾年迈父亲。公主本来嫌弃至极,却因为被强吻而动,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么?

  ●看歌剧果然是不能太在意剧情,要多多欣赏表演。 片中高潮如果能身临其境应该十分震撼,电影会由于音响效果显得有点差强人意。反而柳儿和平,朋,庞的唱段更显得动人

  ●11.20 学校图书馆放映 柳儿死去那段最动人

  ●呵呵,负分滚粗

  ●看的是国家大剧院2019版的外国卡司主演,挺好的,就是舞美的建筑风格有些各个时代炖的感觉建议搞舞美的设计师好好了解一下元代的建筑风格,不要把太多繁复的明清元素堆砌罗列在建筑装饰上,让人有些出戏

  ●想知道哪分钟后是续写的

  《图兰朵》影评(一):强权暴政自私中二的爱情我不

  不太了解歌剧,唱的挺好听但也说不出别的什么了。第一次看图兰朵,不知道原剧怎样 这个版本看下来感觉是中二残暴的老处女公主被只考虑自己执念直男癌男主用性征服的故事 丝毫没有感觉到爱情的美好,只为懦弱愚昧人民不推翻这个朝代统治愤怒。两个自私冷血神经病获得幸福,真正为爱献身的人却被抛诸脑后。强权暴政拥有绝对自由与幸福的权利,是如何说服大家爱的阳光普照大地的。还有,虽说以貌取人很不好,但扮成这个样还要全国的人为之倾倒,真的大丈夫嘛!毫无说服力同志们!

  《图兰朵》影评(二):演员的唱功和表现无可挑剔蹩脚服饰舞美和人海战术毁了一切。

  [20160422 国大版《图兰朵》录像观摩]

  演员的唱功和表现无可挑剔,蹩脚的服饰舞美和人海战术毁了一切。最成功造型属三个丑角大臣,这绝对是意料之中。当然,孙秀苇、戴玉强、幺红等名家歌喉演技,也是意料之中的优秀,甚至使得非演员因素不足之处更显尴尬难堪

  编排倒是很能反映中国思想意识形态女性最后顺从男权自尊被当作高傲而被批判,屈从和自我牺牲倒成了被讴歌的典范,凤凰男成功逆袭白富美,老皇上心急嫁女,不等公主自己努力找答案, 就急着让外乡人当自己儿子,活脱脱一部浮夸的现代庸俗剧。(注:这些问题主要出在续作,普契尼的原作还是很精彩的,难怪他老人家也想不出个结尾就走了,唉……)

  以中国最顶尖的人才技术头脑能力就做出个这样的丑八怪作品,我都不知道是创作编排的水平问题,还是审核指导的审美问题。总之有一定是肯定的,那就是万幸当初没有购票观看。

  今后是只能看国外班底的剧作了。哪怕只是《碟中谍5》中的几个片段,也比这强上几倍。更别说皇宫大殿飞龙柱的设计,明显盗用了《末代皇帝》的创意。我是多么庆幸,编导还是懂得借鉴一些好东西的。不过那个模仿章子怡《十面埋伏》甩袖子舞的安排,我实在是审美疲劳了。(而且确实没人家张导的好看)

  *另:拍摄角度也很诡异,几次灯光偏红打歪。为了表现柳儿升天,居然还搞出个斜上方的镜头?请问现场观众(尤其是黄金席位)谁能看得到这个角度?(除非硬说这是低价票席的特殊福利)仙鹤带着柳儿升天我能接受,这流放的老国王也跟上去算什么?当自己是哈姆雷特、要认奴婢做亲爹?

