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萧条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萧条的读后感大全

2020-09-15 16: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萧条的读后感大全

  《大萧条》是一本由狄克逊·韦克特著作,38.00元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09-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萧条》精选点评

  ●经济社会体系性失灵对生活打击是如此巨大,真是让人出一身冷汗勤勉节俭不再能创造财富赢得幸福,相反会更加贫困时候,对价值观冲击更是猛烈

  ●名为大萧条 实为美国社会的巨大转型过程

  ●相对于这次大萧条,08年的次贷危机其实不算什么。不过这也是当时世界各国的政策措施及时实施才避免了危机进一步的发展。当08年的后遗症,在这两年已经开始显现,如果处理不好十年大萧条再现,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本书是对当时30年代大萧条的一个叙述,因为当中涉及新政前后、科技消费年轻人老年人等众多方面,在不到300页的篇幅里要详细记录也是不可能。书中只能是简单的罗列,平淡的叙述。要全书下来,确实十枯燥,但简单的看一遍,各个方面简单了解一下,还是可以自己警示作用同时感受到,在大萧条面前,个人力量的薄弱~

  ●这本书的译者翻译水平还可以。原著内容怎么都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不像小说又不像学术,太了。或许因为我这两天有点头痛

  ●只看到了一半就还回了图书馆

  ●翻译的差劲 读起来费劲。一些事实描述的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感,读起来枯燥无味

  《大萧条》读后感(一):大萧条带给美国的影响

  经济萧条与衰退;人们的生活从富足贫穷的跌落;四处游荡的失业者;在垃圾堆中争抢食物妇女

历史常常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相同事情往往会在岁月的淘洗中不断轮回

  《大萧条》读后感(二):经济大衰退,收入和就业可以证明存在

  经济大衰退,收入和就业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失业礼拜日” ,就已经显示了这次危机的范围之广、危害之深。

  收入的减少和失业,很快将国民经济带入不断下滑的轨道

  白领纷纷被降薪,蓝领则在自己工资袋中发现了解雇通知

冲击最先波及到城市,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延迟购买新车或新房,减少旅行和看戏的次数裁缝服装店老板生意每况愈下,而清洁工、修理工和补鞋匠业务则日益红火起来。

  《大萧条》读后感(三):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联系友谊就这样慢慢中断了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就这样慢慢中断了。一些爱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直到残酷现实把它们的精神打垮。

一些家庭盲目乐观,或者不愿降低原来的生活标准,最后同样走到崩溃的边缘

  《大萧条》读后感(四):危害最严重的大萧条

  这场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大萧条,对日常生活的冲击无处不在。

  比起要养家的男人,普通妇女的世界似乎仅限于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操持家务。

  只要她们依旧可以吃饭、穿衣、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她们就可以一如平常地生活着。

  但是大萧条的冲击迫使她们不得不走出家门。1930年,1/5的女性——近1,100万人开始在外工作,与1980年相比,女性工作者的人数增长了6倍。

  随着大萧条的持续,劳动力过剩,女性的优势逐渐消失了,更容易受到就业危机的直接伤害。

艰难时期导致很多城市女性放弃了家务,开始投身工作。

  《大萧条》读后感(五):失业就像一种萎靡病;贫贱夫妻百日哀

  在大萧条期间,丈夫和妻子有了更多在一起的时间,共享着廉价娱乐带来的趣味,譬如听广播、玩牌,而以男性为主的娱乐场所则门庭冷清。

  虽然多数夫妻都能患难与共,或因灾难而重归于好,但也有些夫妻被不确定的、琐碎的生活折磨得生怨念。

  困惑、犹豫、冷漠、自卑,成了长期失业的典型特征。男人不再关心人们怎么看他,赃乱不堪、蓬头垢面,他也无所谓。

  失业就像一种萎靡病,社会工作者称之为 “失业休克”,它驱使人们天疯狂地找工作,夜晚在烦恼忧愁中睡去。

更普遍的感受是:自尊丧失,茫然无措,对前任雇主的怨恨和对生活的不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