  *再:续作和普契尼原作的衔接过于生硬,而且完全把高高在上的公主当作个小女人。还有,演员服饰居然想得出用超大纽扣?难道是要故意造成卡头发、卡衣服的意外惊喜?我很怀疑这服装设计师到底有没有戏服的从业经验。那个模仿《十面埋伏》章子怡击鼓舞的黑衣女子,是想作为公主的内心形象吧,不过这甩袖子呢,还是要柔软轻盈的面料才甩的漂亮,用棉或缎(目测)织成的大袖筒,我只能默认她在擦地板和栏杆。

  *又:希望翻译能走点心。不过这大概是中国舞台影视剧的老毛病了,想想自己身为翻译遭到的白眼和廉价待遇,我深表理解和无奈。

  《图兰朵》影评(三):柳儿的伟大献身是《图兰朵》,更是普契尼的伟大之处

  各位,这不是一篇严谨的评论,不专业更没有什么趣味性。我先把话说这儿了,对不住orz以下我说的主要是几位主创的发言

  跟着学校艺术团在西单大悦城的首都影院看的,先前不知道这是在国家大剧院首映后、在4月16号正式上映前的一场特别的放映。

  情节就不说了。最后18分钟是中方主创加进去的,把主题归到了伟大的LOVE上面。花鼓戏的运用是《茉莉花》之外的另一中国民间特色,PING PANG PENG小丑一样的表演应该就是花鼓戏了。

  电影结尾,正等着最精彩的谢幕,到了楼灵公主的时候电影就停了。“不用等了,我就在这儿呢!”戴玉强乐乐呵呵地和孙、幺以及一把年纪的陈薪伊导演、续创作曲人郝维亚 还有郝导来到台前。哇,惊喜。

  重要的观众发问环节~~~~

  “我看过现场歌剧演出,但觉得这次的电影舞美不太好。”

  “你的感觉是对的。在剧场里你能自由地选择观看点,全景的感觉更好。当然,这次的电影能让你更多看清演员的细微神态。”

  “我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之前的演出我是作为童声合唱的演员参与......”这位学专业的姐姐,发问就是发问,哪儿需要你这么多自我介绍?发问就发问嘛,人家不会因为你比我们这些人更专业而更认真地回答你的问题哟不过呢,你亲身参与所以很激动,我理解,我都有点嫉妒呢><这里是吐槽,这位姐姐不要当真。。。(知乎已注销用户佐藤谦一说,中国人不知道怎么提问,往往都是先说自己的事情一大堆以满足自我表达欲)

  戴玉强:“电影演员他演一次就完了,有遗憾,弥补不了。我们歌剧呢,演好几次,这七次图兰朵都是我演的。每次我都能改进一些。”

  孙秀苇:“我刚才是跟大家一起看完这部电影的。看自己演的,很紧张,我一直在挑自己的毛病。”这话她说了两次,可见其紧张之处。我记住的细节不多,有一处就是王子猜中了图兰朵两道谜语之后公主的嘴唇的动作。各种扭曲,咬合,极尽纠结之态。

  陈导在赞赏了普契尼的《图兰朵》和《托斯卡》之后,着重为我们点醒了柳儿这个角色的伟大。“看歌剧,满足审美要求,看着过瘾是第一层。然后我们就该深入进去,去理解歌剧。普契尼为什么这么安排?王子能俘获图兰朵的芳心,这其中是有柳儿的牺牲提供的巨大帮助的。柳儿,一个奴仆,为什么因为王子对自己不经意的一笑而铭记一生,甚至愿意为了他献出自己的爱情、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是《图兰朵》的伟大之处,更是普契尼的伟大之处。”

  我希望,这么多废话,只要上面一段有用就好。精致的服饰与妆容,震撼的乐队演奏,比较渣渣的字幕(没有不行,有了但作用不是那么大),柳儿的伟大,希望这次的电影版能跟《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那样火起来。

  《图兰朵》影评(四):反正是挺不可思议的。

  这个是国家大剧院那版吗?昨天学校放了一下,过来写一写。这个大概算不上影评,而且之前也完全不了解,纯粹是作为一个新的接触者,随便写一写感受吧。

  首先是感谢大家的用心。无论是背景,化妆,音乐,演员,都能看出来十成十的用心。顺便一说,那个指挥实在是太有范了。

  公主出来的时候虽然观众中一片骚动,但是是毕竟这个是电影版。如果是在现场,离得远远的,大概感觉会好很多。但是如果离得远远的很多演员的小动作和神态就看不到。会让观众做这种两难的选择,大概不能算是观众的错误。至于拍摄,我不懂,也不够敏感,没有感觉,不做评价。

  之前我完全不了解这个,也没有看剧透,歌剧之前完整看过的也只有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我是站在一个完全不了解的角度来看的。

  有一些小地方处理的很好,比如那个亡灵和天使,侩子手的装扮,还有那些拿着灯笼走来走去的白色的女人,大概是幽魂吧,这些场景感觉都还不错。

  我还以为是导演做了较大的改动,把背景硬搬到中国来,是换上中国的名字,用茉莉花的调子,还以为是艺术的尝试来着。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不太喜欢这种呀。看完查了查居然是原作,好吧。

  至于剧情,没有逻辑,世界观也和我的有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那个侍女柳的故事,我觉得还是挺没有逻辑的。在道德感这方面感觉不太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个人的原因?反正那个柳儿的存在真的不知道作者想表现什么。就算是王子一开始抛弃老父,王子对公主执着的喜爱,公主的突然改变等等这种情节,都是勉强可以有解释的,都可以解释为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柳这个人的相关情节,柳为了王子自杀,然后王子强吻公主,然后快快乐乐地和公主在一起了,真的是没有什么逻辑也没有什么价值观可言。这段感觉崩坏得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了,就是人们找到再多的理由,给我的感觉也是牵强的。看这段的时候我的感觉不是觉得“他这么做不对”而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一句话形容的话,类似于:“这都什么鬼?”

  说真的从这段我感觉不到任何的善意,温暖,爱情,理性,真诚,厚重,坚持,人性,等等。不,爱情倒是有的,侍女柳对王子的感情算是爱情。这段故事感觉就是把一个个代表情感的抽象名词从字典里提取出来,然后找一个不懂情感的机器人,根据它所了解的为数不多的“人类对于事情的反应”这类资料硬是写出了这个故事的框架。这种情节哪怕是网络小说都会被编辑打回去被读者骂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么有名的歌剧。为什么会在西方流传甚广。不知道西方人看这个什么感觉。但是偏偏这个故事的小细节处理得很好。真是不可思议。

  公主也是。感觉这部剧像是写给男人看的,或者说是一个不太了解女人的过于男人的男人写的,怎么说呢,有点像看古龙的感觉,就是那种仿佛嗓子里卡了东西的异常感和牵强感。或者是时代的原因?反正剧中感觉是把女人当做一种符号来写的,剧中的两大女主角,侍女和公主,描写他们的戏份很多,但是还没有那些大臣或者是路人来的生动,也远不及王子。不過話說演員演得都還是不錯的,那個侍女真是太帶感了。長相也很適合的樣子,哈哈。

  但是除了这些,对人物的塑造也有蛮多可取之处,尤其是各种路人,那三个大臣大概就是类似于丑角的存在,那个皇帝,那个死神等等,都很有存在感,很生动。一些小细节也还蛮有意思的。那个埃及王子的演技真是浮夸但是有意思。老父亲演得真是好。那三个大臣穿插的那个怀念故乡那段比较合理,但是太长了,长得稍微有点突兀。除去主角剧情这部剧其实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民众也很有意思。我之前还真不知道今夜无人入睡是这种背景,哈哈。人性本来就是这种足够善良也足够残酷,十分天真也十分精明的东西。普通民众们很坦诚地在应该同情的地方表达同情给予帮助,在公主下达了死灵之后追杀着王子及其家人。感觉很真实。我看歌剧实在是很少,但是感觉歌剧应该是是一种比较夸张有象征感,同时比较接地气的东西,这个剧都能体现得出来。其实我觉得任何好的艺术都最好是接地气儿的,但是美丽的。比如古诗,戏曲,绘画,音乐等等都是如此。接地气儿,但是又如此美好。

  顺便字幕做得实在是不怎么样,中文字幕和英文字幕差太多了吧。有的地方感觉中文字幕适合些,有些地方感觉英文字幕适合些。但是我这种英文水平都能看出来,真是……怎麼選的翻譯啊。

  中国似乎曾经改编成过京剧,稍微改动了一下,感觉正常多了。至少三观是正的。

  最后为什么给中评呢,因为我觉得这部剧可能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很用心,但是我……反正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